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昌起义到创建湘鄂西苏区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逸群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活动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和红军的创建者之一。周逸群生前的战友贺龙元帅认为周逸群是湘鄂西“正确路线的代表”,萧克将军称周逸群为“革命的英雄,党的楷模”。
  一
  周逸群烈士,祖籍湖北蒲圻,1896年6月25日生于贵州铜仁。1914年考入贵州南明中学,1919年东渡日本,在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3年春,周逸群从日本回到上海。第二年五月,周逸群等进步青年组织了贵州青年社,并创办《贵州青年》杂志。《贵州青年》一共出版了12期,成为当时贵州最受青年欢迎的进步刊物。1924年,周逸群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秋,周逸群从上海来到广州,写下“废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亡秦!”的诗句,表达了投笔从戎的志向。10月,周逸群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在军校期间,周逸群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同时,在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青年学生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25年2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周逸群和蒋先云、陈赓等是主要的负责人。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党组织安排周逸群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任宣传科长,协助周恩来工作,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周逸群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队长。7月,周逸群率宣传队路过常德时,遇到了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贺龙。贺龙在几年前驻军铜仁时,就见过回乡探亲的周逸群。再次见到周逸群,贺龙喜出望外,再三要求周逸群留一师工作,帮助他改造部队。周逸群请示了党组织后,接受了贺龙的要求,留一师任政治部主任。当天,周逸群同贺龙促膝谈心,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北伐的意义及革命的前景,直到深夜。贺龙聚精会神的听着,毫无倦意,不断赞许说:“人才,人才,共产党里就是有人才啊!”。
  次日黄昏,周逸群又同贺龙交谈。贺龙后来回忆说:“第三天,我就和周逸群说,我要参加共产党和改造部队,他答复我: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一定有人找你。改造部队靠广东派干部来是不可能的,要自己找一部分学生,并从部队中选派一部分干部进行学习训练,培养改造部队的干部。”贺龙完全赞同周逸群的意见,随即开办第一师政治讲习所,让周逸群任所长。在周逸群的努力下,党在第一师的影响日益扩大,官兵更加倾向革命,他和贺龙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无间。贺龙在后来回忆说:“这是第三次,也是真正的一次接近共产党。”
  1926年12月,贺龙率部从湘西出发,连克数城,胜利到达武汉,此时部队已脱离第九军改编为独立第十五师,周逸群仍任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6月,贺龙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军政治部主任。党组织通过周逸群,以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为骨干,吸收了大批工农革命分子和两湖农运干部等,组成第二十军第三师,周逸群兼任师长。
  二
  1927年7月10日,贺龙、周逸群率第二十军从武汉出发,在武穴乘船到九江,随后又到达南昌。7月底,周恩来代表党组织,向贺龙传达南昌起义的计划,得到贺龙的热烈支持。周恩来代表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贺龙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随后,周逸群协助贺龙和刘伯承制定武装起义的行动计划,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周逸群和贺龙、刘伯承亲临火线指挥。在攻打敌总指挥部的战斗中,周逸群、贺龙等冒着敌人的炮火指挥战士,占领制高点,用猛烈的火力向敌发起强攻,经过三小时激战全歼敌警卫团。在之后的战斗中,周逸群指挥教导团和第六团英勇机智地消灭了第九军两个团的有生力量。
  8月5日,起義部队撤离南昌,开始南征。贺龙、周逸群率第二十军粉碎了敌军的数次阻截,于19日占领了瑞金县城。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刻,周逸群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所学校里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在其后的会昌战役中,周逸群指挥第三师担任佯攻,同主力部队协同作战,迅速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南昌起义部队在南征中虽取得数次胜利,但因敌我力量悬殊,兵力分散等,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周逸群根据党的指示离开部队,乘船去上海。当他挟一张旧席子摸到货舱躺下休息时,被会昌战役中受了重伤、此时也在货舱里隐蔽的陈赓发现。爱开玩笑的陈赓用手里的报纸把脸遮住,自言自语道:“这报上的消息真灵通,周逸群还没上船,报纸就登出来了。”周逸群一听,吓了一跳,可他马上听出是陈赓的声音,两人相视一笑,一路交谈甚欢,结伴到上海找党。
