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善于种树的郭橐驼之口道出了种树之道:“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先哲思想的指导下,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提出了“基于师生幸福发展”的学校管理观,他们认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生命的幸福成长,教育活动应充分关注鲜活的生命个体,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使每个生命丰富而舒展,完美而幸福。
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涟水县经济开发区,校园占地67137平方米,现有学生3220名,教学班级54个。拥有教职员工166名,专任教师155名,教师平均年龄37.8岁,本科以上学历85.2%,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9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32名,市县优秀班主任11名。
创校之初学校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家长、社会站在应试角度,基于高分的功利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站在素养角度,基于师生的和谐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以“顺人之天,以致其性”为核心的“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确立“享受幸福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深入践行“基于师生幸福发展”的学校管理观。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喜人,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江苏省原副省长曹卫星、凌启鸿,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等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考察指导,对学校办学主张、办学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涟水名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家媒体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过专题报道。
理念,崇尚“自然”
幸福感研究成果表明,人成长发展的幸福感是生成的,而不是给予的。让师生站在学校管理正中央,通过管理者不断地唤醒和引导,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成就最好的自己。
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向幸福出发”为校训,明晰办学思路,开阔办学视野,精致规划,精细管理。以“安安静静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为宗旨,探索“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幸福德育”育人模式、“幸福师生”成长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展現“幸福教育”课程特色,持续打造“幸福教育”战略品牌,努力实现“五个转型”:在教育价值上,突破由功利性到关注“人”的成长的转变;在教育质量上,突破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关注多元发展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突破由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培养的转变;在教师成长上,突破由教学技能向教育境界提升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突破由行政手段推动向思想引导的转变。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品牌建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高位、高势、高效、高质地和谐发展。以“学校第一”为价值取向,深化德育,优化智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体师生“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及教师的幸福家园。
文化,立足“自构”
一所理想的学校,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应该是文化的圣园,是一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学校一直把自主建构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作为高位发展的重要工作。
打造环境文化。学校在规划校园环境时,紧紧围绕“幸福教育”这一办学使命,引导师生自己去建环境、读环境、用环境,努力将环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校园里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雕塑墙、校训墙、愿景墙、誓言墙;有“幸福之花”立体雕塑、“幸福之基”浮雕、“携手幸福”主题雕塑;有“四叶草园”“和丽学园”“淮浦书院”……校园景点星罗棋布,师生徜徉其间,心情愉悦。
熔铸精神文化。“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最根本的是在于它有多大的教育空间,是否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特别重视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三风一训、三报一刊、两则一规,使师生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以此产生推动力,激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校园走廊内古诗名言、名著推荐、幸福感言等特色长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橱窗、电子彩屏、校宣系统里的内容四季更替,切合月教育中心确定主题教育;《幸福时光》校报、《四叶草》文学报、《幸福娃》活动中心专刊、《幸福教育文集》的定期发行,让每一个人感到幸福文化扑面而来,对母校的热爱油然而生,并在这种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恩情结、博爱胸怀与人生责任。
倡导“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全体教师带头读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的美好胜境;持续开展全校教师同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师生共读,探索读书指导的有效模式;建立“流动图书馆”,利用课余时间,用手推车送书到班级,方便学生借阅;建好家庭小书架,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完善“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书库;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闲暇与伙伴互动,课堂与老师共读;将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每周都设有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给学生以整块的安静的读书时间,坚持每天在校师生共读20分钟;保证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努力践行“我阅读,我成长,我幸福”。用阅读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丰富文化修养。建立家校班、定量与定性相融合的科学考评机制。各班对学生的读书进行跟踪记录,统计量化,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进行动态升级:读完20本晋级“小童生”;读完40本晋级“小秀才”;读完60本晋级“小举人”;读完80本晋级“小贡士”,读完100本晋级“小进士”。学生完成一阶段并认证通过后,颁发相应的认证奖状、奖章,并在“幸福里实验小学学生阅读护照”上记录、签章。适时举办读书交流会、专题研讨会、表彰推进会。
丰厚育人文化。校长室、党支部、德育处、少先大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协作意识、爱校情感。“幸福之声”演播中心传播幸福生活正能量,每周五定时开播,栏目丰富,优美的音乐、悦耳的童声、开心的故事、励志的文字熏陶着每一个听众。“幸福小屋”为留守儿童播撒爱的阳光,在这里留守儿童可以看书、画画,接受“爱心教师”的辅导,可以通过电话和父母聊学习、聊生活,还可以通过电脑和父母进行视频对话,让父母离孩子不再遥远,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入学入队仪式、十岁成长仪式、幸福大讲坛、幸福文化节等活动以及“最美幸福娃”“最美幸福教师”等评选,让师生在活动中共同锻炼、成长,增强集体观念和进取意识。 管理,追求“自觉”
