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昭示 现实的关怀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与现实,王安石变法,阅读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52-06
   因承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高三阶段公开教学任务,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阅读。阅读中注意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①学者们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述,毁誉、褒扬,莫衷一是,这使其“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②特别是青苗法和免役法,争议颇多。事实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启示是教学难点,关涉历史解释素养。笔者决定,以青苗法和免役法为中心,以“历史的昭示,现实的关怀”为立意,设计该课。
   接下来思考的是,采取何种方式推进立意的落实。自新课标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以来,如何促其转化落地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关注到,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一个始终坚持并愈加彰显的理念,即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历史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③新课标更是明确提出了“历史阅读”这一概念,并就此明确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问题”,④适时“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⑤故笔者决定采取阅读教学的方式来落实本课立意,同时对其助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一定的探索。下面就概要谈谈这次阅读教学实践,语出疏漏,敬请方家指正。

一、教学设计


   青苗法和免役法在颁布当时就饱受争议,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材料,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与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动机与效果,有利于全面思考变法的教训与启示。
   环节一:理想与现实——动机与效果的冲突
   (一)青苗法
   材料1: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四》
   材料2: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则无二分之息可乎?
   ——(北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问题1:实施青苗法的目的是什么?青苗法为什么要收取利息?
   据材料1可知,实施青苗法有以下五个目的:①减轻农民负担;②增加政府收入;③平抑市场粮价;④保证农业生产;⑤抑制土地兼并。据材料2可知,收取二分利息是为保证青苗法实施的可延续性。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改革者的角度了解青苗法,并认识到其用意不可谓不善;另一方面让学生阅读反对者的观点,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埋下思辨隐线。
   材料3:苏轼认为,原来的常平法完备至极,“所守者约,而所及者广”,钱谷虽少但救济面很广。倘若“万家之邑,止有千斛”,灾荒时粮价飙升,将常平仓这千斛粮食投入市场,“物价自平”。如果实行青苗法,每户可借一斛,千斛只能救济千户,另外的九千户怎么办?
  ——摘编自谢智飞:
  《论苏轼对青苗法的认识》①
   材料4:……今县官乃自出息钱……各随户等抑配(摊派)与之……必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随手皆尽……富者则独偿数家所负……贫者既尽,富者亦贫,臣恐千年之外,富者无几何矣。
  ——(北宋)司马光:
  《乞罢条例司常平使者疏》
   材料5: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花费不合理)。及其納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州县不胜烦矣。
  ——(北宋)苏辙语,出自(清)徐松:
  《宋会要辑稿·食货四》
   问题2:苏轼、司马光、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各有哪些?
   材料3~5向学生展现了青苗法的另一面。材料3中苏轼指出,常平法在荒年可惠及更多百姓,而青苗法的救济范围有限。司马光指出,官员强迫百姓贷款,收取利息;穷人因还不起贷款而逃亡,为其担保的富人被迫代为偿还,因而致贫。苏辙认为,青苗法监管困难,官吏舞弊;百姓贷款使用不当;官府收取本息困难,增加行政负担等问题。
   设计意图:上述五则材料既反映了王安石关于青苗法的设想,又包括时人对于青苗法的不同看法。在特定的时空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对学生的既有认知形成冲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青苗法的制定确有考虑不周之处,具体执行环节又走样变形,结果百姓怨声载道,官府也不胜其烦。
   (二)免役法
   材料6:今所以未举事(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cù,督促)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北宋)王安石语,出自(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
   材料7:然而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均矣。
   ——(北宋)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问题3: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有哪些益处?    据材料6、7可知,在王安石看来,实行免役法有以下益处:①富国强兵,利于收复失地;②避免派役不均,减轻农民负担;③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免役法的制定意图,即利国利民,另一方面为学生阅读反对者的观点,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埋下伏笔。
   材料8:役人之不可不用乡民,犹官吏之不可不用士人也。有田以为生,故无逃亡之忧;朴鲁而少诈,故无欺谩之患。今乃舍此不用,而用浮浪不根之人,辙(苏辙)恐掌财者必有盗用之奸,捕盗者必有窜逸之弊。
  ——(北宋)苏辙:《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
   材料9:今有司……唯钱是求。农民值丰岁,贱粜其所收之谷以输官,比常岁之价,或三分减二,于斗斛之数,或十分加二,以求售于人。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吏责其钱不已,欲卖田则家家卖田,欲卖屋则家家卖屋,欲卖牛则家家卖牛。无田可售,不免伐桑枣、撤屋材,卖其薪,或杀牛卖其肉,得钱以输官。一年如此,明年将何以为生乎?
