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当学生的阅读活动出现困难时,教师应审时度势,主动介入,提纲挈领,使学生在文字徜徉中丰盈语言素养,觉醒人性本真。
一、 在“误”读处点石成金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遇上这样的“石头”,有的教师是生硬地“跨过去”,有的是牵强地“绕过去”,而有的却把它点成“金子”。以下是某师执教的《赤壁之战》教学片断。
生(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
生:老师,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话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船帆”能读成“帆船”吗?
生: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
师: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是什么原因?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想“帆船”突出的是“船”,而“船帆”突出的是“帆”。
师: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兵士先看到,隔得很远很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后看到,已经能看到挂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说得对,我们再读读课文,是不是这个道理。
(生读课文。)
生:我想象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的迎风眺望,没有特别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而专门在那里警戒的兵士,细心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忙来报告。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原来这处不能读错,“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的却是赤壁之战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让我们再读一读,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学生再读,读得更动情了。)
学生把“船帆”误读成“帆船”,我们普遍的做法是让他再读一遍,把句子读正确就罢了。但这位教师却慧眼独具,犀利地捕捉住这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主动介入,巧妙点拨。先让学生把“船帆”和“帆船”读出文本,理解两者不同的意思,体会到文本用词达意的精确,经受了一次言语实践的历练;再让学生把“船帆”和“帆船”读进文本,让他们体察“赤壁之战”的天时——“东南风很急”,为最终解开“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之谜留下线索。这一“出”一“进”,可谓是点石成金,有力地锤炼了学生的言语与思维。
二、 在“迷”读处拨云见日
行走于文字的丛林,受囿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学生有时会迷茫,会困惑。这时,就需要教师挺身而入,拨开云雾,迎着阳光,带领学生走出混沌,享受阅读的快乐。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断。
生:作者说“最喜小儿无赖”,我觉得小儿很聪明,他在剥莲蓬,为什么说“小儿无赖”呢?
师:把这两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生:我觉得那个最小的孩子特别淘气,他卧剥莲蓬应该很开心,所以我们笑着读。
生:因为是老夫老妻最喜欢的小儿,天真活泼,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是笑眯眯的。
师:刚才你们说,小孩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师:你们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师生哈哈大笑。)
经时间的淘洗,“无赖”的意思与性质已“今非昔比”,也难怪学生生疑:一个剥着莲蓬的小儿,怎么会是“无赖”呢?面对学生的疑惑,该老师并没有即时呈现“无赖”的意思,而是先让学生圈出“无赖”这个词,再联系上下文想,接着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笑着读,最后点出“无赖”这个词就是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并进行了当场“语用”,活跃了课堂氛围。整个引导一气呵成而不露痕迹,显得自然、质朴、智慧,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 在“偏”读处拨乱反正
文本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召唤结构”,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再加上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很容易形成文本意蕴的偏读。这时,教师要悦然面对,泰然处之,使学生在潜心涵咏中领悟浸透在语言文字中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以下是某教师执教的《滥竽充数》教学片断。
生:老师,我能提个意见吗?
师:请讲。
生: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他知道齐宣王爱听众人一起吹竽,他就混进吹竽队里,骗过了一次又一次,后来他听说齐泯王爱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就溜走了,说明他会见机行事。
(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点头说对,也有的窃窃私语。)
师:我们先算他“聪明”。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南郭先生用他的“聪明”干了什么?
生:骗钱。
生:骗吃骗喝。
生:骗取很高的待遇。
……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样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骗子,能说他聪明吗?
生:不能。
师:那你们觉得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比较好呢?
