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解读阿富汗文化的狂潮,而这主要得益于该书在意象呼应与文化隐喻方面存在的独到之处,基于此,本文就《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该书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进行了深入解读,希望由此更加深入地解读小说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意象呼应 文化隐喻
《追风筝的人》一书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座,作品本身描绘的是活生生的阿富汗人的故事,因此被视作“能够深入解读阿富汗文化的途径”,为了更深入理解书中所描绘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本文就《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的解读展开具体研究。
一.《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结构
《追风筝的人》一书的主人公是阿米尔,而故事则主要在主人公与仆人哈桑之间展开,由于二者之间天然存在的等级、社会地位、宗教、种族等差异以及主人公阿米尔懦弱的性格,当哈桑遭到残暴侮辱时阿米尔选择了退缩,这种背叛友谊的行为也给阿米尔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并一直伴随他二十六年。隨后主人公一家因时局动荡逃到美国,在父亲去世后,阿米尔得知了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这时哈桑早已死于塔利班的枪口之下。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落入暴徒之手的消息也相继传来,这一次主人公阿米尔没有选择退缩,他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道路”,并最终救出了惨遭虐待的索拉博[1]。2006年,我国引进了《追风筝的人》一书,国内读者也给予了该作品高度好评。虽然《追风筝的人》一书属于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由于小说的题材超出了主人公阿米尔的“私人生活”,这就使得整部作品蕴含着浓郁的阿富汗文化意蕴,本文认为,这正是《追风筝的人》得以引起超越国界文化思考的原因所在。
二.《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
1.风筝
风筝属于《追风筝的人》的核心意象,其本身也具备着丰富的文化隐喻性,这点在风筝调动冲突元素、贯穿全文中均有着较为直观的体现。《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而这两次经历则描绘了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的受挫与新生、背叛与救赎。斗风筝是阿富汗的古老风俗,当地将这一活动视作勇敢者的游戏,主人公阿米尔所在的喀布尔地区也会每年举行大型的风筝赛事,由于参加斗风筝比赛是赢得父亲关爱的唯一途径,这就使得风筝在全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深化,对贯穿全文的友情、背叛、负担等情节的描绘也都在风筝的推动之下展开,可以说风筝很好的铺垫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主题。
1996年,掌握政权的塔利班明令禁止了斗风筝这一阿富汗风俗,由此《追风筝的人》开始脱离简单的成长主题,附加了更深意更广阔的人文意义,阿富汗民众的个人命运由此如同断线的风筝般飘摇不定。到了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阿米尔顺利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索拉博却因塔利班的凌辱陷入了深深的自闭之中,最终主人公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又一次放起了高高的风筝,索拉博才走出了自闭的阴影,我们的主人公阿米尔也真正完成了自我救赎。这时的风筝不仅仅可以视作上帝的救赎,更可以看作阿米尔自身成长道路上所重视的亲情、友情、善良等积极要素,这些要素通过风筝的隐喻才使得主人公阿米尔成为了健全的人[2]。
2.石榴树
石榴树也是贯穿小说全文的重要意象,通过前后呼应,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追风筝的人》中的石榴树位于主人公阿米尔父亲房子北边的山顶上,该树不仅是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见证,同时也见证了二人之间的友情决裂。最初,阿米尔与哈桑在石榴树上刻下了“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这一时期正处于阿富汗政局动荡前,两人纯洁的友情是对宁静生活的最好诠释。在哈桑遭受凌辱后,主人公阿米尔却在石榴树前寄希望于哈桑拿石榴打他来缓解自身的内疚,哈桑拒绝后,阿米尔却挑衅地用石榴砸打他,小说中哈桑“又惊又痛地放声大哭,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直观传达了其心情,石榴树前二人的友谊由此真正成为了过去。随着哈桑离开、阿米尔逃到美国、阿富汗和平生活的瓦解,石榴树也“多年没有结果实了”。主人公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时,石榴树意象再次出现,在拯救索拉博的过程中,阿米尔发现童年的石榴树早已枯萎凋零、苍老得不成样子,即便是这样刻在石榴树上的阿米尔与哈桑友情见证却仍清晰可见,这为主人公阿米尔完成自身救赎、救出索拉博提供了希望。
3.弹弓
