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环保是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涉及到多个行业与领域,其中在教育中,也大力倡导绿色教育理念的落实,这为新课改指明前进的方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化学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从绿色化学视角出发科学优化化学课堂形式与教学方式,尽量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带领学生一边学习化学知识,一边接受绿色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结合理论知识传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要想从绿色化学视角设计课堂,教师首先需注重课内教学环节,以讲授理论知识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绿色、环保等元素,据此适当引入一些课外资源,延伸教学范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主动接受绿色教育。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努力找到理论知识同绿色化学理念之间的结合点,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刻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和环保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空气”过程中,教师讲述: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许多城市每天都要进行空气质量报告,以便及时控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讨论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他们结合生活常识知道有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变大等。接着,教师询问: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学生将会说到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追问:在保护空气方面你能做些什么?他们可能说到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措施等。
上述案例,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使其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让他们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绿色观念。
二、把握实验教学契机,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教学属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核心所在,还是融入绿色化学的关键渠道。从绿色化学视角来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重新优化教学设计,尽量采用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药品,且以操作微型实验为主,只需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即可,不能浪费试剂。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合理处置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使其形成绿色实验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时,本节课主要从实验入手介绍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在教学中涉及到多个实验,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氢氧化钙和稀硫酸等,这将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品,及指示剂——无色酚酞与紫色石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需提醒学生要节约药品,能够正常发生化学反应、显示现象和验证实验原理即可;对于实验完成后产生的废液则可以将废酸与废碱混合在一起,确定pH数值符合要求后再排放;而含钡废液可以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来处理,通过分离与沉淀保证排放的废液中不存在钡离子;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把废液、废渣交给专业部门回收处理。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把握好实验教学的契机融入绿色化学理念,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材料,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还能够通过化学原理解决废液、废渣问题,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巧借信息技术优势,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几乎所有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这为优化课堂教学指明新的方向,为知识教学形式与流程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需与时俱进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有害、有毒的化学现象与实验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营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安全、无害、无污染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知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开展“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布料、塑料片、煤和木柴等實物图片,谈话导入:当看到这些实物,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可能说道:都是同人类生活联系密切的可燃物;在条件适宜下能燃烧;平常要注意预防火灾。然后播放火箭发射的视频,设疑:大家知道火箭用的是什么燃料吗?告知他们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液体,前者是燃料,后者是助燃剂。接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煤、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动画,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感受与认识燃料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够形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播放这几种燃料直接燃烧的视频,使其发现如果直接燃烧不仅利用率低浪费能源,污染也大。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降低化学药品的消耗,减轻有害或有毒物质的产生,让学生清晰了解化学现象,使其认识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形成节约意识。
总之,在绿色化学视角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设计思路与创新教学方法,从理论知识讲授、化学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切入,指导学生探索化学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结合理论知识传授,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要想从绿色化学视角设计课堂,教师首先需注重课内教学环节,以讲授理论知识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绿色、环保等元素,据此适当引入一些课外资源,延伸教学范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主动接受绿色教育。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努力找到理论知识同绿色化学理念之间的结合点,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刻意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和环保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空气”过程中,教师讲述: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许多城市每天都要进行空气质量报告,以便及时控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讨论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他们结合生活常识知道有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变大等。接着,教师询问: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学生将会说到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追问:在保护空气方面你能做些什么?他们可能说到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措施等。
上述案例,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使其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让他们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绿色观念。
二、把握实验教学契机,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教学属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核心所在,还是融入绿色化学的关键渠道。从绿色化学视角来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重新优化教学设计,尽量采用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药品,且以操作微型实验为主,只需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即可,不能浪费试剂。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合理处置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使其形成绿色实验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时,本节课主要从实验入手介绍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在教学中涉及到多个实验,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氢氧化钙和稀硫酸等,这将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品,及指示剂——无色酚酞与紫色石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需提醒学生要节约药品,能够正常发生化学反应、显示现象和验证实验原理即可;对于实验完成后产生的废液则可以将废酸与废碱混合在一起,确定pH数值符合要求后再排放;而含钡废液可以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来处理,通过分离与沉淀保证排放的废液中不存在钡离子;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把废液、废渣交给专业部门回收处理。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把握好实验教学的契机融入绿色化学理念,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材料,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还能够通过化学原理解决废液、废渣问题,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巧借信息技术优势,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几乎所有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这为优化课堂教学指明新的方向,为知识教学形式与流程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需与时俱进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有害、有毒的化学现象与实验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营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安全、无害、无污染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知识,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开展“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布料、塑料片、煤和木柴等實物图片,谈话导入:当看到这些实物,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可能说道:都是同人类生活联系密切的可燃物;在条件适宜下能燃烧;平常要注意预防火灾。然后播放火箭发射的视频,设疑:大家知道火箭用的是什么燃料吗?告知他们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液体,前者是燃料,后者是助燃剂。接着,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煤、石油与天然气的形成动画,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感受与认识燃料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够形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播放这几种燃料直接燃烧的视频,使其发现如果直接燃烧不仅利用率低浪费能源,污染也大。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降低化学药品的消耗,减轻有害或有毒物质的产生,让学生清晰了解化学现象,使其认识到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形成节约意识。
总之,在绿色化学视角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设计思路与创新教学方法,从理论知识讲授、化学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切入,指导学生探索化学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