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地域性建筑关注点的增加,营造地域建筑的物质媒介—传统材料,逐渐成为了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地域性建筑的营造,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空间营造、材料性能、技术施工等为主体的物质基础层面,另一方面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立足点的精神感受层面。旨在通过两方面的协调统一,实现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塑造,以及对建筑形式艺术表达。
【关键词】传统材料;建筑营造;美学原则
一、回应地域自然环境
任何地域的建筑形式都不是独立个体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在与其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和演变。地貌特征、气候条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的存在形式,建筑与自然环境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符合地域特征的地域建筑,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性建筑类型。
1、契合地貌特征
只要基地的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像在它的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的环境x传统传统材料,是地域居民早期自发组织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甘肃窑洞为例(图一),传统作为最早的建筑材料,应用于西北窑洞这种传统居住形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众多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窑洞居民普遍长寿,原因很多,如洞内温度约在10℃—29℃之间,湿度为 30%—75%,这样的温室条件最适合人类居住。夏天洞内温度比室外低约 10℃,冬天又比室外高 15℃,温湿度的变化也小。由于居室是埋在黄土之中,受外界干扰的噪音很小,以及大气中的放射物质对人体损害也相应减少,其结果,气管炎病、皮肤病等患者较其他地区少得多。”由调研结论可见,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以及建筑与环境相互间的问题,成为了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回应气候环境
“建筑回应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结合地方气候。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方气候同样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只有积极回应地方气候条件,建筑才能获得存在于那个特定地点的充分理由——建筑由此而获得了地方性。”
任何物种的存在与发展,都以满足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前提,优胜略汰规则不单适用于生物物种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建筑的优化与更新。为回应气候环境,处于某一特色气候环境的建筑,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都处于一种承优排劣的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建筑布局、空间构成、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逐渐形成符合地域气候环境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并被符号化。
二、以历史文脉为线索
材料作为建筑发展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空间时代性,每种材料在一定时代是极具代表性,承载了所在时代的历史烙印。在一定的时代性的建筑材料,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所在年代的时代感和历史性。历史遗留下、現存的断壁残桓就是过去战斗时期的真实记录。因为它记录了实践的艰辛历史,凝冻了过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受。
1、地域性场所精神的营造
地域性场所精神,是烙印在地域居民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宿,这种精神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觉,它是潜伏于事物表像层面的精神内涵。地域文化包含多方面内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视觉审美、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价值理念,在历史的推移中建筑形成和延续,是祖祖辈辈先民继承和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在国内外建筑师创作的作品中,设计师运用传统材料设计营造完成的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在已经完成的建筑实例证明,土、木、砖、石、瓦、作物秸秆等一系列的传统建筑材料依旧是建筑师表达地域特色与区域文化脉络的主要使用手法,建筑师通过建筑作品传达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传达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感。因此,在传统地域建筑的设计营造中传统材料具有地域代表性且有极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笔者根据对传统材料的属性特质以及艺术表达,总结了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营造中的美学原则。对于传统材料的地域建筑营造,尊重地域文化特性和历史文脉是时代赋予当下设计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弘扬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尹春然(1988-02),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方向)。
【关键词】传统材料;建筑营造;美学原则
一、回应地域自然环境
任何地域的建筑形式都不是独立个体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在与其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和演变。地貌特征、气候条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的存在形式,建筑与自然环境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符合地域特征的地域建筑,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性建筑类型。
1、契合地貌特征
只要基地的自然条件有特征,建筑就应像在它的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的环境x传统传统材料,是地域居民早期自发组织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甘肃窑洞为例(图一),传统作为最早的建筑材料,应用于西北窑洞这种传统居住形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众多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窑洞居民普遍长寿,原因很多,如洞内温度约在10℃—29℃之间,湿度为 30%—75%,这样的温室条件最适合人类居住。夏天洞内温度比室外低约 10℃,冬天又比室外高 15℃,温湿度的变化也小。由于居室是埋在黄土之中,受外界干扰的噪音很小,以及大气中的放射物质对人体损害也相应减少,其结果,气管炎病、皮肤病等患者较其他地区少得多。”由调研结论可见,地域性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和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以及建筑与环境相互间的问题,成为了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回应气候环境
“建筑回应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结合地方气候。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方气候同样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只有积极回应地方气候条件,建筑才能获得存在于那个特定地点的充分理由——建筑由此而获得了地方性。”
任何物种的存在与发展,都以满足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前提,优胜略汰规则不单适用于生物物种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建筑的优化与更新。为回应气候环境,处于某一特色气候环境的建筑,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都处于一种承优排劣的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建筑布局、空间构成、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逐渐形成符合地域气候环境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并被符号化。
二、以历史文脉为线索
材料作为建筑发展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空间时代性,每种材料在一定时代是极具代表性,承载了所在时代的历史烙印。在一定的时代性的建筑材料,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所在年代的时代感和历史性。历史遗留下、現存的断壁残桓就是过去战斗时期的真实记录。因为它记录了实践的艰辛历史,凝冻了过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受。
1、地域性场所精神的营造
地域性场所精神,是烙印在地域居民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宿,这种精神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觉,它是潜伏于事物表像层面的精神内涵。地域文化包含多方面内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视觉审美、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价值理念,在历史的推移中建筑形成和延续,是祖祖辈辈先民继承和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在国内外建筑师创作的作品中,设计师运用传统材料设计营造完成的建筑极具地方特色,在已经完成的建筑实例证明,土、木、砖、石、瓦、作物秸秆等一系列的传统建筑材料依旧是建筑师表达地域特色与区域文化脉络的主要使用手法,建筑师通过建筑作品传达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传达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感。因此,在传统地域建筑的设计营造中传统材料具有地域代表性且有极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笔者根据对传统材料的属性特质以及艺术表达,总结了传统材料在地域建筑营造中的美学原则。对于传统材料的地域建筑营造,尊重地域文化特性和历史文脉是时代赋予当下设计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弘扬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晓扬.仲德崑.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简介:尹春然(1988-02),女,汉,河北省石家庄市,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