生:狡猾。
生:投机取巧。
生:弄虚作假。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多元有界”的观点,既肯定了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文本阐述的多元性,又着重强调了要防止“蔓延的相对主义”和“感情用事的唯我论”。本案例中,学生用 “聪明”一词来形容“投机取巧”的南郭先生,偏离了文本主旨与社会价值取向,无疑是越界了。面对这样的“偏读之音”时,这位老师并没有当头棒喝、一语否决,也没有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而是善作善为,拨乱反正。他以一句“我们先算他‘聪明’”主动介入话题,巧妙地以“南郭先生用他的‘聪明’干了什么”一问,引导学生回溯文本、对话文本。随着学生阅读感官与心智的“觉醒”,我们听到了一句句极富个性、灵性的对话,课堂成为了一个“回归人性之善”的教学“场”,学生也顺利地抵达作品的“精神家园”。
四、 在“浅”读处精耕细作
在阅读活动中,遇到文本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之处,凭学生已有的语言积淀与认知能力,很难与文本达成深度交流,就无法获得独特感悟,也无法倾听作者心灵深处的呼唤。此时,教师必须及时度量学生的阅读状态,找寻切口,在“浅”读处精耕细作,或开渠引源,或铺路设梯,唤醒学生的言语感觉,敲开他们的言语心智,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达到与文本、与作者“面对面”地对话。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桂花雨》教学片断。
师:桂花香,摇花东,入梦甜。我们从“香”字读出了“乐”,读出了“甜”,那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的情思!你还能从这个“香”字中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的情思吗?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我读出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师:这里的“外地”是指杭州。作者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瞿溪,12岁那年举家搬迁到杭州,再没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真是香飘十里!满觉陇的桂花和龙井的茶是最香的。那么真的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生:这是她对家乡的思念。
师:比的是什么?
生:非常怀念自己家乡的那种深厚的感情。
师:对呀!母亲比的不是桂花的香味浓和淡,而是感情的深和浅!
生:母亲对家乡的感情深,所以觉得故乡的桂花香。
师:一深一浅,一浓一淡。谁来把这浓浓的乡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这里仅仅是母亲思乡情深吗?作者写这篇散文时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1949年33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而且再也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小诗了……你能看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
生:悲伤。
生:忧愁。
生:流泪了。
生:思念。
师: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离开过家乡吗?
生:我离开过家乡两个月。
师:有感受吗?
生:有。就是非常非常想回家,想看看自己的亲人,想看看自己住过的地方,很怀念。
师:这就是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板书:乡愁)
(师深情地范读最后两小节。)
“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外地的桂花”如何之香?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何以还能记得?……对这些问题学生是不会想到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了。于是,该老师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学生仿佛就站在了作者面前,倾听着她的诉说,感受着她的内心,顺利地从外显的“乡思”触摸到了她怀藏多年的“乡愁”,文本的“情感园子”豁然开朗。于是乎,“乡愁”就如同那魂牵梦萦的金桂之香,弥漫于文本,弥漫于课堂,弥漫于学生的心灵。
五、 在“愤”读处疏情导意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是人的“认知、思维、情绪”交织、积蓄、酝酿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畅口欲言,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喷薄欲出,却找不到方向,极需要某种疏引,才能破茧成蝶。“愤”和“悱”之际,正是激扬语言、发展思维的最佳时刻,教师要顺势而为,启之,发之,让儿童享受心灵的自由、思想的放飞,在真实的表达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枫桥夜泊》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展开你的想象,写写钟声的诉说。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你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说什么?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
(生随着音乐写话。师巡视。)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有的已经写完,正迫不及待要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的还在静静地书写,其实有没有写完不重要,写多写少,写长写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提笔的一瞬间,你真的感到有话想对张继说。那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钟声陪你作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该有的愁与仇,心静自然凉。
师:好一个放下!惟有放下,才有快乐;惟有放下,才有自在。
生:张继啊张继,你心里想说的那千言万语只有我这钟声能静听;你那孤寂的心情,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明白;你那思乡的情感,也许只有我钟声能体会。那么,就让我来陪伴你吧!
师:好一位深情款款的钟声。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忧愁,不要孤寂,这钟声能带给你快乐的心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烦躁,不要发愁,拾起快乐和自信,保持好心情,挺过这个难关,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师:这是激励的钟声,它让人振奋,让人昂首向上!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老师相信,随着你们那温暖的钟声,那激励的钟声,那大彻大悟的钟声一起消失的一定还会有张继的——
生:(齐答)愁眠。
在这位教师诗意“钟声”的敲打下,学生们在不经意间已“愁眠千年而不觉晓”。情感的堆积,使大家“愤悱”不已,他们需要觉醒,需要渲泄,需要表达,需要“走出愁眠”。而这位教师敏感地洞见到了情势,置换意象,让学生化身钟声,对“愁深似海”的张继写话。此情此境下,学生物我两忘,情智得以充分唤醒。于是,在他们的笔下,在他们的心中,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愁”,而是“激励”,是“温暖”,是“大彻大悟”,“让人振奋”,“让人昂首向上”。
一、 在“误”读处点石成金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遇上这样的“石头”,有的教师是生硬地“跨过去”,有的是牵强地“绕过去”,而有的却把它点成“金子”。以下是某师执教的《赤壁之战》教学片断。
生(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
生:老师,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话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船帆”能读成“帆船”吗?