  三
  周逸群在上海找到了党中央,又遇见了辗转香港来上海的贺龙。战友相见,分外兴奋,互诉离情,商谈下一步行动的设想。党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成立以郭亮为书记、周逸群、贺龙等为委员的湘西北特委,领导开辟湘鄂边区的武装斗争。时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组织部长的周恩来亲自同周逸群、贺龙谈话,布置开展武装斗争的任务。
  1928年1月15日,周逸群、贺龙、卢冬生等七人,肩负党的重托,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两支手枪,在汉口同湖北省委书记郭亮接上了关系。
  这时,湖北省委正在组织武汉三镇年关暴动,由于计划泄露,敌人大肆搜捕,起义不能如期举行,省委决定周逸群、贺龙等立即撤离武汉。由于郭亮主持湖北省委工作不能前往湘鄂边,于是以周逸群为湘鄂边前委书记。周逸群、贺龙等化装避开了敌人的搜捕,通过了敌人严密的封锁线,登上事先租好的轮船,离开了武汉。
  1928年1月下旬,周逸群、贺龙在湖北监利县与贺锦斋领导的部队会合。贺锦斋是贺龙的老部下,南昌起义失败后,受党组织之命来洪湖,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革命武装。之后,周逸群陆续与石首、沔阳、监利、华容和鄂中特委等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决定湘鄂边前委暂时在荆江两岸开展武装斗争。   这时,荆江两岸的敌正规军和反动武装正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气焰十分嚣张。周逸群、贺龙召开湘鄂边前委与鄂中特委、各县县委的联席会议,决定集中贺锦斋、肖仁鹄等率领的武装共300余人,组成中国共产党湖北沔阳工农革命军第五军,由贺锦斋任军长,坚决反击反动武装的猖狂活动。在群众的支持下,这支革命队伍歼灭了数股反动武装,沉重打击了反动派的气焰。
  1928年2月7日,周逸群又召开各县县委联席会议,总结了几个月来武装斗争的经验。其后,部队集中力量打击沿江土匪,革命军也发展到五六百人。
  2月中旬,贺龙、周逸群率部攻打监利失利,部队退回石首。贺龙、周逸群召开会议,作出了前往湘鄂边地区,“依山建军,再向平原发展”的决定。会后,周逸群、贺龙将现有武装留在鄂西,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只带领贺锦斋、卢冬生等10余人去湘西。
  2月下旬,周逸群、贺龙等人从驻地出发,过江穿湖,翻山越岭,于3月上旬到达湘鄂边桑植县洪家关。洪家关是贺龙的家乡,自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严重。贺龙、周逸群的到来,为群众带来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湘鄂边地区环境艰苦,经济落后,工作任务繁重。周逸群、贺龙等认为,只要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斗争就能胜利。周逸群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说:山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要把民众发动起来,首先要大造革命舆论,做好宣传工作。大家都赞同周逸群的意见,决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周逸群自己经常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边干活边交谈。有一次,他得知一位乡亲春耕买牛缺钱时,就卖掉自己的大衣、手表,帮他渡过难关。他还给大家讲历史故事,说明穷人要翻身,只有跟共产党走,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革命胜利后的美好前景。
  周逸群和贺龙等人,分析了桑植的情况,认为贺龙的亲族和旧部可以争取。贺龙找他们做工作,以前在贺龙部的营长王炳南、李云卿,带着队伍参加了革命。贺龙的大姐贺英,也将自己掌握的部分枪支交给了贺龙,周逸群代表党组织表示感谢。
  经过周逸群、贺龙等的努力,创建工农武装的局面打开了,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3月底,已经组成了一支 3000多人的工农革命军,由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党代表。工农革命军组成后,在贺龙、周逸群的指挥下,迅速夺取了桑植县城,成立了中共桑植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
  4月初,贺龙、周逸群等正准备整编队伍,深入发动群众时,国民党军第四十三军一个旅,倾巢出动,向桑植县城和洪家关发动了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队伍刚刚组建,经过两次激战,部队遭受严重损失,士兵大部失散,贺龙和周逸群也被冲散。贺龙收集被打散的队伍,于7月将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继续在湘鄂边坚持武装斗争和创建根据地。
  四
  周逸群在湘西同贺龙失散后,历尽艰辛,于1928年5月来到石首。随即和鄂中特委,石首、监利县委取得联系,同他们一起分析了当前形势。周逸群提出集中各地武装,避实就虚,向洪湖方向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根据地的主张。周逸群和各县领导人,集中监利、沔阳、石首、华容等县游击队,以敌人据点峰口镇为突破口,于5月20日,一举攻克峰口。
