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彼得·汉德克的戏剧转向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语作家彼得·汉德克以“独创性的语言探索人类经验的广度和特性”,成为继耶利内克之后第二位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作家.汉德克的作品所涉文学体裁多样,其中尤以戏剧见长.其戏剧创作从早期说话剧缔造“极致的吵”转向中后期依靠图像营造“极致的静”,反映出汉德克阅历的积累以及心境的转变,也体现了他对作家写作使命的全新认识,即“让风景变得永恒”.通过文本语言、形式、风格的实验与探索,汉德克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戏剧元素的平等化.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曲”——《毛毛雨》,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诞生于战时上海的《何日君再来》和《玫瑰玫瑰我爱你》,一直在国家语境下为爱国者所耻,但这些曲子与左翼爱国歌曲并存,尤其在沦陷期间成为人们疏解苦闷情绪的调节剂,曲中的意象也被赋予了抗日和民族独立的政治隐喻.战后,曾繁荣于沦陷区的“时代曲”被政府冠以“黄色歌曲”之名而遭禁,却屡禁不止,各种缘由值得思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原本贫困落后的国家遭受到严重摧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引起了诸多外国友好团体的关注.为增进对战火下的苏皖边区的了解与救助,联合国官员严斐德克服重重困难,只身前往苏皖边区进行考察.rn联总来到中国rn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为救济曾为轴心国占领国家和地区,于1943年成立的国际性战争灾害救济组织.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该组织并入联合国,成为其下属机构之一,持续存在两年左右.按计划,联总的短期使命结束后,未尽的项目由联合国新成立的
我的父亲边任耕(1914-1983),原名边银根,1914年3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前州镇边家巷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9岁才开始读书,念至小学五年级时,因我爷爷年迈多病,无力从事农业劳动,他不得不辍学种地,以谋生计.1930年,他得到在上海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工作的哥哥边福耕帮助,在上海考取中华职业学校,学习机械专业.但他仅仅学习两个多月,又因家庭生活困难,只好停学就业,同年10月到上海天星印刷厂当学徒.1931年,在“中航”任飞行副驾驶的边福耕因飞行事故遇难.在“中航”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
期刊
一个世纪以前,广东三水地区的农村女性漂洋过海,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她们用红头巾作为工装,以区别于在此地谋生的广东其他族群,因此被称为“红头巾”.作为华人下南洋的一个弱小群体,她们同心协力,正直守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地从事建筑粗活,沉潜于社会底层而能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并融入新加坡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因此,她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故事,被写进了新加坡的小学课本;她们兢兢业业的劳动形象,被永久铸成城市和博物馆的塑像;她们独立自重的人格品质和生命丰采,被视为华人融入海外世界的“红头巾精神”.“红头巾”用自己的草
期刊
1886年(光绪十二年),北洋水师的4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进行访问,由于语言沟通及思维差异等原因,北洋水兵同当地的警察、民众发生了冲突,造成了流血伤亡,称为“长崎事件”.由于中日双方都不想将事件扩大,最后通过谈判协商,以日本付给清政府更多的赔偿金而结束,这被看作是清政府的“外交胜利”.长崎事件对中日两国各自的发展以及两国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败北也与此事件不无关联.
青年导演李梦泽翻译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一本对于当今中国话剧表演艺术非常有意义甚至有可能起到“正本清源”效果的难得好书.rn一rn写作此书的是英国演员、剧作家以及表演教师贝拉·莫琳,她曾于1993年在莫斯科接受演员训练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原则有了重新认识,之后又在多个国家以工作坊的方式传授如何成为一个“心身一体的演员”方法,其间对那些新认识进行了实践印证和深入探讨.她以一个来自完全不同的戏剧文化传统的英国人的角度,深入、系统地对俄罗斯表演艺术进行学习、实践和思考,使得她写的这本书十分真切、清晰
期刊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正处于初创时期,文物清点、宫殿维修、人员调配等,百端待举.在此时期,故宫博物院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29年,刚刚在名义上实现统一中国的蒋介石批准经费6万元,分6次拨解,用于支持故宫古建.中华门以内直至保和殿一带,以前归内政部成立的古物研究所管理.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提出的议案,决定由故宫博物院接收此区域,并接管古物陈列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rn前些年,在有关座谈会上,我曾经对这个课题的把握问题谈过一些想法.今天,借家乡《文史天地》一角,提一点思考.限于篇幅及其他原因,我只谈一点,也就是中华文化是否“利己”文化的问题.妥当与否,尚祈家乡文史学界及全国各位朋友指正!
评剧《革命家庭》从选材上说是司空见惯的:一家人前赴后继,最后都成为坚定的革命者.正如剧本题记里说的:“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家庭和共产党人的缩影.”但难得的正在于这个戏给人别样的新鲜感.戏取材于陶承口述的自传《我的一家》,剧作家徐新华以女性的细腻,感受到30多年过去之后传主在平稳坚定的声音、语调里依然有心灵的颤抖,她对丈夫的爱依然那么鲜艳夺目,那么羞涩迷醉.革命家内心深处,依然是江南乡村的痴情女子.剧本前半部两个人的爱情写得清新脱俗,那个年代传统与革命的特定色彩、传主的爱情魅力,留给后人一份独一无二、不会褪色的
期刊
一、乡贤与乡村治理rn在古代,王权政治只管到县一级,广大乡村通过自治的方式,以及乡规民约实现有效管理,体现的是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传统乡贤社会与乡村治理(自治)主要包括:保甲制度、乡绅、乡约(如北宋吕大钧返乡后与乡民订立《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学、私塾(村塾)、义学、义庄、义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