生: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
师: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是什么原因?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想“帆船”突出的是“船”,而“船帆”突出的是“帆”。
师: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兵士先看到,隔得很远很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后看到,已经能看到挂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说得对,我们再读读课文,是不是这个道理。
(生读课文。)
生:我想象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的迎风眺望,没有特别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而专门在那里警戒的兵士,细心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忙来报告。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原来这处不能读错,“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的却是赤壁之战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让我们再读一读,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学生再读,读得更动情了。)
学生把“船帆”误读成“帆船”,我们普遍的做法是让他再读一遍,把句子读正确就罢了。但这位教师却慧眼独具,犀利地捕捉住这稍纵即逝的课堂生成,主动介入,巧妙点拨。先让学生把“船帆”和“帆船”读出文本,理解两者不同的意思,体会到文本用词达意的精确,经受了一次言语实践的历练;再让学生把“船帆”和“帆船”读进文本,让他们体察“赤壁之战”的天时——“东南风很急”,为最终解开“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之谜留下线索。这一“出”一“进”,可谓是点石成金,有力地锤炼了学生的言语与思维。
二、 在“迷”读处拨云见日
行走于文字的丛林,受囿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学生有时会迷茫,会困惑。这时,就需要教师挺身而入,拨开云雾,迎着阳光,带领学生走出混沌,享受阅读的快乐。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断。
生:作者说“最喜小儿无赖”,我觉得小儿很聪明,他在剥莲蓬,为什么说“小儿无赖”呢?
师:把这两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生:我觉得那个最小的孩子特别淘气,他卧剥莲蓬应该很开心,所以我们笑着读。
生:因为是老夫老妻最喜欢的小儿,天真活泼,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是笑眯眯的。
师:刚才你们说,小孩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师:你们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师生哈哈大笑。)
经时间的淘洗,“无赖”的意思与性质已“今非昔比”,也难怪学生生疑:一个剥着莲蓬的小儿,怎么会是“无赖”呢?面对学生的疑惑,该老师并没有即时呈现“无赖”的意思,而是先让学生圈出“无赖”这个词,再联系上下文想,接着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笑着读,最后点出“无赖”这个词就是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并进行了当场“语用”,活跃了课堂氛围。整个引导一气呵成而不露痕迹,显得自然、质朴、智慧,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 在“偏”读处拨乱反正
文本具有内在生命活力的“召唤结构”,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再加上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很容易形成文本意蕴的偏读。这时,教师要悦然面对,泰然处之,使学生在潜心涵咏中领悟浸透在语言文字中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以下是某教师执教的《滥竽充数》教学片断。
生:老师,我能提个意见吗?
师:请讲。
生: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他知道齐宣王爱听众人一起吹竽,他就混进吹竽队里,骗过了一次又一次,后来他听说齐泯王爱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就溜走了,说明他会见机行事。
(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点头说对,也有的窃窃私语。)
师:我们先算他“聪明”。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南郭先生用他的“聪明”干了什么?
生:骗钱。
生:骗吃骗喝。
生:骗取很高的待遇。
……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样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骗子,能说他聪明吗?
生:不能。
师:那你们觉得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比较好呢?
