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活着就是生命的满涨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y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任文化部部长的他写下辞职信,决定潜心写作
  每年盛夏,王蒙都会去北戴河中国作协 “创作之家”避暑,上午写作,下午 游泳,晚上散步,秋后才回北京。最近几年,北戴河游泳场以年龄为由,规劝已至耄耋的他不要游了,但他还是坚持下海,劈波斩浪——不是无畏,而是最大的风浪,他早已见识在人生里。
  他是15岁就参加革命的少年布尔什维克,新中国成立后是“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青春万岁”的弱冠之年被划成右派,自我流放新疆16年。重回北京后,王蒙是文坛归来的英雄、“重放的鲜花”、文学青年的偶像,从《人民文学》主编到作协书记,当了中央委员,又当文化部部长……芝麻开花节节高,上世纪80年代,是文化圈当之无愧的主角、大腕。
  “创作之家”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至今还叫他“部长”。文学却是他从未放下的人生底色。
  1988年,还在文化部部长任上的王蒙创作过一首诗《旅店》:需要一把钥匙/哪一把呢/是宿命也是随机/……一个潦草的故事/一个陌生亲切的世界/在时限内结账前/属于你。王蒙说过,这首诗“写出了我人生中的一些滋味”。上任前,他曾找了一圈关系,不为“跑官”,却为推辞。推辞未成,“是宿命也是随机”,人生的钥匙暂时归于了政治。
  那时的王蒙,住在朝内北小街46号一座小而旧的院子里。这座小院外面看着平凡无奇,却住过毛主席的老师、语言学家黎锦熙,“文革”以后还住过夏衍,有点“历史价值”。老北京四合院都是一亩三分地,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猫懒狗胖丫头”。部长当得再忙,一进小院,四棵树,一堆猫,春摘香椿秋收枣,石榴柿子枝头闹。作家张承志来了都说,喜欢这种旧房子,“旧房子有很多故事,新房子没有”。
  这里的故事,多与文学有关。在这个小院里,王蒙接待过许许多多的“文友”,日本的井上靖、台湾的琼瑶、旅美诗人郑予愁、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德国汉学家顾彬……那时的琼瑶,谦逊又诚实,看到王蒙作品的外文译本很是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呢。”
  小院离王蒙之前担任总编的《人民文学》不远,不少写作同行、编辑记者前来造访。当总编时,王蒙让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革命真正登堂入室。那是《人民文学》的辉煌时刻,也是当代文学的辉煌时刻。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出现在这本龙头刊物上,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何立伟的《花非花》,阿城、莫言、马原、韩少功、刘心武……新人与老人同辉,先锋与主流交错,立起一个个文学潮头。王蒙自己也在各种编务、会务之余,创作出一部《活动变人形》,前不久还入选《小说选刊》评的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在小院里,身为部长的王蒙于各种喧嚣中继续保持创作,《暗杀——三三二二》《白衣服与黑衣服》,一大堆的中篇、短篇,关于《红楼梦》、李商隐的文字,还有外国小说的英译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我究竟是谁?”从1979年新疆归来,被逐渐重视之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徘徊在王蒙心头。在这个小院中,在百忙之中的写作里,王蒙也终于找到答案。
  1988年国庆,上任文化部部长两年多,正是局面已定、四方看好之时,王蒙给中央领导写了辞职信。后来回忆时,他说:“我隐隐有一个感觉,当时并不清晰,但是事实,如果我继续做上三五年,我也会变化的。我会越来越沉迷于权力、路线直到政治观点的研讨争拗。各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已经下了决心,我必须下来,我没有别的选择。”
  半年后,王蒙退休,给自己留下了一首古诗,他最得意于其中两句:“急流勇退古来难,心未飘飘身已还。”给世人,则留下一张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全都绽开的照片。
  在政治和文学之间,王蒙说自己的“热度”显然在后者。“与纯粹的政治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我有文学癖好,我从来没有追求过哪怕一星半点的‘仕途’。”但如今,“想否认也不可能了”,王蒙说,“政治的本质不是别的,就是生活,就是命运,就是故事”。
  1988年的文坛,有人决定归来,也有人离开。高行健去了法国,顾城定居新西兰。在最后属于文学的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王朔笑傲影坛;贾平凹靠《浮躁》获奖;苏童写出《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在先锋派站稳脚跟;北岛颁发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今天》诗歌奖。30年过去,有人还在求索,有人已到终点,也有人黯然离场。
  对于王蒙担任文化部部长时的“开放”,使时装、模特表演、选美、舞厅、邓丽君这些“新生事物”迅速在大陆“合法化”,有人赞扬、有人嘲讽。但无可争议,王蒙是茅盾以后历任文化部部长里最能写作、最有声望的一位。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有人抨击王蒙是不讲真话的作家,“躲避崇高”,有人说他过时了。他的应对总是幽默、调侃又暗含机锋。韩寒发表了《王蒙的敏感和虚伪》,王蒙回应:我是新概念大赛的评委会主席,韩寒的出现我有责任。
  用文学评论家孙郁的话说:王蒙是“从纯粹到杂色”的人。就如这个时代一样,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开大阖,他的是是非非,也许只能在时间的积淀之后,才能说得清楚。尤其在这个文学盛况不再,文字只在朋友圈转瞬即逝的年代。
  如今,王蒙84岁了,生命的热力尤在。《圆桌派》等新锐节目上,他依然出现,笑论人生,挥洒自如。他谈女权問题、谈大龄剩女、谈两性责任、谈文学也谈爱情。在时下年轻人的话语场中,王蒙的发言毫无违和感。《朗读者》舞台上,他对世人说:“我还活着,我还游着,想着,动着。活着就是生命的满涨。”

王蒙