自觉是一种主动精神。在学校中,自觉实际上就是师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主动建构、主动创造;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追求一种自觉的境界。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在一个被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氛围里,师生的潜能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和师生“同甘共苦”(同学习、同活动、同教研、同发展)。采取双线并进的策略,建章立制,除了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考核,还强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與评价。建立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星级评价体系,有力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学校的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民主管理的理念、法治观念、服务观念和团队精神,营造强烈的民主氛围。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代会、少代会的作用,拓宽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渠道,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
课程,走向“自由”
在深入实施“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的过程中,学校致力于学生幸福发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科基础型课程改革、社团体验型课程建构、课外研究型课程开发三大领域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科、活动、兴趣等发展空间中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立体的课程框架。课程建设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优化整合”“体系建构”,让学生从社会、自然、自我等方面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自由选择、自主体验、自我建构,为每一位学生开设满足他们自主发展需要的课程,彰显和生成学生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以“创造美,是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为理念,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成立“幸福娃活动中心”,组建了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十大类六十个学生社团,为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以“筑梦幸福”系列校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创造,手脑并用,在活动中享受成功,享受成长的幸福。
课堂,注重“自主”
只有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学生才能释放身为种子的天性,才会在浇灌、施肥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才能达成“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的目标。学习是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简单才能让人听得懂、学得会,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突出生本、强化引领、注重内化、关注发展”的基本理念,实施“五学式”教学基本模式,即“目标导学、主体自学、交流互学、质疑促学、总结助学”,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在一般的常式基础上探索特殊的变式。
“东风送夏至,发我枝上花!筑我幸福梦,风正好扬帆。”学校的愿景是“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乐的笑声;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主张,借全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东风”,奋力前行,努力打造一所有着高雅文化品质与气质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经过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成为一个具有“人际和谐、素质全面、心态乐观、思维创新”的“和、全、乐、创”的鲜明学校烙印的人才!
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涟水县经济开发区,校园占地67137平方米,现有学生3220名,教学班级54个。拥有教职员工166名,专任教师155名,教师平均年龄37.8岁,本科以上学历85.2%,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98名,市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32名,市县优秀班主任11名。
创校之初学校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家长、社会站在应试角度,基于高分的功利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站在素养角度,基于师生的和谐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以“顺人之天,以致其性”为核心的“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确立“享受幸福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深入践行“基于师生幸福发展”的学校管理观。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喜人,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江苏省原副省长曹卫星、凌启鸿,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等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考察指导,对学校办学主张、办学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涟水名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家媒体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过专题报道。
理念,崇尚“自然”
幸福感研究成果表明,人成长发展的幸福感是生成的,而不是给予的。让师生站在学校管理正中央,通过管理者不断地唤醒和引导,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成就最好的自己。
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向幸福出发”为校训,明晰办学思路,开阔办学视野,精致规划,精细管理。以“安安静静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为宗旨,探索“幸福课堂”教学模式、“幸福德育”育人模式、“幸福师生”成长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展現“幸福教育”课程特色,持续打造“幸福教育”战略品牌,努力实现“五个转型”:在教育价值上,突破由功利性到关注“人”的成长的转变;在教育质量上,突破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关注多元发展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突破由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培养的转变;在教师成长上,突破由教学技能向教育境界提升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突破由行政手段推动向思想引导的转变。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品牌建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高位、高势、高效、高质地和谐发展。以“学校第一”为价值取向,深化德育,优化智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体师生“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及教师的幸福家园。
文化,立足“自构”
一所理想的学校,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应该是文化的圣园,是一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学校一直把自主建构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作为高位发展的重要工作。
