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速铁路建设工作,基于高速铁路高速、高密度、高技术及高要求等特点,这对铁路调度指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因此铁路部门需要加快构建铁路调度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来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调度指挥;构建;策略
高铁调度系统作为高铁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其在高铁运行过程中承担着运输组织及非正常应急处置等职责。基于当前高速铁路运营的特点,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来更好的与高速铁路相适应,实现调度安全工作的动态化掌控,全面提高调度安全管理水平,对调度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为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构建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相较于即有线路,高速铁路行车高度集中,这也增加了调度指挥工作的难度。当前高速铁路调度管辖区段里程基本保持在300km~500km之间,其中所管辖的车站为15个左右,由列车调度员负责日常运输工作的统一指挥和操作,而且车站不设车站值班员,这就要求高铁调度要承担既有线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工作。基于高速铁路作业新的特点和新的作业方式,这就使高铁调度承担的安全责任明显增加,出现安全关口前移的现象,因此构建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必要性。基于高铁安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高铁调度指挥面临着较多的变化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迫切要求建立动态排查和控制机制,以此为分析和研判这些风险因素,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识别,提高高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在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工作中,正确、及时的应急处置是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一旦高铁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高铁应争处置能力十分必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围绕安全关键,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及时进行处置,降低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另外,高铁集高科技于一体,一些新技术广泛应用必然带来调度指挥的全新变革,通过构建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可以更好的适应高铁安全辅助决策支持的需要。
2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特点
当前高速铁路调度普遍采用调度集中系统进行指挥,调度员集指挥者和执行者于一身,调度员通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向车站值班员传达调度指挥意图,车站值班员在其管辖范围内布置各工种,并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调度员的指挥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高铁调度集中指挥过程中,调度员在承担既有线列车调度员职责的基础上,还要兼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及调车领导人的職责,需要负责行车设备的操作、调度指令交递、设备维修、行车闭塞处理、进路排列、列车预告、施工预备会组织等工作,集中控制其管辖区域内的道岔、信号和进路,并发出指令,各种反馈情况直接传递给调度员,以此来增强调度员对现场情况的掌控能力。
3构建高铁运输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
3.1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在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针对调度岗位结构缺员问题加以解决,及时补充调度人员,夯实人防基础。同时还要优化CTC系统功能,通守与相关部门及厂家建立定期协调机制,进一步对设备性能进行优化,确保CTC和CCS系统功能的完善。加强与电力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促进TDCS查询系统和列车运行图查询系统的完善,对设备故障及非正常行车情况下的系统自动报警功能进行完善,加大对应急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平台等建设工作,积极采取科技手段来确保高铁调度的安全。
3.2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信息化是调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础,所以铁路部门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积极研发调度指挥安全和质量分析平台,尽快实现调度命令自动检查,完善列车质量分析等功能。加快建设调度模拟仿真指挥系统,为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和实作培训奠定基础。
3.3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铁路部门在原则上是每年召开一次全路范围的调度工作会议,来落实运输有关重点工作。根据阶段运输重点,定期组织召开区域运输协调会,交流经验,完善并落实区域运输协议,解决局部及阶段性运输问题。铁路局应建立以主管运输副局长牵头,运输有关部门参加的日常运输生产内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具体运输问题。围绕分界口畅通,完善局间协调机制,加强局间协作,根据需要组织召开分界站会议;完善铁路局、站段、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及企业间运输协调机制,畅通运输生产各环节,为增运增收创造有利环境。
3.4搞好“三控”,确保“链式安全”
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自我控制、列车调度员与助理调度员相互控制、相邻调度台间及调度各工种间他人控制的三级控制制度,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关键作业实行重点卡控,最终形成调度指挥的全过程控制,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以点保线、以线保链,实现整个高速铁路网的“链式安全”。
3.5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
突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要素,排查和梳理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积极探索、研究、建立调度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动态明确安全风险源排查、风险点确定、动态检查、过程控制、全程考核等要求,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和作业要求,强化对关键作业、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时段的检查和卡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全方位、全闭环,形成具有调度特色的安全风险管理。
3.6构建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围绕高铁设备进行故障模拟,针对安全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进行检查,确保调度员之间相互协作及协调程度的提高。而且通过应急演练能够对信息沟通渠道和部门协调机制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调度人员对应急处置规章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和检验,提高调度人员应急情况下的操作和协调能力,为调度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需要制定科学的调度应急预案,并进一步对预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使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针对高铁设备故障的特点,需要对作业流程进行细化,并积极制定具体的细化措施,基于应急处置规范要求来确保预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制定各工种应急处置流程指导书和安全卡控表,实现对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4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网不断拓展,为了确保高铁运行的安全,需要积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善铁路技术设备条件,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高铁调度指挥的安全,保证高铁安全、稳定的运输。
参考文献:
[1]刘建伟.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25).
