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点—线”结合的设计意图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课标,点—线结合,通史体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1-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课标”)颁布至今已有7年。我没有看到赞扬的文章,倒是听到不少批评意见,最刺耳的评价是三个字:“大倒退”。为什么这样说呢?批评者主要针对课程内容,认为恢复通史体例,是回到2000年新课程改革之前的状态。还有其他意见,姑且不论。这里有两个问题:2011年课标为什么要恢复“通史体例”?2011年课标是不是回到“通史体例”?
  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课标”)首次突破了沿袭几十年的通史体例,大胆地采用“学习主题”的方式,当时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引起极大的争论。《历史教学》杂志立即开专栏组织讨论,齐世荣、王宏志、龚奇柱等先生立即响应,老一辈史学家何兹全先生主张初中讲故事,茅家琦先生建议1949年后的当代史增加台湾建设的内容。教学研究专家叶小兵提出意见,并主张不要“另起炉灶”。很多中学教师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讨论引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某位处长的注意,他召见笔者,严加训斥,阻止讨论进行。其实这样的讨论有益无害,十几年后我们面临的还是这些问题。
  实验课标为什么要摆脱通史体例呢?因为它的改革目标提出避免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减少艰深的历史论和概念,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这些指导思想现在看也没什么问题。课程改革之前,初高中采取两次通史循环的方式,看看那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学习负担的确不轻。中学课程就是成人通史的浓缩和简化,初中教材充满了成人的历史结论,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有些课程从初高中到大学都是一样的,只是详略不同而已。典型如鸦片战争,背景、原因,战争过程简略,然后就是条约、影响。初高中是这样,大学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是重复这个模式。学生学了三遍也不知道战争的具体过程,不知道清军为何屡战屡败,只会背诵“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等空话。如果大学生才能理解社会性质的变化,那么在初中课程里就不应该出现“社会性质”这个概念。秦朝的统一也是这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初中讲到大学,没有明显的认知梯度,只有史实详略的差别。初中只了解皇帝制度和统一文字,为什么不可以呢?何成刚说,这种通史循环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圆周式”设计,当时学者不仅有批评,而且也进行过探索和实验。①如此看来,这是历史课程的老问题。课程改革提出去专业化、成人化,要求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其实质是提倡尊重教育规律,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验课标的内容标准却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谴责——参加修订课标的历史学家和大学教授、资深的教材编写者与中学教师,几乎是一面倒地否定。笔者曾经是课标修订组的核心成员,阅读了教育部征集到的各省市对实验课标的意见,绝大多数中学教师都认为“学习主题”的方式不好,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人为地造成课程体系残缺不全;同时他们增补的要求又不胜其烦。显然,用“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无法掩盖显而易见的缺陷,比如中国史没有东汉王朝和太平天国,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不尊重历史的时序性,史学前辈和大学教授更不认可。于是,回归通史体例似乎天经地义、别无选择。但是,倘若回归通史体例,增补课程内容势必增加学习负担。也就是说,“减”势必有舍,容易授人以柄;受到指责后再“增”,越增补越多,而中学课时有限,这就又造成课程内容乏味、学习负担加重。只考虑增减,不改变通史观念,我们永远跳不出传统课程内容设计的窠臼。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另辟蹊径。
  “学习主题”方式的失败是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这是要害。而坚持时序性是史学专家与中学教师的共识,没有异议。那么,怎样才能既坚持时序性,又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呢?于是,2011年课标提出“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在阐述“课程设计思路”的首段即申明“遵循历史教育规律”,继而强调这一思路的三个方面:一、“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二、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三、课程内容必须使学生经历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课标修订组经过反复讨论、反复推敲,确定了课程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这个思路摆脱了成人通史观念,强调初中学习主要是了解具体史事,了解历史发展过程是学习的重心。“线”属于历史结论,渗透于各个“点”之中,认识在了解历史过程中慢慢生成,不是先入为主。强调精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少而精,不求面面俱到。强调必须经历思维训练,从了解构建历史的途径到学会思考历史何以至此,将培养素质落实在学习过程中。
  “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与实验课标的基本理念一致,是对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两个课标都说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提出学习内容要贴近时代、貼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2011年课标的进步在于明确“遵循历史教育规律”,明确初中学习必须经历“历史思维训练过程”。从表面上看,2011年课标否定了实验课标的“学习主题”方式,似乎回归通史体例,但实际不是。它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很多亮点,明显摆脱了通史思维。比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重点在培养证据意识;结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建议阅读《三国演义》——区别史实与小说,不再另设明清小说介绍演义;通过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社会气象——从文化流行的角度了解唐诗,避免与语文课重复。