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奇塔.辛特朗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早闯入斗牛界的伟大女性”
  
  在1950年退役之前,她杀死了多达750头公牛,这个数字在女斗牛士的战绩中实属罕见。
  2月中旬,86岁的肯奇塔·辛特朗因为心脏病突发在里斯本去世。在她从斗牛界退役民达半个世纪之后,这位斗牛女神的名字义突然热闹了起来,美联社、《洛杉矶时报》以及《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纷纷刊文纪念这位“世界上最早闯入斗牛界的伟大女性”。
  肯奇塔于1922年8月9日出生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城。她的父亲弗朗西斯·辛特朗·拉莫斯出生于波多黎各,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在成为一名商人之前,弗朗西斯是一名职业军人。肯奇塔的母亲罗耀拉维瑞尔则是一名正宗的美国丽人,来自于康涅狄格州。在肯奇塔3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做生意的需要,这个家庭搬迁到了秘鲁的首都利马,肯奇塔在这里长大,并学会了骑马。
  肯奇塔继承了父亲军人般的勇猛与胆识,她第一次骑上马背时仅仅只有3岁,而与地同龄的伙伴这个时候大都还只能窝在妈妈的臂弯里撒娇,或者尝试着骑在爸爸的“马”背上。经过了8年断断续续的骑马锻炼之后,肯奇塔在11岁那年正式入读了葡萄牙:著名斗牛士卡马拉(Ruyda Camara)开设在秘鲁的一所骑术学校。于是,卡马拉成了她的教练,教给她斗牛的技巧:比如怎么一边走步一边和这些大家伙们搏斗;在有可能的时候,甚至要杀死它们。而肯奇塔的训练十分刻苦,并争气地为教练拿回了多座奖杯。卡马拉不仅是肯奇塔的良师,在最初的儿年时间里,他甚至担当起了照顾肯奇塔的任务,比如后者需要出国比赛的时候,他就扮演着“父母”的角色。
  1936年1月,肯奇塔在利马Plaza de Acho斗牛场进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斗牛表演,结果当天斗牛场里人满为患。两年后,她在利马被授予“职业斗牛士”的称号,因为女性获得这一奖项实在罕见,肯奇塔又被称为“特殊的职业斗牛土”。
  获奖之后,她被邀请去墨西哥公开表演斗,牛。在墨西哥城的Plaza del Toreo广场,肯奇塔的“屠牛计划”失败了,然而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个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斗牛场上,有报道形容她的这次表演“造成了人群的巨大骚动和混乱”。
  随后的两年时间里,肯奇塔的名号响彻墨西哥、葡萄牙、法国南部以及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地区,她甚至跑去美国旧金山附近一个禁止杀牛的地区表演。《纽约太阳报》在1940年9月4日出版的报纸上有一条大标题:这个金发碧眼的女郎杀死了一头公牛!
  1941年,肯奇塔来到了斗牛士的天堂——西班牙。就是从这里,肯奇塔开始了她辉煌的职业生涯——在退役之前,她总共杀死了多达750头公牛。
  一个女人,在面对比自己强悍许多的凶猛公牛时,是如何应对的?肯奇塔的秘诀就是——快! “我下手的时候从来都不犹豫,要知道任何一个小小的犹豫都可能让我葬身于一头1000斤重的公牛面前。”除了快,她还有一个武器就是:坚强。1940年,在墨西哥的一场表演中,肯奇塔晕倒后被带到了医务室,但她拒绝接受治疗,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斗牛场。没有人能够解释她是怎么做到的,但结果摆在眼前:她迅速制服了又一头公牛,之前晕倒的迹象一点也看不出来。
  她受过伤吗?是的。在职业生涯中,她的腿部多次受伤,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公牛倒在她的面前。在1940年一次接受美联社记者的采访时,肯奇塔透露了诀窍:“杀死一头牛并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技巧就是把剑刺在牛的肩膀上。”