  ——(北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阙失事状》
   材料10:先帝初行役法,取宽剩钱不得过二分,以备灾伤,而有司奉行过当,通行天下乃十四五。然行之几(将近)十六七年,尝积而不用,至三千余万贯石。
  ——(北宋)苏轼:《论给田募役状》
   问题4:免役法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苏辙认为免役法招募的人员没有当地普通农户可靠,他们可能监守自盗,勾结土匪,自身成为社会治安的隐患。司马光则认为,为交纳免役钱,农民被逼迫贱卖粮食、田产、牲口等一切可以出售的物资,导致破产流亡。苏轼指出,免役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过分征收免役宽剩钱的现象,征收上来的钱却没有被合理使用。可见,持不同意见者反对免役法的理由也是充分的,绝非“大地主大官僚代表”的胡言乱语。
   设计意图:上述五则材料既反映了王安石关于免役法的设想,也包括时人对于免役法的不同看法。同样,回到历史的现场,不同人物的相左观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再次形成冲击,学生的认识得到继续深化:免役法亦非尽善尽美。
   王安石变法是在当时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改革派在原有体制内的一次折冲。“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尤其是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解释”,是上述阅读后需要进一步指导的重要步骤。另外,使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①是需要进一步落实的价值目标。为此,重点学习青苗法、免役法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
   环节二:教训与启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材料11:青苗法者,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
   夫中国人知金融机关为国民经济之命脉者,自古迄今,荆公一人而已。
   募(免)役法者,变当时最病民之差役制以为募役制,而令民出代役之征以充募资,实近于一种之人身税,而其办法极类今文明国之所得税,荆公救时惠民之第一良政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问题5:梁启超是怎样评价青苗法和免役法的?他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问题6: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观点?如何评价青苗法和免役法?
   梁启超认为,青苗法类似于近代欧美的官办银行,通过贷款刺激经济发展;募役法则类似于欧美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主张通过改良而使中国强大起来的梁启超,想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向民众宣传自己革新图强的主张。
   设计意图:问题5、6主要指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多个水平的不同要求。其中包括:引导学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等。
   王安石变法不仅在推行过程中极其艰难,而且在其后的八百多年间基本被否定,直到1908年,戊戌变法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时,才给予高度评价。梁启超“怀古”的目的在于“忧今”,以此引导学生逐步从“历史”走进“现实”。
   但是,任何改革措施的落實,都无法离开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从近代国家的实践中亦可看出:
   材料12:要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控,就必须建立起对人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对官员权力的制约,否则就无法保证这种调控不会变成对民脂民膏的掠夺。要成功开展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商业性质的行为(如发放贷款……),就必须建立起独立于政府的专业机构并培养出相应的专业人员。
  ——张剑锋:《民不加赋,国用能不能饶?》①
   问题7:国家调控经济又不至于掠夺人民,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设计意图:王安石变法在传统社会中,面临制度和文化的瓶颈,阻力重重。变法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和改革措施过于超前,缺乏体制性保障。
   新法实行数年后,国家财政收入从宋初的1600多万贯增至6000多万贯。其中青苗法每年增收300万贯,免役法每年增收1200多万贯。然而,在给国家带来了巨额收入的同时,民众的生活却相当贫困。一位名叫郑侠的城门小吏,根据每日所见绘制了一幅《流民图》,送呈皇帝。宋神宗看到图上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民,拖儿带女,只能以草根野果充饥;许多人身被锁械,斩桑拆屋,卖钱偿官。尽管这些与天灾不无关系,但当政者认为主要是人祸,王安石变法由此成为众矢之的。
   问题8:王安石变法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教训与启示?
