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以来,教育部课改精神三令五申,说明国家对新形式下课改工作的重视和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然而,就在我多次参与县、市新课标培训与教学研讨以后,发现这些来自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多属“半路出家”, 他们中大部分是年青时上语、数、外的老师,因年龄大,精力不足,被学校安排来上他们所认为的“无足轻重”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副科”;要么就是音乐、美术老师,因学校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就给他们套上历史、地理或生物、政治之类的教学任务,以便参与期末考核。象这样一支历史老师队伍,他们大多对历史知识自己都是一知半解,加之年龄较大,记忆力低下,在探讨历史知识与历史教学时所表现出来的迟钝与茫然让人深感忧虑。之所以存在以上情形,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师资力量,特别是历史专业教学人才极端欠缺,导致教学水平极其低下。
很多人甚至很多领导认为,历史教学是再简单不过的教学,无非就是照本宣科,只要认识字、多少有点教学经验即使非专业人才也能教好历史。当然我不否认部分优秀教师在课余通过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后大部分课程都能胜任。但是在农村教学的一线教师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天到校,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政治业务学习外,还有三笔两画(话)作业、一德三新自学笔记、学困生转化及记录资料、留守儿童转化及记录资料以及大小检查资料等,均让老师们疲于奔命并花费大量时间,要想再花费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从何说起。加上大多老师都这样认为:我年龄这么大了,光是一天的工作都够累的了,哪有精力再去学习新的专业,只要课堂把课文给学生念一篇就行了。试想:初中学生,历史课本上的字,有多少字学生不认识,即使有个别生字,他查查字典不就知道了吗?有必要让你老师给他念吗?再者,我估计有的学生念书可能比我们老师还念得好。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得有一桶水。”很多初次接到历史教学的老师,自己尚且对历史史实一知半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信服、如何喜欢我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是什么状况?我们可想而知,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哪个学生喜欢?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好到什么程度?
第二、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部分老师怨天尤人,无心好好教学。
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经济浪潮冲击下,很多双方都是教师的家庭,每月那点工资如果遇到亲戚朋友办酒席多的时候,除去礼金,生活费就所剩无己了。所以想方设法总想赚点钱贴补家用。但上面三令五申说教师不得从事第二职业,要专心教学,更不得进行有尝教学。这使得部分教师周末闲暇也无心学习,有空就到朋友家或娱乐场所搓搓麻将,希望有个好运气能在牌桌上捞点外快小发一笔,让自己失衡的心里得到一点慰藉。久而久之,很多老师发现只有在那里才能忘掉一切“不快”,找到“平衡”,所以最终无论输赢,农村爱上麻将的老师是越来越多,越陷越深,哪还有心思认真钻研教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第三、学校资源缺乏,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小。
虽然在新课改以后国家教育部、地方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学校资源进行配备完善,但因人口大国学生人数太多,学校太多,对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备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村中学的图书资源极为有限,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农村学生适应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光靠课本上的那点内容和老师极为贫乏的课堂教学,那是非常渺茫的。
我们县所使用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我上了多年的历史,深知历史课堂如果没有老师精彩的讲解、没有老师的旁征博引,只是给学生读一遍课文,想让学生只通过课本就能学到知识,能弄清基本的历史史实,理清每个朝代的线索脉络那是绝不可能的。单是这一点,就够我们不是历史专业的历史老师学上好久。学生如果没有资料,更没有老师的讲解,是决不可能学到有用的历史知识的。
第四、每天的课堂教学几乎占用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学生没有自由学习空间。
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学时间几乎全部属于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其余时间学生除吃餐外还要打扫卫生兼做课堂老师安排的课外作业,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即使学校有图书与其他教学资源,学生也无法进行课外阅读。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甚至强行灌输,学生有了依赖,思想开始变得懒惰,课堂从不提问,有问题也懒得思考,只想等老师来解决,在他们思想里,动脑筋是老师的事情而不是学生的事情,课堂没有他们的天地,课后好不容易得到了自由,好想多玩一会却不由他们所想。所以上课不逃课就打瞌睡。因为除了上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安排的时间,更不会去想课堂教学所为何来;有的只是服从与接受。
从这种校园出来的学生,那来的自主独立,那来的责任感?如果历史老师没有渊博的历史理论,没有对历史的感悟,没有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学生又如何对学习感觉趣?如何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尚且无责任可言的人,他能对家庭对社会又会负什么样的责任?
第五、学校教研工作只走形式,没有开展实质性的教学研讨。
也许是没有专业教师的带领,学校教研工作无非就是随便抽个任课老师上节公开课,上课老师一个备课本、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课堂大体分三个步骤:学生读课文、老师从头到尾讲一气,然后学生作业完事。上完以后听课教师三言两语说下他上这节课的优缺点就是一次教学研讨课。研来讨去,没有讨论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的授课艺术、教师教学语言是否严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等等。教研工作年年如此,期期如此。科任老师上课的水平没有多大进步,教学技能没有多大提高,甚至于有些满腹经纶的老师,课堂也只会念念课文而已。这样的工作也叫教研?这样的工作也叫课改也称素质教育?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今天,就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思考:如果真要实现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象以上类似的很多问题及待整改与解决。不然,要想提高国民素质,想让我们的学生今后能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让他们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包袱,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反思:你的育人工作,你问心无愧了吗?