  1950年10月18日,肯奇塔结束了传奇斗牛生涯的最后一场表演,宣布退役。因为她期待着进入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而她最后觅得的如意郎君和她的父亲一样也叫弗朗西斯。两人的渊源还不仅这么简单,弗朗西斯还是她的恩师卡马拉的侄子,也是一名葡萄牙:贵族。婚后两人定居葡萄牙:,育有一子。肯奇塔随后加入了葡萄牙籍,一直是秘鲁非官方的驻葡萄牙外交官,直到去世之后,她被安葬在葡萄牙的Trajouce。
  
  勇闯西班牙
  
  肯奇塔能够勇闯西班牙的秘诀在于:她是当时少数掌握马背和徒步杀牛这两种斗牛技巧的斗牛士,她会将这两种方式很好地结合在斗牛表演中。
  葡萄牙:斗牛士联盟的胡戈·费罗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肯奇塔在斗牛历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话可不是信口开河。一个漂亮的女人,穿着光彩熠熠的斗牛服饰,一手紧握利剑和花标,面对着一头重达1000斤的公牛和它的两只锋利的犄角,右臂飒爽地一甩,红布展开……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组女斗牛士斗牛的场景。但如果没有肯奇塔,可能现在的女性都只能坐在斗牛场的观众席上挥舞小旗而已。
  尽管退役后一直生活在葡萄牙,但肯奇塔在斗牛场上的抗争如今看来还是让人激动。18世纪以前,斗牛基本是为了显示勇士的剽悍勇猛,直到1743年马德里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才逐渐演变成一项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但是当时的西班牙,斗牛的乐趣专属于男性。法律明令禁止了女性从事斗牛活动。弗朗哥独裁期间甚至认为“女性在斗牛时需要抛头露面,这有伤风化”。在西班牙:如果女性要杀牛,也只能在马背上完成动作,而不是像男性一样徒步进行。
  肯奇塔是当时少数掌握马背和徒步杀牛这两种斗牛技巧的女斗牛士,通常她会将这两种方式很好地结合在斗牛表演中。所以当她来到西班牙这个斗牛的国度时,她进行了抗争。借助在斗牛界积累起来的名声,她和西班牙政府官员们达成了妥协;她可以在一些慈善性的非公开斗牛表演中徒步杀牛。
  勇敢的肯奇塔当然不会满足,她的另外一场抗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那是在她退役的前一年,在西班牙哈恩的最后一场斗牛中,地与著名的男斗牛士莫罗·瓦兹库兹和安东尼奥欧多尼兹(此人曾经披过毕加索为其设计的斗牛衣)为观众表演了一出好戏。在马背上做完表演之后,肯奇塔跑到主席台前面,请求表演徒步杀牛,结果可想而知。在请求并没有被许可之后,肯奇塔立即翻身下马,徒步提剑来到公牛面前,做出一副要杀死它的动作。当人们以为她要下手时,她手中的剑突然插入了沙土中。取而代之的是那双抚摸公牛的温柔的手。
  目睹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观众席上立即骚动了,欢呼的人群将无数的鲜花向她抛过来,声音盖过了随后赶上场徒步将公牛杀死的男斗牛士们。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表演结束后,因为藐视斗牛法律,肯奇塔被逮捕了。怎奈民意难违,政府迫于压力最后将她无罪释放,肯奇塔也获得了作为斗牛士的最高荣誉:得到了公牛的两只耳朵和尾巴。
  肯奇塔的母亲在1960年写过一本名为《斗牛女神》的书来讲述女儿的故事。随后肯奇塔也于1 962年出版了自传《一个斗牛士的回忆录》回忆了自己的斗牛生活。尽管斗牛的血腥一直被人质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一个闯入这个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女性,有人在读完后感慨地说,“我太喜欢她了,这个女人的一生都很传奇,遗憾的是,好莱坞并没有把它搬上荧幕!”
