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护理中运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家长角色适应、健康知识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可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母婴健康,且可提升产科护理效益。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53-01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护士不仅要规范完成产妇与新生儿的围产期护理工作,还要为家属及产妇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与疾病预防工作,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产后母婴健康指导、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教育工作,还可帮助产妇及配偶尽快适应父母角色,对家庭、社会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在产科护理中运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等改善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护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40对母婴,依照床号奇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9±5.4)岁;顺产44例,剖宫产2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1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7例。对照组70对母婴,产妇均初次分娩,无精神障碍与其他重大疾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3.6)岁;顺产46例,剖宫产2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0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7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予以母婴同室床旁护理:责任护士“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在产妇床旁进行新生儿抚触、沐浴、换尿片及预防接种等操作,并在规范完成每一项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分步讲解操作要点及技巧[2],并在反复示范之后知道产妇及家属共同学习直至掌握新生儿护理工作。帮助产妇正确喂养新生儿,直至产妇完全掌握正确喂养方法;讲解乳房护理、抚触的重要性,引导产妇正确护理乳房及完成新生儿抚触;帮助家属及产妇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和换尿片的工作。通俗易懂地讲解产后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工作要点,着重讲明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引导产妇平衡营养供给、正确产后活动、定期产后复查及正确避孕。讲明新生儿出生后各种疫苗的作用及接种阶段、接种方法,鼓励新生儿预防接种[3]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士每日集中将新生儿抱至专用婴儿沐浴间完成脐带消毒、抚触、沐浴,并集中在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需要健康教育时向产妇及家属集体讲解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问题及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发放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营养支持手册[4]
  1.3 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评价及健康知识掌握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专业程度、健康知识及护理技能讲解情况、实际护理效果、日常沟通交流共5项目,单项20分,满100分,总分≥80视为护理满意;健康知识掌握分产妇健康与新生儿健康两大模块,单个模块50分,满100分,总分≥80分即为健康知识掌握[5]。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通过抚触、沐浴、喂乳、臀部护理等各项目实际操作规范程度考察是否掌握。掌握健康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良好,愿意接触新生儿,便视为角色适应良好。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的两组护理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见表1。
  3 讨论
  女性产后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不仅需要经历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过程,还需要学习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沐浴、臀部护理、自身产后健康护理,这个阶段学习和适应内容繁杂,因而需要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护理模式辅助保证产后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
  本次研究采用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护士与产妇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将传统护理模式中相对分离和独立的产妇、婴儿护理工作合并起来,新生儿脐部护理、抚触、沐浴等护理工作均在产妇床旁开展,产妇可无障碍接触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不仅增进了母婴感情、促进产妇尽早适应母亲角色,护士还在各项规范的护理工作中增进了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指导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了产妇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护权[6],同时也让护士与产妇关系、家庭内部关系更加趋于和谐化。
  在母亲床旁完成护理操作,每时每刻都在为产妇示范新生儿护理方法,并可在实际护理操作的同时,为产妇及家属分步讲解并加以指导,产妇和家属也可现场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并及时得到护士的纠正和指导,充分调动了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产妇、家属更好地掌握育儿技能及产妇健康护理技能。另外,在床旁护理的模式之下,产妇更易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工作,对各类健康知识掌握效果更佳[7]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更好地学习自我产后护理与新生儿护理技巧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身为母亲的幸福、骄傲与责任,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母亲角色,并很快消除产后抑郁、焦虑等情绪,亲子互动效果更好,母亲更有信心和成就感,并及早将自我关注变成新生儿护理为中心的关注模式。本次研究中父母角色适应70例、健康知识掌握67例、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66例,护理满意度100%,父母角色适应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及综合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掌握有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丰富、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能力及卓越的沟通技巧,如此方能更好地服务于产妇与新生儿,完成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技能指导、产后心理干预、母婴感情培养于一体的繁杂的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中开展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以家庭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以促进家庭和谐与母婴健康为最终目标,帮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全面优化产后护理工作、改善护士职业形象、拉近护患距离、和谐家庭关系、增进母婴情感,提升产科护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晴,顾幼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2-634
  [2] 冯瑜,李云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26-27
  [3] 杨晓玲,张颖.母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7):196-197
  [4] 舒红琴.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5
  [5] 徐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25-27
  [6] 洪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7):132-133
  [7] 吴朝霞,沈美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89-3790
其他文献
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的抑郁症。这种病症的发生率在分娩妇女的人群中格外的突出,大约占到5%到25%。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护理专业的全面发展,心理护理可以对婴儿和产妇进行一个全面的照顾,避免分娩对产妇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影响和精神刺激,从而为产妇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要:肺不张是胸外科行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发生在术后24-48h之内。正常呼吸时有间歇自发性深呼吸可使细胞得到充分的扩张,而术后病人用了麻醉药物和呼吸器,而体位固定,并保持着缺乏间歇性呼吸的均匀呼吸,进而导致术后肺不张。也因患者术后疼痛而限制呼吸,不敢深呼吸、咳嗽、咳痰,使分泌物阻塞支气管管腔,空气进不到肺泡,肺泡收缩,增加了肺不张的可能性。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块、高热、支气管呼吸音消失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心理因素及护理模式。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接待的癌症患者1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测评工具(如AIS、DBAS-16、SCSQ、SCL-90、EPQ等)对影响他们睡眠质量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分析与评定,将评定所得失眠患者进一步统计,随机抽取其中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重度妊高症产后护理和观察。  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重度妊高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在对照组中采取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的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的有13例,剖宫产27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引导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预见性指导下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
期刊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的临床见习课对于外科护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有极大的帮助,更为实习临床打好了基础。在巩固和提高学生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相应地教学生如何减少对临床护理所存在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文就临床见习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解决的方案,目的在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力量,从各方面提高护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有更大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病区加强心理护理管理对护理信任度的影响。  方法: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精神病区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与加强心理护理管理组(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0分为及格。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72例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应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  结果:60例患者术后出血减少;意识,瞳孔恢复正常,生因命体征平稳。出院后随访12个月,患者肢体活动,语言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自理。2例因为出血量大,术后呈植物状态,6例术后处于昏迷状态,12d-32d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术后再出血,死于呼吸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儿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护患纠纷和遵医嘱以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对照组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7.5%,33例遵医嘱82.5%,32例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8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混合痔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与辩证施护的运用。  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88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循证护理与辩证施护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皆积极进行护理配合,其中研究组全部康复出院,对照组出现6例患者未能顺利康复(2例中途放弃继续治疗,4例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