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研究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类的居住环境也在不停地变化,随着美国芝加哥一场大火,将高层建筑推向了人类的视野,人类开始思考高层建筑在现实中的意义。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大量关于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对今天我们的高层建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事过境迁,现在谈论古代的建筑学,并不是要求我们复古,让我们重新回到古代建筑学的现实,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谈论高层建筑与古代建筑美学理论,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沟通。美学作为一门通向自由,具有情感性的学科。无疑可以更加具有代表与阐释出古代建筑理论的核心。本文旨在对古代建筑学进行美学意义上的研究,对高层建筑进行美学视野下的研究,进而让我们审视古代建筑美学理论对今天高层建筑的人文沟通与理念交流。
  【关键词】:古代建筑 古典美学 理念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高层建筑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建筑对于人类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从来都没有仅仅作为居住的物体简单存在于人类。除了居住的功能,我们对于建筑的认知,还有对人类很多情感的寄托,是一个人情感的归宿。建筑在中国古代是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建筑对于人类而言既是我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人类的归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基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越来越擦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但是,现代人类也感觉到,人作为社会的主宰,越来越渺小,人的存在感被各种各样的建筑,科技取代。自己居住的地方越来越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与建筑物。如何给予人类尊严,就必须重视人的情感寄托。就要赋予建筑除居住以外的情感功能。
  早在古代,我国就已经有大量的建筑学理论,然而我国古代的建筑不仅仅局限于建筑领域,而是综合,是集各种艺术一体的,不仅有建筑的华丽,而且有人文的关怀,我们是通过对建筑进行美的欣赏来感受建筑的伟大的,比如我国古代一个简单的门楼,就不仅有建筑的知识,通过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在门楼下画着很多精美的图案,图案内容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建筑就不再外在于人类,而是与人类生活相关,寄托着很多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人所居住的建筑就被赋予了很多的文化意义,人类的情感也有了寄托。同时,在门的两侧往往与很多的书法写作。内容也大多是主人的志向与赞颂品德的内容。在屋檐还有很多的雕刻作品,这也与墙雕有很大的关系。古代传统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也不是停留在理念之中。而是就蕴藏在每一个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百姓生活细节中。就如刚才一个简单门楼的建筑,上面的绘画、书法、雕刻内容都与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建筑,百姓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几乎天天见到的。一户人家的建筑往往蕴含着主人的道德与人生的理想。此时的建筑就与人的生活,人本身完全合二为一,完全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建筑中有人的品质、气节,而人的品德,对生活的认知与人生理想的追求又融入了我们所经常看到的建筑中。建筑不仅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而且还有道德的意义。
  其次,走进每一户人家,我们不用去询问,就可以知道父母,兄弟住在哪一个房间,这是建筑变化中的不变,变得是建筑的风格、特色,不变的是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建筑不仅具有原始的居住功能,而且还代表着秩序,礼仪。这也是维系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能够不断传承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几个高大建筑,不仅停留在几本书画作品中,而是深深的扎根于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也就不仅是一个建筑物,而是表达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思考。是人与建筑的沟通。我们的建筑是可以沟通的,是可以对话的。
  如果要完整表达建筑的意义,诠释出中国建筑的内涵,就是建筑的美学,因为其他的学科可能会比较片面的,或者古板的着眼建筑的居住定位。而美学视野下的建筑则包含了很多领域,不仅仅是建筑学,并且,美学视野的建筑更关注“活的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文化属性。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领略到,文化意义下的建筑是鲜活的,是美的更是善的。“善”是最能体现出中国建筑所展现的文化意义的,也完整的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善即是美”的美善相一观念。建筑物也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在建筑的过程中,人们追求建筑的美,而这种美恰恰体现了人们心中的善,同时也蕴含着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认知、体认。
  美学学科更加关注人的感情,尤其是中国美学注重人与物的体认,注重人的“生活世界”,就像叶郎在《美学原理》一书中谈到的:“这个“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则重视人在对建筑物体认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与建筑物的融合,形成人与建筑一体的世界,不仅充满了意味和情趣,而且净化了人的心灵,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在美学视野下研究高层建筑,更加重视建筑物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美的欣赏,增强人们对当代高层建筑的认可与归宿感。
  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而人的情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的,如何达到现代文明与人类情感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历史,重视文化。如果割裂历史与现代,那么高层建筑就会成为冰冷的物体,人就变成现代文明异化的产物。因此,在美学视野下对高层建筑进行研究,对沟通现代文明与人类情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谈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高层建筑,并不是要求我们复古,而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沟通。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等很多因素发展而来的,有其特定的歷史条件与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高层建筑也是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所以,建筑回归古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美学视野中审视高层建筑,赋予高层建筑更多人文的关怀,与情感的因素。因此,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研究,是一种现代与古代的沟通与借鉴。   上文古代建筑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古代美学对高层建筑的重要借鉴理念之一就是,在高层建筑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学领域,而应该重视综合,更多的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将人们日常生活中、文化中的因素融入进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不仅仅追求建筑的机械、统一,也思考高层建筑的独特性,对人类的文化意义。古代建筑风格,大体上也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加入多元的文化因素,而就具有了独特性、文化观赏价值。因此,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品,不仅仅具有居住功能,而且具有文化认同感。
  其次,还可以看到,古代建筑在社会中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他可以规范人类社会秩序,这也是文化在建筑中的应用。现代的高层建筑就应注重其社会功能,通过有意识的文化设计,强化建筑在社会中的功用,这样人们对于建筑的认同感就会更强,建筑的归宿意义就体现的更加充分。
