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江苏高考题
从近三年江苏卷的命题特点来看,话题作文已经衰微,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依然是主流,新材料作文虽有上升趋势,但因其开放性而不被人看好,只在全国卷等部分地区使用。从江苏卷的命题习惯以及多方反馈的信息,2010年的江苏卷作文依然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命题内容来看,所有作文题都指向了新课程规定的人文话题三个向度,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纵观江苏卷的命题内容,命题者始终坚持开放性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原则,力争最大限度地拓展考生的写作空间,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写作才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情感、精神、价值。
从命题侧重点来看,(2004)和谐人生(2005)事业人生(2006)人生之路(2007)精神空间(2008)内心世界(2009)时代潮流(2010)时代与内心共生。近几年命题人在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学生适应性方面,把握得不够准确和精细,总是习惯性地在两极摇摆不定,但2010年的作文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这个趋势来看,2011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仍然应当在“社会现实”方面或在“内心回归”即谈人生方面动脑筋。但不管侧重哪一方面,作文题目都应该在概念上经得起推敲,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要有一个深层次的东西,容量要大,方向要多。只有这样才适合于高考。
二、2011年江苏卷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从高考作文及各地模拟卷的作文导向看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蕴含在其中的几个显性的考查主题和倾向应当予以关注:
1.生活
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的经历和思考,一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生活带给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也是不一样的,高考作文对于区分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听到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评论身边发生的事情。但要注意:①故事中可以没有“我”,但文章必须有“我”,如果不是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应该写出故事对你的影响、感悟。②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可纯属胡编乱造,③要在故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④故事要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无关痛痒的小事不可入题,要写那些难忘的、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事情。
2.理性
理性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就是看问题深刻,由表象深入本质;还指看待问题理智,不冲动,不感情用事。现在高考作文对考生这一素养的考查日渐突出。比如江西卷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中,蔡铭超拍下文物而拒不付款事件,社会舆论褒贬不一。作文要求“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因此在行文中谈的就是对蔡铭超行为的观点,其他问题都不应成为文章的中心。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不可盲目苟同。蔡铭超高价拍下文物的行为,表现了他的大智慧和爱国之情,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但拒付拍卖款行为却有失诚信,违背了拍卖规则。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认识与看法来谈,但观点应该展现理性色彩,这是体现一个考生认识水准的关键。
3.真性情
真性情就是展示真实的个性,说真话,讲真事,表达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内容”上也作了“感情真挚”的相应具体要求。要在行文中多一点感性,少一点冷漠,自己没有流泪的就不要在作文中写自己流泪。
4.考场应对策略:
写记叙文,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发掘,注意对叙事文采的提升,注意选材要相对集中并且与众不同。
写议论文要注意不盲目套用“三段论”等固定结构模式,注意观点的鲜明和论证的深刻,注意论证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语言要简洁明快而不失睿智。
关于高考文体的选择问题,何永康教授提倡多写记叙文,吴锦教授为首的一些专家提倡写议论文,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目前命题趋势是文体不限,其实写作功底好一点的同学还是可以在平时多作一些准备,高考时是可以写记叙文的。真正好一点的记叙文在高考评卷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的。比如2009年有通过时尚写母爱(65分),2008年有写偷看老师的日记来歌颂老师的关爱学生的品质(63分),得分都不低。
材料的积累要多关注现实,要让学生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不至于老与屈原、李白、苏轼、李清照打交道,不再老与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对话交流,要将自己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去,睁大自己的眼睛,分辨是非,明知事理,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理念。
