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高考虽早已落下帷幕,但全國Ⅲ卷35题却给笔者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时刻浮现于脑海。在不少师生眼中,该题难度较大,有些无所适从,难以下笔。而在笔者看来,本题蕴含着命题人的巧妙构思,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或许向一线教师暗示着高考命题的新方向。本文拟对该题作一粗浅剖析,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常量”与“变量”释义
所谓“常量”是指长期以来高考试题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命题立意、风格与特点等。着眼于长时段,它往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立意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等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围绕其立意目标,开展试题创制,形成相对稳定的“题风”。
所谓“变量”,当是试题中的变化之处,且绝非浅表层次的知识类变化,更主要涵盖内在的思维理路、命题特点、命题技术等试题的深度变化,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是潜在的“常量”。以辩证法的视角看,试题的“变量”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跨越“常量”阶段性的质变或对“常量”的迭代升级转型,如前文提及的由知识立意过渡到能力立意。二是在现有“常量”周期内的试题“微调整”。它是高考试题“变量”中的普遍情形,但由于处于短时段的变动中,个中演变规律尚不明显,因而易被忽略。本文所述的“变量”也是从“微调整”角度展开。
“常量”与“变量”的共存、叠加,相得益彰,使高考试题的规律若隐若现,似乎近在咫尺、就在眼前,但又感觉飘忽不定,难以真正把握。当然,这也是高考试题最引人入胜之处,引得无数学者与一线教师不断研究琢磨,欲穷其理。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
试题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因其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考试测量结果的起伏,降低师生对高考的不适应感。同样,本题也延续了近年来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具有一定的“套路”,具体如下。
第一,延续了对主干知识与法国史的考查势头。从外显的知识点考查上看,重视主干依然是主体。35题对应考查必修二教材(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下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节,该知识板块是世界现代史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学与复习的重头戏。从国别史序列看,本题考查法国史,如果仔细梳理近几年的全国卷试题会发现,命题人对法国史是偏爱有加的,如2018年全国Ⅲ卷33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2017年全国Ⅲ卷33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国民公会,2017年全国Ⅰ卷41题考查法国大革命与民族主义思想,2016年全国Ⅲ卷35题考查近现代法国政治体制变化。而本题的出现延续着对法国史的高频考查。笔者才疏学浅自然无法窥破命题人钟爱法国史的缘由,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命题倾向起码已在不断提示高三复习备考的知识指向。
第二,干扰选项的设计符合全国卷命题的一贯特点。全国卷在干扰选项设计上的惯用手法是选项紧扣并曲解材料或对材料“粗暴”推理。如2018年全国Ⅰ卷30题D选项中“不急于”的表述既是对题干材料末尾词语的照搬,又是对材料主旨意思的曲解。2018年全国Ⅱ卷25题D选项中“操纵税收”的表述是对材料“操纵物价”的随意替换。2018年全国Ⅱ卷26题B选项中“迅速晋升”实是源自对材料“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一语的故意歪曲。上举三例只有干扰项难度设计上的差异,命题手法本质是一致的。全国卷试题中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此处不再赘述。
这种设计模式堪称全国卷选择题命题的“杀手锏”,它精准切中高中教学习惯与学生答题思维的要害。因为,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解题技巧时,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题干材料的重要性,并反复训练,几乎会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而答题过程中,学生依照平时习得的方法、技巧会感觉似乎每个选项都有其合理依据,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从而落入迷惑项的“圈套”中。故这种命题技巧是试题产生良好区分度的关键控制点。
就本题而言,B﹑C两个干扰选项对应了题干材料“物价上涨了1倍”,D选项源自材料中“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一语。对此,学生会作出两种误判:其一,受改革史“存在问题(背景)——解决问题(措施)——达到目的(结果)”的线性思维路径影响,认定政府的措施是针对物价上涨问题而提出的,其结果自然是有效平抑物价,误选B选项。其二,依赖材料,罔顾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经济的前后关联性史实,认为密特朗政府实施国有化就是放弃自由主义,误选D选项。这当中依然暴露出较严重的线性思维缺陷,“非黑即白”的观念根深蒂固。
第三,保持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与持续考查。35题注重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延续了近年来高考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命题追求。
