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 百度这一路怎么扛过来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在每一个可能会走错的路口,李彦宏如何为百度寻找方向
  
  一个走不下去的模式
  
   1999年底,我们在美国西部融资。我们想回国去做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大家知道,1999年年底是互联网泡沫最盛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融资是最容易的事情。我们大概谈了三家,三家都要给我们投资。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第一,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早期,搜索引擎是非常有用的,每一个用户都需要搜索引擎。那个时候Google还没有起来,我跟投资人说,AltaVista、Infoseek、Excite、Lycos,这些都是搜索引擎,在互联网早期,大家都在使用这些搜索引擎。而第二个,互联网的未来在中国。虽然当时中国只有不到一千万的互联网人口,但是中国有13亿的人,上网的人会越来越多。
   那个时候就凭这两点,已经基本打动投资者了。当然其实还有第三点。就是“为什么是我去做而不是别人去做?”我跟投资者讲,我在美国待了八年,读了两年半的书,在华尔街工作三年多,我告诉他们Infoseek搜索是我做的,我在那儿还有很多期权,但是我不要了,我要自己去创业。这样就变得很容易。
   起初几年,百度并不那么引人注目。记得刚回国时,我参加一些业界的活动、聚会,会遇到一些在国内较早做互联网的前辈。他们会问,你们百度在做什么?我说,我在做搜索引擎。他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做搜索引擎……虽然在90年代中期。每个人都在使用搜索引擎。
   但从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大家不知道搜索引擎怎么赚钱。刚开始我们跟投资者讲的都不是用现在的模式。我们说美国有个公司叫做Inktomi,它将搜索技术卖给其他公司,靠技术服务费来赚钱。我们说百度也是这样来挣钱的。实际上。这个模式是不被看好的,因为可能一个客户就占到收入的10%以上。客户对公司来讲就是非常强势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客户要求你尽量给他便宜点,而对于我们做搜索引擎的公司来说,我们希望收到更多的钱,把它投入到研发当中。做出更好的搜索引擎、更好的技术。这两个是矛盾的。我的客户希望提供的搜索技术并不高,而我们希望可以提供最好的搜索技术。这使这一模式走了一段时间后就走不下去了。后来大家也知道,Inktomi也完蛋了,最后被Yahoo给买下来了。
  
  转型 有可能做很大,但是更可能失败
  
  其实百度可以说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每一家客户都跟我讲,你能不能给我便宜点?基本上可以看到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所以在2001年的9月20号,百度决定自己去做一个面向用户的网站,就是Baidu.com的搜索引擎。我们开始为终端的用户来提供搜索服务。这样的转型,也是百度整个发展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转型。
   这次转型,其实冒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一个风险是说我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客户。因为我为客户提供搜索技术,现在相当于我跟我的每一个客户都在竞争。更大的风险是什么呢?就是百度原来做后台的时候,客户要求百度只要跟别人做得一样好就可以了。但是当百度从后台走向前台,变成一个前端的时候,你必须比原有的搜索技术要好很多,只有明显得比以前的效果好,用户才有可能用百度搜索。
   百度并不是第一个在中国推出搜索服务的。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在百度之前,搜狐、新浪、雅虎、Google,全都有中文搜索。当时百度冒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我是一个创业者,我拿了120万美元,我告诉投资者说我要做一个很大的公司。我知道原来的赢利模式是不好的,也许我们可以维持下去,但是要想发展成大公司是不可能的。而后者是一个面向用户的搜索引擎,是有可能做得很大的,但是更可能会失败。那个时候,我为自己下了一个决心: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因为我有信心做出最好的搜索技术。
   在早期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地想:作为一个后来者,在没有品牌的时候,怎么能够做得比别人的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收录多少网页。就是这一点,自始自终我都很重视。为什么是这样呢?大家想想也很简单。作为一个搜索引擎,一方面技术很重要,你必须要有好的技术,但是假如某一个网页,你没有收录的话,你的技术再好都没有用,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个信息。所以收录的网页的数量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
   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别人在其他的搜索引擎上找不到的信息,有可能在百度上能够找到。这就是为什么说百度能够逐渐地把那些用户吸引过来。
  
