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作为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方法。我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主要有如下方面的探索。
重视心理教育。 中学生身心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动态性、可塑性较大,探求适合其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变强制管理为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的新趋势。从心理辅导的内容讲,针对学习的不同心理,辅导可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习环境适应、升学辅导等;而针对生活方面的辅导则包括:情绪的控制与调节人际关系交往、消费与休闲、青春期性问题等方面。
心理辅导的模式有多种,有时面向全体学生,有时三五人探讨,有时个别倾心长谈,深入到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解惑,“动之以情,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心理辅导应结合时代精神,社会实际及本校特色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主题班会、读书园地、典型事例等,淡化说教痕迹,使思想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工作不只是班主任与政教处的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因为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有些教师虽然知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但无视教育改革规律、敷衍了事、导致德育与智育形成“两层皮”,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不伦不类。而有些教师虽将德育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但自己言行不一,德育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因材施教,避免说教。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讲些大的道理,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德育工作中,要改进工作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思考者,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实干家。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教师都把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作为自己的天职,其实,现代教育思想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提问往往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创新禀赋和潜能的时期。保护好这种天赋,需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像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是否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把激情鼓励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具体讲,可用如下激励方式:
(一)目标激励: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愿望和要求,但只有想到或看到有可能成功时,才会去为之努力奋斗,班主任要要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制定目标,起点要现实而准确,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二)暗示激励:采用暗示方法鼓舞、激发学生上进,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把学生的期望、鼓励和赞许传递给他,达到促使学生奋进的目的。
(三)情感激励: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化,置学生于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情感之中,使学生进入一定的角色,不知不觉地达到激志、陶情的目的。例如“假如我是教师”,“我向社会献爱心”活动等。另外,班主任善用合理的情感投资,以获得全班学生的爱戴,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谈心激励:班主任和学生面对面谈话,摆事实、讲道理、指方向,对学生多鼓励、多打气、多提神,多找闪光点、进步点、成功点。在谈心时,要和风细雨,让学生感到温暖,了解学生的情感,善于诱导、引导、疏导、开导学生,挖掘其自身的内部机制的新动力,消除其内心压抑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
重视心理教育。 中学生身心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动态性、可塑性较大,探求适合其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变强制管理为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的新趋势。从心理辅导的内容讲,针对学习的不同心理,辅导可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习环境适应、升学辅导等;而针对生活方面的辅导则包括:情绪的控制与调节人际关系交往、消费与休闲、青春期性问题等方面。
心理辅导的模式有多种,有时面向全体学生,有时三五人探讨,有时个别倾心长谈,深入到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排忧解惑,“动之以情,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心理辅导应结合时代精神,社会实际及本校特色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主题班会、读书园地、典型事例等,淡化说教痕迹,使思想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工作不只是班主任与政教处的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因为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有些教师虽然知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但无视教育改革规律、敷衍了事、导致德育与智育形成“两层皮”,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不伦不类。而有些教师虽将德育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但自己言行不一,德育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因材施教,避免说教。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讲些大的道理,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德育工作中,要改进工作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思考者,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实干家。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教师都把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作为自己的天职,其实,现代教育思想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提问往往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创新禀赋和潜能的时期。保护好这种天赋,需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像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是否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把激情鼓励法运用于班级管理中。具体讲,可用如下激励方式:
(一)目标激励: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愿望和要求,但只有想到或看到有可能成功时,才会去为之努力奋斗,班主任要要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制定目标,起点要现实而准确,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二)暗示激励:采用暗示方法鼓舞、激发学生上进,运用比喻、暗示的方法把学生的期望、鼓励和赞许传递给他,达到促使学生奋进的目的。
(三)情感激励: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化,置学生于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情感之中,使学生进入一定的角色,不知不觉地达到激志、陶情的目的。例如“假如我是教师”,“我向社会献爱心”活动等。另外,班主任善用合理的情感投资,以获得全班学生的爱戴,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谈心激励:班主任和学生面对面谈话,摆事实、讲道理、指方向,对学生多鼓励、多打气、多提神,多找闪光点、进步点、成功点。在谈心时,要和风细雨,让学生感到温暖,了解学生的情感,善于诱导、引导、疏导、开导学生,挖掘其自身的内部机制的新动力,消除其内心压抑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