[2]王瑞斌.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
[3]郭风东,李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09).
关键词: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调度指挥;构建;策略
高铁调度系统作为高铁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其在高铁运行过程中承担着运输组织及非正常应急处置等职责。基于当前高速铁路运营的特点,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来更好的与高速铁路相适应,实现调度安全工作的动态化掌控,全面提高调度安全管理水平,对调度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为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构建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相较于即有线路,高速铁路行车高度集中,这也增加了调度指挥工作的难度。当前高速铁路调度管辖区段里程基本保持在300km~500km之间,其中所管辖的车站为15个左右,由列车调度员负责日常运输工作的统一指挥和操作,而且车站不设车站值班员,这就要求高铁调度要承担既有线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工作。基于高速铁路作业新的特点和新的作业方式,这就使高铁调度承担的安全责任明显增加,出现安全关口前移的现象,因此构建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必要性。基于高铁安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高铁调度指挥面临着较多的变化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迫切要求建立动态排查和控制机制,以此为分析和研判这些风险因素,并对安全隐患进行识别,提高高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在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工作中,正确、及时的应急处置是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一旦高铁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提高高铁应争处置能力十分必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围绕安全关键,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及时进行处置,降低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另外,高铁集高科技于一体,一些新技术广泛应用必然带来调度指挥的全新变革,通过构建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可以更好的适应高铁安全辅助决策支持的需要。
2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特点
当前高速铁路调度普遍采用调度集中系统进行指挥,调度员集指挥者和执行者于一身,调度员通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向车站值班员传达调度指挥意图,车站值班员在其管辖范围内布置各工种,并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调度员的指挥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高铁调度集中指挥过程中,调度员在承担既有线列车调度员职责的基础上,还要兼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及调车领导人的職责,需要负责行车设备的操作、调度指令交递、设备维修、行车闭塞处理、进路排列、列车预告、施工预备会组织等工作,集中控制其管辖区域内的道岔、信号和进路,并发出指令,各种反馈情况直接传递给调度员,以此来增强调度员对现场情况的掌控能力。
3构建高铁运输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
3.1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在高铁调度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针对调度岗位结构缺员问题加以解决,及时补充调度人员,夯实人防基础。同时还要优化CTC系统功能,通守与相关部门及厂家建立定期协调机制,进一步对设备性能进行优化,确保CTC和CCS系统功能的完善。加强与电力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促进TDCS查询系统和列车运行图查询系统的完善,对设备故障及非正常行车情况下的系统自动报警功能进行完善,加大对应急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平台等建设工作,积极采取科技手段来确保高铁调度的安全。
3.2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信息化是调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础,所以铁路部门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积极研发调度指挥安全和质量分析平台,尽快实现调度命令自动检查,完善列车质量分析等功能。加快建设调度模拟仿真指挥系统,为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和实作培训奠定基础。
3.3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铁路部门在原则上是每年召开一次全路范围的调度工作会议,来落实运输有关重点工作。根据阶段运输重点,定期组织召开区域运输协调会,交流经验,完善并落实区域运输协议,解决局部及阶段性运输问题。铁路局应建立以主管运输副局长牵头,运输有关部门参加的日常运输生产内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具体运输问题。围绕分界口畅通,完善局间协调机制,加强局间协作,根据需要组织召开分界站会议;完善铁路局、站段、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及企业间运输协调机制,畅通运输生产各环节,为增运增收创造有利环境。
3.4搞好“三控”,确保“链式安全”
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自我控制、列车调度员与助理调度员相互控制、相邻调度台间及调度各工种间他人控制的三级控制制度,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关键作业实行重点卡控,最终形成调度指挥的全过程控制,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以点保线、以线保链,实现整个高速铁路网的“链式安全”。
3.5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
突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要素,排查和梳理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积极探索、研究、建立调度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动态明确安全风险源排查、风险点确定、动态检查、过程控制、全程考核等要求,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和作业要求,强化对关键作业、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时段的检查和卡控,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全方位、全闭环,形成具有调度特色的安全风险管理。
3.6构建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围绕高铁设备进行故障模拟,针对安全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进行检查,确保调度员之间相互协作及协调程度的提高。而且通过应急演练能够对信息沟通渠道和部门协调机制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调度人员对应急处置规章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和检验,提高调度人员应急情况下的操作和协调能力,为调度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需要制定科学的调度应急预案,并进一步对预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使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针对高铁设备故障的特点,需要对作业流程进行细化,并积极制定具体的细化措施,基于应急处置规范要求来确保预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制定各工种应急处置流程指导书和安全卡控表,实现对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4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网不断拓展,为了确保高铁运行的安全,需要积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善铁路技术设备条件,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高铁调度指挥的安全,保证高铁安全、稳定的运输。
参考文献:
[1]刘建伟.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策略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25).
[2]王瑞斌.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
[3]郭风东,李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