  贴吧 只要差一点点,用户总会流失
  
  到了2003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又推了一个新的服务,叫做贴吧。贴吧是百度的发明,以前其他公司都没有做过。这跟前面的索引量是一脉相承的思路。就是说怎么解决用户找不到信息,或者说是网上没有的信息,如果说用户在找,你怎么办?贴吧起到这个作用。贴吧的服务到底是什么?它实际上是一个基于关键词的社区。2003年时,百度已经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中文搜索引擎了,有很多人在使用。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用户在百度里输入一些关键词后,他还是没有找到他想要找的信息,是什么原因呢?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好,不是我们收录的网页不够,而是互联网上根本就没有这些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的信息,百度怎么办?用户的这些需求,百度怎么来满足?几个早期的百度员工跟我一起想来想去,有一天加班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大家在餐厅里讨论出贴吧能解决这个问题。
   贴吧是说如果你输入的关键词,和其他人输入的关键词是一样的,除了你得到一个静态的搜索结果页面之外,你还会得到一个论坛。这个论坛,就是专门为这个关键词而设置的。这就使得很多兴趣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有机会聚在一起。所以贴吧很快就火了,而且每逢大事,贴吧就会新增加很多用户。因为像一些突发事件,都是以前没有人关注过的,网上这类信息也非常少,突然很多人去搜索的时候,大家都说,我都没有找到,哪儿都没有。那么就进入贴吧,大家去讨论。
   贴吧在很多地方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包括四川省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汶川,有谁在这之前听说过汶川这个地方?在这之前,网上有关汶川的信息是非常少的,突然一下子一震,所有的人都去搜索汶川。你在任何一个其他搜索引擎上,有关汶川的信息都非常少。但是只有在百度,有无数人都在做这个事情,大家聚在一起了,相互讨论,那么有关汶川地震最权威的最及时的最丰富的信息,一定在百度贴吧里头,或者是汶川吧,或者是地震吧。地震发生之后十几分钟,第一个发布地震的信息是在百度的地震吧里。后来,地震中间交通堵塞,要去运送救灾物资,用直升飞机去运。但是直升飞机不知道该停在哪儿,对当地的地形不熟悉。结果,百度贴吧上有一个四川移动的小女孩儿,她在贴吧上发帖子说:我知道直升机可以停在哪儿,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地方可以停直升机的。结果这一条信息救了3000人的性命。当时有3000人被困在这个地方,没吃没喝,非常地困难。
   贴吧这样的服务,不仅丰富了互联网的内容,它还 增加了百度的转换成本。大家觉得Microsoft的日子很好过,因为不管他做得好还是不好,大家都懒得再去学习新的操作系统。但是对于搜索引擎来说不一样,全球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搜索引擎。用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你输入关键字,给你一系列的结果。一旦有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或者有一家有更好的技术,用户就转过去了。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简单。你只要差一点点。用户总会流失,只不过是流失速度快慢的问题。
   我在公司内部也经常跟大家讲,比如说我们碰到一个搜索的案例,这个案例,可能是影响0.00001%的人,但是这样换下来是多少呢?比如说一万人。一天走一万人,那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走。所以即使是你的差别跟别人差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你这个公司就不行了。所以做搜索引擎的人和公司都是很累的,因为你要永远保持你的技术做得要比别人好。贴吧为什么在这里这么好,当一个用户习惯使用百度后,他是不容易走的。当一个人想要转移去其他搜索引擎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难了,因为他很难在一瞬间把所有跟他兴趣相投的人全部叫走。2003年12月贴吧上线时,我们没有做太多的宣传,只是让用户慢慢习惯,慢慢使用……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开始做,如果别人要想模仿的话。其实也不是很难的。
  
