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本是好事,然而物极必反。近年来,有一个群体日渐庞大,他们身体偶感不适便与各种疾病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是“重病号”。他们一边反复埋怨医生“水平不行”,一边不断四处求医。
真病?假病!
关注健康“走火入魔”:头痛怀疑脑瘤,胃痛怀疑胃癌,咳嗽几声就怀疑肺癌……于是反复检查,坚信自己得了大病。其实他们真的是病了。疑病症是近年来越来越多见的一种心理疾患。
【敏感型】 浑身哪儿都不舒服
小李两年前曾感冒、发烧过一次,近一年来也没有什么明确原因,但总是觉得身体有问题,说不出的难受,但单位体检、各种医学检查都很正常。小李不相信检查结果,多次往大医院里跑,为看病请了不少假、花了不少钱,专家、家人都劝他放心,但他就是不相信自己没病。
纠缠于身体的细微症状,总觉得哪儿都不舒服,对健康过度忧虑。一般来讲,疑病症患者人格特征更倾向于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疑病症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使他们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逃避型】 乐此不疲坚信疾病
大海中考过后总会无缘由的肚子疼,每次都疼得满头大汗,父母带他能去的医院都去了,能看的专家都看了,能用的机器都用上了,可检查的结果都是查不出毛病。如今,大海已经辍学一年了。
在部分疑病症患者共性行为中,他们将疑病症当作是一种阻止充分参与生活的防御方式,这使患者很容易逃避他们感到有压力的情境。这是基于患者出于自卑而寻求防御的心理,通过采取一种替代性活动来避免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无能。还有的人平时父母、家人关心不够,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会很容易患上疑病症。疑病症患者在不存在的疾病中获得了许多好处。这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坚信自己那不可救药的疾病。
【压力型】 自己买药常“预防”
广告公司上班的李华,总喜欢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一旦“锁定”自己病症后,就会急匆匆赶往医院,反复进行检查。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只要有流感或身边有人病了,她就会先买“良药”吃上。
李华的个案并不属于特殊现象,许多白领们因为工作、房贷等压力,都不同程度出现亚健康状态,很多人也常常怀疑自己患病,徒增心理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工作太忙,便一边担心着疾病越来越重,一边胡乱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这都是疑病症的典型症状。与其怀疑自己患病,不如先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医源型】自己的病没治好
陈阿姨一年前因腹部不适被诊断为胆囊炎住院,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自此以后,陈阿姨总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治好,经常感到头皮发麻,肝脏、胃肠道都有病。因为医生曾经说过,胆囊炎也会影响到肝、胃功能。她照镜子时脸色略有不好,就认为病重了,更加焦虑不安,反复就医。
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老年人,治疗后由于对身体的关注而缺乏安全感,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治疗过程中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引起患者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检查,或治疗失当,或被迫接受手术等,都会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状,对这类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也是疑病性不适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暗示型】 不能听到别人说有病
去年年底,小林的一个好朋友被查出得了恶性肿瘤,随后不久她也因高烧住院。病愈后,她的身体比较虚弱,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冒发烧一次。她认为自己的免疫力肯定是下降了,老发烧很可能是得了白血病,在胡乱猜疑中整天惶惶不安。此后更是发展到不能听别人说有病,只要一听说,马上就会觉得病就长在自己身上。
很多疑病者是因为身边的人遭遇不幸便联想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将对方的疾病与自己相联系,产生心理暗示。有的是以前得过病,一旦出现不适就怀疑旧病复发,有的人自觉压力过大,总觉得自己会有一些疾病缠身进而忧心忡忡甚至无法正常学习或工作。
【高知型】 对号入座忧心忡忡
张老师又瘦了几斤。他想到自己最近吃不下东西,怀疑胃有毛病。后来觉得呼吸困难,又怀疑得了肺癌。到医院做了癌症筛查、胃镜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他不死心,到书店买了好多医学类书籍,越看越觉得书上写的症状和自己的差不多,再看网上的健康信息,也感觉能“对号入座”,为此他忧心忡忡,不能自拔。
随着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健康信息越来越普及,难免有人会自我对症。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身体出现一种症状,便对照医书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他们通常是越比越像,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和紧张,周而复始地为莫须有的症状焦虑不安,由此而产生恐惧、悲观情绪,给家庭生活带来阴影,“疑病”就这样给“逼”出来了。
真病?假病!
