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生命就像泰戈尔笔下那美丽而脆薄的杯子,你需要不断把自己倒空,然后,以新的内涵来不断充满,才得以新鲜与丰盈。然而,往往我们欠缺的正是这种自我反思甚至否定的勇气,于是,生命不免流于苍白和平庸。教学亦然。
从教十余载,名师的课、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的课,林林总总也听了不少。头几年,我们往往像小学生那样易于被斑斓的色彩、溢彩的流光吸引,关注点总落在教学知识与教学技术层面,而忽略背后隱藏的教学规律与思想。倒空你的杯子,才知道,技术层面的模仿不过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得其“器”(方法与技术)而忘其“道”(思想与理念)。无怪孔子大呼:君子不器!
其实,听课者也要“不器”——反思名师是怎样处理知识的,其教学技术是怎样生成的,其中反映出怎样的理念?这些教学智慧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具有这种水平,进而让自己的课具有生态课堂和文化课堂的韵味。
这一次,我们聆听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
每一次听孙双金老师的课,无论时间多长,两小时也好,三小时也罢,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你的心总会被他的课堂点燃,随其舞之、蹈之,恨不得大呼快哉!他执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也是一样,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巧妙的导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架起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说错也表扬,其意褒在举起了手就是举起了勇气和自信。正是这一次次从不吝啬的鼓励,打破了学生心理的坚冰,融洽了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氛围。“主问题”的提纲挈领,支撑起了整个课堂结构:将教师“隐藏”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显了课堂正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而引起我最深刻反思的有两点,一是删繁就简的处理,二是“拔与拨”背后的智慧。
孙老师正是抓住“什么样的林冲”和“什么样的洪教头”这两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拉动了丰富的学习信息,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探究的内核。这两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中心问题,同时也构成了课堂的“主问题”。
在这两个“主问题”的统领下,课堂上既有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的多元思考与解读——有滋有味地品文章,七嘴八舌地谈人物,也有师生对朗读艺术的探讨与实践——“八十万禁军”怎么读,“大喝一声”怎么读……于是,课堂上有了这样的精彩生成:学生读出了林冲的谦虚、武功高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临危不乱、讲义气等,于是林冲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师生在朗读实践中的共评、互评因情智共生。
这也正是我从教十余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学中删繁就简,以简驭繁?
孙老师的这堂课中“拔”与“拨”二字区分的教学,应该是许多听课教师印象颇深的地方。
当一位孩子起来朗读第七自然段,将“拨草寻蛇”读作了“拔草寻蛇”时,孙老师分三个层次的处理都令我深深佩服。首先,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表扬学生能选择课文中自己认为精彩之处来朗读。接着,顺势淡然地指出有个字音没读准,并板书区分,再以“拔”与“拨”不同动作的形象对比。有趣的比喻帮助孩子巧妙地记住了这两个极易弄错的难点字。最后,再次向读错字音的孩子表示感谢:正是你的小小的错误,让我们知道了“拔”与“拨”的区别。
三个层次的处理背后折射出的是教学的智慧,是如何处理课堂学习中孩子发生错误的智慧,是根据孩子学习情况的预设与生成的智慧。
为什么孩子偶然的错误在孙老师的课上就能达成一次精彩的生成?我不断思索着,这偶然的错误背后不也折射出其必然吗?
“拔”和“拨”二字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有所接触,但直到六年级还是有一些孩子不经意间就弄混淆了,不能不说这是孩子们辨析字词中的一个重难点,更何况 “拨草寻蛇”这个词是孩子们生活中鲜见的,出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上网查找了孙老师在河南执讲的同一课,这堂课上同样也有孩子将“拨”读作了“拔”。可见,孙老师在备课时一定是对孩子的学情与学习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恰当的预设,正是对必然的了然,才能从容面对无数的偶然。
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在课堂中学习的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灵动的思维随时决定着下一秒教学生成的偶然。作为教师的我们唯有在偶然背后做足必然功夫,方能以不变应其万变,方能以简驭繁。
倒空你的杯子,让生命再次鲜活!我对自己说。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
从教十余载,名师的课、各级各类教学竞赛的课,林林总总也听了不少。头几年,我们往往像小学生那样易于被斑斓的色彩、溢彩的流光吸引,关注点总落在教学知识与教学技术层面,而忽略背后隱藏的教学规律与思想。倒空你的杯子,才知道,技术层面的模仿不过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得其“器”(方法与技术)而忘其“道”(思想与理念)。无怪孔子大呼:君子不器!