  IPO 股价涨了三四倍,业绩怎么办
  
  我们在美国拿了很多创投、风投,就是很自然地在美国上市。在美国上市的时间是2005年8月5日,到现在差不多三年多时间。这一段经历,其实也非常快。早期我们上市的时候,百度的规模还是非常小的,尤其是从营收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收入并不大。在外界看来,百度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公司。我记得我在路演的时候就碰到一个人跟我说,你的公司规模太小了,你发行的这些股票,我一家都可以买下来,你们为什么不多发一点?
   事实上,我们在8月5日的时候定价是27美元一股,按照这个价钱算的话,当时是8亿多市值。当时定到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是不断被提升了。开始大概是21美元左右,所有的人都非常感兴趣,价格不断上调,在IPO前一天是23到25美元,最后一天晚上定到了27美元。当时的交易员来征求我的意见说,27美元的价格你满意不满意?我说我满意。为什么呢?若按照Googte等同类公司来算的话,这个价格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跟我们的收入水平、赢利水平是匹配的。
   作为CEO,并不是公司上市后我就可以回家睡觉了,而是我要去做好一个公司。所以我需要为我以后的日子做一些打算,我希望我未来的业绩不至于压力特别大,以至于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所以我就答应了定27美元。头一天晚上,一些投行就跟我说,可能最佳的状态就是涨个15%或20%,这是IPO的现象。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到第二天早晨,我们那个交易员跟我说,你的期望值可能要稍微改变一下,估计开盘要到40块钱左右。我当时还觉得说挺好的,比想象的还要好一点。但实际上,当天开盘是66块钱。最高的时候涨到153块钱,收盘的时候是122块钱。
   所以当天我们都有点蒙了,看着这个数字不断地在往上翻,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成为富翁,没有这样的想法。原来指望的是我能够对得起27美元的股票价格,现在股价被炒到了120美元。百度明年的业绩有没有可能比想象中要好3、4倍,没有可能嘛!这不是变戏法,不可能是这样。百度上市当天,创造了很多纪录。在之后的几年里,没有一家IPO能够破这个纪录,百度当天涨幅超过350%,是非常高的一个涨幅,也是外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高的涨幅。美国资本市场200多年的历史,非美国公司上市,当天涨幅最高的就是百度。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业绩不可能做到跟人家想象的那样,那怎么办了?也只有忍受着股票往下跌了。所以百度的股票从IPO当天120美元,到2006年春节左右,大概六个月的时间,最低的时候跌到40多美元。其实在IPO当天就有人唱衰百度,我记得是佛罗里达的一个教授,他说:我们研究过过去美国的IPO。当天涨幅超过200%、300%的,3年之内都跌破了发行价。我当时就憋了一口气说,三年之内一定要把它做到发行价以上。三年之后百度股票高达330多美元一股。十几倍于27美元的发行价。
   其实,JPO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作为一个CEO,不能够让员工进来的时候股价很高,过两年股价又非常低,这样员工就对公司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对投资者的预期来说,一方面要做得比他的预期稍好一点点,另一方面,也不能总是超越他的预期。
其他文献
从闪光的舞台回到现实中,他感觉有些茫然。在莱芜乃至更远的世界里他逐渐拥有了大师的光环,但他的生意仍旧停留在这个小小的店铺里,日渐黯淡地等待着  2002年,第八代锡雕传人王圣良的“莱芜锡雕”店面在莱芜凤阳街开业的时候,他才真正有了做生意的感觉。王圣良多数时间是个沉默的人,每每遇到记者提问时,他也总是言简意赅,极少有多余的话,在店里的多数时间他要么正在做锡雕,要么目光就停留在他的作品上。  王出身于
期刊
用大喇喇的玩票方式,郭凡生把一批创业新星扶上了马  ·  对于那些还在摸爬滚打的创业家,慧聪网总裁郭凡生已经是叔伯辈了。2009年2月,在新浪直播间里,郭凡生大喇喇地走进访谈室,半开玩笑高声抱怨:“这曹国伟也太抠门了,搞这么简陋的地方让兄弟们坐。”一副永不收敛的样子。  他引以为豪的是,从慧聪旗下走出的四五家公司,融资已经超过了慧聪网,达到一亿多美元。其中红孩子在2007年融资5000万美元,是最
