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开辟作文教学新天地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舞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笔者就利用网络媒介开辟作文教学新路径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激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不喜欢作文课,不喜欢写作文。“作文难,作文繁,见了作文就犯困,见了作文就头疼。”成了学生的一句口头禅。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作文教学的手段有限,形式单一。日久天长,学生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谓“乐”,其实就是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新奇的事物总是能够引起学生特别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写作实践园地。学生是很喜欢上网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建立QQ群,将师生联结成一个互动的写作网络共同体。这样,学生就不仅是聊天儿,发伊妹儿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练笔,并把自己的“大作”发送给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就使作文教学从平板化走向了立体化,从静态走向了动态。学生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使自己由写作的“奴隶”变成了能动的“主人”,当然对作文的兴趣会有增无减,就像春潮带雨,滔滔滚滚,顺风顺水向东流,真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久而久之,作文教学的壁垒被打破了,学生写作的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
  二、积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生见作文就头疼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因为缺乏积累,写起作文来,往往是眼中无物,脑中无形,口中无语,笔下无话。虽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反复强调要求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体验,学会积累,然而总是收效甚微。因为我们的课堂是静止的,我们要学生观察、体验、积累,一般只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很少提供具体的情境教学,而使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则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一来,我们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积累就往往流于说教。而学生实际去做的则更少,即使有的去做了,能有所获的很少,更多的是走马观花,流于泛泛。而网络则不同,网络包罗万象,网络不仅涵盖了生活的几乎全部,而且涵盖了历史空间和其他几乎所有领域。网络的这种巨大容量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片新的视域,而且网络文图结合,文画结合,动静结合,既使学生容易产生浏览和阅读兴趣,又使积累由单一走向多元。
  学生通过网络积累素材,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生活平面向网络立体发展,从浅层向纵深发展,不仅拓展了积累的渠道,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积累的增量,以前作文教学中要求的积累方法相形之下是“小巫见大巫”了,真可谓“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三、写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网络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然而,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又具有不稳定性、多样性,具有情绪化等特征。只有投注了强烈的感情,兴趣才会愈加强烈。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人作为有感情的动物,只有钟情于某个事物,才会有力量勇往直前。学生只有做到了“热爱”,作文才能真正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构建一个发表平台,创建一份班级核心电子杂志,栏目可通过“海选”确定,而且栏目可实现动态化,即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换,如我们创刊的电子作文核心月刊为《月季》,栏目有“心灵履痕”“青春风采”“天下纪行”“万花筒”等等,由学生当编委,发表学生自己的习作。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创电子周报、旬刊、半月刊和月刊、双月刊、季刊等,栏目也完全由学生自创,如班级学生自创的电子作文有周报《花季》、旬刊《净土》、半月刊《文昌阁》和月刊《绿岛》,这些电子刊物名全由学生自创,而且编辑、版面与封面设计也由学生负责。学生还自创了许多精彩栏目,如“校园多棱镜”“青春物语”“至爱亲情”“风景在线”“美文谷”“人与自然”“诗苑泛游”等等。我们发现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甚至比老师还强,他们的积极性,热情和创造力一旦被激发出来,会迸发出光耀天空的火花。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由作文,私下交流。所有这一切,都为学生提供了发表的园地,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有了成就感。这样,学生作文的兴趣、热情就会内化为一种良好的持久的写作习惯,在作文的广阔天地里真正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四、评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网络不仅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开辟了崭新的天地,而且给学生作文评改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构建学生作文的评改系统,使学生的习作评改实现师评、生评和师生互评。这就改变了原来作文评改的平面化、单一化、实体化倾向,使之具有立体化、多元化、虚拟化的特征。老师、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对同一篇习作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好说坏不必太担心作者脸上挂不住,不比在课堂评点作文面对面,不宜说得太实太直。