打造环境文化。学校在规划校园环境时,紧紧围绕“幸福教育”这一办学使命,引导师生自己去建环境、读环境、用环境,努力将环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目前,校园里有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雕塑墙、校训墙、愿景墙、誓言墙;有“幸福之花”立体雕塑、“幸福之基”浮雕、“携手幸福”主题雕塑;有“四叶草园”“和丽学园”“淮浦书院”……校园景点星罗棋布,师生徜徉其间,心情愉悦。
熔铸精神文化。“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最根本的是在于它有多大的教育空间,是否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特别重视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三风一训、三报一刊、两则一规,使师生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以此产生推动力,激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校园走廊内古诗名言、名著推荐、幸福感言等特色长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橱窗、电子彩屏、校宣系统里的内容四季更替,切合月教育中心确定主题教育;《幸福时光》校报、《四叶草》文学报、《幸福娃》活动中心专刊、《幸福教育文集》的定期发行,让每一个人感到幸福文化扑面而来,对母校的热爱油然而生,并在这种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恩情结、博爱胸怀与人生责任。
倡导“阅读是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全体教师带头读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的美好胜境;持续开展全校教师同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师生共读,探索读书指导的有效模式;建立“流动图书馆”,利用课余时间,用手推车送书到班级,方便学生借阅;建好家庭小书架,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完善“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书库;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闲暇与伙伴互动,课堂与老师共读;将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每周都设有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给学生以整块的安静的读书时间,坚持每天在校师生共读20分钟;保证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努力践行“我阅读,我成长,我幸福”。用阅读引领学生成长,让学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丰富文化修养。建立家校班、定量与定性相融合的科学考评机制。各班对学生的读书进行跟踪记录,统计量化,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进行动态升级:读完20本晋级“小童生”;读完40本晋级“小秀才”;读完60本晋级“小举人”;读完80本晋级“小贡士”,读完100本晋级“小进士”。学生完成一阶段并认证通过后,颁发相应的认证奖状、奖章,并在“幸福里实验小学学生阅读护照”上记录、签章。适时举办读书交流会、专题研讨会、表彰推进会。
丰厚育人文化。校长室、党支部、德育处、少先大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协作意识、爱校情感。“幸福之声”演播中心传播幸福生活正能量,每周五定时开播,栏目丰富,优美的音乐、悦耳的童声、开心的故事、励志的文字熏陶着每一个听众。“幸福小屋”为留守儿童播撒爱的阳光,在这里留守儿童可以看书、画画,接受“爱心教师”的辅导,可以通过电话和父母聊学习、聊生活,还可以通过电脑和父母进行视频对话,让父母离孩子不再遥远,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入学入队仪式、十岁成长仪式、幸福大讲坛、幸福文化节等活动以及“最美幸福娃”“最美幸福教师”等评选,让师生在活动中共同锻炼、成长,增强集体观念和进取意识。 管理,追求“自觉”
自觉是一种主动精神。在学校中,自觉实际上就是师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主动建构、主动创造;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追求一种自觉的境界。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在一个被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氛围里,师生的潜能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和师生“同甘共苦”(同学习、同活动、同教研、同发展)。采取双线并进的策略,建章立制,除了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考核,还强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與评价。建立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星级评价体系,有力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学校的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民主管理的理念、法治观念、服务观念和团队精神,营造强烈的民主氛围。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代会、少代会的作用,拓宽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渠道,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
课程,走向“自由”
在深入实施“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的过程中,学校致力于学生幸福发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科基础型课程改革、社团体验型课程建构、课外研究型课程开发三大领域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学科、活动、兴趣等发展空间中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形成立体的课程框架。课程建设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优化整合”“体系建构”,让学生从社会、自然、自我等方面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自由选择、自主体验、自我建构,为每一位学生开设满足他们自主发展需要的课程,彰显和生成学生独特的文化与个性。以“创造美,是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为理念,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成立“幸福娃活动中心”,组建了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十大类六十个学生社团,为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以“筑梦幸福”系列校本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动”起来,主动创造,手脑并用,在活动中享受成功,享受成长的幸福。
课堂,注重“自主”
只有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学生才能释放身为种子的天性,才会在浇灌、施肥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才能达成“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的目标。学习是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简单才能让人听得懂、学得会,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突出生本、强化引领、注重内化、关注发展”的基本理念,实施“五学式”教学基本模式,即“目标导学、主体自学、交流互学、质疑促学、总结助学”,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在一般的常式基础上探索特殊的变式。
“东风送夏至,发我枝上花!筑我幸福梦,风正好扬帆。”学校的愿景是“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乐的笑声;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我们努力,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主张,借全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东风”,奋力前行,努力打造一所有着高雅文化品质与气质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经过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成为一个具有“人际和谐、素质全面、心态乐观、思维创新”的“和、全、乐、创”的鲜明学校烙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