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唯利是图"行为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直接表现
企业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就意味着其具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表现为利润。而市场经济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又使得各个市场主体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中心。因此,以"唯利是图"的行为获取利润就必然成为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直接方式。但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正当途径来实现,而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一味的"唯利是图",做出有害国家集体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
1、企业以"唯利是图"的方式追求利润存在着客观必然性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着自身独立的利益的地位决定了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追逐利润最直接的行为方式就是"唯利是图"。
首先,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竞争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可以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商品经济活动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不得不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条件下,利润能反映出企业内部的各生产要素的组织状况,人力、物力、财力的运用状况。企业只有不断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在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规律中获胜,才能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得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实现微观经济资源和宏观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促进社会经济更加合理的、迅速的发展。
其次,企业对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生产能力的要求,需要企业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利润。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再生产的一般形式,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存在利润。企业扩大再生产,就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同时又要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而这些事情的完成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生产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然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都必须要有资金,要有利润。只有企业的获取的较多的利润,其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投入才能越多,企业的竞争力才能越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再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福利应承担的一种责任。企业只有在自身经济责任和生存得到保证后,才会有考虑履行社会责任的可能,如果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得不到满足,那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只是空谈而已。企业获得利润,是其发展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与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在慈善活动中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企业只有资源雄厚,才能在公益活动中发挥出重大影响力,才能够保证慈善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利润的提高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动器,企业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才能更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
2.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正当途径来实现
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与成本投入的差额,因此,企业只有努力节约成本和大力增加销售收入,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成本的节约和销售收入的增加, 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才能达到节约成本和增加销售收入的目的,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决不能采取一些有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二、企业慈善行为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慈善行为是从公益慈善事业延伸而来的,"是指企业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将有形和无形资源自愿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企业慈善行为的实质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企业与社会双赢的选择。同时又是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1企业虽然是以追求私利为根本目的的组织,但是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的慈善行为,企业慈善行为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1、慈善行为是企业追求精神层面利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表现
利润最大化包括物质层面的利益和精神层面的利益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利益,是指财物、货币等一些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实体。而精神层面的利益是无形的,是无法简单地以计量工具、计量单位来表现的。它的实现是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事业等一系列隐性的方方面面产生的品牌的知名度、市场的认知度等方面来体现的。企业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的利益共同构成企业的利益,两者是个互动的统一体,精神层面的利益可以促成物质层面的更大利益。
企业的慈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市场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还表现为企业形象的竞争。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可以获得高曝光率、扩大企业知名度,有助于企业获得公众的好感及信赖,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进而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利益,又由于社会公众对经常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产生好感后,会对这些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产生信赖,就会使企业的潜在购买力转变为现实购买力,从而使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慈善行为有利于打造企业产品品牌,扩大产品销售。现在社会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不单单考虑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同时还会考虑产品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信誉等一些无形的"软实力"。企业恰当的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信誉、宣扬企业的价值观念,从而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打造良好品牌形象,进而更好的吸引消费者,扩大产品的销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软实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济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而同时产品的文化价值量越多,其附加值就会越大,产品的辐射力相应地就会越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由此可看,商品文化经营观念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2、慈善行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2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企业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就是慈善责任,它通过慈善的形式来实现,慈善行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企业是依托着社会上的各种资源生存发展的,企业的发展取自于社会,当然也应用之于社会,获得利润只能是企业的一个目的,而为社会做贡献则应是其应该树立的目标。企业为社会做贡献,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而企业的慈善行为就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的慈善行为,从企业内部来看,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薪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帮助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从而有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减小两极分化出现的可能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就意味着其具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表现为利润。而市场经济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动力结构,又使得各个市场主体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中心。因此,以"唯利是图"的行为获取利润就必然成为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直接方式。但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正当途径来实现,而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一味的"唯利是图",做出有害国家集体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
1、企业以"唯利是图"的方式追求利润存在着客观必然性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着自身独立的利益的地位决定了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追逐利润最直接的行为方式就是"唯利是图"。
首先,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竞争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取得较好的产销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可以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商品经济活动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不得不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条件下,利润能反映出企业内部的各生产要素的组织状况,人力、物力、财力的运用状况。企业只有不断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在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规律中获胜,才能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使得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实现微观经济资源和宏观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促进社会经济更加合理的、迅速的发展。
其次,企业对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生产能力的要求,需要企业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利润。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再生产的一般形式,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存在利润。企业扩大再生产,就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同时又要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而这些事情的完成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生产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然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技的创新与发展,都必须要有资金,要有利润。只有企业的获取的较多的利润,其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投入才能越多,企业的竞争力才能越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再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福利应承担的一种责任。企业只有在自身经济责任和生存得到保证后,才会有考虑履行社会责任的可能,如果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得不到满足,那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只是空谈而已。企业获得利润,是其发展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与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在慈善活动中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企业只有资源雄厚,才能在公益活动中发挥出重大影响力,才能够保证慈善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利润的提高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动器,企业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才能更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
2.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正当途径来实现
利润是企业销售收入与成本投入的差额,因此,企业只有努力节约成本和大力增加销售收入,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成本的节约和销售收入的增加, 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才能达到节约成本和增加销售收入的目的,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决不能采取一些有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二、企业慈善行为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慈善行为是从公益慈善事业延伸而来的,"是指企业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将有形和无形资源自愿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企业慈善行为的实质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企业与社会双赢的选择。同时又是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1企业虽然是以追求私利为根本目的的组织,但是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的慈善行为,企业慈善行为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1、慈善行为是企业追求精神层面利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表现
利润最大化包括物质层面的利益和精神层面的利益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利益,是指财物、货币等一些有形的、可以计量的实体。而精神层面的利益是无形的,是无法简单地以计量工具、计量单位来表现的。它的实现是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事业等一系列隐性的方方面面产生的品牌的知名度、市场的认知度等方面来体现的。企业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的利益共同构成企业的利益,两者是个互动的统一体,精神层面的利益可以促成物质层面的更大利益。
企业的慈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市场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还表现为企业形象的竞争。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可以获得高曝光率、扩大企业知名度,有助于企业获得公众的好感及信赖,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进而获得更多精神层面的利益,又由于社会公众对经常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产生好感后,会对这些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产生信赖,就会使企业的潜在购买力转变为现实购买力,从而使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慈善行为有利于打造企业产品品牌,扩大产品销售。现在社会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不单单考虑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同时还会考虑产品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信誉等一些无形的"软实力"。企业恰当的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信誉、宣扬企业的价值观念,从而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打造良好品牌形象,进而更好的吸引消费者,扩大产品的销售,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的慈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软实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经济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而同时产品的文化价值量越多,其附加值就会越大,产品的辐射力相应地就会越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由此可看,商品文化经营观念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2、慈善行为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2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企业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就是慈善责任,它通过慈善的形式来实现,慈善行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企业是依托着社会上的各种资源生存发展的,企业的发展取自于社会,当然也应用之于社会,获得利润只能是企业的一个目的,而为社会做贡献则应是其应该树立的目标。企业为社会做贡献,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而企业的慈善行为就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的慈善行为,从企业内部来看,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薪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帮助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从而有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减小两极分化出现的可能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也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