生:狡猾。
生:投机取巧。
生:弄虚作假。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多元有界”的观点,既肯定了个体体验的差异性、文本阐述的多元性,又着重强调了要防止“蔓延的相对主义”和“感情用事的唯我论”。本案例中,学生用 “聪明”一词来形容“投机取巧”的南郭先生,偏离了文本主旨与社会价值取向,无疑是越界了。面对这样的“偏读之音”时,这位老师并没有当头棒喝、一语否决,也没有弃之一边、不闻不问,而是善作善为,拨乱反正。他以一句“我们先算他‘聪明’”主动介入话题,巧妙地以“南郭先生用他的‘聪明’干了什么”一问,引导学生回溯文本、对话文本。随着学生阅读感官与心智的“觉醒”,我们听到了一句句极富个性、灵性的对话,课堂成为了一个“回归人性之善”的教学“场”,学生也顺利地抵达作品的“精神家园”。
四、 在“浅”读处精耕细作
在阅读活动中,遇到文本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之处,凭学生已有的语言积淀与认知能力,很难与文本达成深度交流,就无法获得独特感悟,也无法倾听作者心灵深处的呼唤。此时,教师必须及时度量学生的阅读状态,找寻切口,在“浅”读处精耕细作,或开渠引源,或铺路设梯,唤醒学生的言语感觉,敲开他们的言语心智,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达到与文本、与作者“面对面”地对话。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桂花雨》教学片断。
师:桂花香,摇花东,入梦甜。我们从“香”字读出了“乐”,读出了“甜”,那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的情思!你还能从这个“香”字中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的情思吗?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我读出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师:这里的“外地”是指杭州。作者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瞿溪,12岁那年举家搬迁到杭州,再没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真是香飘十里!满觉陇的桂花和龙井的茶是最香的。那么真的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生:这是她对家乡的思念。
师:比的是什么?
生:非常怀念自己家乡的那种深厚的感情。
师:对呀!母亲比的不是桂花的香味浓和淡,而是感情的深和浅!
生:母亲对家乡的感情深,所以觉得故乡的桂花香。
师:一深一浅,一浓一淡。谁来把这浓浓的乡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这里仅仅是母亲思乡情深吗?作者写这篇散文时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1949年33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而且再也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小诗了……你能看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
生:悲伤。
生:忧愁。
生:流泪了。
生:思念。
师: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离开过家乡吗?
生:我离开过家乡两个月。
师:有感受吗?
生:有。就是非常非常想回家,想看看自己的亲人,想看看自己住过的地方,很怀念。
师:这就是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板书:乡愁)
(师深情地范读最后两小节。)
“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外地的桂花”如何之香?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何以还能记得?……对这些问题学生是不会想到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了。于是,该老师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学生仿佛就站在了作者面前,倾听着她的诉说,感受着她的内心,顺利地从外显的“乡思”触摸到了她怀藏多年的“乡愁”,文本的“情感园子”豁然开朗。于是乎,“乡愁”就如同那魂牵梦萦的金桂之香,弥漫于文本,弥漫于课堂,弥漫于学生的心灵。
五、 在“愤”读处疏情导意
《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是人的“认知、思维、情绪”交织、积蓄、酝酿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混沌状态。畅口欲言,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喷薄欲出,却找不到方向,极需要某种疏引,才能破茧成蝶。“愤”和“悱”之际,正是激扬语言、发展思维的最佳时刻,教师要顺势而为,启之,发之,让儿童享受心灵的自由、思想的放飞,在真实的表达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以下是某师执教的《枫桥夜泊》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展开你的想象,写写钟声的诉说。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你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说什么?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
(生随着音乐写话。师巡视。)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有的已经写完,正迫不及待要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的还在静静地书写,其实有没有写完不重要,写多写少,写长写短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提笔的一瞬间,你真的感到有话想对张继说。那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钟声陪你作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该有的愁与仇,心静自然凉。
师:好一个放下!惟有放下,才有快乐;惟有放下,才有自在。
生:张继啊张继,你心里想说的那千言万语只有我这钟声能静听;你那孤寂的心情,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明白;你那思乡的情感,也许只有我钟声能体会。那么,就让我来陪伴你吧!
师:好一位深情款款的钟声。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忧愁,不要孤寂,这钟声能带给你快乐的心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烦躁,不要发愁,拾起快乐和自信,保持好心情,挺过这个难关,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师:这是激励的钟声,它让人振奋,让人昂首向上!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老师相信,随着你们那温暖的钟声,那激励的钟声,那大彻大悟的钟声一起消失的一定还会有张继的——
生:(齐答)愁眠。
在这位教师诗意“钟声”的敲打下,学生们在不经意间已“愁眠千年而不觉晓”。情感的堆积,使大家“愤悱”不已,他们需要觉醒,需要渲泄,需要表达,需要“走出愁眠”。而这位教师敏感地洞见到了情势,置换意象,让学生化身钟声,对“愁深似海”的张继写话。此情此境下,学生物我两忘,情智得以充分唤醒。于是,在他们的笔下,在他们的心中,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愁”,而是“激励”,是“温暖”,是“大彻大悟”,“让人振奋”,“让人昂首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