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在线发布了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前500所研究型大学中,中国两岸三地共有42所大学上榜,其中内地28所、台湾地区9所、香港地区5所。这也是全中国研究型大学进入“世界500强”大学数量首次超过英国,位居全球第二。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尚无一所中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百强,清华、北大、台大、港大等7所大学进入了前200名。
不可否认,综观近几年的情况,中国大学的上升态势非常明显。比如从排名指标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论文总量指标上的表现最好,部分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百强大学的平均水平。在“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中,我国内地的清华大学等6所学校入围工科领域排名世界百强等。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提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很多中国大学也是铆足干劲,招兵买马,盖楼圈地。中国的大学在这份排行榜上的位置前移、席位增多,与此不无关系。
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际一流大学纷纷缩减财务开支,或许也影响了他们的办学或科研能力,而这些对中国大学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近年来,国家财力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可谓不多,有些还是额外倾斜。比如,今年的审计报告发现,2011年,财政部将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预算中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补助经费”70亿元调整为“高等教育支出”。如果考虑到上述因素,这些成绩值不值得夸耀,财政拨款的使用是否可以更有效率,就另当别论了。
显然,中国大学能否进入世界百强的问题,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更好的办学机制的问题。
从这份排行榜的数据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中国大学的国际论文总量提升得快,但在体现重大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指标上与世界百强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个现象很显然与目前大学重视论文发表等量化考核指标有关。这一指标追求的机制必然会在国际论文发表市场上有所反映。这套机制确实有助于平衡大学内部有关公平的纠纷,但是,并非专业的学术评价机制更不能真实反映出一位学者、研究人员的价值。
而另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大学在理科研究上突飞猛进,而在人文社科领域长期萎靡不振。如大家提起哈佛、剑桥、耶鲁大学,第一反应总是他们某些知名的法学院、商学院等人文学科。而北京大学这样一所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居然还是靠理工科闯天下。这和国人对北大的印象有些不太一样,未免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靠文理偏科显然是不行的。当然,纯粹的理工科院校除外。而要想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所突破,显然需要更加自由、宽松、纯粹的研究环境。笔者一位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朋友,在美国读完博士后,有北大的邀请也不肯回国,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研究环境不行。
一方面是有些东西没法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国内学风不正,一些大学的学术机构丧失学术研究的独立性而攀附权贵。以经济学为例,国内有些名气的经济学者绝大多数都在忙着出席各种活动,演讲赚钱,鲜有潜心于学问者。有的学者知识结构甚至十年不更新。而这些学者何以如此?显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来自社会的物质回报要远远超过担任教职的收入。如果单纯靠做学问而难以维持体面生存,那么,潜心向学、埋头钻研的都将是少数人。
中国大学要想进入世界学术百强,在世界排名上有所突破,固然需要重金引进海外一流人才,需要对一些重点学科、科研项目予以充分的财政保障,但是,比这更急迫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大学内去行政化,而建立教授治校的办学机制,变量化考核机制为学术评价机制,让学术研究氛围更加自由、宽松。
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大学也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如强化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如新任校长宣布不搞课题申报、不带研究生等。这都是一些值得肯定的变化,但相对于国人的期待来说,这样的变化需要更多,高等教育改革显然需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如能这样,中国大学进入世界百强的目标,用时或许就会更短一些。
中国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靠文理偏科显然是不行的。当然,纯粹的理工科院校除外。而要想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所突破,显然需要更加自由、宽松、纯粹的研究环境。
不可否认,综观近几年的情况,中国大学的上升态势非常明显。比如从排名指标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论文总量指标上的表现最好,部分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百强大学的平均水平。在“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中,我国内地的清华大学等6所学校入围工科领域排名世界百强等。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提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很多中国大学也是铆足干劲,招兵买马,盖楼圈地。中国的大学在这份排行榜上的位置前移、席位增多,与此不无关系。
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际一流大学纷纷缩减财务开支,或许也影响了他们的办学或科研能力,而这些对中国大学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近年来,国家财力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可谓不多,有些还是额外倾斜。比如,今年的审计报告发现,2011年,财政部将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预算中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补助经费”70亿元调整为“高等教育支出”。如果考虑到上述因素,这些成绩值不值得夸耀,财政拨款的使用是否可以更有效率,就另当别论了。
显然,中国大学能否进入世界百强的问题,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更好的办学机制的问题。
从这份排行榜的数据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中国大学的国际论文总量提升得快,但在体现重大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指标上与世界百强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个现象很显然与目前大学重视论文发表等量化考核指标有关。这一指标追求的机制必然会在国际论文发表市场上有所反映。这套机制确实有助于平衡大学内部有关公平的纠纷,但是,并非专业的学术评价机制更不能真实反映出一位学者、研究人员的价值。
而另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大学在理科研究上突飞猛进,而在人文社科领域长期萎靡不振。如大家提起哈佛、剑桥、耶鲁大学,第一反应总是他们某些知名的法学院、商学院等人文学科。而北京大学这样一所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居然还是靠理工科闯天下。这和国人对北大的印象有些不太一样,未免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中国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靠文理偏科显然是不行的。当然,纯粹的理工科院校除外。而要想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所突破,显然需要更加自由、宽松、纯粹的研究环境。笔者一位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朋友,在美国读完博士后,有北大的邀请也不肯回国,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研究环境不行。
一方面是有些东西没法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国内学风不正,一些大学的学术机构丧失学术研究的独立性而攀附权贵。以经济学为例,国内有些名气的经济学者绝大多数都在忙着出席各种活动,演讲赚钱,鲜有潜心于学问者。有的学者知识结构甚至十年不更新。而这些学者何以如此?显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来自社会的物质回报要远远超过担任教职的收入。如果单纯靠做学问而难以维持体面生存,那么,潜心向学、埋头钻研的都将是少数人。
中国大学要想进入世界学术百强,在世界排名上有所突破,固然需要重金引进海外一流人才,需要对一些重点学科、科研项目予以充分的财政保障,但是,比这更急迫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大学内去行政化,而建立教授治校的办学机制,变量化考核机制为学术评价机制,让学术研究氛围更加自由、宽松。
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大学也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如强化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如新任校长宣布不搞课题申报、不带研究生等。这都是一些值得肯定的变化,但相对于国人的期待来说,这样的变化需要更多,高等教育改革显然需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如能这样,中国大学进入世界百强的目标,用时或许就会更短一些。
中国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靠文理偏科显然是不行的。当然,纯粹的理工科院校除外。而要想在人文社科领域有所突破,显然需要更加自由、宽松、纯粹的研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