  1934年出生,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代表作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活动变人形》 《老子的帮助》等。
其他文献
孙权及其父孙坚、其兄孙策是三国英雄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意思是生儿子应当像孙权,至于刘表的儿子,不过是猪狗!为什么一代枭雄对孙权有如此高的评价?因为孙权在年少时就表现出的政治成熟和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初出茅庐,不同凡响  年少时,孙权常跟在兄长孙策左右,参与军队内部的决策,显露出一些才能。每当宴请宾客,孙策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
法国《观点》8月2日封面文章  西尔万·泰松是法国有名的探险家、作家,他曾骑摩托车穿越冰岛,也曾与朋友骑单车环游世界。他的游记广受欢迎,其中最著名的是《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这本书讲述了他在贝加尔湖畔隐居6个月的点点滴滴,不仅被译成十几种文字畅销各国,还被翻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是什么让泰松如此迷恋探险?45岁的泰松说:“自从开始登山,我就对探險产生了极大热情。‘行走’是个美好的词,一步步走下去到达
赵奢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他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畏权势。  一天,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去征收田税。平原君贵为王公贵族,他的管家态度十分骄横,不但拒交田税,还招来一伙家丁,把赵奢和几个手下围了起来。  赵奢十分气愤,大喝道:“谁拒交赋税,我就依法处置。”管家不以为然。结果,赵奢杀了包括管家在内的9个参与闹事的人。  平原君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可赵奢一点也不害怕,他主动上门拜访平原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7日颁布行政令,在未来120天内,暂停所有难民入境,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入境。在未來90天内,暂停向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7国公民发放签证。“禁穆令”在多个伊斯兰国家激起强烈反对,美国国内法律界、新闻界、学界和工商界也出现反对声音。华盛顿州联邦法官2月3日裁定,暂停执行行政令。随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全面暂停实施行政令。  移民是美国强大的基础之一,美国向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后排左七)与2019华语辩论世界杯冠军中国人民大学辩论队、亚军东吴大学辩论队及评委、嘉宾在赛后合影。  5月31日下午,2019华语辩论世界杯总决赛暨首届环球青年思想对话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由国际关系学院和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共同主办,主题是“以青春之声,向祖国致敬”,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8所高校大学生汇聚北京,用辩论等形式交流思想。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
他娶过总统亲戚,当过大州州长,希望美国修宪,好有资格参选总统。  70岁的美国加州前州长兼动作片明星、真人秀主持人阿诺德·施瓦辛格最近又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杠”上了。  今年1月,施瓦辛格接下了特朗普真人秀《名人学徒》的主持工作,首播吸引了490万观众,比特朗普2015年开播时的650万人少了很多。特朗普马上在推特上嘲笑道:“施瓦辛格在收视纪录粉碎机特朗普面前已被击溃。”施瓦辛格回应:“我祝
2019年6月,刘永好在四川成都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川西下大雨,岷江边上的人往远处一瞥,甚是奇怪:一棵小树正往河岸“走”。人们走近一看,一个男孩拖着树,半个身子没在水中,费劲往前挪,脸上的水不知是雨是汗。  那是少年刘永好。小时候家里穷,一到暴雨天,他就去岸边拣被山洪冲下来的树叶、树干和小树,拉回家晾干,当作柴火卖掉,补贴家用。他还捡煤渣、掏牛粪、种蔬菜、养鸡养鸭,干遍各种
李六乙  1961年生于四川成都,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剧作家,自由驰骋于话剧、戏曲、 歌剧 、舞剧等领域。代表作品有话剧《非常麻将》《原野》《安提戈涅》《小城之春》《万尼亚舅舅》等。2018年1月20日至28日,他导演的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在国家大剧院迎来第二轮演出。    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厅,通向观众席的各扇门紧闭着。剧院的小白老师,带着《环球人物》记者绕了一圈,最终决定还是从前台穿过
尚长荣:1940年生于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第三子,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以《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部曲”享誉菊坛。  他是尚小云之子,凭“三部曲”享誉菊坛,如今推出“青春版”托举新人  舞台上,曹操拾级而上,坐到斩首台上杨修的身旁。一阵鸟鸣掠过,二人说起最后的“知心话”,先是对峙,接着冷笑、狂笑、最后失声痛哭……  曹操一声“斩”,刽子
金伯利是位护士,她扎针的手法娴熟。可是每当她拿起注射器,還没下手,孩子们就会惊恐万状;即使是给成年人抽血,很多人也会闭上眼或者别过头去。事实上她的力度掌握得很到位,真正扎起来并不是很疼。金伯利时常想:怎样能让病人不害怕注射器呢?  金伯利喜欢涂鸦,尽管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画画学习,但她颇有天赋,模仿能力超强。有一次,金伯利将人体器官的构图画下来,被医院选中放在展示栏中。突然,金伯利脑洞大开:我何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