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巴比伦》
路内著
重庆出版社 2008.8
定价:22.00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更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巴比伦。但是,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勇气和能力说出自己的“巴比伦”,更多人的人是在回避和躲藏,他们的内心已经将“巴比伦”埋葬。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个70年代生作家有如此沉厚的笔墨,如此真切完整地描述他们自身的成长历程,用独特的笔调描述他们20至30岁的青春历程,它需要构筑的是一代人的青春精神史图景。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的出现让人惊喜。30岁的路小路在上海,面对女友张小尹,回望戴城,用回忆的语调,展示了自己高中毕业后于糖精厂10年工作的经历,路小路的戴城糖精厂,没有英雄传奇,没有生死抉择,它是麻木的,无所事事的,漠然的,然而,这些却都只是外表,路内发掘了这波澜不兴的外表之下那涌动的暗流——渴求与放弃、死亡与新生、热爱和憎恨、反抗和绝望、热烈和冷漠的裂变,对于路小路来说,戴城的糖精厂不仅是他人生道路上空间上的巴比伦,同时也是时间上的巴比伦,它同时为路小路回答“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曾经历什么?”的问题。
古巴比伦人有这样一则拯救神话:洪水要淹没大地,人的罪要受到惩罚。但虔敬的人将得到神的眷顾。巴比伦只有一个人受到神的特赦,这个人将听从神的吩咐,造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要带上动物和种子。待洪水淹没一切生命,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7天,风住水止,动物放出方舟,种子撒在山上,大地和人类都获得新生。这对应的是“我们从何处来?”的问题。除此,“巴比伦”的意义还应在“嚎泣和血泪”、“放逐和奴役”的维度上加以解释。犹太人的国被灭了,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为奴。综上而言,空间的巴比伦意味着放逐和奴役,时间的巴比伦意味着拯救和新生,这对应的是“我们曾经历什么?”的问题。路内的《少年巴比伦》让我们看到70年代人他们如何经历自己的巴比伦,经历自己的沦陷和拯救,呼告与放逐。
路内《少年巴比伦》的少年巴比伦,让我们看到一个年代、一座城市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代人的青春裂变。70年代生人的成长,并不像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女书写、都市书写、言情书写、青春书写所显示的那样,以“都市”、“享受”、“消费”、“独生子的娇生惯养、自我”为标签,他们在 “骄纵”、“浮躁”、“轻浅”等形容词包裹之下有更为真切和更为丰富的经验,因而也有更为痛苦的灵魂需要表达,他们的“历史”是如此独特,如此伤痛、如此残酷和不堪回看。过去,它只是被那些表面上的所谓70年代生人的自我言说遮蔽的。这一代人的独特经验不是被文学严肃地真实地呈现了,相反,它被某种我们关于都市文化、当代文化的大而无当的指认同构、抹杀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路内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的出现,显示了70年代生作家的真正觉醒和成熟。相对于那种以抗父为母题的70年代生作家小说,它不再是简单地对社会、对家庭、对外在于自己的事和物的质问性书写,而调转方向,让灵魂审问自身,它标示的是70年代生作家精神向度的丰满:文字的“追问”开始指向自身,从对过去的回眸和成长的经验中反思自己,因而它不再是单纯的外在抗父的小说,而是内在的反思小说,它展示的是精神的内省力量。
路内的文字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贴近真实的力量,一种是智慧的力量,前一种使路内的小说具有内在的丰饶,它具有生活世界的那种本体亲切和亲和,后一种力量,使他的小说显得好读、耐读,它时刻都会让你发出会心的笑,那种透观生活之后发见的笑谑的意味和反讽的美。
路内著
重庆出版社 2008.8
定价:22.00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更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巴比伦。但是,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勇气和能力说出自己的“巴比伦”,更多人的人是在回避和躲藏,他们的内心已经将“巴比伦”埋葬。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个70年代生作家有如此沉厚的笔墨,如此真切完整地描述他们自身的成长历程,用独特的笔调描述他们20至30岁的青春历程,它需要构筑的是一代人的青春精神史图景。
路内的《少年巴比伦》的出现让人惊喜。30岁的路小路在上海,面对女友张小尹,回望戴城,用回忆的语调,展示了自己高中毕业后于糖精厂10年工作的经历,路小路的戴城糖精厂,没有英雄传奇,没有生死抉择,它是麻木的,无所事事的,漠然的,然而,这些却都只是外表,路内发掘了这波澜不兴的外表之下那涌动的暗流——渴求与放弃、死亡与新生、热爱和憎恨、反抗和绝望、热烈和冷漠的裂变,对于路小路来说,戴城的糖精厂不仅是他人生道路上空间上的巴比伦,同时也是时间上的巴比伦,它同时为路小路回答“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曾经历什么?”的问题。
古巴比伦人有这样一则拯救神话:洪水要淹没大地,人的罪要受到惩罚。但虔敬的人将得到神的眷顾。巴比伦只有一个人受到神的特赦,这个人将听从神的吩咐,造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要带上动物和种子。待洪水淹没一切生命,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7天,风住水止,动物放出方舟,种子撒在山上,大地和人类都获得新生。这对应的是“我们从何处来?”的问题。除此,“巴比伦”的意义还应在“嚎泣和血泪”、“放逐和奴役”的维度上加以解释。犹太人的国被灭了,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为奴。综上而言,空间的巴比伦意味着放逐和奴役,时间的巴比伦意味着拯救和新生,这对应的是“我们曾经历什么?”的问题。路内的《少年巴比伦》让我们看到70年代人他们如何经历自己的巴比伦,经历自己的沦陷和拯救,呼告与放逐。
路内《少年巴比伦》的少年巴比伦,让我们看到一个年代、一座城市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代人的青春裂变。70年代生人的成长,并不像我们习以为常的美女书写、都市书写、言情书写、青春书写所显示的那样,以“都市”、“享受”、“消费”、“独生子的娇生惯养、自我”为标签,他们在 “骄纵”、“浮躁”、“轻浅”等形容词包裹之下有更为真切和更为丰富的经验,因而也有更为痛苦的灵魂需要表达,他们的“历史”是如此独特,如此伤痛、如此残酷和不堪回看。过去,它只是被那些表面上的所谓70年代生人的自我言说遮蔽的。这一代人的独特经验不是被文学严肃地真实地呈现了,相反,它被某种我们关于都市文化、当代文化的大而无当的指认同构、抹杀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路内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的出现,显示了70年代生作家的真正觉醒和成熟。相对于那种以抗父为母题的70年代生作家小说,它不再是简单地对社会、对家庭、对外在于自己的事和物的质问性书写,而调转方向,让灵魂审问自身,它标示的是70年代生作家精神向度的丰满:文字的“追问”开始指向自身,从对过去的回眸和成长的经验中反思自己,因而它不再是单纯的外在抗父的小说,而是内在的反思小说,它展示的是精神的内省力量。
路内的文字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贴近真实的力量,一种是智慧的力量,前一种使路内的小说具有内在的丰饶,它具有生活世界的那种本体亲切和亲和,后一种力量,使他的小说显得好读、耐读,它时刻都会让你发出会心的笑,那种透观生活之后发见的笑谑的意味和反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