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的传统文化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缓慢而沉稳的,五千年来,华夏大地沧海桑田,物迁时移,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支流,也在川流不息的继续流淌,农村画作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成部分,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不仅传达了农村人们对生活的信仰和对于欣赏美的需求,而且它运用绘画、书法等诸多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观念信仰系统的一种艺术语言的解释,也是民族民俗活动的一种行为表现。民间美术承载了民众的审美和情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记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灶壁画和炕围画的创作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素养的打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生活和生命的形形色色,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和精神追求。它历经几百年的传承,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民间乡土文化,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这些美好的东西渐渐在消失。我就我所了解的灶壁画和炕围画从形式构成,表现题材,绘制手法等做一个比较。
灶壁画的出现,与江南地区的经济、信仰、环境是紧密相连的。首先灶头作为灶壁画的载体,有了灶才有灶壁画,因此灶头的兴起对灶壁画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谈到灶头的兴起,它与宋代盐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宋代盐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江南地区的居民多以打鱼、斫芦为生。书上有记载于公元980年,当时正是宋太平天国的时期,皇帝宋太宗令东、西沙用作犯人流放的地区,并让犯人充当盐工,以晒盐为主。在二百多年以后,即公元1220多年后,大量的人民被移去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煮食盐。以前的劳动人民一天的劳动强度极大,而盐工最繁忙的季节又是三伏天、三九天的时候,在繁忙的劳作之余,相传有人就用制盐时没有烧完的余杆在灶头上随意绘画自娱,时间久了,慢慢的有人能自己熟练的勾画出各种图案来。当地的人们就称其为“灶画”。但不论灶壁画是怎样出现的,它与盐业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当地的农民在自娱自乐中创造出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而晋北地区炕围画的形成也富有一定地方特色,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有典型黄上覆盖的山地高原,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很大,因此为了适宜这种气候农家都以烧火炕取暖。可能有人不知道炕和灶的关系,其实在北方地区,炕和灶是连在一体的,是不分开的,而南方没有炕的存在,只有床,灶台烧火烧热后,热烟通过炕里面再通过烟囱排出去,从而带动了炕就是热乎乎的了。但其实也有锅台画这么一说,只是不如炕围画正统,就默认归为一类了。
“炕”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时候已经进入每家每户,农村人们习惯将被褥叠起来堆放在炕头一角,但由于炕周围的立体墻面经常性脱落破损,弄脏衣物和被耨。所以人们想到用刷墙用的涂料调上点胶水,然后在炕的周围墻上涂上简单的围子,人们发现这样能够保护墻面的完整性,又衬托的炕围的环境,同时也给室内增添了许多情趣。后来民间泥水匠们发现在墻上颜色单一裸露无美感,就用笔墨绘制一些简单的线条边,中间再添几枝竹叶兰花,果然好看很多。因此,最早最原始形式的炕围画出现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觉得原始的炕围画太简陋单调,特别是文化创新上缺乏力度。于是民间艺术家们想法设法不断努力,研究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异彩纷呈的制作方案,炕围画逐渐进入每家每户,凡是结婚嫁娶、喜庆节日、旧房改造,新房建起等等,炕围画常常被用来作为对节日的庆祝方式。
其次是所绘内容的不同,南方的灶壁画是基于对灶神的信仰。旧时人们对灶神的信仰己久,民间艺人通过灶头,画上特定的内容和精美的图案,来反映他们对于灶神的信仰,并每天祈求灶神庇佑。为祈求灶神保平安,时常会有些人家在砌灶时把小缸贮米和茶放入灶内,也有理上铜钱的习俗。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民间艺人们便在打灶的时候将各种寓意吉祥的装饰图案描绘于灶壁上,便因此产生了灶壁画。
在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在农耕之余耳口流传出了诸多隽永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在这些神话故事的耳濡目染下,无形中使农民得到了艺术文化的熏陶,折射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在灶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在民间大多耳熟能详,聪明的打灶师父凭借着自己对于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并加以想象勾勒出了嫦娥奔月、刘海戏金蟾、丹风朝阳等神话故事的场景.灶壁画以这种形式的出现,寄寓了当地农村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及长期受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道德、文化、风俗的间接反映,灶壁画是农民对美的需求的产物。灶壁画流行于中国农村,由于区域与风俗的不同,各地灶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北方一般统称为炕围画,灶头画是其组成部分,且较为简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忻州炕围画几乎遍及各家各户。炕围画是山西晋北一带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就连晋南也是没有的。也是山西北方民居运用装饰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几个地区对比来看,就数晋北忻州市原平市炕围画美术作品水平最高,不仅构图严谨,设色淡雅、生动的人物,画面还体现主次分明,因此原平也被人们誉为“炕围画美术之乡”。 我相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时代的变迁,江南灶壁画很快就会消亡,虽然很多地区把灶壁画和炕头画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仍然阻止不了它的谢幕。我们没办法去要求大家恢复这些,更不能让那些会画炕头画的能工巧匠不退休,不让那些仅存的有灶头的人家不贴瓷砖代替。灶壁画的衰落,是当今这个时代做出的抉择,无法抗拒。它们会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断的推动文化的前进,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杜云生、王军利。《民间美术》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2]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3]张余、曹振武。 《中国民俗大系--山西民俗》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1
