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教学的一种传统模式,为我国历代杰出的教育家所继承和发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启发式教学主要就是“善问”。“善问”是历史教与学的重要手段。
首先,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要有“善问”的素养。它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以“问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提问。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发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启而不发,总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于是,他们总认为学生笨,一味责怪学生。其实,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教师问得不得法。而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如果自己的提问技术提高了,那真是有启有发,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学机智充分展现。这就做到了“善问”。要成为第二种教师,就要明白:第一,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的提问指向思考过程而不是答案,让学生受到思维过程上的启发;第二,这种方法还要求教师把启发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向自己提问,自己启发自己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如何善问?
第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疑问,培养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在讲授“洋务运动”时我提出: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得出:
第二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这就把本课内容“洋务运动”和前面所学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联系到一起,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得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后面分析它的失败打下基础。这样这段历史发展的纵向关系就联系起来了。
第二、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之处设疑,培养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分析当前实际的能力。
在放“甲午风云”的录像前,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近代史上日本为什么能侵略中国?邓世昌身上体现了我中华儿女的那些优秀品质?当今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之争说明了什么?我们青年学生该如何去做?学生看了这些问题后,讨论很热烈,不仅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有了些初步的认知,而且也把历史与现实真实的联系在一起。后在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学生还懂得:爱国主义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我们今天的青年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
第三、在总结概括之处设置疑问,培养学生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讲授“西安事变”中,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西安事变后,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和共产党都不主张杀蒋介石,但二者的出发点一样吗?为什么?
有许多同学都认识到了蒋宋的私人关系,也知道共产党人的出发点是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激烈讨论,大家逐渐认识到: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主张不杀蒋介石,是从他们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的;中共不主张杀掉蒋介石却是体现了为抗日着想、为民族着想的宽大胸襟,也体现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同时,中共的这一决定也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
但当我接着提出: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这一点,该如何评价蒋介石?大家的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对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问题,一方面要作实事求是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蒋介石是屠杀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但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来讲,虽然蒋介石是被迫答应的,但他这个承诺毕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抗日、对人民、对祖国都是有利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设置得好,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通过设置疑问,教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开动脑筋,这对于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其次,历史学习中,教师还需对学生“善问”意识的培养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还应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因为
历史教学活动一项基本任务是,利用或创设“善问意识”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认知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善问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阶段: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
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第二步: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
第二阶段: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第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问题多做假设性回答。做法是:①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与做出假设性的回答。尽管学生做出的假设性回答大都来自原认知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带有猜测成分,教师还是要允许他们大胆发表。正是在这一论证假设的过程中,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假设及其答案都会自动被淘汰,大大降低了其中的无效信息。②引导学生归纳假设,鼓励删除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
第二步: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发现新问题确定假设之后就进入了求证阶段(学习研究阶段)。
总之,在历史的教与学中,都要有“善问“的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善问”的素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善问”意识。“善问”是教与学的重要手段。
首先,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要有“善问”的素养。它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以“问题”为基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是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式。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上的提问。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发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启而不发,总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于是,他们总认为学生笨,一味责怪学生。其实,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教师问得不得法。而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如果自己的提问技术提高了,那真是有启有发,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教学机智充分展现。这就做到了“善问”。要成为第二种教师,就要明白:第一,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的提问指向思考过程而不是答案,让学生受到思维过程上的启发;第二,这种方法还要求教师把启发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向自己提问,自己启发自己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如何善问?
第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疑问,培养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在讲授“洋务运动”时我提出: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得出:
第二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这就把本课内容“洋务运动”和前面所学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联系到一起,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得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后面分析它的失败打下基础。这样这段历史发展的纵向关系就联系起来了。
第二、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之处设疑,培养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分析当前实际的能力。
在放“甲午风云”的录像前,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近代史上日本为什么能侵略中国?邓世昌身上体现了我中华儿女的那些优秀品质?当今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之争说明了什么?我们青年学生该如何去做?学生看了这些问题后,讨论很热烈,不仅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有了些初步的认知,而且也把历史与现实真实的联系在一起。后在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学生还懂得:爱国主义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我们今天的青年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
第三、在总结概括之处设置疑问,培养学生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讲授“西安事变”中,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西安事变后,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和共产党都不主张杀蒋介石,但二者的出发点一样吗?为什么?
有许多同学都认识到了蒋宋的私人关系,也知道共产党人的出发点是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激烈讨论,大家逐渐认识到: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国民党一派主张不杀蒋介石,是从他们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的;中共不主张杀掉蒋介石却是体现了为抗日着想、为民族着想的宽大胸襟,也体现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同时,中共的这一决定也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
但当我接着提出: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这一点,该如何评价蒋介石?大家的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对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的问题,一方面要作实事求是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蒋介石是屠杀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刽子手,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但就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来讲,虽然蒋介石是被迫答应的,但他这个承诺毕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抗日、对人民、对祖国都是有利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设置得好,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通过设置疑问,教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开动脑筋,这对于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其次,历史学习中,教师还需对学生“善问”意识的培养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还应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因为
历史教学活动一项基本任务是,利用或创设“善问意识”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激发认知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善问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阶段: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
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
第二步: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
第二阶段: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第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发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问题多做假设性回答。做法是:①鼓励学生提出假设与做出假设性的回答。尽管学生做出的假设性回答大都来自原认知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带有猜测成分,教师还是要允许他们大胆发表。正是在这一论证假设的过程中,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假设及其答案都会自动被淘汰,大大降低了其中的无效信息。②引导学生归纳假设,鼓励删除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
第二步: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发现新问题确定假设之后就进入了求证阶段(学习研究阶段)。
总之,在历史的教与学中,都要有“善问“的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善问”的素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善问”意识。“善问”是教与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