  峰口战斗胜利后,周逸群考虑到敌强我弱,决定撤出峰口。当时部分干部思想不通。于是周逸群召开干部会,讲解撤出峰口的意图。他拿一个茶杯和一个铜盆说:“铜盆好比洪湖,峰口不过是茶杯。”他将铜盆盖住茶杯,说:“只要我们占住洪湖,峰口一定是我们的”大家听后豁然开朗。游击队在周逸群的率领下,转移到洪湖沿岸,开展游击活动。敌人知悉游击队的活动,即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包围。当敌逼近时,周逸群主张向敌薄弱的荆门、当阳、远安一带游击。但鄂中特委错误地坚持不离开家乡的主张,周逸群不得不率领石首、华容等地的游击队返回石首。而鄂中特委领导的武装,后在强敌围攻下,几乎损失殆尽。
  5月底,在沙市的鄂中特委遭到破坏,领导人大部犧牲。周逸群立即赶往沙市,组织鄂西临时特委,并将特委迁往宜昌。7月中旬,湖北省委正式组成了以周逸群为书记,万涛为副书记,段德昌等为委员的鄂西特委。周逸群在特委会议上提出了把工作重点放在克服左倾盲动主义残余和地方主义观念,恢复整顿党和群众组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工作方针上。
  在周逸群和鄂西特委的领导下,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以纵横交错的港汊、茂密的芦苇荡为依托,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1928年秋,周逸群领导的鄂西特委,革命武装力量已扩展到23个县,东自监利、沔阳,西至巴东、兴山、秭归、桑植、鹤峰,南抵石首、华容,北到长阳、荆门。
  11月,敌人加紧了清剿,鄂西党组织再一次遭受摧残,万涛被捕,鄂中特委、沔阳县委机关遭到破坏。在此危急关头,周逸群从实际情况出发,排除万难,在领导鄂西地区反击敌人清剿的同时,又负担鄂中地区的领导工作,将鄂西和鄂中30余县的工作统一在鄂西特委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战,到1928年冬,鄂西、鄂中的游击武装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在洪湖区域形成了几块比较稳定的游击根据地。
  1929年3月下旬,蒋桂战争爆发,湘鄂西地区的桂系驻军大部调往前线作战。周逸群和特委根据这一新情况,采取“集中指挥,分散游击”的原则,运用“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我跑,敌少我搞”的游击战术,出奇制胜,重创敌军,游击队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7月末,特委集中了5个县的80名基层干部,在监利举办训练班,培训游击战骨干。周逸群亲自讲课,反复向学员讲“打仗靠群众,种田靠群众,什么都靠群众”的道理。训练班学员结业后,全都编入部队。
  这时,特委所辖的游击队正式编为红军鄂西游击总队,周逸群任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人枪约千余。到1929年夏,监利、石首、沔阳等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区乡红色政权,初步形成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
  1929年8月,周逸群写了《鄂西农村工作》的报告,向中央汇报工作,系统总结了一年多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报告中总结的经验与毛泽东、朱德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基本一致。   同年秋末,敌人以十余倍游击队的兵力,猖狂进攻湘鄂西苏区。鄂西游击总队在周逸群、段德昌的指挥下,避敌锋芒,运用“只打虚不打实,要打必胜,不胜不打”战术原则,消灭敌人。洪湖人民以“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有我就无你”的无畏精神,配合游击队作战。游击队和洪湖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到冬季,终于打破了敌人残酷的“会剿”计划。
  1929年12月,周逸群主持召开了鄂西党的代表大会,会后,根据中央指示,鄂西游击总队改编为以段德昌为师长的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下设两个纵队,约6000人。
  1930年2月,中央独立第一师两个纵队会师于监利县汪家桥。周逸群在会师大会上宣布中央决定,独立第一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孙德清,政委周逸群。
  红六军成立后,连战连捷,湘鄂西红色根据地迅速扩大。为加强苏区建设,1930年4月,周逸群和特委召开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鄂西五县联县政府,周逸群任主席。
  五
  1930年夏,蒋、冯、阎军阀混战爆发,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左倾冒险计划。湘鄂西苏区党组织和周逸群按照中央指示,制定了《三个月的工作计划大纲》。
  1930年五六月间,党中央要求红四军、红六军会师,组成红二军团。7月4日,两军胜利会师,7月中旬,按照中央指示,兩军进行了合编,贺龙任红二军团总指挥,周逸群任总政委和前委书记,全军共一万余人。
  红二军团成立后,在讨论下一步军事行动时,周逸群、贺龙同中央代表柳克明发生了严重分歧,柳克明力主红二军团在攻取荆门、沙市,“完成地方暴动”后,进攻武汉。周逸群、贺龙则主张先攻取监利县城,巩固中心区域后再向外发展。按中央代表的指示,红二军团在进攻沙市时,因敌防守坚固而失败。
  9月中旬,党中央派邓中夏来到洪湖,接任红二军团政委和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调往地方工作。11月初,邓中夏领导红二军团远离苏区,进攻津市、常德等地,周逸群等人多次向邓中夏写信提出二军团应在苏区边缘“波浪式向外推进”,但未被接受。12月初,二军团遇敌重兵围攻,被迫撤至松滋杨林寺一带;12月中旬,敌突袭杨林寺,二军团遭受重大伤亡,被迫向五峰、鹤峰一带转移。
