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氛围,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影响教师情绪变化的因素,探讨了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调整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情绪 课堂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情绪状态 情绪体验
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教师的情绪则是教学的关键,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我同时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有时,同样的一节课,在两个班上起来,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我十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禁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情绪会不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为讲好一堂课煞费苦心地做了准备,但临堂时却莫名其妙地感到别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抑制着思维,脑子里一片迷惘,混沌不清,思路狭窄,语言乏味,使课堂似一潭死水;而有时又觉得自己的才思异乎寻常的敏捷,丰富生动的词语、妙趣横生的幽默,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表现。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是一项富于灵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复杂活动,不仅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课前准备,而且要求教师在临堂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沛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一堂好课,教师的心情必然是良好的。教师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切实的例证、工整适量的板书讲授课堂内容;学生则能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讲课,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讲课时提不起精神,语音低沉,索然乏味,课堂气氛沉默,缺乏生机和活力;二是教师心烦意乱,六神无主,精力难以集中,讲授内容频频出错,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疲于应付;三是教师有时情绪冲动,有时牢骚满腹,易于动怒,常对学生发无名之火,学生情绪压抑,思维的积极性受挫。
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教师情绪不佳呢?分析起来有三种原因:首先,身体是情绪的载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一个教师患有某种疾病,或长期身体虚弱,或休息不好,还有女教师的生理周期等,都会对其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其次,一个健康的人一天的情绪也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人的生理节律不同,情绪变化的规律也不一样。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第三,教师的情绪有时还会受到学生的影响。比如:一个教师本来情绪不错,若当他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乱成一团,满屋狼藉或者黑板没擦时,很好的心情就有可能一落千丈;讲课过程中若有些学生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或者学生死气沉沉等,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导致教师情绪不佳的这些因素,要保持教师授课时始终有良好的情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具备良好情绪的前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虚弱多病的身体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而且会使干任何工作都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能搞好教学工作,广大教师在工作的辛苦之余,应力争抽出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健康的身体。
2、修心养性,泰然处事。社会是复杂的,不如人意的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有些人在失意面前悲观、懊悔,而有些人却能够处理得当、泰然处之——关键还是一个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一心献身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到遇困难时坚韧不拔、对待他人宽厚仁慈、对待名利不斤斤计较、对待挫折不悲观丧气,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能时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当然,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就一定可以做到。
3、发现问题,适时调整。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我们对自己的不佳情绪是能够体会到的。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就应适时地加以调整,不要让其再继续下去。如: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想一些开心的事等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上由于偶发事件使自己情绪不佳时,要暗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稍稍加以停顿,这样既可以稳定情绪又可以稳定课堂气氛;也可用打诨、讲个笑话等加以化解;还可精心设计一堂课、应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以热烈、欢快的课堂气氛来烘托自己的情绪。
4、认真备课,满怀信心。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是信心的基础。对于备课,我们不仅要把握好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方法、写成教案进行准备,而且要在平时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教师在课堂上的思若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著探索紧密联系着的。
5、安神静心,酝酿情绪。默想教学要点等步骤,是进入良好教学境界的必要条件,也是比较好的方法。有些教师对此不大在意,临上课时才匆匆忙忙地拿教案、找粉笔,上课后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半天想不起上一堂课讲到了哪里、这堂课该从何讲起。在这样一种松散疲塌的精神状态下,必然上不好课。因此,我们不能把预备上课视为细枝末节,而应该把它当作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协调一致,师生双方产生活泼、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师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中成功地进行教学,学生在心理稳定、信心十足的状态下不断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关键词】教师情绪 课堂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情绪状态 情绪体验
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教师的情绪则是教学的关键,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我同时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有时,同样的一节课,在两个班上起来,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我十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禁会想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情绪会不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为讲好一堂课煞费苦心地做了准备,但临堂时却莫名其妙地感到别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抑制着思维,脑子里一片迷惘,混沌不清,思路狭窄,语言乏味,使课堂似一潭死水;而有时又觉得自己的才思异乎寻常的敏捷,丰富生动的词语、妙趣横生的幽默,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表现。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是一项富于灵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复杂活动,不仅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课前准备,而且要求教师在临堂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沛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一堂好课,教师的心情必然是良好的。教师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切实的例证、工整适量的板书讲授课堂内容;学生则能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师讲课,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讲课时提不起精神,语音低沉,索然乏味,课堂气氛沉默,缺乏生机和活力;二是教师心烦意乱,六神无主,精力难以集中,讲授内容频频出错,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疲于应付;三是教师有时情绪冲动,有时牢骚满腹,易于动怒,常对学生发无名之火,学生情绪压抑,思维的积极性受挫。
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教师情绪不佳呢?分析起来有三种原因:首先,身体是情绪的载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一个教师患有某种疾病,或长期身体虚弱,或休息不好,还有女教师的生理周期等,都会对其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其次,一个健康的人一天的情绪也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人的生理节律不同,情绪变化的规律也不一样。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第三,教师的情绪有时还会受到学生的影响。比如:一个教师本来情绪不错,若当他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乱成一团,满屋狼藉或者黑板没擦时,很好的心情就有可能一落千丈;讲课过程中若有些学生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或者学生死气沉沉等,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导致教师情绪不佳的这些因素,要保持教师授课时始终有良好的情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具备良好情绪的前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虚弱多病的身体不仅会使自己的情绪不佳,而且会使干任何工作都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能搞好教学工作,广大教师在工作的辛苦之余,应力争抽出时间加强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健康的身体。
2、修心养性,泰然处事。社会是复杂的,不如人意的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有些人在失意面前悲观、懊悔,而有些人却能够处理得当、泰然处之——关键还是一个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一心献身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到遇困难时坚韧不拔、对待他人宽厚仁慈、对待名利不斤斤计较、对待挫折不悲观丧气,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能时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当然,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就一定可以做到。
3、发现问题,适时调整。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我们对自己的不佳情绪是能够体会到的。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就应适时地加以调整,不要让其再继续下去。如: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想一些开心的事等方式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上由于偶发事件使自己情绪不佳时,要暗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稍稍加以停顿,这样既可以稳定情绪又可以稳定课堂气氛;也可用打诨、讲个笑话等加以化解;还可精心设计一堂课、应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以热烈、欢快的课堂气氛来烘托自己的情绪。
4、认真备课,满怀信心。认真、扎实的课前准备是信心的基础。对于备课,我们不仅要把握好教材、熟悉了解学生、选择适当方法、写成教案进行准备,而且要在平时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语言表达的锻炼等。教师在课堂上的思若泉涌、挥洒自如,是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规律、方法的执著探索紧密联系着的。
5、安神静心,酝酿情绪。默想教学要点等步骤,是进入良好教学境界的必要条件,也是比较好的方法。有些教师对此不大在意,临上课时才匆匆忙忙地拿教案、找粉笔,上课后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半天想不起上一堂课讲到了哪里、这堂课该从何讲起。在这样一种松散疲塌的精神状态下,必然上不好课。因此,我们不能把预备上课视为细枝末节,而应该把它当作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协调一致,师生双方产生活泼、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师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中成功地进行教学,学生在心理稳定、信心十足的状态下不断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