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倒了葡萄架”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汉卿有一首散曲《书所见》,调寄《中吕·朝天子》。“鬓鸦、脸霞,屈杀了将陪嫁。规摹全似大人家,不在红娘下。巧笑迎人,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蒲桃架。”末句?蒲桃”,即葡萄。“倒了葡萄架”乃是元明时期民间熟语,当时容或尽人皆知,可惜今人多不得其解。
其他文献
天宝三载(744)秋末,杜甫与李白、高适游宋中。其《遣怀》诗云: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清词,就其思想艺术、认识作用和审美内涵多方面看,其价值与成就应在元、明之上。即与南北宋相较,虽创意开拓、风格境界和总体成就稍逊,而在词学理论上则大有超越。但清词既无一代总集,人多不辨其貌,时至今日,甚至连史实亦渐湮没不彰。从清宣统三年(1910)年至今不过八十年,可谓"近世"。近世文学,既无先秦、两汉、唐朱文学之经典性,
五四以来胡适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文化界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他是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运动中的挂帅人物。笔者这里仅仅对胡适整理"国故"中的"文学遗产"一项的成绩与偏失作一番历史的回顾。
当前古典文学界开展的关于"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的讨论,标志着我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已经从对方法、观念的关注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随着古典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有理由期待和要求超越前人的、能够展示新一代学人更为科学进步的文学史观以及更高研究水平的文学史著作问世。
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5日至29日在南京师大举行。与会代表80余人,其中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南朝鲜、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12人。大会收到近百篇学术论文。会议回顾了十年来唐宋诗词研究的发展过程,对唐宋诗词创作趋向与特点的宏观把握或对某一阶段、某一群体、
《文学遗产》杂志向读者致以诚挚的敬意! 本刊自1992年起,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江苏古籍出版社合办并改刊。
林徐典教授,执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讲中国文学史。1972年起,在《星洲日报》"文化"副刊上陆续发表《先秦文学史稿》,至1978年,共完成三十二篇。其中七篇,经补充修订,定名为《先秦哲理散文》(先秦文学史稿第四分册),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一年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二日在山东省莱州市举行。
由《文学遗产》编辑部、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化艺术出版社及大连大学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文学史理论问题研讨会",7月1日至6日在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来自全国的近四十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提交了许多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