  1930年冬至1931年春,敌乘二军团主力远离洪湖之机,集结大量兵力向洪湖苏区发动了两次“围剿”,周逸群、段德昌等带领少数留守的红军和苏区地方武装,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领导组建了江左、江右军指挥部和独立团,实行全民皆兵,终于取得了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1年5月,周逸群由洞庭湖地区返回江北,途经岳阳县贾家凉亭时,遭敌人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遗体由当地群众安葬于岳阳许市镇月台村。周逸群为南昌起义,特别是为创建湘鄂苏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他文献
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自然人死亡后,其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仍应得到保护。葛振林、宋学义虽然已经去世,但其生前人格利益仍然受法律保
期刊
2016年3月20日是林伯渠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林伯渠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从19世纪末的青少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伟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既是中华民国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领导人之一。  从小在陕甘宁边区长大的娃娃们,没有不知道林伯渠主席的。陕北话讲:“端起饭碗来,想起林伯
期刊
“谁主沉浮”询大地,少年击水到中流。  乐和天地人争斗,解放翻身我领头。  历代英雄“俱往矣”,今朝人物最风流。  亿万工农无产者,改天换地立潮头!  剑裁分赠昆仑雪,冷热相同亚美欧。  奇想妙言真浪漫,大同世界尽情讴。  三首雄词言志篇,内容互补史诗传。  光辉思想呈奇彩,独领风骚千百年!  注:三首词为:《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
期刊
五岳尊奇雄,万仞育葱笼。  佳节思亲日,梦又见韶峰。
期刊
在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十分吓人,叫做“垄断马克思主义必将酿成灾难!”① 作者认为,当前主要的危险倾向是“垄断马克思主义”,这将酿成灾难。至于为什么“垄断马克思主义”是主要危险,它会酿成什么样的灾难,他没有说。可见这篇文章是不完整的,缺乏必要的论证,不过挺唬人的。这倒有点“标题党”的味道,不大像学术论文。  怎么判断当前理论战线的主要错误倾向?显然有两种判断,一是认为主要问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组成部分,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
期刊
龙江书院  書院临江气势昂,水山晖映放红光。  北依虎岭英灵墓,南向雄师相会场。  明道堂中开教导,文昌阁上诉衷肠。  朱毛志共红军建,旗举工农有武装。  八角楼  八角楼灯照亮天,红光闪烁九旬年。  宏篇伟著开新宇,土炮钢刀战敌顽。  枫树根岩批政件,象山庵内结良缘。  星星之火茅坪点,燃遍神州七彩寰。  黄洋界  黄洋界哨气恢宏,直壁斜坡接主峰。  追忆围攻枪弹急,遥看反击石雷轰。  一声炮响
期刊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指出:“近些年来,我们举办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都很成功,但没有专题研究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自身建设问题。目前,研究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17年的理论研讨会要把重点放在这里。”李会长的指示高屋建瓴,切中要旨,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为我们今后如何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以下简称延研会)的自身建设,如何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
期刊
在外打拼十八年,  成本行声名远播的泰斗。  那鲜花围裹的小洋楼,  不就书写着你的成就!  可在你的心灵深处,  报效祖国,才是人生的享受。  面对祖国的殷切召唤,  你没有眷恋常人的追求。  父母叮嘱,家国情怀,  汇成了心中奔涌的热流。  真是归心似箭哪,  恨不得拎起背包就走!  回国报到,没细寻亲访友,  就把国家項目勇揽肩头。  从此掀起一股旋风,  让团队脚步疾如风骤。  从此不断扛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专家学者在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编写了不少教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出现了一些好的文学史,如华中师范 大学以王庆生同志为首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总体构思、指导思想是忠于历史、实事求是的,是当前较为科学、公允地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当代文学史书,而有些当代文学史书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问题。前年唐德亮同志在《文学自由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