  高层建筑属于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建筑,这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可以看到文化具有的世界性。同时文化又具有民族性,高层建筑虽然是世界性的成果,但与各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则具有了鲜明的文化意义。人类对高层建筑的认同感就会增强,高层建筑就不会显得那么冰冷。各个国家对美的认识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就是增强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通过对高层建筑美的鉴赏,找到各自的归宿,当然,我们强调不同民族对高层建筑美的鉴赏不是反对世界一体化进程,而是增进大家的交流,如果每个民族的文化消失,则就没有了世界的全球化。
  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强调美学视野下的高层建筑研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古,而是借鉴与交流,赋予高层建筑更多的文化意义,人文关怀,让高层建筑不是冰冷的物,而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类归宿与情感寄托。
  【参考文献】
  【1】冒亚龙.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1 日.
  【2】罗杰·斯克鲁顿(刘先觉 译). 建筑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1日.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4】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1日.
  【5】李卫,费凯.建筑哲学[M].学林出版社.2006年8月1日.
  【6】夏娃.建筑艺术简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1日.
  【7】梁思成著.梁思成谈建筑[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1日.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9】李泽厚.美学四讲 [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
  【10】叶朗.美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1日.
  【1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简介:宋晓龙,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媒体成为舆论发声的主要平台,网络舆情的发展与走向影响着社会发展及政府工作。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负面网络舆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确应对负面网络舆情,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协作是政府破解公信力建设困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负面网络舆情 公信力建设 提升建议  前言  政府公信力是指
期刊
【摘要】: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下,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本文首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其次对具体作品分析,以《大江大河》为例,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研究发现这部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及为政治文明建设服务、激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三个方面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临终关怀理念受到大力宣导,在欧美、香港和台湾,宗教在临终关怀的应用已经是一件十分普遍的现象。而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藏民族在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充分地践行了佛教的生死观,所以本文通过介绍藏民族的临终关怀实践,旨在为其他族群的临终关怀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藏族 藏传佛教 临终关怀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之一,每个人都需经历人生这样的一个过程。因其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五十
期刊
【摘要】:网络恐怖主义是传统恐怖主义与时代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恐怖主义与网络犯罪的双重特征。网络恐怖主义的出现引起了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也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法律层面来看,目前国际社会未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达成共识,更不用说出台一部针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法律。这一现状,制约了各国通过国际合作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不利于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添了关于恐
期刊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实力的较量,构成创新实力的因素来自于支持与保障创新行为发生的环、人才和制度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带着全新的目标和任务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对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化解各种新挑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期刊
【摘要】:“汉语热”席卷全球,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一开始汉语传播全靠中国教师出国从教,到世界各国传播中文,到现在有意识培养本地汉语教师,加强汉语教育的国别化、本地化,如何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菲律宾华语教育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对本土教师的培训也有自己的特點,从菲律宾本土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海外本土教师的培养。  一、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现
期刊
【摘要】:我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比较,这一政治制度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铸造的智慧结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政治制度拥有巨大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必将铸就更伟大的成果。  【关键词】:历史的选择 比较 传统文化 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自信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
期刊
1894年6月,孙中山透过关系,辗转上书李鸿章,建言国家富强之道,“窃尝深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并慷慨断言,“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可惜这次上书改革,并不得法,使得孙中山败兴而归。然而,清政府面对“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绕。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的瓜分豆剖之堪虑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电脑游戏行业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古风RPG单机游戏无疑是我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一类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形态,它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对承载的文化起到了传播作用。本文通过结合此类游戏的设计特点,分析其现状,引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为之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建議与思路。、  【关键词】:国产游戏 单机游戏  一、 国产古风RPG单机游戏概述  1.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但丁《神曲》中的原罪思想为切入点,对其中不同于基督教的原罪思想进行初步探究。再救赎思想,以及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进行深入研究,揭露出当时基督教会对于人民思想的禁锢,总结论述了但丁的原罪及自由意志思想对破除当时基督教会对于人民的思想禁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原罪 救赎 上帝 自由意志  一、原罪  原罪是基督教神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起源于《圣经·创世纪》,指的是人类始祖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