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正处于制度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地区竞争既可以理解我国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特殊路径;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地区间发展水平收敛趋势的产生机理,进而可以深入地分析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利益机制和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地区竞争 产业空间结构 竞争优势
我国学术界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这一特殊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机理时,几乎都注意到了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在其中的作用,并将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作为一个有效的解释变量来探讨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由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国家产业空间结构的特殊形态,而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也是地区竞争的特殊形态,按照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分析路径,可以将地区竞争的某种特殊形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某一特殊状态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研究,推广到地区竞争的一般形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一般形态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从而得出地区竞争是国家产业空间结构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产业空间结构演进机理的理论解释模型。
一、相关研究述评
尽管比较优势理论将区域竞争作为宏观空间尺度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和演进的动力,但由于讨论的是区域竞争而不是地区竞争,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以及产业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处于制度转型过程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讨论整体制度变迁,还是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趋势,都必须重视地区竞争和地区政府的作用这两个变量。因此,纯粹用区域竞争理论来研究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都不大可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如果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使用“地区”而不是一般的区域范畴,就能更有效地解释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问题。
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企业的最优区位问题,很少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布局问题,而且在具体分析企业最优区位时大量运用了静态或比较静态的方法,并没有从动态角度去研究各个企业和部门的行为,因此,区位理论主要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静态的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理论。
而且,区位理论对企业最优区位的选择或企业空间布局的分析,一般重视的是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注重单个区域的要素聚集与扩散效应研究的区位理论必然存在着忽视多个区域之间形成的合作与竞争格局的局限,进而就很少涉及一个国家的产业空间结构及其变化问题。中心-外围模型考察的是产业布局的宏观结构,但对地区竞争在其中的作用重视不够。
正是由于上述局限,尽管国外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区位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大多数成果已经模型化,且已整合进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中,但到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建立起解释国家这一空间尺度的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标准理论模型。区域经济学更多的是关注区域自身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问题,而对在区际关系及其对国家产业空间结构演进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树不多。
二、地区竞争视角对于研究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特殊意义
目前,学术界有一种倾向,就是将地区利益、地区竞争和地区封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不良经济现象等同起来,一概予以负面判断,甚至认为地方利益和地区竞争是国家实现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演进的障碍。然而在处于市场经济的联邦制国家和实行财政分权的单一制国家,地区(指行政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则是其利益代表,因此,地区竞争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而非中国分权式改革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且地区竞争既要受一国宏观法律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也要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监管以及辖区民众的有效监督。同时,地区竞争是一个长期的多重博弈过程,回馈机制和学习效应的不断累积将使博弈充满合意性,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仅是特定发展阶段、特定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理性选择,而不是地区竞争的主要方面。
地区竞争就是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主导的行政区间在经济发展上的竞争,它是区域竞争的特殊形态。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竞争而言,地区竞争既包括地区间产业或企业基于产品市场拓展的竞争,也包括地方政府间为提升本地产业或企业竞争力而展开的竞争。较早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地区竞争的视角分析我国制度变迁的特殊路径。 在已经形成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学者们都敏锐地觉察到了地区竞争这一理论视角对研究中国制度转型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系列经济现象的重要性。德国华裔学者何梦笔就认为:“观察表明,在俄罗斯或中国这样具有巨大疆域、资源和政治经济实力的国家……由布雷顿所引入的‘政府竞争’概念是一个或许极为恰当的分析工具。”因为,“无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在我国当代,政府间的竞争是现实存在的。在地方化格局的基础上,中国的政府体系实际上表现出竞争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竞争”。
可见,地区竞争尤其是地方政府竞争是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通过它既可以理解我国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特殊路径;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地区间发展水平收敛趋势的产生机理,进而可以深入地分析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利益机制和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动力机制。
三、地区竞争对产业空间结构合理演进的积极作用
规范有序的地区竞争将推动地区产业聚集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导致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演进。
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重新配置与组合的过程,核心是主导部门的交替更迭。 从区内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衰退产业的过剩生产力向成长产业聚集和集中的过程。某一地区的新兴产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把闲置的资源和衰退产业中的生产经营资源吸引过来,完成主导产业的新陈代谢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区际分工和地区竞争的角度来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则是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同属于某一产业或几个产业的多数企业寻求空间转换的共同意愿和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的进化、地区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动,都会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变化,通过要素流动等方式实现产业的区际转移。因此,地区产业结构演进是在独立成长和区际竞争两个维度上展开的 。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竞争的目标、方式和内容是不相同的,它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也是不相同的。