还有些“点”体现了时代性原则,比如世界古代史: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废墟上逐步产生新的文明;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是相对自治的共同体;初步了解西欧早期的大学。中国史: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以张謇办企业为例初步认识民族工业的发展;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并列……时代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这是教育部文件的规定。这些都体现了“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按照这样的要求,教材不应该复制以往的叙事方式。   但是,2011年课标有些方面也给人以陈旧的印象。比如鸦片战争,重点还是通过条约认识社会影响。恢复了时序性,选择的“点”很多要求还是重复以往,这是“点—线”结合的思路吗?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再分析实验课标的失误。设计“学习主题”的初衷是为了克服成人化倾向,而每个主题之下内容要求的表述,有利于克服成人化吗?比如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主题下,第一个内容标准是“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且不说将元谋人、北京人纳入中华早期文明,是明显的谬误;仅就这个表述,无疑还是重知识,没有训练思维的意思。诸如此类,无须再述。它的思维要求体现在“探讨”“认识”“评价”等用词上,比如:认识社会变革、认识社会影响,评价汉武帝、评价唐太宗,等等,都是些老生常谈,在过去统一教材中可以找到相似的甚至一模一样的原本。世界古代史的内容选择则过于陈旧,没有关注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再看实验课标的八个版本教材,很多表述雷同,内容差别不大,多版本实际上没多大意义。这里不是说一件史事可以写出多少个版本,而是說按照成人通史的习惯要求,谁都不能跳出传统的窠臼。“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哪位高手能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学习主题仅仅是变换了形式,在无意之中仍然坚守着成人化。而且学习主题仅仅是一个“呈现方式”,没有什么内涵,还说不上是“设计思路”,因此在新形势下走了老路。“点—线”结合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思路,有整体方案的基本构思,有具体实施的原则。但它过于理想化,目标太高,因此具体设计每个“点”还是难以克服成人化思维。
  事实上,我们都难以摆脱成人历史的观念。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要求初中十三四岁儿童学习的是成人的历史,更没有想过如何设计适合儿童学习的历史。课程论专家张华教授指出:“过去六十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和社会领域受伤害最大的学科是历史学科。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用单一的历史观理解历史,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被摧毁,变得简单、片面、机械和僵化;第二,将历史根据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任意裁剪,把历史课程根据‘政治正确’的标准来机械开发,历史变成意识形态的附庸,历史课程的教育意义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被根本取缔;第三,把‘成人的历史’与‘儿童的历史’混为一谈,忽视了儿童的历史视野和探究需求,儿童学历史的过程变成记诵成人提供的‘历史结论’的过程,历史课程的‘人文探究’价值被彻底摧毁。……‘成人的历史’和‘儿童的历史’是两种不同的历史。唯有让儿童进入真实的历史情境去探究真实的历史问题,每一个儿童都能产生自己的历史理解,历史课程才能成为促进学术个性发展的过程和资源。”①历史应该坚持时序性,也没有人反对去成人化,但遇到实际问题我们都不谋而合地运用成人化的思维,都以为儿童学历史也理应如此入门;即便违反教育规律,也不以为然或浑然不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特别强调课程内容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这是基于课程理论提出的要求。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这是课程论的基本原则。而我们总是习惯按照成人的历史认知编制儿童的学习内容,要求他们削足适履,死记硬背。按照科学发展观,首先应该遵循历史教育规律,以政治正确设计课程必然无视教育规律,因此才出现艰深的理论和概念。改变课程内容的成人化倾向不是政治问题,是敬畏教育规律还是无视教育规律的问题。“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在道理上无懈可击,但真正实现还需要深入研究。
  其一,“点”的选择不那么容易,前提是确定“线”。为初中学习确立的基本线索不能太复杂,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还要使学生能够理解。比如中国史,至辛亥革命前以中华民族的形成为主线,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进入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转为以救亡图存为主线。达到这个程度爱国主义教育就在其中。依据这样“线”选“点”还要考虑适合儿童学习,比如“文景之治”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再增加卫青、霍去病,一节课这么多内容,课标的要求不能只是“了解”“知道”,应该回归到历史过程,以抵御匈奴为核心,让学生从“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历史事实中,感知当今的中华梦。
  其二,实现历史思维训练的过程,前提是研究历史思维的层次与分类。原先的课程目标已经被“核心素养”取代,据说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即将出台。如果“核心素养”能够分清层次,具备可操作性,取代“历史思维”这个词倒也无妨。只怕是应景之作,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事了。就像三维目标,究竟有何不妥?没见任何解释。历史学最讲究证据,无证不立。初学历史理应将“重证据意识”排在第一位,其次“历史想象力”和“时空观念”,此为时序性思维即理解历史能力的基础。重证据意识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起点,历史想象力是建立时空观念的前奏,时空观念是对历史情境的定位。这些是通过了解历史,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可以操作的。
  其三,“点—线”结合是总体设计思路,课标、教材、教学要贯彻始终。课标制定课程内容的框架,内容标准斟酌用词用句,使之导向明确,这只是第一步。课标是起点、是指导,教材是一个重要环节。教材编写思想不改变,课程设计思路再好也没用。实际上教师更重视教材,尤其是农村中学和边远地区,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还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理想的教材学生爱看,教师好用。历史课堂生动、有趣,又渗透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则全靠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到下都要理解和实践“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不大可能一蹴而就。