其实,听课者也要“不器”——反思名师是怎样处理知识的,其教学技术是怎样生成的,其中反映出怎样的理念?这些教学智慧说明了什么?怎样才能具有这种水平,进而让自己的课具有生态课堂和文化课堂的韵味。
这一次,我们聆听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
每一次听孙双金老师的课,无论时间多长,两小时也好,三小时也罢,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你的心总会被他的课堂点燃,随其舞之、蹈之,恨不得大呼快哉!他执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也是一样,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巧妙的导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架起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说错也表扬,其意褒在举起了手就是举起了勇气和自信。正是这一次次从不吝啬的鼓励,打破了学生心理的坚冰,融洽了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氛围。“主问题”的提纲挈领,支撑起了整个课堂结构:将教师“隐藏”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显了课堂正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而引起我最深刻反思的有两点,一是删繁就简的处理,二是“拔与拨”背后的智慧。
孙老师正是抓住“什么样的林冲”和“什么样的洪教头”这两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拉动了丰富的学习信息,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探究的内核。这两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中心问题,同时也构成了课堂的“主问题”。
在这两个“主问题”的统领下,课堂上既有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的多元思考与解读——有滋有味地品文章,七嘴八舌地谈人物,也有师生对朗读艺术的探讨与实践——“八十万禁军”怎么读,“大喝一声”怎么读……于是,课堂上有了这样的精彩生成:学生读出了林冲的谦虚、武功高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临危不乱、讲义气等,于是林冲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师生在朗读实践中的共评、互评因情智共生。
这也正是我从教十余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学中删繁就简,以简驭繁?
孙老师的这堂课中“拔”与“拨”二字区分的教学,应该是许多听课教师印象颇深的地方。
当一位孩子起来朗读第七自然段,将“拨草寻蛇”读作了“拔草寻蛇”时,孙老师分三个层次的处理都令我深深佩服。首先,不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表扬学生能选择课文中自己认为精彩之处来朗读。接着,顺势淡然地指出有个字音没读准,并板书区分,再以“拔”与“拨”不同动作的形象对比。有趣的比喻帮助孩子巧妙地记住了这两个极易弄错的难点字。最后,再次向读错字音的孩子表示感谢:正是你的小小的错误,让我们知道了“拔”与“拨”的区别。
三个层次的处理背后折射出的是教学的智慧,是如何处理课堂学习中孩子发生错误的智慧,是根据孩子学习情况的预设与生成的智慧。
为什么孩子偶然的错误在孙老师的课上就能达成一次精彩的生成?我不断思索着,这偶然的错误背后不也折射出其必然吗?
“拔”和“拨”二字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有所接触,但直到六年级还是有一些孩子不经意间就弄混淆了,不能不说这是孩子们辨析字词中的一个重难点,更何况 “拨草寻蛇”这个词是孩子们生活中鲜见的,出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上网查找了孙老师在河南执讲的同一课,这堂课上同样也有孩子将“拨”读作了“拔”。可见,孙老师在备课时一定是对孩子的学情与学习规律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恰当的预设,正是对必然的了然,才能从容面对无数的偶然。
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位在课堂中学习的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灵动的思维随时决定着下一秒教学生成的偶然。作为教师的我们唯有在偶然背后做足必然功夫,方能以不变应其万变,方能以简驭繁。
倒空你的杯子,让生命再次鲜活!我对自己说。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