灶壁画的出现,与江南地区的经济、信仰、环境是紧密相连的。首先灶头作为灶壁画的载体,有了灶才有灶壁画,因此灶头的兴起对灶壁画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谈到灶头的兴起,它与宋代盐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宋代盐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江南地区的居民多以打鱼、斫芦为生。书上有记载于公元980年,当时正是宋太平天国的时期,皇帝宋太宗令东、西沙用作犯人流放的地区,并让犯人充当盐工,以晒盐为主。在二百多年以后,即公元1220多年后,大量的人民被移去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煮食盐。以前的劳动人民一天的劳动强度极大,而盐工最繁忙的季节又是三伏天、三九天的时候,在繁忙的劳作之余,相传有人就用制盐时没有烧完的余杆在灶头上随意绘画自娱,时间久了,慢慢的有人能自己熟练的勾画出各种图案来。当地的人们就称其为“灶画”。但不论灶壁画是怎样出现的,它与盐业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当地的农民在自娱自乐中创造出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而晋北地区炕围画的形成也富有一定地方特色,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有典型黄上覆盖的山地高原,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很大,因此为了适宜这种气候农家都以烧火炕取暖。可能有人不知道炕和灶的关系,其实在北方地区,炕和灶是连在一体的,是不分开的,而南方没有炕的存在,只有床,灶台烧火烧热后,热烟通过炕里面再通过烟囱排出去,从而带动了炕就是热乎乎的了。但其实也有锅台画这么一说,只是不如炕围画正统,就默认归为一类了。
“炕”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这时候已经进入每家每户,农村人们习惯将被褥叠起来堆放在炕头一角,但由于炕周围的立体墻面经常性脱落破损,弄脏衣物和被耨。所以人们想到用刷墙用的涂料调上点胶水,然后在炕的周围墻上涂上简单的围子,人们发现这样能够保护墻面的完整性,又衬托的炕围的环境,同时也给室内增添了许多情趣。后来民间泥水匠们发现在墻上颜色单一裸露无美感,就用笔墨绘制一些简单的线条边,中间再添几枝竹叶兰花,果然好看很多。因此,最早最原始形式的炕围画出现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觉得原始的炕围画太简陋单调,特别是文化创新上缺乏力度。于是民间艺术家们想法设法不断努力,研究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异彩纷呈的制作方案,炕围画逐渐进入每家每户,凡是结婚嫁娶、喜庆节日、旧房改造,新房建起等等,炕围画常常被用来作为对节日的庆祝方式。
其次是所绘内容的不同,南方的灶壁画是基于对灶神的信仰。旧时人们对灶神的信仰己久,民间艺人通过灶头,画上特定的内容和精美的图案,来反映他们对于灶神的信仰,并每天祈求灶神庇佑。为祈求灶神保平安,时常会有些人家在砌灶时把小缸贮米和茶放入灶内,也有理上铜钱的习俗。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民间艺人们便在打灶的时候将各种寓意吉祥的装饰图案描绘于灶壁上,便因此产生了灶壁画。
在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在农耕之余耳口流传出了诸多隽永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在这些神话故事的耳濡目染下,无形中使农民得到了艺术文化的熏陶,折射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在灶壁画中出现的人物在民间大多耳熟能详,聪明的打灶师父凭借着自己对于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并加以想象勾勒出了嫦娥奔月、刘海戏金蟾、丹风朝阳等神话故事的场景.灶壁画以这种形式的出现,寄寓了当地农村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及长期受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道德、文化、风俗的间接反映,灶壁画是农民对美的需求的产物。灶壁画流行于中国农村,由于区域与风俗的不同,各地灶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北方一般统称为炕围画,灶头画是其组成部分,且较为简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忻州炕围画几乎遍及各家各户。炕围画是山西晋北一带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就连晋南也是没有的。也是山西北方民居运用装饰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几个地区对比来看,就数晋北忻州市原平市炕围画美术作品水平最高,不仅构图严谨,设色淡雅、生动的人物,画面还体现主次分明,因此原平也被人们誉为“炕围画美术之乡”。 我相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时代的变迁,江南灶壁画很快就会消亡,虽然很多地区把灶壁画和炕头画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仍然阻止不了它的谢幕。我们没办法去要求大家恢复这些,更不能让那些会画炕头画的能工巧匠不退休,不让那些仅存的有灶头的人家不贴瓷砖代替。灶壁画的衰落,是当今这个时代做出的抉择,无法抗拒。它们会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历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断的推动文化的前进,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杜云生、王军利。《民间美术》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2]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3]张余、曹振武。 《中国民俗大系--山西民俗》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