1.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的边际收益持续下降,地区间围绕生产要素收益的提高而展开工业化竞争,建立合理的地区产业体系,特别是工业体系是竞争的主要内容。农产品成本要大幅度下降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农产品的低收入弹性使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相对(相对于工业和服务来说)较低的水平,成本高,价格低,创造财富的规模和能力提高缓慢,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始终存在,并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等量规模的农业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而致使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之,工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各行业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其吸收劳动力比重趋于上升,但是由于工业技术进步快,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致使等量工业资本吸收劳动力减少,工业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也由劳动力的增加转向资金投入的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它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服务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又具备技术密集型特性,从而既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2.当自身产业发展面临内部市场和资源约束时,地区开放、区际联系的建立构成当务之急,鉴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间贸易将是地区竞争的基本内容,比较优势的获得是各地的主要竞争目标;在现实经济中,企业根据地区的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选择生产方向(产业定位),生产优势产品,形成比较优势,所有地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集合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地区竞争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模式是由具体的现实经济因素(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决定的。各个地区以现有的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条件来选择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形成地区企业、产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一个地区比较优势模式的特征,进而决定一个地区的竞争力。
3.随着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断收敛,产业的部门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地区间的分工由部门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地区间产业竞争将会成为同一产业的竞争,产业竞争优势的确立是主要目标。因为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工,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因此,从区际分工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竞争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所以,从地区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讲,当地区间的分工处于产业间分工,特别是垂直型产业分工,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为产业间贸易时,产业比较优势的获得至关重要;而当地区间的分工发展到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时,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就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君华彭玉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7,2
[2]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地区竞争 产业空间结构 竞争优势
我国学术界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这一特殊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机理时,几乎都注意到了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在其中的作用,并将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作为一个有效的解释变量来探讨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由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国家产业空间结构的特殊形态,而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也是地区竞争的特殊形态,按照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分析路径,可以将地区竞争的某种特殊形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某一特殊状态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研究,推广到地区竞争的一般形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一般形态之间的联系的研究。从而得出地区竞争是国家产业空间结构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产业空间结构演进机理的理论解释模型。
一、相关研究述评
尽管比较优势理论将区域竞争作为宏观空间尺度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和演进的动力,但由于讨论的是区域竞争而不是地区竞争,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竞争以及产业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处于制度转型过程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讨论整体制度变迁,还是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产业空间结构的演进趋势,都必须重视地区竞争和地区政府的作用这两个变量。因此,纯粹用区域竞争理论来研究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都不大可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如果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使用“地区”而不是一般的区域范畴,就能更有效地解释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问题。
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企业的最优区位问题,很少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布局问题,而且在具体分析企业最优区位时大量运用了静态或比较静态的方法,并没有从动态角度去研究各个企业和部门的行为,因此,区位理论主要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静态的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理论。
而且,区位理论对企业最优区位的选择或企业空间布局的分析,一般重视的是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注重单个区域的要素聚集与扩散效应研究的区位理论必然存在着忽视多个区域之间形成的合作与竞争格局的局限,进而就很少涉及一个国家的产业空间结构及其变化问题。中心-外围模型考察的是产业布局的宏观结构,但对地区竞争在其中的作用重视不够。
正是由于上述局限,尽管国外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区位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大多数成果已经模型化,且已整合进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中,但到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建立起解释国家这一空间尺度的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标准理论模型。区域经济学更多的是关注区域自身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问题,而对在区际关系及其对国家产业空间结构演进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树不多。