其他文献
我对马来西亚原是心存偏见的:一个度假环境不如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文化厚度不如印度,传统保留不如中国的常规目的地,有什么可供探索的?在槟城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错了。    槟榔屿的“雨树”和香料    槟城包括岛上的槟榔屿和大陆上的威斯利省,我们要去的是槟榔屿。翻出地图,槟榔屿躺在马来西亚西北角的海岛上,一边是印度洋,一边是马六甲海峡。早几个世纪,它一度是中国和印度航海线上最重要的中转站,特殊的
期刊
亦舒笔下的故事,几乎没有完美的感情,多的是残缺的爱。但是这样的情感,人人都得经历,只是早晚的问题。  春天的懒散下午,一本亦舒的《圆舞》足以消磨时间。读完亦舒的人大概很难回去再读甜美的爱情,甚至是《小妇人》这样的名著,也觉得太“琼瑶”味道了。  认识傅于琛那年。周承钰只有7岁。  她的母亲在那一年再婚,举行盛大的舞会,傅于琛是宾客之一。  小小的她寂寞彷徨,躲在昏暗的角落里哭,不知道自己今后的生活
期刊
萨尔瓦多·达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今年是达利逝世20周年,大银幕上适时出现了关于达利生平的影片,浮光掠影中,达利那“疯狂的眼球”,标志性的两撇胡须,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不过是达利表达自己时最易被识别的两个符号,比解读他的作品更费心思的,是解读达利本身。    像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有关“性”的思考和想象带给达利灵感
期刊
她的名字如雷贯耳。18年前,她用10支唇膏开创了一个商业传奇,她是美国NBC电视台招牌节目“Today Show”的御用化妆师,“Oprah”(奥普拉脱口秀)和StyleNetwork(时尚频道)的常客……然而在这里,我们只聊她的生活,聊聊她在新书《LIVING BEAUTY》中所叙述的点滴精彩。6月份,该书的中文版《活出亮丽》就将在中国全面上市。    现年52岁的Bobbi Brown不仅是一
期刊
介于雕塑和绘画之间的表现形式让浮雕更具神秘感。而浮雕元素用在服装中使得这种立体和平面的结合变得玄妙!设计师用柔软面料、明朗清晰花纹和镂空的效果演绎着服装独特的浮雕语言。
期刊
1 电影    《我的废墟生活》:爱琴海浪漫之旅  主演:妮娅·瓦达拉斯  类型:温情喜剧  上映日期:6月5日  越是经济不景气,浪漫温情喜剧越是受欢迎,因为很多人需要借助主人公爱情事业由种种不如意到万事顺心的大逆转,来为自己的现实人生打气。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所以继《我的盛大希腊婚礼》后,演员妮娅·瓦达拉斯环绕着爱琴海的美景款款而来。得益于剧中主角是导游的便利,《我的废
期刊
当布拉德·皮特遇上南希·佩洛西  余雯娜
期刊
自从去年9月,83岁的美国影帝保罗·纽曼去世后,有关这位电影巨星的新闻就没有断过。今年有4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蓄势待发,准备趁“纽曼热”还没有降温,在人气和荷尔蒙包方面都大赚一把。为了在这场“传记竞赛”中胜出,作家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大爆纽曼不为人知的往昔轶事,令读者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免陷于深思。    为名人出版传记是很多作家名利双收的不二法门,作为好莱坞历史上从影长达44年的影星。保罗·纽曼(Pa
期刊
不记得是在哪部好莱坞电影还是美剧里看到的,一位风流中年大妈说了一句非常有真知灼见的话,“千万别听他们说什么到我们这个岁数的女人就不好找了,告诉你,男人,到处都是,到处!”当时我正是一名适婚女青年,还不太理解这句话,四周围也并没有太多男人冒出来嘛,觉得中年大妈一定是在骗人。时光荏苒,女青年逐渐成为熟女一枚,逐渐对男人这个族类有了渐进的理解,开始认同中年大妈的论点。当然,我尚未中年,也不风流。  总的
期刊
这是一个对情感抱有迟疑的时代,一部分伪单身是被迫,一部分伪单身却是因为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但心里依然感到孤独。勿论原因,人们开始游走在暧昧中间,美国人甚至流行“高级人有秘密”,说的是夫妻之间不问,不追究彼此的隐私,意思是说成年人如果外遇或者多边恋,是你的权利,互不干涉。连夫妻之间:都不干涉隐私时,“伪单身”这新的恋爱世纪——不讲究忠贞,暧昧,得陇望蜀——正在到来吗?    主动伪单身:一个人怕孤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