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48-01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甚至有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学习就产生畏惧情绪。而今,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将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会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观,把理性的传授和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选取恰当的多媒体手段,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导入,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场景,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一般关于数学图形、实际问题的教学都可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来导入:比如在讲《轴对称》《四边形》时,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美丽图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提议学生自己学完相关内容后设计漂亮的图案,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情操。
二、概念教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相关链接
多媒体教学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大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比如,在教学《点和线》一节时,教师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同时建立相关知识的链接,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例题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比如在教《平移变换》一节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将下面的问题简单化、规律化,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图,矩形的水平边长为a,竖直边长为b:(1)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B1B2(如图1),你知道如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计算机演示)(2)将折线A1A2A3各右平移2个单位到B1B2B3(如图2),你知道如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计算机演示)(3)请你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向右平移2个单位,并计算折线扫过的面积。(4)你觉得折线扫过的面积与最初被移动的那条折线的形状有关系吗?(5)那么,现在你想求下面两平行楼房间的小路的面积,你觉得应该测量什么(如图3)?(6)如果告诉你两楼房长都是a,楼房间距为b,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个单位,你如何计算草地的面积?(如图4)(计算机演示)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用几次的演示化静为动,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消除学生困惑的作用。
四、突破难点,实现复杂到简单的转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编写出较强的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利用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难点问题的探索与发现。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将一个圆固定,另一个圆沿连心线由远到近平行移动(把两圆半径用不同颜色区分开),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发现两圆半径与圆心距的大小关系,从而使这一难点问题一目了然。
五、巩固练习,增大课堂信息量,有的放矢
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教师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课堂总结,归纳信息,整合知识
利用多媒体将一节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结合课堂教学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解、识记,并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我经常利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课堂余音,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节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数学学习的结束,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索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测建筑物高度的问题,通过计算刹车距离测车速的问题等等。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甚至有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学习就产生畏惧情绪。而今,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将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会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观,把理性的传授和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选取恰当的多媒体手段,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导入,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场景,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一般关于数学图形、实际问题的教学都可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来导入:比如在讲《轴对称》《四边形》时,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美丽图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提议学生自己学完相关内容后设计漂亮的图案,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情操。
二、概念教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相关链接
多媒体教学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大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比如,在教学《点和线》一节时,教师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同时建立相关知识的链接,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三、例题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
比如在教《平移变换》一节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将下面的问题简单化、规律化,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图,矩形的水平边长为a,竖直边长为b:(1)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2个单位到B1B2(如图1),你知道如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计算机演示)(2)将折线A1A2A3各右平移2个单位到B1B2B3(如图2),你知道如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计算机演示)(3)请你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向右平移2个单位,并计算折线扫过的面积。(4)你觉得折线扫过的面积与最初被移动的那条折线的形状有关系吗?(5)那么,现在你想求下面两平行楼房间的小路的面积,你觉得应该测量什么(如图3)?(6)如果告诉你两楼房长都是a,楼房间距为b,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个单位,你如何计算草地的面积?(如图4)(计算机演示)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用几次的演示化静为动,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消除学生困惑的作用。
四、突破难点,实现复杂到简单的转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编写出较强的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利用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难点问题的探索与发现。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将一个圆固定,另一个圆沿连心线由远到近平行移动(把两圆半径用不同颜色区分开),学生就可以直观地发现两圆半径与圆心距的大小关系,从而使这一难点问题一目了然。
五、巩固练习,增大课堂信息量,有的放矢
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教师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课堂总结,归纳信息,整合知识
利用多媒体将一节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结合课堂教学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解、识记,并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我经常利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课堂余音,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节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数学学习的结束,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索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测建筑物高度的问题,通过计算刹车距离测车速的问题等等。
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固然有其优点,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而现场演示条件不足时,利用多媒体演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因而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