当然,网上作文评改也要注意客观公正性,切忌偏颇和用语失当。学生和老师通过网上互动,不仅可以给同一篇习作进行“会诊”,而且参加评改的学生自身也能不断受到启发,发现自身作文的问题,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而老师呢,则既可通过网络平台单独对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进行评改指点,也可对某次习作进行集体评改和指导。这样,学生通过网络作文评改和指导这个新平台、新方式,不仅能实现写作的电子化,随写随改,而且能在这种多元化评改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作文的自评自改和写作能力,真可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然,网络作文教学,决不能视为万能的灵丹妙药。网络的兴起,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作文教学的一个新方向、新途径、新平台、新方式。我们必须把网络作文教学和其他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不断探索其他的新途径和新的方式方法,作文教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望。
其他文献
孩子进入高年级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思想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不再像小的时候,能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与批评。一次,在与学生的聊天中才得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学生秘密小说中的“主人公”。班级有几个擅长写小说的才子,利用写小说的时机将我描写成“小龙女”与“管家婆”,并配上相应的卡通漫画。经过深入地了解才知道,原来这几个男孩子这样描写都是因为我,经常让他们将错题改对才出去玩,这样我手中的学生的成
期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期刊
一千多前的韩愈在他的名篇《师说》中这样诠释着老师的职能,他认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教书育人。  也许会有人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不错,他们都应当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有教书育人的一份责任,因此,德育不是政治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的专利。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
期刊
荆轲刺秦王,原本应该是两个人的表演,却因那个所待之“客”未出场而变成一出独角戏。  我很好奇,那个未到场的“客”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值得赴秦行刺的荆轲期待?  我想,那位“客”必定体格魁伟,武艺高强。  荆轲入虎狼之秦行刺虎狼之君,必定期盼一位武艺高强之助手。无论是否如后世所评“惜哉剑杰疏,奇功遂不成”,荆轲此番的任务非同一般,若无强人相助,实难遂愿。况且,纵观整个刺秦行动,荆轲首先是以一个
期刊
我尝试过多种作文评改方法,通过比较,发现采用学生互评互改的方式,效果最佳。所谓“学生互评互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位,同桌或前后桌两人,彼此交换着修改作文的一种方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要求简单些,以后逐渐加码。在评改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个过程共分五个步骤。  首先,要明确互评要求。作文结束之后,我根据训练目的提出具体的评改目标。针对不同的文体训练,也会有不同的
期刊
一  郭璞《游仙诗》有鲜明的述志写怀、咏叹抒情特色,借“游仙”寄托现实感受和理想追求,突破了游仙之趣,是抒情诗在晋代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空洞的玄言诗盛行的时潮下,以其情志抒写独放异彩。它是晋代难得的抒情咏怀诗,是晋诗中的珍品,在我国抒情咏怀诗的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游仙诗》第五: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
期刊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时有变化,我想这绝不会是任意而为之,而一定是有编订者的良苦用心。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上一世纪的文艺家们,有的已逐渐被历史所遗忘,而有的却从历史的长河里跳了出来,以自己的卓越贡献和成就证明他的价值,并且越来越发出艺术的金闪闪的光亮。夏衍就是属于后者,而夏衍曾经说过“在我的作品里如果说价值,《包身工》当属最大”。  《包身工》又重新出现在了语文课本中,不可否认
期刊
诗歌鉴赏题从语言、技巧、意象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然而学生最怕关于表达技巧考查。本人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析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表达技巧的内涵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
期刊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花在了做题上,但却事倍功半。所以,把握好这一环节很重要。  一、精心选题  不能随便找一套题就给学生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去选择,给学生印题前要看好题的内容和难度适合不适合,最好是自己先做了再确定用不用,有没有做和讲的必要。  二、有选择地讲  不能所有的选题都讲,没有重点,流于过程,既费时间又没有效果。较简单的题完全可以不讲,目的就是督促学生自学
期刊
李白的《蜀道难》,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我有一点体会。  从“难”字入手,展开讨论、分析。“难”字是本诗的诗眼,把它分析、理解透彻,就抓住了本诗的关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作者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表现“蜀道之难”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突出“蜀道之难”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旋律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三次,有何作用?三个问题,紧扣“难”字生发开来。  第一问:  “蜀道难,难于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