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都有所更新,并且极力地把新课标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研究解决,将直接影响新数学课改的顺利实施。我从几年的新课程教学中总结出了教学中三个容易出现的误区,在此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误区一:有趣与游戏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案例:有一次听课,讲“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教师希望在课开始的时候先复习一下以前讲的“分数的比较”,于是设计了一个游戏: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举着两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一个分数,然后请一个学生拿着一个“不等号”的牌子上前来判断不等号的箭头应该朝向哪个同学,再举起来,让全班判断他是否举对。这样玩了几次,复习结束,教师准备开始新课,可是时间已经花去了8分钟,而且学生的兴趣仍然很高,都想上讲台玩一玩,完全没有想学习新内容的意向。
分析:数学内容要有趣,并不意味着每节课中都要设计游戏。特别是课刚开始的前15分钟,可以说是教学的黄金时间,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但教师如果让学生陶醉在游戏本身的趣味当中,并花费不少操作的时间,就事倍功半了。而且有些教师把游戏设计得很复杂,要花不少时间讲解游戏规则,学生要花不少时间理解游戏规则,结果数学问题反倒不重要,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的规则如何,以及如何赢得游戏的胜利上。
对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如果教师们选取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利用他的生活经验背景作为理解的基础,对该问题产生想了解或学习的愿望,因为人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并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因此,要突出数学的有趣,教师可以从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花工夫。
误区二:动手操作的活动越多越好。
案例:有一次听课,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进行计算出23-7=16,但却不告诉学生要把23中的一个10拆开是因为个位不够减,所以要向十位借1,结果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在拆圆片、数圆片,好像离开这些圆片时就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似的。学生把教师所提供的模型当成了获得答案的装置,而不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分析: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动手操作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交流。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活动,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模型和材料是教学设计中的第一步,但是要让学生“看到”其中所蕴涵的数学观念,将外部的动作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进而内化为头脑中的思考,教师就不能让这些数学活动只停留在动手操作的层面。
对策: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根据他们所持有的个人观点或者基于他们能对环境赋予意义的理解水平,尽量使其回答具有意义。但他们由于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因而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儿童们在理解上常常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因此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猜想)的呢?”让学生充分地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不是问:“你知道××(某个关系)是这样,还是那样?”“××(某个命题)对不对?”因为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他们思维的要求是很低的。
误区三:带有速度要求的竞争机制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案例:有一位教师上“两位数的乘法”,两节课连堂,第一节是新授课,第二节课是巩固、练习。教师在一张大纸上画了4棵树,树上有许多“桃子”。每个桃子里面都写着一道题,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开展比赛,每个组负责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每组同学一个个轮流做,做对一道题就摘一个桃子,哪个组把桃子最先摘完就胜利。结果,全班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夺桃”活动,做完一道题,那个学生便到教师那里去检查答案,如果正确就摘下桃子,如果不正确就重新回去做,这时,组里的其他同学帮他做出来,把写有答案的纸条递给他。到下课的时候,胜负分出来了,胜利的那组欢呼雀跃,失败的那些组沮丧叹息。
分析:不少教师为了让数学练习变得不那么枯燥和乏味,常常引入一些竞争机制,这些竞争以小组为单位,以计算速度的快慢为胜负的标准,这种带有速度要求的竞争机制能否提高练习的效率呢?学生可能会由于竞争带来的紧张刺激而忘记了练习的枯燥和乏味,但同时它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了紧张和压力,甚至挫折感。在这种竞争中,学生为了追求片面的快,常常不问过程,只求速度和答案,当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该怎么做时,他便不假思索地照着去做,完全不想去问问“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时间问“为什么”。以快慢为标准的竞争总是能分出谁胜谁负的,某个学生一节课输了不要紧,两节课、三节课都是以失败而结束,他对数学的情感就可想而知了。研究表明,不少学生存在数学焦虑,想到数学考试、看到数学教师就害怕,这和一些教师过于强调速度,强调胜负、名次是有很大关系的。
对策:数学课必然会做一些练习,有时候完成练习也是艰苦的,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花费脑力,因而有些学生会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这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同时也可以适当利用成就动机来维持他们练习的持久性。比如,及时地给予鼓励;安排全部做正确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全体成员都做正确的小组可以发给组一颗红星,如果全班都做正确了,就表扬全班。当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分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努力行为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并及时给予耐心的辅导。真正的发展源于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不断的成功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强烈的责任心则可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误区一:有趣与游戏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案例:有一次听课,讲“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教师希望在课开始的时候先复习一下以前讲的“分数的比较”,于是设计了一个游戏: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举着两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一个分数,然后请一个学生拿着一个“不等号”的牌子上前来判断不等号的箭头应该朝向哪个同学,再举起来,让全班判断他是否举对。这样玩了几次,复习结束,教师准备开始新课,可是时间已经花去了8分钟,而且学生的兴趣仍然很高,都想上讲台玩一玩,完全没有想学习新内容的意向。