  以“点—线”结合的设计思路建立适合儿童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逐一论证。这些问题包括写进课标的和没有写进课标的。2011年课标强调:“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里连续用的三个“贴近”,是不容易做到的,但也是有可能做到的。从课标到教学都要研究如何实现这“三个贴近”。既要研究课程设计,又需研究教学的可行性。课程研究既要说明具体的内容选择方案,还要阐明教育目的。教学研究则要换位思考,面对初中学生,怎样描述历史情景?怎样激发学习兴趣?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引发他们思考?从这两方面解读和论证,可供教师备课参考,也为课程研究拓展思路。
  【作者简介】老任,本刊顾问。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03-0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基础教育课程应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一背景下问世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版课标),体现着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面对不可逆转的社会变化,我们需要重新设计课程
摘 要1821年赦令是帝俄政府调整美洲殖民政策的重要文件,内容涉及俄属美洲的边界、领海、贸易等方面。赦令具有明显的对外性质,旨在处理俄属美洲与外国势力的关系,确立俄属美洲的统治权。1821年赦令的颁布加剧了美洲西北海岸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面对来自英、美两国的巨大压力,帝俄政府的态度随后发生变化,基本放弃了原来的政策主张。从历史的维度来分析,帝俄政府态度的这种嬗变正是其全球战略布局、西北海岸国际局势
关键词:美国宪法,总统权力,三权分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66-02  美国是继英国之后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国家。不但如此,它还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新的资产阶级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制。继美国之后很多国家也都采用了这种体制。它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属于国会、最高法院
关键词 石堰材料论文题,历史考试测量,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62-06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许多地区的历史考试,融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设计了基于材料的历史论文题(或称材料论证写作题)。该题型在测量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在考核目标上,立足历史思维能力而不是史实的简单记忆,希望以测量内容、目
[摘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选修课课堂中,探究式学习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公选课《秦汉史概论》的探究式学习实践中,给学生构建一个学习和交流平台提供更好的探究式学习硬件条件及实践机会,有效控制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规模等,能更好地改进和推广探究武学习。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
关键词: 历史素材,情趣性,服务性,历史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41-04  历史素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合理、妥帖的选用历史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黄仁宇先生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文中转引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说:历史无法眼见,犹如草叶滋长的过程中,无人能目睹其成长。恰恰是因为“无人能目睹其成长”,
摘 要 民国时期,石羊河流域的水权交易主要有顶换、归并、买卖、出典、盾当五种类型。在进行水权交易时,普遍订立契约;官方的介入,维护了交易秩序;土地与水利合二为一,“水随地走”;交易水权包含着灌溉的“昼夜”与“时辰”的话语;亲邻优先权得到了充分体现, 水权交易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对新发现的石羊河流域武威、永昌土地水利契约的研究,无论是对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历史的研究,还是对中国水利社会史整体的研究以及“
关键词:基督教教会,西欧封建社会,教义,平等,自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15-05   在传统观念“黑暗的中世纪”影响下,基督教被视为西欧发展的绊脚石。20世纪以来,中外学界重新认识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基督教对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部编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在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起始的第7课,以“基
关键词:历史解释,抗战照片,何应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1-07   每遇八九月份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张与之相关的照片总会刷爆朋友圈(图1)。不少历史教材、专著也采用了这一图片及说明,如2009年版上海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①、陈冠任著《国殇: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第2部)》②等。揆诸史实,递交投降书的真
关键词 历史课标,高考历史,历史试卷,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21-0066-04   高中新课标的发布和“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近期高中教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套用信息领域的提法,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双基”时代标注为课标1.0版本;2.0时代的课标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导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