   设计意图:问题8主要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好政策的执行,须以加强官员队伍建设为保障;过于超前的措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并非能取得好的效果,改革措施要符合社会实际;激进式变法并非对社会有利,渐进式改革可能更适应于百姓的承受能力与接受程度;改革必须关注民生,处理好富国与富民的关系;所有改革都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取向。    环节三:学习反馈——学生的认知变化
   教学开始之初,笔者以下列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前测:①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措施在推行过程中会遭受巨大阻力?②这些措施为何会遭到激烈反对?从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一些笼统的抽象结论,如“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触及了地主阶级利益”“触及封建权贵的利益”“触动了某些官员的利益”“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等。这些结论完全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说明学生此前对这个问题的学习只有记忆,没有思维,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育。
   本节课结束之时,笔者要求学生再次回答上述问题。从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认识已趋于理性、深刻和立体,而且表述言之有物。现呈现三个小组的学习结果。
   第一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百姓贷款,不得民心;②利息过高,增加借贷者的负担;③贫富相保,损害富民利益;④官府负责借贷,加重行政负担;⑤民众对借贷之钱花费不合理。免役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所雇用的人不够可靠;②士绅已承担其他社会责任,不应再缴纳代役钱;③农民交钱后仍要承担役务;④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⑤官吏故意提高缴纳金额,造成百姓贫困。
   第二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青苗法不如常平法救济面广;②无力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③官吏摊派借贷任务,损害富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④措施过分超前,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⑤推行过急,民众接受度低。免役法遭到激烈反对的原因有:①要求贫富公平,触犯富者利益;②免役钱对贫者来说是一大负担;③免役法颁布后保甲法随即颁布,百姓仍需变相服役;④给品德不良的官员提供了收取苛捐杂税,进而从中渔利的借口。
   第三组。青苗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没有协调好富国与富民间的关系;②效果与其实施动机不符;③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的负担;④实施过程中,没有对权力进行制约,出现了腐败现象。免役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有:①农民在出售农产品的过程中利益受损;②不利于乡绅承担其他社会责任;③雇用役者的质量得不到保证;④加重人民负担,实施过程中忽略民生问题;⑤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条件。
   历史阅读后,绝大多数学生对变法的反对者不再笼统地称“守旧派”或“顽固派”,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不再是笼统抽象的结论,而是比较、分析不同來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史料实证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改革者为农民“去疾苦”、让农民安心农业的目的并未达成,这种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国家与百姓利益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做出多视角的解释和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得以提升。学生普遍认识到,无论是青苗法还是免役法,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用人不当,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一个好的政策,要得到正确的贯彻,还必须选用德才兼备的执行者。另外,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真正地关注民生,没有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没有认识到富国必先富民的道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已经站到了现实的立场上。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改革要符合社会实际与民众要求,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结合特定的时空背景。学生从中还体会到了改革的艰辛与复杂,从而有助于其汲取历史教训,全面认识今天我国的改革,家国情怀因此得以涵养。

二、教学反思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但历史的规律可以再现,历史的借鉴价值永不褪色。每一代人,都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九百多年前的王安石变法,给今天中国的改革事业留下无尽的思索,这应是今天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需要重点挖掘的价值所在。
   通过这次阅读教学活动的尝试,笔者相信,阅读教学是助推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给笔者带来了许多有益的体验,其中最为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度阅读材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包括享有盛名的学术专著,以及权威的学术论文。通过泛读发现,关于青苗法、免役法,当时的改革者和反对者对于其或赞同或反对,均有细致入理的分析,从中选取典型材料供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既“回到历史现场”,又思考现实问题,使“过去的经历作为一种社会的沉淀仍然给今天、明天的生活以某种历史规定性”。①为贴近学生,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的观点。当然,所选择的材料要篇幅适中,还要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相适应,必要时就采取摘编或加注的形式。
   2.历史探究问题的设计。
   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往往是与学生既有认知产生明显冲突的问题。即使无法让每个问题都存在认知冲突,也应尽量让该类问题成为解决冲突性问题的基础。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重要资源,因此学生的既有认知多源于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在无疑处设疑。例如,学生心目中的大史学家司马光、大文豪苏轼与苏辙,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当然,问题设计应围绕重点内容展开,而且所设计的问题应当指向特定的核心素养与水平描述。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观念决定阅读教学变革。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者需要对什么是真阅读,什么是真阅读教学重新审视与反思。”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样需要真阅读。历史阅读并非简单地解决字、词的读音与释义,而应将语句、段落置于全文脉络中进行推理,并尽量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利用个人经验去体会作者的动机。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深度领会当事人的原意,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真理解。
