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营造中的美学原则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地域性建筑关注点的增加,营造地域建筑的物质媒介—传统材料,逐渐成为了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地域性建筑的营造,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空间营造、材料性能、技术施工等为主体的物质基础层面,另一方面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立足点的精神感受层面。旨在通过两方面的协调统一,实现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塑造,以及对建筑形式艺术表达。
  【关键词】传统材料;建筑营造;美学原则
  一、回应地域自然环境
  任何地域的建筑形式都不是独立个体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在与其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和演变。地貌特征、气候条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的存在形式,建筑与自然环境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符合地域特征的地域建筑,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性建筑类型。
  1、契合地貌特征
  只要基地的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像在它的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的环境x传统传统材料,是地域居民早期自发组织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甘肃窑洞为例(图一),传统作为最早的建筑材料,应用于西北窑洞这种传统居住形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众多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窑洞居民普遍长寿,原因很多,如洞内温度约在10℃—29℃之间,湿度为 30%—75%,这样的温室条件最适合人类居住。夏天洞内温度比室外低约 10℃,冬天又比室外高 15℃,温湿度的变化也小。由于居室是埋在黄土之中,受外界干扰的噪音很小,以及大气中的放射物质对人体损害也相应减少,其结果,气管炎病、皮肤病等患者较其他地区少得多。”由调研结论可见,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以及建筑与环境相互间的问题,成为了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回应气候环境
  “建筑回应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结合地方气候。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方气候同样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只有积极回应地方气候条件,建筑才能获得存在于那个特定地点的充分理由——建筑由此而获得了地方性。”
  任何物种的存在与发展,都以满足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前提,优胜略汰规则不单适用于生物物种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建筑的优化与更新。为回应气候环境,处于某一特色气候环境的建筑,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都处于一种承优排劣的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建筑布局、空间构成、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逐渐形成符合地域气候环境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并被符号化。
  二、以历史文脉为线索
  材料作为建筑发展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空间时代性,每种材料在一定时代是极具代表性,承载了所在时代的历史烙印。在一定的时代性的建筑材料,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所在年代的时代感和历史性。历史遗留下、現存的断壁残桓就是过去战斗时期的真实记录。因为它记录了实践的艰辛历史,凝冻了过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受。
  1、地域性场所精神的营造
  地域性场所精神,是烙印在地域居民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宿,这种精神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觉,它是潜伏于事物表像层面的精神内涵。地域文化包含多方面内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视觉审美、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价值理念,在历史的推移中建筑形成和延续,是祖祖辈辈先民继承和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在国内外建筑师创作的作品中,设计师运用传统材料设计营造完成的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在已经完成的建筑实例证明,土、木、砖、石、瓦、作物秸秆等一系列的传统建筑材料依旧是建筑师表达地域特色与区域文化脉络的主要使用手法,建筑师通过建筑作品传达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传达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感。因此,在传统地域建筑的设计营造中传统材料具有地域代表性且有极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笔者根据对传统材料的属性特质以及艺术表达,总结了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营造中的美学原则。对于传统材料的地域建筑营造,尊重地域文化特性和历史文脉是时代赋予当下设计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弘扬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尹春然(1988-02),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兴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并延续至今,形成了构图饱满、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的艺术风格。八仙,是杨家埠木版年画中较为常见的形象,多作为附属仙众出现在祈福纳祥的题材之中,涵盖了民间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山东大学博物馆藏8套八仙雕版,均单独成套,张幅较大,造型精美、线条精细,既可作为家堂年画的系列配轴画张贴悬掛,亦可单独成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杨家埠年
期刊
自然的音韵中没有异样的乐章  你如何能够忍心委屈自己  为他人的周详?  你如何忍心让自己感受委屈  我的姑娘?  青春正明媚,阳光恰安详  顺从心灵的悦动,破茧而出,  让心化蝶,顺理成章!  你如何忍心让自己感受委屈  我的新娘  盛装已加身,舞会已开场,  天使的歌声高亢嘹亮  聆听你心发出的呢喃  那才是你的真命“天子”  奉旨登场!  不要让自己忍受委屈,  不承受妥协  也不刻意追求高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特别渴求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图书馆的书籍量多且涉及范围广,具有良好的读书氛围,所以图书馆成为人们休闲时光主要学习的地方。然而现阶段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文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对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读者为本;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  引言:  当前
期刊
【摘要】汉语越南语是指唐代传入越南的汉语借词,融入越南的词汇系统中,以越南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为主。经过长期的变化,许多汉语越南语的词义和用法不同于汉语词汇。此外,由于各种原因,与原汉语词素相比,汉语和越南语的词素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语素仍保留着,有的词素消失,有的汉语和越南语的词序相反,词源也不同。  【关键词】越南语;越南语词汇;汉语词素  一、越南语概述  1.1越南语语言分布  越南是一個多
期刊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而群众舞蹈则是一种民众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活动不仅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升华,更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文章就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为思路,对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做进一步研究、思考。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舞蹈编排  1、当前我地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现状  伴随各区域、地方的基层群众文化舞
期刊
【摘要】VR作为在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门的虚拟数字运算的计算机仿真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得VR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中的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VR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国争相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为此,本文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数字化实验室,并且以建筑设计行业为对象展开分析,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室;VR虚拟现实;建筑设计  一、引言  目前
期刊
【摘要】著名建筑师刘家琨的代表建筑设计—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在取材、造声、用光、制园等方面体现了禅宗美学的典型设计策略。他的设计思想中“此时此地”的思想结合了禅宗美学和地域特色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相互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设计策略和场所精神。  【关键词】刘家琨;鹿野苑;禅宗美学;现象学;安藤忠雄  一、建筑现象学  现象学( Phenomenology) 是 20 世纪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萨尔瓦多·达利,为艺术开启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影响着这个幼年时期的小达利如此的热爱绘画,又是什么使他将生死这一主题表现在画面中,为何总是在他的画面中出现梦幻的境像和诡异的气氛,接触超现实主义后,他的画面又出现了哪些超现实主义符号,“偏执狂批判”的创立是被影响的,这影响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于这种方法中,达利又创造了什么特征的绘画?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
期刊
【摘要】甘肃花儿不管是演唱形式还是演唱内容都非常丰富多彩,形式可以自由活泼也可以中规中矩,语言形象,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它和现代的曲子不同,有非常大的魅力和感染力。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花儿,阐述了甘肃“花儿”的重要意义,对甘肃“花儿”的艺术形态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花儿;甘肃“花儿”;意义;艺术形态  “花儿”艺术遍布中国很多地区,它是一种很多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山歌形式的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声乐事业发展较之以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怎样在继续发扬和传承我国戏曲在演唱中行腔、发声以及吐字准确、规范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歌剧发声技巧,并且将西方歌剧发声技巧运用于演唱中,是声乐教育学者和演唱家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对西方歌剧以及中国戏曲的演唱方法进行论述,并探讨两者的差异,以期能够为演唱者寻求一种更加符合审美要求、科学的演唱方法。  【关键词】西方歌剧;中国戏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