一方面,本题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主要针对新课标(2017年版)水平2“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和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1]其中,题干两个时间节点意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密特朗政府经济措施的由来;而题中隐含的法国与英美共时段的空间比较则是考查学生对基于空间的史事间联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本题中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主要对应了课标中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以及水平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2]具体地讲,命题人采用具有时间关联和逻辑关联的材料,要求学生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而解释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又反证教材中关联性历史叙述(即关于美英经济状况)的观点。
从上述分析可见,高考试题对核心素养较高水平层次的考察要求既提升了题目难度,也更有利于高水平学生脱颖而出。
三、岁岁年年题不同
客观地讲,世界万物“变”是常事,高考试题之“变”也是常态。高考命题人出于反猜题与对学生历史思维测评的需要,以及有意识地引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变革,在试题中不断作出“微创新”,大到一段材料,小到一个字的变动,既有形式的变化,也不乏实质内涵的革新,给人留下高考试题变化多端、出其不意、难以捉摸的印象。从今年全国Ⅲ卷的35题来看,其创新性强,新颖之处不少,多方面突显出“变”的意蕴。 首先,剑走“偏锋”,切入點新。命题人的意图是考查经济“滞胀”下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应用。复习中师生更关注美国的政策调整,而对本知识板块下的法国一般点到为止。然而,命题人不按“套路出牌”,另辟蹊径,选取了相对冷门的法国经济史材料,刻意“偏离”教材与教学的重点轨迹。因此当师生面对题目时,自然会产生矛盾的感觉——陌生与熟悉交织。这种矛盾犹如一道纱幕,让真相隐约可见,却又无法真正洞悉其机理,抓住“题魂”。似曾相识的材料内容,用新的切入情景回应考查储备知识,可以说这道题有相当的代表性。
其次,学、考关联,用活教材。全国卷常给人教考分离之感。这种命题模式也一度让师生难以适应,“学的全没考,考的全没学”,虽然有些许夸张,但生动描绘出面对高考时师生的“心病”和“痛点”。基于此本题力图将学与考、教与考有机结合,做到“学什么,考什么”。所谓“学什么,考什么”,按照多年前刘芃先生的话来讲它“不等于是怎样教就怎样考”,因为“教学和命题是两个系统”,命题的“基本意图是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和理论要求”。[3]应该说,本题较好地再现了刘芃先生的关切。
从解题思路上分析,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将材料中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物价的变化上升到概念层面,解读为“滞胀”,同时对应题干时间,可知法国与同时代的美、英等国均出现经济滞胀。第二,将密特朗政府的措施理解为“国家干预经济”。第三,对比进入80年代后的英美经济政策——采用新自由主义,减少国家干预,基本度过“滞胀”难关;由此作出一合理的猜想(或推测):法国反其道而行,政府持续主导经济,终将带来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根据以上思路,可以发现解题过程反复运用了教材知识。显然这个题目是对教材内容的迁移与拓展,它“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4]因此,与其说本题是又一教考分离的题目,毋宁说是对教材灵活运用的典范,它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推断、推测构建新的知识关联。
以上两个创新点,其实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应当认真反思、审视试题与教材、教法与考法的关系,唯有此才能应对正在发生的高考变局。
再次,设问“另类”,出乎意料。35题的设问为“其结果”,从设问句式结构上看,是一个并不完整的半开放式的设问语句,当然这也是全国卷中常见的设问风格。但面对“结果”这一设问词的使用,要求学生从不熟悉的材料情景中,推测出结果的确有一定难度。此外,笔者也尝试整理了2016年以来的高考试题,发现选择题中考查史事影响的题目不在少数,但直接以“结果”作为设问定向词的题目却难觅踪迹。结合本题,固然以“结果”设问,实质仍是常见的“影响”类试题,但在思考作答上比普通的“影响”类试题多了一个思考环节:“法国采取的相关措施的结果是什么”,从而增加了试题本身的思维含量。这种试题设问词的“微改变”,实质是在引导师生进一步强化史学逻辑意识。当然,这也预示着“结果类”题目可能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新趋势。
第四,跨界思维,立体感强。35题的干扰项C选项中“通货紧缩”一词原为经济学专业术语,相较“通货膨胀”,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频率略低。教学中,历史教师也未必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概念阐释。进一步深究会发现,其实本题涵盖了非常专业的经济学问题: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政策解决经济“滞胀”困局的内在机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现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范畴。因此综合看,本题一改通常经济史的“纯历史味”,展现出经济学视角下的考查方向,反映出“命题的思路是一种立体系统”[5],提醒一线教师要跳出历史看历史,要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多路径分析历史现象,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言蔽之,“变量”代表了命题人的新思路,充满命题智慧,是对高考试题命制的新探索与尝试,它们终将传导至高中教学终端,反拨引领教学变革。
窥斑见豹,高考试题总是在求稳与求新中寻找平衡点,寻求突破。在渐进式的细微变化中适应国家的人才考评、选拔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为当前新高考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进投石问路。