认真抓好审题这一关。2008年全省作文的平均得分为51.6分,2009年全省作文平均分为45.59分,2010年全省作文均分为46分。2008年稍高一些,是因为阅卷组对“好奇心”作了较为宽松的界定,审题上也作了不少迁就;2009年和2010年得分低,是因为取消了切入分,作文直接对应五类文章标准,再加上不少学生不能准确地解读题目所指及能指,叙述或议论没了准头,构思一般,结构和语言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此审题要从审含义、审限制、审角度等角度展开,明确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与立意方向,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从近三年江苏卷的命题特点来看,话题作文已经衰微,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依然是主流,新材料作文虽有上升趋势,但因其开放性而不被人看好,只在全国卷等部分地区使用。从江苏卷的命题习惯以及多方反馈的信息,2010年的江苏卷作文依然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命题内容来看,所有作文题都指向了新课程规定的人文话题三个向度,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纵观江苏卷的命题内容,命题者始终坚持开放性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原则,力争最大限度地拓展考生的写作空间,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写作才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情感、精神、价值。
从命题侧重点来看,(2004)和谐人生(2005)事业人生(2006)人生之路(2007)精神空间(2008)内心世界(2009)时代潮流(2010)时代与内心共生。近几年命题人在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学生适应性方面,把握得不够准确和精细,总是习惯性地在两极摇摆不定,但2010年的作文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这个趋势来看,2011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仍然应当在“社会现实”方面或在“内心回归”即谈人生方面动脑筋。但不管侧重哪一方面,作文题目都应该在概念上经得起推敲,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要有一个深层次的东西,容量要大,方向要多。只有这样才适合于高考。
二、2011年江苏卷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从高考作文及各地模拟卷的作文导向看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蕴含在其中的几个显性的考查主题和倾向应当予以关注:
1.生活
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的经历和思考,一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生活带给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也是不一样的,高考作文对于区分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听到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评论身边发生的事情。但要注意:①故事中可以没有“我”,但文章必须有“我”,如果不是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应该写出故事对你的影响、感悟。②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可纯属胡编乱造,③要在故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④故事要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无关痛痒的小事不可入题,要写那些难忘的、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事情。
2.理性
理性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就是看问题深刻,由表象深入本质;还指看待问题理智,不冲动,不感情用事。现在高考作文对考生这一素养的考查日渐突出。比如江西卷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中,蔡铭超拍下文物而拒不付款事件,社会舆论褒贬不一。作文要求“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因此在行文中谈的就是对蔡铭超行为的观点,其他问题都不应成为文章的中心。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不可盲目苟同。蔡铭超高价拍下文物的行为,表现了他的大智慧和爱国之情,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但拒付拍卖款行为却有失诚信,违背了拍卖规则。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认识与看法来谈,但观点应该展现理性色彩,这是体现一个考生认识水准的关键。
3.真性情
真性情就是展示真实的个性,说真话,讲真事,表达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内容”上也作了“感情真挚”的相应具体要求。要在行文中多一点感性,少一点冷漠,自己没有流泪的就不要在作文中写自己流泪。
4.考场应对策略:
写记叙文,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发掘,注意对叙事文采的提升,注意选材要相对集中并且与众不同。
写议论文要注意不盲目套用“三段论”等固定结构模式,注意观点的鲜明和论证的深刻,注意论证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语言要简洁明快而不失睿智。
关于高考文体的选择问题,何永康教授提倡多写记叙文,吴锦教授为首的一些专家提倡写议论文,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目前命题趋势是文体不限,其实写作功底好一点的同学还是可以在平时多作一些准备,高考时是可以写记叙文的。真正好一点的记叙文在高考评卷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的。比如2009年有通过时尚写母爱(65分),2008年有写偷看老师的日记来歌颂老师的关爱学生的品质(63分),得分都不低。
材料的积累要多关注现实,要让学生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不至于老与屈原、李白、苏轼、李清照打交道,不再老与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对话交流,要将自己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去,睁大自己的眼睛,分辨是非,明知事理,有鲜明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理念。
认真抓好审题这一关。2008年全省作文的平均得分为51.6分,2009年全省作文平均分为45.59分,2010年全省作文均分为46分。2008年稍高一些,是因为阅卷组对“好奇心”作了较为宽松的界定,审题上也作了不少迁就;2009年和2010年得分低,是因为取消了切入分,作文直接对应五类文章标准,再加上不少学生不能准确地解读题目所指及能指,叙述或议论没了准头,构思一般,结构和语言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此审题要从审含义、审限制、审角度等角度展开,明确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与立意方向,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