分析:数学内容要有趣,并不意味着每节课中都要设计游戏。特别是课刚开始的前15分钟,可以说是教学的黄金时间,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但教师如果让学生陶醉在游戏本身的趣味当中,并花费不少操作的时间,就事倍功半了。而且有些教师把游戏设计得很复杂,要花不少时间讲解游戏规则,学生要花不少时间理解游戏规则,结果数学问题反倒不重要,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的规则如何,以及如何赢得游戏的胜利上。
对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源于生活,如果教师们选取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利用他的生活经验背景作为理解的基础,对该问题产生想了解或学习的愿望,因为人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了解并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因此,要突出数学的有趣,教师可以从学习素材的选取、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花工夫。
误区二:动手操作的活动越多越好。
案例:有一次听课,教师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进行计算出23-7=16,但却不告诉学生要把23中的一个10拆开是因为个位不够减,所以要向十位借1,结果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都在拆圆片、数圆片,好像离开这些圆片时就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似的。学生把教师所提供的模型当成了获得答案的装置,而不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分析: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动手操作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交流。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活动,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模型和材料是教学设计中的第一步,但是要让学生“看到”其中所蕴涵的数学观念,将外部的动作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进而内化为头脑中的思考,教师就不能让这些数学活动只停留在动手操作的层面。
对策: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研究发现,儿童倾向于根据他们所持有的个人观点或者基于他们能对环境赋予意义的理解水平,尽量使其回答具有意义。但他们由于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因而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儿童们在理解上常常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因此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猜想)的呢?”让学生充分地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不是问:“你知道××(某个关系)是这样,还是那样?”“××(某个命题)对不对?”因为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他们思维的要求是很低的。
误区三:带有速度要求的竞争机制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案例:有一位教师上“两位数的乘法”,两节课连堂,第一节是新授课,第二节课是巩固、练习。教师在一张大纸上画了4棵树,树上有许多“桃子”。每个桃子里面都写着一道题,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开展比赛,每个组负责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每组同学一个个轮流做,做对一道题就摘一个桃子,哪个组把桃子最先摘完就胜利。结果,全班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夺桃”活动,做完一道题,那个学生便到教师那里去检查答案,如果正确就摘下桃子,如果不正确就重新回去做,这时,组里的其他同学帮他做出来,把写有答案的纸条递给他。到下课的时候,胜负分出来了,胜利的那组欢呼雀跃,失败的那些组沮丧叹息。
分析:不少教师为了让数学练习变得不那么枯燥和乏味,常常引入一些竞争机制,这些竞争以小组为单位,以计算速度的快慢为胜负的标准,这种带有速度要求的竞争机制能否提高练习的效率呢?学生可能会由于竞争带来的紧张刺激而忘记了练习的枯燥和乏味,但同时它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了紧张和压力,甚至挫折感。在这种竞争中,学生为了追求片面的快,常常不问过程,只求速度和答案,当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该怎么做时,他便不假思索地照着去做,完全不想去问问“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时间问“为什么”。以快慢为标准的竞争总是能分出谁胜谁负的,某个学生一节课输了不要紧,两节课、三节课都是以失败而结束,他对数学的情感就可想而知了。研究表明,不少学生存在数学焦虑,想到数学考试、看到数学教师就害怕,这和一些教师过于强调速度,强调胜负、名次是有很大关系的。
对策:数学课必然会做一些练习,有时候完成练习也是艰苦的,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花费脑力,因而有些学生会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这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同时也可以适当利用成就动机来维持他们练习的持久性。比如,及时地给予鼓励;安排全部做正确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全体成员都做正确的小组可以发给组一颗红星,如果全班都做正确了,就表扬全班。当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分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努力行为能够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并及时给予耐心的辅导。真正的发展源于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不断的成功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强烈的责任心则可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