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预习策略新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一直是新课改关注的焦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课堂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很困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唱独角戏的泥淖。个中原因,当然很多。单就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来说,缺少课前预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中学语文的课文一般较长,不预习就很难对文本有整体的了解,教师很多的讲解都可能是局部的,学生缺少前后的勾连,再美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无趣,更谈不上让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所以学生课前的预习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让其课外再抽出时间来预习,就有些不切实际。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难以得到保证。
  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将“预习”这一原本“放在课外”的、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策略地搬进课堂,成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笔者对此进行了数年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活”、更“闹”,更“火”了起来。
  一.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将原本放在课外时间的“预习”搬进课堂,导致教学时间的短缺,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时首先碰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新课改的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讲得再多都是教师的,学生学得再少也是学生的。让学生主动学、自己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说,在预习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发现疑难点,就可以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转向对疑难问题的解决,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那么,怎样让“打折”的时间够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使学生预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课堂预习不同于课外预习,它不太需要多而全,关键在于有效性。一般来讲,就语文学习而言,以往课前预习至少包括阅读教材、圈划重点、提出疑问、尝试练习等诸多环节,费时较长,运用在课堂上,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课堂上的预习,应该对预习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规划。课外预习的内容量,教师指导时可以做“加法”,越多越好;课堂预习内容的量,教师指导时就一定要做“减法”,越简练精致越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预习时,可以是针对文本的某个或者几个局部,也可以是针对局部文本的某种具体写作思路、写作手法等等,一切都应服务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比如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此文好几千字,光请学生默读一遍就可能占了半节课,怎么办?根据教学的侧重点,我们可以作灵活的安排。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分析人物特点”,那么第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只预习有关描写重点人物“闰土”的相关段落,第二课时预习有关描写重点人物“杨二嫂”的相关段落,第三课时预习有关“我离开故乡时”的相关段落;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那么第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只预习描写“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的相关段落,第二课时是有关描写重点人物闰土“小时候”和“中年时”的相关段落,等等。看似学习的内容变少了,其实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实”了。预习针对性的提高,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提问,产生更大的共鸣,课堂上师生一直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学生“学”的效率当然也得以同步提高。
  二.效率不够高怎么办
  学生在课堂上预习效率不够高,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改善其预习方法,引导他们怎么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他们的预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更加的科学合理,更加适合于我们在课堂上的实践运用。
  传统的课外预习方法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如“读、查、思、写”四字诀,要求学生按照这四个步骤进行预习:“读”,着眼整体,阅读课文,动笔进行圈点批画;“查”,查阅工具书和背景资料,参阅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等;“思”,思考预习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等;“写”写出预习笔记,列出疑难问题,积累自学收获。
  这样的方法,在课堂上运用显然有明显的弊端,笔者在吸取众家经验的基础之上,尝试使用了如下步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致概括为四步:浏览、质疑、精读、背诵。“浏览”是指至少要将指定的预习内容读3遍;“质疑”是将你认为的重要句子改成问句,即加上“是什么”或者“为什么”;“精读”是为了解决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背诵”是指通过数遍阅读和思考后,将指定的预习内容大致复述下来。如在教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学生在浏览文章三遍后,很自然地划下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在加上“为什么”一词后,便自然引发了对文章主题的关注。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有位同学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请老师介绍一下作者苏轼写作此文时的背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了建立在充分思考基础之上的学生“主动”提问,课堂的教学效果当然会大大提高。
  所以,从实践效果来看,这样的“四步”既让学生做到了比较“充分”的预习,同时也使得学生在后阶段的课堂学习中,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维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当然,预习中必须防止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预习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致于上课没什么可听,打乱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计划。
  三.兴趣不够浓怎么办
  预习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这必然会大大提升他们对预习的兴趣。但是长期单一的预习形式,势必会导致他们的审美疲劳。从教育心理学的动机激励原则来看,学生的思想、信念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既能增进学习,也能干扰思维质量和信息加工。内部动机是由最佳的新异刺激、相关的个人兴趣引起的,并为个人选择和控制提供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课堂预习的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首先是对“预习”的时段,可以作灵活的安排。预习一般安排在课堂的前十分钟,也可以稍稍地推后,在教师做一段情境渲染后再进行。如在教授余光中的抒情诗《乡愁》一文时,可以先创设一个感人的“烛光里的妈妈”形象,或者创设“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中的天涯游子”形象等等,首先让学生感动起来,然后再预习,这样的“稍稍推迟”,预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偶尔还可以放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如果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与下节课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准确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在课堂的最后,及时作有针对性的预习,会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期待。如在完成朱自清《背影》最后一课时的教授时,可以提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一文,作者以时间顺序写“父亲”,那么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又是以什么顺序来写作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可以使学生马上沉浸到对新课文材料的品读之中。
  其次是对“预习”的种类,可以作灵活的选择。有自主式预习,就是按照既定的预习步骤自主预习;有学案式预习,就是在课前,教师设计好专门的预习学案,根据学案内容,学生有条不紊地推进;还有提问式预习,比如在教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可以先通过一段讲解,设计一个问题: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之后通过预习,学生一定会恍然大悟,文中有个“孀妻”的“孀”字,意识到这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是寡妇。这样提问式预习,曲折而有趣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也加强学生对“孀”字的记忆深刻度,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学生沐浴着知识,享受着思考,感受着激情,体验着幸福”,这样的理想教学状态,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只要我们能拥有科学的、创新的教学观,解放思想,高质量地抓好学生的课堂预习,以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陈惠,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责任编校:高述新
其他文献
深入了解育种亲本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有助于提高大豆育种效率。关联分析是基于供试群体中基因(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信息检测目标性状基因/QTL的定位方法,可用于揭示大量优异亲本的遗传基础,指导育种实践。大豆等自交作物试验群体的遗传结构是影响关联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应的关联分析方法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的关联作图群体,已开发的一些关联定位软件的检测效果还需要比较。本研究从江淮地区大豆适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作为民商事纠纷案件中的重大疑难案件,其证据规则值得研究。因为知识产权证据的举证时间、期限、方式、责任分配,决定了案件能否立案、审理是否该中止、不
霍乱弧菌(V.choler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水生的弧菌,同时也是人类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目前对霍乱弧菌在实验室条件和致病条件下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较为详细,
  本文通过对2011~2012年部分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专利侵权纠纷的判决进行分析,讨论我国专利侵权案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在专利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本世纪中,人口过快增长和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引发粮食问题的产生,绿色替代能源的发展和竞争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剧了这一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量和总生物量的水平一直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