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呼吁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前辈对阅读的真知灼见无不凸显了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但笔者从多年来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只是纯粹地为阅读而阅读,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读”上,却很少或不会思考,普遍存在“浅入浅出”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无效阅读。如何改变学生“读而不思”“读而不研”的状况?笔者主张,在以课堂教学为教学主体模式的今天,建设高品质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积极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以达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才会跟着教师去进入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以,课堂的导入需要一定的艺术性。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正式实施前师生解读文本的一座桥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第一步,导入的优与劣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语如一出歌舞剧的序幕,将学生带进如诗如画、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用课件出示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的油画《父亲》,让学生感受画中父亲的沧桑与慈爱,再配以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抒情的旋律、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有些动情。这时,笔者声情并茂讲说:“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歌颂伟大的母爱,但父爱如山,父爱无言,一切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背影中。今天,我们就体会一下那浓浓的亲情。”煽情到了高潮,学生自然情随境生。“情”为导入语之魂,巧妙的导入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在启发中轻轻撩拨学生的情思,奠定课堂的感情基调,从而让学生进入最佳状态。
二、与文对话,提升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读者只有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阅读活动最终才能达到知识传递与精神升华的目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亲近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教学现代作家周涛反映人与动物关系的文章《逃跑的火焰》(火焰是一只雪地中的红狐)时,我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让他们反复朗读:“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把它熄灭,它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变成一张完整的皮,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并设想:如果你是那团火焰,你会对作者说什么?向那些所谓的“人们”说什么呢?只记得当时的课堂异常凝重,有些学生甚至悲愤,纷纷畅所欲言:“作者对动物的关怀,对人类霸道蛮横的谴责,对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文本解读效果水到渠成。
三、发展个性,培养创新
于漪老师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美国的学者S·阿瑞说:“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创造的秘密》)学生阅读更应如此,必须要有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大量存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孩子们也只是“鹦鹉学舌”。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漠视乃至压抑学生的自由创造精神,扼杀学生的个性,造成心灵的闭锁。这是极为不利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其创造精神与发散思维。
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有些同学看过一些参考书,都提出类似“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观点,批判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冷酷势利的可恶嘴脸,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但也有学生发言指出,于勒曾是个败家子,不仅败光了自己的那份财产,而且把哥哥的那份也挥霍一空,所以菲利普夫妇对他冷漠和期待他回来“将功赎罪”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从菲利普一家来说,一家人生活艰难,如果再让于勒来糟蹋他们,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来之不易的女儿婚事也可能泡汤,所以对待于勒这种败家子,不必同情,他完全是咎由自取。观点虽然是有些偏激,但至少是一家之言,凸显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应得到老师的支持与肯定。
四、读写结合,提高兴趣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是为了提升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造精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写作是阅读的检测与提升,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嵌入写作训练,在品味了文本、探讨了写作特色后,让学生牛刀小试,填补文本的“空白”。
例如泰格特的小小说《窗》结尾戛然而止,“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后,提出续写结尾“假如这时病房里又来了一位新病人……”的教学要求,看谁写的最好,想象力最丰富。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认真阅读文本,攫取思维的火光去填补作品的空白。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放飞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学素养,通过多策并举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才会跟着教师去进入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以,课堂的导入需要一定的艺术性。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正式实施前师生解读文本的一座桥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第一步,导入的优与劣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语如一出歌舞剧的序幕,将学生带进如诗如画、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用课件出示著名画家陈逸飞先生的油画《父亲》,让学生感受画中父亲的沧桑与慈爱,再配以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抒情的旋律、真实的画面让学生有些动情。这时,笔者声情并茂讲说:“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歌颂伟大的母爱,但父爱如山,父爱无言,一切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背影中。今天,我们就体会一下那浓浓的亲情。”煽情到了高潮,学生自然情随境生。“情”为导入语之魂,巧妙的导入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在启发中轻轻撩拨学生的情思,奠定课堂的感情基调,从而让学生进入最佳状态。
二、与文对话,提升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读者只有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阅读活动最终才能达到知识传递与精神升华的目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亲近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教学现代作家周涛反映人与动物关系的文章《逃跑的火焰》(火焰是一只雪地中的红狐)时,我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让他们反复朗读:“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把它熄灭,它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变成一张完整的皮,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并设想:如果你是那团火焰,你会对作者说什么?向那些所谓的“人们”说什么呢?只记得当时的课堂异常凝重,有些学生甚至悲愤,纷纷畅所欲言:“作者对动物的关怀,对人类霸道蛮横的谴责,对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文本解读效果水到渠成。
三、发展个性,培养创新
于漪老师说:“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美国的学者S·阿瑞说:“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创造的秘密》)学生阅读更应如此,必须要有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从当前的教学情况看,大量存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孩子们也只是“鹦鹉学舌”。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漠视乃至压抑学生的自由创造精神,扼杀学生的个性,造成心灵的闭锁。这是极为不利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其创造精神与发散思维。
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有些同学看过一些参考书,都提出类似“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观点,批判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冷酷势利的可恶嘴脸,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但也有学生发言指出,于勒曾是个败家子,不仅败光了自己的那份财产,而且把哥哥的那份也挥霍一空,所以菲利普夫妇对他冷漠和期待他回来“将功赎罪”也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从菲利普一家来说,一家人生活艰难,如果再让于勒来糟蹋他们,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来之不易的女儿婚事也可能泡汤,所以对待于勒这种败家子,不必同情,他完全是咎由自取。观点虽然是有些偏激,但至少是一家之言,凸显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应得到老师的支持与肯定。
四、读写结合,提高兴趣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是为了提升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造精神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写作是阅读的检测与提升,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嵌入写作训练,在品味了文本、探讨了写作特色后,让学生牛刀小试,填补文本的“空白”。
例如泰格特的小小说《窗》结尾戛然而止,“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后,提出续写结尾“假如这时病房里又来了一位新病人……”的教学要求,看谁写的最好,想象力最丰富。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认真阅读文本,攫取思维的火光去填补作品的空白。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放飞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学素养,通过多策并举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