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解题时总免不了会走一些弯路,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除去那些不必要的步骤,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使思路明晰起来;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给出一个简单、优美、漂亮的解法。本文分析了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习惯。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数学;反思;培养习惯
“注意总结”是解题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认识升华。因为过于详细的解答反而淹没了主要的思路,弊多益少。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应当从解答中提炼出主要步骤。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据此,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
一、养成解后总结的习惯
如果多做题是“由薄到厚”的学习、接受的过程,那么勤总结就是“由厚到薄”的消化、提炼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增识过程。多做题,就可以多见、多知、多学;勤总结,便可以见而识之,知而识之,学而识之。这样,便能从解题和解后总结中,获得见识、知识和学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做题,勤总结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生成一个良好的解题知识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系统化、条件化、策略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越高,解题者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就越强。而有些学生平时不善于进行概括和总结,他们的脑海中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解题知识网络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时无法自觉、顺利地进行检索和提取。正是基于对解题总结的重要性的认识,波利亚也特别把“总结”列为了解题四环节之一,并指出:“工作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就是回去再看一下完整的解答。通过考察他的工作过程和最后的解答形式,他会发现要观察认识的东西真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与总结,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多做题、勤反思、尚总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比如章节小结等,因为只有小结才能理出头绪,提炼出规律,才能引发新一轮的思索,才能产生疑问,从而解决问题,透彻明悟。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它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若能从中悟出驾驭知识的认识规律,则必能学出高水平。因此,要学会高度概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样就能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三、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
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记载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成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從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平时的“随笔”,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防止今后的重复错误;而且也是教师的“好参谋”,我们从中看到不少问题:比如,复习课上,以往的经验中认为的“难点”,在这些学生中也许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可是学生能轻易理解的知识,他们却“转不过弯来”。学生这些记录的内容,还有许多应该深挖的东西,且每个学生写出的内容也应是不尽相同的。可以在课前练习中产生的问题列举下来,在课上订正时将错题改正过来,在课后复习中将答题出错的教训和得分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像日记一样,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通过独立答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相应技能的掌握,从而加强对学生毅力的考验,使所学知识由“会”到“熟”;通过解决疑难,使受阻的思维变得思路畅通,使易错的地方得到强化,并在长期坚持中培养了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悟”;通过系统小结,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学习心得与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经常性、多层次的小结能使所学知识由“悟”到“通”。
尽管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是优生不自傲、差生有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往老师上课提问很少,能回答问题的同学更少,所以到后来老师也就不提问了,整节课都在讲,学习差的同学越来越跟不上。以致于听不懂的、没兴趣的同学干脆就看其他科目的书,也有趴桌子睡觉的。可见,写数学学习心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也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提升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其学习态度,进而相应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汉昌.对数学教学中“设错”的几点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08).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数学;反思;培养习惯
“注意总结”是解题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认识升华。因为过于详细的解答反而淹没了主要的思路,弊多益少。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应当从解答中提炼出主要步骤。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据此,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
一、养成解后总结的习惯
如果多做题是“由薄到厚”的学习、接受的过程,那么勤总结就是“由厚到薄”的消化、提炼的过程,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增识过程。多做题,就可以多见、多知、多学;勤总结,便可以见而识之,知而识之,学而识之。这样,便能从解题和解后总结中,获得见识、知识和学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做题,勤总结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生成一个良好的解题知识网络,这一知识网络的系统化、条件化、策略化和自动化的程度越高,解题者表现出来的解题能力就越强。而有些学生平时不善于进行概括和总结,他们的脑海中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解题知识网络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时无法自觉、顺利地进行检索和提取。正是基于对解题总结的重要性的认识,波利亚也特别把“总结”列为了解题四环节之一,并指出:“工作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就是回去再看一下完整的解答。通过考察他的工作过程和最后的解答形式,他会发现要观察认识的东西真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与总结,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多做题、勤反思、尚总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比如章节小结等,因为只有小结才能理出头绪,提炼出规律,才能引发新一轮的思索,才能产生疑问,从而解决问题,透彻明悟。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它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若能从中悟出驾驭知识的认识规律,则必能学出高水平。因此,要学会高度概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样就能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三、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
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记载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成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從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平时的“随笔”,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防止今后的重复错误;而且也是教师的“好参谋”,我们从中看到不少问题:比如,复习课上,以往的经验中认为的“难点”,在这些学生中也许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可是学生能轻易理解的知识,他们却“转不过弯来”。学生这些记录的内容,还有许多应该深挖的东西,且每个学生写出的内容也应是不尽相同的。可以在课前练习中产生的问题列举下来,在课上订正时将错题改正过来,在课后复习中将答题出错的教训和得分的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像日记一样,形成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通过独立答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相应技能的掌握,从而加强对学生毅力的考验,使所学知识由“会”到“熟”;通过解决疑难,使受阻的思维变得思路畅通,使易错的地方得到强化,并在长期坚持中培养了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悟”;通过系统小结,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学习心得与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经常性、多层次的小结能使所学知识由“悟”到“通”。
尽管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是优生不自傲、差生有信心,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往老师上课提问很少,能回答问题的同学更少,所以到后来老师也就不提问了,整节课都在讲,学习差的同学越来越跟不上。以致于听不懂的、没兴趣的同学干脆就看其他科目的书,也有趴桌子睡觉的。可见,写数学学习心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也能促使学生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学生提升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其学习态度,进而相应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汉昌.对数学教学中“设错”的几点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