期刊
这是一个《创业家》持续关注的创业公司,在其筹备四个月上线后,我们报道《乐淘:漂亮开局》,创始人毕胜和他的团队如何精心筹备。此后,金融危机到来,如何消化积压下来的库存为乐淘带来了新的生意机会,在本刊《乐淘:圣诞库存的诱惑》中可以看到,找乐淘合作的玩具公司反而变得多了,而且分布在全球。  现在创业整整一年后,越来越细致的用户需求正催促这家公司越来越成熟    从去年4月份开始筹备,365天后,乐淘网副
期刊
只有中国,只有这个时代的中国最适合创业    “今天的演讲是一个比一个能胡掰的。”俞敏洪笑言。  没错!2009年4月8日晚,俞敏洪、牛文文和梁冬,一位老师和两位资深媒体人,这三位演讲狂人,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与《创业家》杂志合作的“创业人生,赢在校园”活动的第一场演讲嘉宾,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奉献了一场精彩迭出的公益演讲。是晚,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爆满,从学生们期待的眼神、热烈的反馈以
期刊
本来这只是思科投资业务的一次推广而已,但钱伯斯式的包装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中国人    “对不起小姐。这个提问机会我不能留给你,因为我刚才已经承诺将这个机会留给在座的学生朋友。”接过女记者手中的话筒,钱伯斯耸耸肩表示遗憾。  憋红了脸的女记者辩白了几句,发现并没有效果,只有尴尬地看着钱伯斯将手中的话筒递给一名学生。  钱伯斯是全球著名的思科(CISCO)公司的执行总裁兼CEO,此次来到清华大学是参加绿
期刊
如果你现在打算创业,到哪里寻找属于你的创业天使    2007年,张维勇拿到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10万元资助。张维勇的项目是节水龙头,他希望产品能进入政府采购名单。令他意外的是,创业基金会听说后立即表示,可以借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到基金会视察的机会将他的材料递交给对方。张维勇很幸运,因为得到了天使机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投资,他的创业之路看起来前景很光明。如果你是一名“创业生”,你
期刊
它从来不是一家快公司,亦没有炫目的商业模式。它有的只是对品牌打磨的耐心和每年30%以上的持续增长力。创办十五年后,歌力思开始在高档女装业崭露头角    凯雷投资祖文萃:“我第一次和夏国新见面。没有谈任何关于钱和财务的东西,而是如何耐心地建设一个国际性的品牌。我很少看到一个创业家,他的第一个愿望是怎样长期地建立品牌。”  吕薇,一个32岁的上海女人,生活精致、优雅。珠宝、化妆品,她只买国际大牌,但时
期刊
主持人 李善友:酷6网CEO  策划 周一:《创业家》 高翔:中欧商学院  嘉宾  张荣耀:北京荣昌伊尔萨洗染集团董事长  刘东海: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饭统网首席财务官    创业企业的成长宛如人在自己的身体里长大,面临三重修炼:其一聚焦生意,其二聚拢最优秀的人,其三创始人要有勇气让自己在组织里弱化起来  一个公司诞生那一刻,往往可能是几个人在一起规划一些业务,当这个公司从几个人做事情变成
期刊
在产业黎明与黑暗交战的关键时刻,中国“光伏第一人”如何思考判断未来    一场游戏一场梦。  过去四年来狂飙突进的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四个月里几乎被打回原点。  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股价相比高位时普遍下跌了近九成,四季报业绩纷纷报出巨亏。来自中投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内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倒闭率高达87%,从高点的400家到仅存50家。  行业的危机首先是领袖的危机,这是施正荣也无法逃脱的
期刊
2009届毕业生注定将拥有一个历史性的代号——创业生。那些身陷衰退的国家都曾将他们的下一轮增长押注于青年创业,试图用创业型经济来延长一个国家的青春期    2008年,大三的张超决定做点生意。这个甘肃贫困地区的孩子花了150块钱,从家乡买回了一些当地的手工绣品香包,放在北京校园的小店里卖,“一个香包利润可以达到100%”。去年他的这个“代销模式”还拿到了他所在的首都体育大学500元的创业奖励,“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