第一、师资力量,特别是历史专业教学人才极端欠缺,导致教学水平极其低下。
很多人甚至很多领导认为,历史教学是再简单不过的教学,无非就是照本宣科,只要认识字、多少有点教学经验即使非专业人才也能教好历史。当然我不否认部分优秀教师在课余通过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后大部分课程都能胜任。但是在农村教学的一线教师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天到校,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政治业务学习外,还有三笔两画(话)作业、一德三新自学笔记、学困生转化及记录资料、留守儿童转化及记录资料以及大小检查资料等,均让老师们疲于奔命并花费大量时间,要想再花费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从何说起。加上大多老师都这样认为:我年龄这么大了,光是一天的工作都够累的了,哪有精力再去学习新的专业,只要课堂把课文给学生念一篇就行了。试想:初中学生,历史课本上的字,有多少字学生不认识,即使有个别生字,他查查字典不就知道了吗?有必要让你老师给他念吗?再者,我估计有的学生念书可能比我们老师还念得好。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得有一桶水。”很多初次接到历史教学的老师,自己尚且对历史史实一知半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信服、如何喜欢我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是什么状况?我们可想而知,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哪个学生喜欢?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好到什么程度?
第二、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部分老师怨天尤人,无心好好教学。
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经济浪潮冲击下,很多双方都是教师的家庭,每月那点工资如果遇到亲戚朋友办酒席多的时候,除去礼金,生活费就所剩无己了。所以想方设法总想赚点钱贴补家用。但上面三令五申说教师不得从事第二职业,要专心教学,更不得进行有尝教学。这使得部分教师周末闲暇也无心学习,有空就到朋友家或娱乐场所搓搓麻将,希望有个好运气能在牌桌上捞点外快小发一笔,让自己失衡的心里得到一点慰藉。久而久之,很多老师发现只有在那里才能忘掉一切“不快”,找到“平衡”,所以最终无论输赢,农村爱上麻将的老师是越来越多,越陷越深,哪还有心思认真钻研教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第三、学校资源缺乏,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小。
虽然在新课改以后国家教育部、地方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学校资源进行配备完善,但因人口大国学生人数太多,学校太多,对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备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村中学的图书资源极为有限,要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农村学生适应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光靠课本上的那点内容和老师极为贫乏的课堂教学,那是非常渺茫的。
我们县所使用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我上了多年的历史,深知历史课堂如果没有老师精彩的讲解、没有老师的旁征博引,只是给学生读一遍课文,想让学生只通过课本就能学到知识,能弄清基本的历史史实,理清每个朝代的线索脉络那是绝不可能的。单是这一点,就够我们不是历史专业的历史老师学上好久。学生如果没有资料,更没有老师的讲解,是决不可能学到有用的历史知识的。
第四、每天的课堂教学几乎占用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学生没有自由学习空间。
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学时间几乎全部属于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其余时间学生除吃餐外还要打扫卫生兼做课堂老师安排的课外作业,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即使学校有图书与其他教学资源,学生也无法进行课外阅读。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甚至强行灌输,学生有了依赖,思想开始变得懒惰,课堂从不提问,有问题也懒得思考,只想等老师来解决,在他们思想里,动脑筋是老师的事情而不是学生的事情,课堂没有他们的天地,课后好不容易得到了自由,好想多玩一会却不由他们所想。所以上课不逃课就打瞌睡。因为除了上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安排的时间,更不会去想课堂教学所为何来;有的只是服从与接受。
从这种校园出来的学生,那来的自主独立,那来的责任感?如果历史老师没有渊博的历史理论,没有对历史的感悟,没有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学生又如何对学习感觉趣?如何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尚且无责任可言的人,他能对家庭对社会又会负什么样的责任?
第五、学校教研工作只走形式,没有开展实质性的教学研讨。
也许是没有专业教师的带领,学校教研工作无非就是随便抽个任课老师上节公开课,上课老师一个备课本、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课堂大体分三个步骤:学生读课文、老师从头到尾讲一气,然后学生作业完事。上完以后听课教师三言两语说下他上这节课的优缺点就是一次教学研讨课。研来讨去,没有讨论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的授课艺术、教师教学语言是否严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与育人的关系等等。教研工作年年如此,期期如此。科任老师上课的水平没有多大进步,教学技能没有多大提高,甚至于有些满腹经纶的老师,课堂也只会念念课文而已。这样的工作也叫教研?这样的工作也叫课改也称素质教育?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今天,就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思考:如果真要实现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象以上类似的很多问题及待整改与解决。不然,要想提高国民素质,想让我们的学生今后能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让他们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包袱,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反思:你的育人工作,你问心无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