   4.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
   受教学时间的客观制约,学生阅读应当有所侧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阅读不同的材料,使其从不同的侧面来了解特定的史事。在三维目标背景下,这种操作可能不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考核不以掌握知识点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素养水平的落实情况为标准,这为分组阅读与深度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然,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开展深度阅读的必要前提。
   5.课内课外阅读的结合。
   教师完全可以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包括课前阅读与课后阅读两方面:课前阅读侧重于知识预习,课后阅读侧重于拓展深化;课前阅读可以课文为主,课后阅读与课堂阅读一样,以史学研究成果为主。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历史阅读的基本要领。尤其要重视材料作者所处的时空环境,更要重视推理分析的运用。
   对于新课标提出的“历史阅读”这一概念,笔者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王安石变法”一课的阅读教学活动仅仅是尝试。遗憾的是历史课程论专家对于历史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少,这无疑增加了一线教师实践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类史料探究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阅读教学助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还需进行持续性的探索。此文算是抛砖引玉吧。
  【作者简介】徐永琴,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昆山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摘 要1821年赦令是帝俄政府调整美洲殖民政策的重要文件,内容涉及俄属美洲的边界、领海、贸易等方面。赦令具有明显的对外性质,旨在处理俄属美洲与外国势力的关系,确立俄属美洲的统治权。1821年赦令的颁布加剧了美洲西北海岸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面对来自英、美两国的巨大压力,帝俄政府的态度随后发生变化,基本放弃了原来的政策主张。从历史的维度来分析,帝俄政府态度的这种嬗变正是其全球战略布局、西北海岸国际局势
关键词:美国宪法,总统权力,三权分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66-02  美国是继英国之后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不但如此,它还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新的资产阶级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制。继美国之后很多国家也都采用了这种体制。它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属于国会、最高法院
关键词 石堰材料论文题,历史考试测量,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62-06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许多地区的历史考试,融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设计了基于材料的历史论文题(或称材料论证写作题)。该题型在测量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在考核目标上,立足历史思维能力而不是史实的简单记忆,希望以测量内容、目
[摘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选修课课堂中,探究式学习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公选课《秦汉史概论》的探究式学习实践中,给学生构建一个学习和交流平台提供更好的探究式学习硬件条件及实践机会,有效控制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规模等,能更好地改进和推广探究武学习。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
关键词: 历史素材,情趣性,服务性,历史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41-04  历史素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合理、妥帖的选用历史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黄仁宇先生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文中转引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说: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睹其成长。恰恰是因为“无人能目睹其成长”,
摘 要 民国时期,石羊河流域的水权交易主要有顶换、归并、买卖、出典、盾当五种类型。在进行水权交易时,普遍订立契约;官方的介入,维护了交易秩序;土地与水利合二为一,“水随地走”;交易水权包含着灌溉的“昼夜”与“时辰”的话语;亲邻优先权得到了充分体现, 水权交易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对新发现的石羊河流域武威、永昌土地水利契约的研究,无论是对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历史的研究,还是对中国水利社会史整体的研究以及“
关键词:基督教教会,西欧封建社会,教义,平等,自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15-05   在传统观念“黑暗的中世纪”影响下,基督教被视为西欧发展的绊脚石。20世纪以来,中外学界重新认识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基督教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部编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在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起始的第7课,以“基
关键词:历史解释,抗战照片,何应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1-07   每遇八九月份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张与之相关的照片总会刷爆朋友圈(图1)。不少历史教材、专著也采用了这一图片及说明,如2009年版上海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①、陈冠任著《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2部)》②等。揆诸史实,递交投降书的真
关键词 历史课标,高考历史,历史试卷,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21-0066-04   高中新课标的发布和“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近期高中教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套用信息领域的提法,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双基”时代标注为课标1.0版本;2.0时代的课标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导向;以
关键词 初中课标,点—线结合,通史体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1-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课标”)颁布至今已有7年。我没有看到赞扬的文章,倒是听到不少批评意见,最刺耳的评价是三个字:“大倒退”。为什么这样说呢?批评者主要针对课程内容,认为恢复通史体例,是回到2000年新课程改革之前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