二、地区竞争视角对于研究中国产业空间结构演进的特殊意义
目前,学术界有一种倾向,就是将地区利益、地区竞争和地区封锁、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不良经济现象等同起来,一概予以负面判断,甚至认为地方利益和地区竞争是国家实现产业空间结构合理化演进的障碍。然而在处于市场经济的联邦制国家和实行财政分权的单一制国家,地区(指行政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则是其利益代表,因此,地区竞争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而非中国分权式改革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且地区竞争既要受一国宏观法律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规范,也要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监管以及辖区民众的有效监督。同时,地区竞争是一个长期的多重博弈过程,回馈机制和学习效应的不断累积将使博弈充满合意性,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仅是特定发展阶段、特定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理性选择,而不是地区竞争的主要方面。
地区竞争就是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主导的行政区间在经济发展上的竞争,它是区域竞争的特殊形态。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竞争而言,地区竞争既包括地区间产业或企业基于产品市场拓展的竞争,也包括地方政府间为提升本地产业或企业竞争力而展开的竞争。较早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地区竞争的视角分析我国制度变迁的特殊路径。 在已经形成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学者们都敏锐地觉察到了地区竞争这一理论视角对研究中国制度转型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系列经济现象的重要性。德国华裔学者何梦笔就认为:“观察表明,在俄罗斯或中国这样具有巨大疆域、资源和政治经济实力的国家……由布雷顿所引入的‘政府竞争’概念是一个或许极为恰当的分析工具。”因为,“无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在我国当代,政府间的竞争是现实存在的。在地方化格局的基础上,中国的政府体系实际上表现出竞争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制度竞争”。
可见,地区竞争尤其是地方政府竞争是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通过它既可以理解我国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特殊路径;也可以部分地解释地区间发展水平收敛趋势的产生机理,进而可以深入地分析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利益机制和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动力机制。
三、地区竞争对产业空间结构合理演进的积极作用
规范有序的地区竞争将推动地区产业聚集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导致产业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演进。
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重新配置与组合的过程,核心是主导部门的交替更迭。 从区内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衰退产业的过剩生产力向成长产业聚集和集中的过程。某一地区的新兴产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把闲置的资源和衰退产业中的生产经营资源吸引过来,完成主导产业的新陈代谢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区际分工和地区竞争的角度来理解,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则是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同属于某一产业或几个产业的多数企业寻求空间转换的共同意愿和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的进化、地区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动,都会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变化,通过要素流动等方式实现产业的区际转移。因此,地区产业结构演进是在独立成长和区际竞争两个维度上展开的 。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竞争的目标、方式和内容是不相同的,它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也是不相同的。
1.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的边际收益持续下降,地区间围绕生产要素收益的提高而展开工业化竞争,建立合理的地区产业体系,特别是工业体系是竞争的主要内容。农产品成本要大幅度下降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农产品的低收入弹性使农产品价格始终处于相对(相对于工业和服务来说)较低的水平,成本高,价格低,创造财富的规模和能力提高缓慢,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始终存在,并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等量规模的农业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而致使劳动力不断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之,工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各行业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其吸收劳动力比重趋于上升,但是由于工业技术进步快,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致使等量工业资本吸收劳动力减少,工业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也由劳动力的增加转向资金投入的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它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到工业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新兴服务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既保留了劳动密集型特性,又具备技术密集型特性,从而既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2.当自身产业发展面临内部市场和资源约束时,地区开放、区际联系的建立构成当务之急,鉴于地区差异的存在,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间贸易将是地区竞争的基本内容,比较优势的获得是各地的主要竞争目标;在现实经济中,企业根据地区的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选择生产方向(产业定位),生产优势产品,形成比较优势,所有地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集合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地区竞争力。因此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模式是由具体的现实经济因素(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决定的。各个地区以现有的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条件来选择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形成地区企业、产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一个地区比较优势模式的特征,进而决定一个地区的竞争力。
3.随着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断收敛,产业的部门结构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地区间的分工由部门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地区间产业竞争将会成为同一产业的竞争,产业竞争优势的确立是主要目标。因为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工,决定产业发展方向,因此,从区际分工的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竞争优势决定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竞争中获取收益的能力。所以,从地区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讲,当地区间的分工处于产业间分工,特别是垂直型产业分工,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为产业间贸易时,产业比较优势的获得至关重要;而当地区间的分工发展到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区际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时,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就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君华彭玉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7,2
[2]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