弹弓的意象在《追风筝的人》中与哈桑父子两代人相连,无论是哈桑和索拉博的童年生活,还是二人抗争命运的态度,弹弓都在其中给出了喻示,弹弓既是玩具,也是致命武器。儿时的哈桑曾使用弹弓保护阿米尔免受恶少阿塞夫的伤害,但这也为哈桑日后遭受报复性奸辱埋下了伏笔,也许正是由于童年的经历,哈桑早早便教会了索拉博射弹弓的技巧。弹弓贯穿于哈桑父子二人的童年,而在故事的高潮阿米尔与阿塞夫搏斗时,索拉博则通过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左眼,这不仅救下了阿米尔的命,也与哈桑小时曾说过的使阿塞夫变为独眼龙的誓言相呼应,可见弹弓意象在《追风筝的人》小说叙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4.兔唇
兔唇意象与《追风筝的人》小说的成长属性紧密相连,兔唇是小说中哈桑儿时的形象,这一时期哈桑被称作“永远燃着微笑的兔唇”,带着笑容紧随在小主人阿米尔身后的形象也是哈桑儿时的形象符号,这一符号在阿米尔心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令人讽刺的是哈桑在整形后不再有兔唇,但随后发生的奸辱却使得其不再微笑,阿米尔与哈桑直接跨过社会地位、等级、宗教之后所建立的友谊也渐渐成为了过去,自身的懦弱表现也使得阿米尔落下了心病;到了故事的高潮,阿米尔决定“再次成为好人”,而这次挡在他面前的仍旧是那个奸辱哈桑的阿塞夫,与阿塞夫决斗的过程中阿米尔恰好被打得“上唇裂成两半,从人中裂开,像兔唇那样”,这种戏剧性的刻画仿佛在诉说阿米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兔唇由此连接了阿米尔与哈桑的兄弟血脉,阿米尔的心病也由此痊愈;故事的最后,为了改变深受磨难而变得空洞沉默的索拉博,阿米尔如同多年前的哈桑一般追起了风筝,而这时他的脸上挂起了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兔唇意象由此贯穿于全文。
《追风筝的人》一书的成功与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巧妙使用“风筝”、“兔唇”等带有文化隐喻性的符号有着较强关联,而这种贯穿于全文始终的文化隐喻也使得小说的故事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氛围和情绪表达,作品的张力提升、人性内涵丰富也得益于此。总的来说,风筝意象属于《追风筝的人》一书的基本线索与文化精神构成,其不单单发挥着传播阿富汗文化和民俗的作用,通过追风筝的循环叙事阿米尔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小说的核心思想也围绕其展开。石榴树、弹弓和兔唇则在小说中发挥着叙事方面的功能,这些意象之间的对话形成了小说的独有意境,小说的主题深化也得益于此,由此可见意象对于这部作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风筝、石榴树、弹弓、兔唇四方面属于《追风筝的人》中所涉及的意象呼应与文化隐喻,而通过这些内容《追风筝的人》一书的的成长主题、对阿富汗文化的深入刻画、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旅才得以通过文字渗入每一位读者内心,由此可见风筝、石榴树、弹弓、兔唇在全书中的地位,最后希望对这些内容展开研究的本文能够在关于《追风筝的人》的相关研究与阅读中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洪军,刘红霞.双重文化身份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09-114.
[2]彭曦.试论《追风筝的人》的“文化寻根”意识[J].理论观察,2014,(04):28-129.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意象呼应 文化隐喻
《追风筝的人》一书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座,作品本身描绘的是活生生的阿富汗人的故事,因此被视作“能够深入解读阿富汗文化的途径”,为了更深入理解书中所描绘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本文就《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的解读展开具体研究。
一.《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结构
《追风筝的人》一书的主人公是阿米尔,而故事则主要在主人公与仆人哈桑之间展开,由于二者之间天然存在的等级、社会地位、宗教、种族等差异以及主人公阿米尔懦弱的性格,当哈桑遭到残暴侮辱时阿米尔选择了退缩,这种背叛友谊的行为也给阿米尔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并一直伴随他二十六年。隨后主人公一家因时局动荡逃到美国,在父亲去世后,阿米尔得知了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这时哈桑早已死于塔利班的枪口之下。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落入暴徒之手的消息也相继传来,这一次主人公阿米尔没有选择退缩,他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道路”,并最终救出了惨遭虐待的索拉博[1]。2006年,我国引进了《追风筝的人》一书,国内读者也给予了该作品高度好评。虽然《追风筝的人》一书属于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由于小说的题材超出了主人公阿米尔的“私人生活”,这就使得整部作品蕴含着浓郁的阿富汗文化意蕴,本文认为,这正是《追风筝的人》得以引起超越国界文化思考的原因所在。
二.《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
1.风筝
风筝属于《追风筝的人》的核心意象,其本身也具备着丰富的文化隐喻性,这点在风筝调动冲突元素、贯穿全文中均有着较为直观的体现。《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而这两次经历则描绘了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的受挫与新生、背叛与救赎。斗风筝是阿富汗的古老风俗,当地将这一活动视作勇敢者的游戏,主人公阿米尔所在的喀布尔地区也会每年举行大型的风筝赛事,由于参加斗风筝比赛是赢得父亲关爱的唯一途径,这就使得风筝在全书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深化,对贯穿全文的友情、背叛、负担等情节的描绘也都在风筝的推动之下展开,可以说风筝很好的铺垫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主题。
