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将成为人类的杀手?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有家自然公园,有一千多只鹿生活在那里。鹿的敌人是狼,狼影响了鹿的数量。公园管理人员为了提高鹿的数量,就驱赶了狼群。狼群没了之后,鹿的数量大幅度上升,鹿群很快就庞大了起来。但是,没过多久,鹿的数量却急剧下降至一千只以下。这时候公园管理人员只好把狼群请回来,这样鹿群才又恢复了过去的数字。大自然是有意志的,它比我们聪明,人对抗它是愚蠢的。
  听说欧洲的人口在下降。为什么下降?科学发达了,肉体的敌人消灭了,身体舒服了,没有痛苦、没有疼痛了,人口反而下降了。其实是敌人决定了你,很多时候消灭敌人是很危险的事情。说真的,科学太霸道,我们又没有那样的理性控制科学,我有点儿害怕科学有一天把我们的敌人全部消灭,那时候我们人就彻底完蛋了。一直到现在,我们的目标或者理想仍然是追求舒服,应该想一想,舒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舒服除了能舒服我们的身体,还能改变我们肉体的性质。我不相信大自然能允许一个很舒服的物种存活下去。我们现在已经看见问题了,新病种在不断出现,男人精子的数量越来越少。
  经常看见那些所谓的“精英”在媒体上强调理性,最近他们正利用文艺复兴这个招牌大呼理性。我们有过理性吗?人类能有多少理性?我们的理性是怎样的?我们的理性是否就是消灭狼保护鹿?制造原子是人类的理性不是?把飞船搞上天是不是理性?舒服好像是我们人类公认的理性,因为我很少看到有人反对舒服,却看到了科学成果正为实现人类的舒服和快乐而努力。
  分析一下就会清楚,我们的理性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性不是理性而是盲动。盲动是很危险的,大自然是有意志的,万一哪一天我们因为盲动而动了大自然的一根重要的神经,人类就有可能全军覆没。我相信大自然有这种惩罚能力。
  恐龙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些日子了。对它们的消亡人类至今众说纷纭。没人告诉我们它们的死除了自然原因之外,有没有它们自身的原因?我们有必要这么想:恐龙的强大是否得罪过大自然?
  我们很有可能死于我们所谓的理性。
  
  点评
  
  大牧先生的这篇文章引发我诸多回忆和联想。例如,长期以来,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来自它自身。当一个种群强大到可以目空一切时,大自然的报复就将到来了。再如,我发现,自从医学成果被大肆应用以来,人的身体在各方面都在退化,除了思维能力,每一条健康曲线都在持续下滑。人类的医学最终将深刻伤害人的身体,直到人类彻底消亡。还有一些别的“猜想”,此时先省略掉。很高兴我的这些想法与大牧先生思路不谋而合。我也认为,是“科学”(大致等于大牧先生说的“理性”)这个糖衣炮弹在作怪。这些思考有没有现实意义?我想,人应当在充分认识“科学”或“理性”这个词的本质意义以后,应当变得“自卑”一点,“宽容”一点,不要让极端的纯粹的东西在我们的头脑里作怪。那些有神论民族笃信有一个超自然的本体时刻在监督着人,让人们的心中长出一条鞭子来经常抽打自己;而我们中国人由于只相信“眼见为实”的东西,眼光就容易变得短浅。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留给乐于思考并联系我们的读者。
其他文献
虚拟经营是一种借用、整合外部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全新的经营模式,是21世纪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实施虚拟经营已成为国内外多数企业追求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
2009年的最后一天,重庆市收到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之王、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广达集团的签约决定.重庆主政者在大雪中苦等三日,感动林百里是一段“使命必达,精诚所至”的绝世
在东城区朝阳门附近有一条米仓胡同,在它的东口儿有一座寺庙——智化寺。这座建筑物在年幼的我眼中,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每日上、下学都要路经此地;说陌生是因为它永远都关着那两扇朱红色的庙门。  庙门口除了那对尽忠职守的石狮外,几乎从没见人出入过。如果不是山门前那块1961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的石匾,恐怕我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大约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有一天突然宣布要带大
渔民的组织化问题,既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当前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舟山渔区各种渔民合作组织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规范发展渔民组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知识分子的“道”与“眼”知识分子之名虽短,然其实却长,古有所谓“士大夫”、“劳心者”,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然对其名我们虽耳熟,对其实却未必能详。如今早已不是
腾空飞脚在初学者或者低水平运动员中常常出现击响腿“偏移”的错误现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无研究,本研究试从运动学和表面肌电角度作为切入点,希望能够找到导致“偏移”现象
像一股广阔的深色的激流,熙熙攘攘的工人穿过大门。在大街上瞬间集聚一起的人群互相道别,匆匆握手,随后分成不同的部分向他们的住处走去,在路上又分散成更小的单位。只有在宽
文化是社会之精神    英国的一位学者曾经辛苦地进行过统计,他发现“文化”这个词有160多种定义,我也在以往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对文化的独特理解。而此时我把文化定义为“社会之精神”,是想从一个新的角度说一说文化的功能。  许多人把文化一词作“部门化”的理解,把文化部官员们管辖范围内的事情认定为“文化”,我认为这太狭隘了。有一个说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了进行招商引资,请几个歌手唱唱歌,这就“文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学习和回顾党的历史,以史为鉴,思考和研究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对于转变传统观念、强化学习意识、创新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发展意义重大。    对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学习史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翻开我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就是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