【注释】
[1][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0、71页。
[3][5]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05、108页。
[4]李明海:《源于教材
一、“常量”与“变量”释义
所谓“常量”是指长期以来高考试题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命题立意、风格与特点等。着眼于长时段,它往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立意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等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围绕其立意目标,开展试题创制,形成相对稳定的“题风”。
所谓“变量”,当是试题中的变化之处,且绝非浅表层次的知识类变化,更主要涵盖内在的思维理路、命题特点、命题技术等试题的深度变化,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是潜在的“常量”。以辩证法的视角看,试题的“变量”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跨越“常量”阶段性的质变或对“常量”的迭代升级转型,如前文提及的由知识立意过渡到能力立意。二是在现有“常量”周期内的试题“微调整”。它是高考试题“变量”中的普遍情形,但由于处于短时段的变动中,个中演变规律尚不明显,因而易被忽略。本文所述的“变量”也是从“微调整”角度展开。
“常量”与“变量”的共存、叠加,相得益彰,使高考试题的规律若隐若现,似乎近在咫尺、就在眼前,但又感觉飘忽不定,难以真正把握。当然,这也是高考试题最引人入胜之处,引得无数学者与一线教师不断研究琢磨,欲穷其理。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
试题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因其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考试测量结果的起伏,降低师生对高考的不适应感。同样,本题也延续了近年来全国卷的命题风格,具有一定的“套路”,具体如下。
第一,延续了对主干知识与法国史的考查势头。从外显的知识点考查上看,重视主干依然是主体。35题对应考查必修二教材(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下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节,该知识板块是世界现代史部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学与复习的重头戏。从国别史序列看,本题考查法国史,如果仔细梳理近几年的全国卷试题会发现,命题人对法国史是偏爱有加的,如2018年全国Ⅲ卷33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2017年全国Ⅲ卷33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国民公会,2017年全国Ⅰ卷41题考查法国大革命与民族主义思想,2016年全国Ⅲ卷35题考查近现代法国政治体制变化。而本题的出现延续着对法国史的高频考查。笔者才疏学浅自然无法窥破命题人钟爱法国史的缘由,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命题倾向起码已在不断提示高三复习备考的知识指向。
第二,干扰选项的设计符合全国卷命题的一贯特点。全国卷在干扰选项设计上的惯用手法是选项紧扣并曲解材料或对材料“粗暴”推理。如2018年全国Ⅰ卷30题D选项中“不急于”的表述既是对题干材料末尾词语的照搬,又是对材料主旨意思的曲解。2018年全国Ⅱ卷25题D选项中“操纵税收”的表述是对材料“操纵物价”的随意替换。2018年全国Ⅱ卷26题B选项中“迅速晋升”实是源自对材料“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一语的故意歪曲。上举三例只有干扰项难度设计上的差异,命题手法本质是一致的。全国卷试题中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此处不再赘述。
这种设计模式堪称全国卷选择题命题的“杀手锏”,它精准切中高中教学习惯与学生答题思维的要害。因为,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解题技巧时,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题干材料的重要性,并反复训练,几乎会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而答题过程中,学生依照平时习得的方法、技巧会感觉似乎每个选项都有其合理依据,产生似是而非的错觉,从而落入迷惑项的“圈套”中。故这种命题技巧是试题产生良好区分度的关键控制点。
就本题而言,B﹑C两个干扰选项对应了题干材料“物价上涨了1倍”,D选项源自材料中“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一语。对此,学生会作出两种误判:其一,受改革史“存在问题(背景)——解决问题(措施)——达到目的(结果)”的线性思维路径影响,认定政府的措施是针对物价上涨问题而提出的,其结果自然是有效平抑物价,误选B选项。其二,依赖材料,罔顾二战结束以来法国经济的前后关联性史实,认为密特朗政府实施国有化就是放弃自由主义,误选D选项。这当中依然暴露出较严重的线性思维缺陷,“非黑即白”的观念根深蒂固。
第三,保持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与持续考查。35题注重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延续了近年来高考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命题追求。