关注健康“走火入魔”:头痛怀疑脑瘤,胃痛怀疑胃癌,咳嗽几声就怀疑肺癌……于是反复检查,坚信自己得了大病。其实他们真的是病了。疑病症是近年来越来越多见的一种心理疾患。
【敏感型】 浑身哪儿都不舒服
小李两年前曾感冒、发烧过一次,近一年来也没有什么明确原因,但总是觉得身体有问题,说不出的难受,但单位体检、各种医学检查都很正常。小李不相信检查结果,多次往大医院里跑,为看病请了不少假、花了不少钱,专家、家人都劝他放心,但他就是不相信自己没病。
纠缠于身体的细微症状,总觉得哪儿都不舒服,对健康过度忧虑。一般来讲,疑病症患者人格特征更倾向于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要求十全十美。疑病症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任何微小变动如心跳、腹胀等,都会使他们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逃避型】 乐此不疲坚信疾病
大海中考过后总会无缘由的肚子疼,每次都疼得满头大汗,父母带他能去的医院都去了,能看的专家都看了,能用的机器都用上了,可检查的结果都是查不出毛病。如今,大海已经辍学一年了。
在部分疑病症患者共性行为中,他们将疑病症当作是一种阻止充分参与生活的防御方式,这使患者很容易逃避他们感到有压力的情境。这是基于患者出于自卑而寻求防御的心理,通过采取一种替代性活动来避免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无能。还有的人平时父母、家人关心不够,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会很容易患上疑病症。疑病症患者在不存在的疾病中获得了许多好处。这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坚信自己那不可救药的疾病。
【压力型】 自己买药常“预防”
广告公司上班的李华,总喜欢自己给自己当医生,一旦“锁定”自己病症后,就会急匆匆赶往医院,反复进行检查。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只要有流感或身边有人病了,她就会先买“良药”吃上。
李华的个案并不属于特殊现象,许多白领们因为工作、房贷等压力,都不同程度出现亚健康状态,很多人也常常怀疑自己患病,徒增心理压力。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工作太忙,便一边担心着疾病越来越重,一边胡乱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这都是疑病症的典型症状。与其怀疑自己患病,不如先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医源型】自己的病没治好
陈阿姨一年前因腹部不适被诊断为胆囊炎住院,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自此以后,陈阿姨总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治好,经常感到头皮发麻,肝脏、胃肠道都有病。因为医生曾经说过,胆囊炎也会影响到肝、胃功能。她照镜子时脸色略有不好,就认为病重了,更加焦虑不安,反复就医。
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老年人,治疗后由于对身体的关注而缺乏安全感,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治疗过程中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引起患者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检查,或治疗失当,或被迫接受手术等,都会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状,对这类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也是疑病性不适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暗示型】 不能听到别人说有病
去年年底,小林的一个好朋友被查出得了恶性肿瘤,随后不久她也因高烧住院。病愈后,她的身体比较虚弱,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冒发烧一次。她认为自己的免疫力肯定是下降了,老发烧很可能是得了白血病,在胡乱猜疑中整天惶惶不安。此后更是发展到不能听别人说有病,只要一听说,马上就会觉得病就长在自己身上。
很多疑病者是因为身边的人遭遇不幸便联想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将对方的疾病与自己相联系,产生心理暗示。有的是以前得过病,一旦出现不适就怀疑旧病复发,有的人自觉压力过大,总觉得自己会有一些疾病缠身进而忧心忡忡甚至无法正常学习或工作。
【高知型】 对号入座忧心忡忡
张老师又瘦了几斤。他想到自己最近吃不下东西,怀疑胃有毛病。后来觉得呼吸困难,又怀疑得了肺癌。到医院做了癌症筛查、胃镜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他不死心,到书店买了好多医学类书籍,越看越觉得书上写的症状和自己的差不多,再看网上的健康信息,也感觉能“对号入座”,为此他忧心忡忡,不能自拔。
随着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健康信息越来越普及,难免有人会自我对症。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身体出现一种症状,便对照医书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他们通常是越比越像,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和紧张,周而复始地为莫须有的症状焦虑不安,由此而产生恐惧、悲观情绪,给家庭生活带来阴影,“疑病”就这样给“逼”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