1996年,掌握政权的塔利班明令禁止了斗风筝这一阿富汗风俗,由此《追风筝的人》开始脱离简单的成长主题,附加了更深意更广阔的人文意义,阿富汗民众的个人命运由此如同断线的风筝般飘摇不定。到了故事的最后,主人公阿米尔顺利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索拉博却因塔利班的凌辱陷入了深深的自闭之中,最终主人公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又一次放起了高高的风筝,索拉博才走出了自闭的阴影,我们的主人公阿米尔也真正完成了自我救赎。这时的风筝不仅仅可以视作上帝的救赎,更可以看作阿米尔自身成长道路上所重视的亲情、友情、善良等积极要素,这些要素通过风筝的隐喻才使得主人公阿米尔成为了健全的人[2]。
2.石榴树
石榴树也是贯穿小说全文的重要意象,通过前后呼应,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追风筝的人》中的石榴树位于主人公阿米尔父亲房子北边的山顶上,该树不仅是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见证,同时也见证了二人之间的友情决裂。最初,阿米尔与哈桑在石榴树上刻下了“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这一时期正处于阿富汗政局动荡前,两人纯洁的友情是对宁静生活的最好诠释。在哈桑遭受凌辱后,主人公阿米尔却在石榴树前寄希望于哈桑拿石榴打他来缓解自身的内疚,哈桑拒绝后,阿米尔却挑衅地用石榴砸打他,小说中哈桑“又惊又痛地放声大哭,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直观传达了其心情,石榴树前二人的友谊由此真正成为了过去。随着哈桑离开、阿米尔逃到美国、阿富汗和平生活的瓦解,石榴树也“多年没有结果实了”。主人公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时,石榴树意象再次出现,在拯救索拉博的过程中,阿米尔发现童年的石榴树早已枯萎凋零、苍老得不成样子,即便是这样刻在石榴树上的阿米尔与哈桑友情见证却仍清晰可见,这为主人公阿米尔完成自身救赎、救出索拉博提供了希望。
3.弹弓
弹弓的意象在《追风筝的人》中与哈桑父子两代人相连,无论是哈桑和索拉博的童年生活,还是二人抗争命运的态度,弹弓都在其中给出了喻示,弹弓既是玩具,也是致命武器。儿时的哈桑曾使用弹弓保护阿米尔免受恶少阿塞夫的伤害,但这也为哈桑日后遭受报复性奸辱埋下了伏笔,也许正是由于童年的经历,哈桑早早便教会了索拉博射弹弓的技巧。弹弓贯穿于哈桑父子二人的童年,而在故事的高潮阿米尔与阿塞夫搏斗时,索拉博则通过弹弓射瞎了阿塞夫的左眼,这不仅救下了阿米尔的命,也与哈桑小时曾说过的使阿塞夫变为独眼龙的誓言相呼应,可见弹弓意象在《追风筝的人》小说叙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4.兔唇
兔唇意象与《追风筝的人》小说的成长属性紧密相连,兔唇是小说中哈桑儿时的形象,这一时期哈桑被称作“永远燃着微笑的兔唇”,带着笑容紧随在小主人阿米尔身后的形象也是哈桑儿时的形象符号,这一符号在阿米尔心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令人讽刺的是哈桑在整形后不再有兔唇,但随后发生的奸辱却使得其不再微笑,阿米尔与哈桑直接跨过社会地位、等级、宗教之后所建立的友谊也渐渐成为了过去,自身的懦弱表现也使得阿米尔落下了心病;到了故事的高潮,阿米尔决定“再次成为好人”,而这次挡在他面前的仍旧是那个奸辱哈桑的阿塞夫,与阿塞夫决斗的过程中阿米尔恰好被打得“上唇裂成两半,从人中裂开,像兔唇那样”,这种戏剧性的刻画仿佛在诉说阿米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兔唇由此连接了阿米尔与哈桑的兄弟血脉,阿米尔的心病也由此痊愈;故事的最后,为了改变深受磨难而变得空洞沉默的索拉博,阿米尔如同多年前的哈桑一般追起了风筝,而这时他的脸上挂起了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兔唇意象由此贯穿于全文。
《追风筝的人》一书的成功与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巧妙使用“风筝”、“兔唇”等带有文化隐喻性的符号有着较强关联,而这种贯穿于全文始终的文化隐喻也使得小说的故事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氛围和情绪表达,作品的张力提升、人性内涵丰富也得益于此。总的来说,风筝意象属于《追风筝的人》一书的基本线索与文化精神构成,其不单单发挥着传播阿富汗文化和民俗的作用,通过追风筝的循环叙事阿米尔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小说的核心思想也围绕其展开。石榴树、弹弓和兔唇则在小说中发挥着叙事方面的功能,这些意象之间的对话形成了小说的独有意境,小说的主题深化也得益于此,由此可见意象对于这部作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风筝、石榴树、弹弓、兔唇四方面属于《追风筝的人》中所涉及的意象呼应与文化隐喻,而通过这些内容《追风筝的人》一书的的成长主题、对阿富汗文化的深入刻画、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旅才得以通过文字渗入每一位读者内心,由此可见风筝、石榴树、弹弓、兔唇在全书中的地位,最后希望对这些内容展开研究的本文能够在关于《追风筝的人》的相关研究与阅读中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洪军,刘红霞.双重文化身份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09-114.
[2]彭曦.试论《追风筝的人》的“文化寻根”意识[J].理论观察,2014,(04):28-129.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