一方面,本题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主要针对新课标(2017年版)水平2“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和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1]其中,题干两个时间节点意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密特朗政府经济措施的由来;而题中隐含的法国与英美共时段的空间比较则是考查学生对基于空间的史事间联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本题中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主要对应了课标中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以及水平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2]具体地讲,命题人采用具有时间关联和逻辑关联的材料,要求学生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而解释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又反证教材中关联性历史叙述(即关于美英经济状况)的观点。
从上述分析可见,高考试题对核心素养较高水平层次的考察要求既提升了题目难度,也更有利于高水平学生脱颖而出。
三、岁岁年年题不同
客观地讲,世界万物“变”是常事,高考试题之“变”也是常态。高考命题人出于反猜题与对学生历史思维测评的需要,以及有意识地引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变革,在试题中不断作出“微创新”,大到一段材料,小到一个字的变动,既有形式的变化,也不乏实质内涵的革新,给人留下高考试题变化多端、出其不意、难以捉摸的印象。从今年全国Ⅲ卷的35题来看,其创新性强,新颖之处不少,多方面突显出“变”的意蕴。 首先,剑走“偏锋”,切入點新。命题人的意图是考查经济“滞胀”下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应用。复习中师生更关注美国的政策调整,而对本知识板块下的法国一般点到为止。然而,命题人不按“套路出牌”,另辟蹊径,选取了相对冷门的法国经济史材料,刻意“偏离”教材与教学的重点轨迹。因此当师生面对题目时,自然会产生矛盾的感觉——陌生与熟悉交织。这种矛盾犹如一道纱幕,让真相隐约可见,却又无法真正洞悉其机理,抓住“题魂”。似曾相识的材料内容,用新的切入情景回应考查储备知识,可以说这道题有相当的代表性。
其次,学、考关联,用活教材。全国卷常给人教考分离之感。这种命题模式也一度让师生难以适应,“学的全没考,考的全没学”,虽然有些许夸张,但生动描绘出面对高考时师生的“心病”和“痛点”。基于此本题力图将学与考、教与考有机结合,做到“学什么,考什么”。所谓“学什么,考什么”,按照多年前刘芃先生的话来讲它“不等于是怎样教就怎样考”,因为“教学和命题是两个系统”,命题的“基本意图是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和理论要求”。[3]应该说,本题较好地再现了刘芃先生的关切。
从解题思路上分析,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将材料中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物价的变化上升到概念层面,解读为“滞胀”,同时对应题干时间,可知法国与同时代的美、英等国均出现经济滞胀。第二,将密特朗政府的措施理解为“国家干预经济”。第三,对比进入80年代后的英美经济政策——采用新自由主义,减少国家干预,基本度过“滞胀”难关;由此作出一合理的猜想(或推测):法国反其道而行,政府持续主导经济,终将带来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根据以上思路,可以发现解题过程反复运用了教材知识。显然这个题目是对教材内容的迁移与拓展,它“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4]因此,与其说本题是又一教考分离的题目,毋宁说是对教材灵活运用的典范,它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推断、推测构建新的知识关联。
以上两个创新点,其实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应当认真反思、审视试题与教材、教法与考法的关系,唯有此才能应对正在发生的高考变局。
再次,设问“另类”,出乎意料。35题的设问为“其结果”,从设问句式结构上看,是一个并不完整的半开放式的设问语句,当然这也是全国卷中常见的设问风格。但面对“结果”这一设问词的使用,要求学生从不熟悉的材料情景中,推测出结果的确有一定难度。此外,笔者也尝试整理了2016年以来的高考试题,发现选择题中考查史事影响的题目不在少数,但直接以“结果”作为设问定向词的题目却难觅踪迹。结合本题,固然以“结果”设问,实质仍是常见的“影响”类试题,但在思考作答上比普通的“影响”类试题多了一个思考环节:“法国采取的相关措施的结果是什么”,从而增加了试题本身的思维含量。这种试题设问词的“微改变”,实质是在引导师生进一步强化史学逻辑意识。当然,这也预示着“结果类”题目可能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新趋势。
第四,跨界思维,立体感强。35题的干扰项C选项中“通货紧缩”一词原为经济学专业术语,相较“通货膨胀”,它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频率略低。教学中,历史教师也未必对其进行了科学的概念阐释。进一步深究会发现,其实本题涵盖了非常专业的经济学问题: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经济政策解决经济“滞胀”困局的内在机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现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范畴。因此综合看,本题一改通常经济史的“纯历史味”,展现出经济学视角下的考查方向,反映出“命题的思路是一种立体系统”[5],提醒一线教师要跳出历史看历史,要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多路径分析历史现象,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言蔽之,“变量”代表了命题人的新思路,充满命题智慧,是对高考试题命制的新探索与尝试,它们终将传导至高中教学终端,反拨引领教学变革。
窥斑见豹,高考试题总是在求稳与求新中寻找平衡点,寻求突破。在渐进式的细微变化中适应国家的人才考评、选拔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为当前新高考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进投石问路。
【注释】
[1][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0、71页。
[3][5]刘芃:《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05、108页。
[4]李明海:《源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