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很多民营企业家掘到了第一桶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企业资本快速聚集,积累了相当雄厚的实力,但是因为在发展的道路上缺乏新的知识支撑,只追求资本的扩张而忽视了知识的提高,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面对资知时代的到来,企业家们应当认真思考。
现在,国家新一届政府已经产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国梦,就需要资本加知识的组合,企业家们要认清形势,抓住当前升级转軌机遇,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需要我们利用好资本,提高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认清形势是抓住机遇的前提。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允许存在”、“有益补充”、“拾遗补缺”、“重要组成部分”、“平等竞争”到“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走过六部曲。中国民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当时的形势息息相关,其地位都随着知识资本的提高而相应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深化,国家出台了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等一系列新举措,明确地告诉人们,国有资本将有步骤地退出竞争性行业,在股票市场上将适当减持国家股等等。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策的天地更宽更广了。我们不再担心姓资姓社、属公属私,只要做到3个“有利于”,就可以放手去干。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现在正是民营企业思考如何增进新知识、掌握新政策,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的好时候。
认清差距是抓住机遇的坐标。面对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私营经济存在的管理比较粗放、规模效应较差、品牌意识较为缺乏、较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等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明显地落后于时代,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尤其面临着组织结构与经营战略的矛盾、战略实施与人才匮乏的矛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反思一下,在产权上是不是贪独食?在决策上是不是对别人不放心?在用人上是不是只信亲朋好友?是不是真的重视人才?有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和拳头产品?如果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没有自己的坐标,新的机遇来临时不但抓不着,弄不好还闪了腰。要知道,只有提高知识才能有效地驾驭资本。
机遇是对综合创新实力的考验。凭胆量、靠关系、钻空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机遇是新的挑战和考验。考验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克服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的强者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在挑战中激发创新。经过多年的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没能经受住考验的夭折了,淘汰了;挺住的,信念与能力同时成熟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正在崛起,新一轮更加残酷的淘汰已经开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企业家来说,只有利用好资本这个动力,充分提升知识能力,以超前的精神去达到创新。创新更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同样的形势,同样的机遇,不一定有同样的结果。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企业家,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进入500强。市场就是这样无情,规律就是这么公平,这就是社会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前进的奥秘。
小时候家里穷,难免要受气。话又说回来,谁没有受气的时候?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候就在于如何对待受气。
有的人受了气,怨天怨地怨祖宗怨别人,就是不怨自己,越生气越受气,越受气越生气,一辈子受气,一辈子生气。
忘不了老娘的一句话;“生气不如争气!”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做人是这个理儿。你自己什么都不是,想让人人都夸你,都帮你是不可能的,有人挖苦你、踩贬你倒是很正常的。自己不争气是因,别人给你气受是果。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自强自胜,没有知识创造出的资本,是改变不了受气的地位的。只有你自己争气,当你成为一个人物时,也就没人想、没人敢、没人能给你气受了。做企业也是这个理儿。刚起步时,资金、技术、经验、规模等各方面肯定不行,一些人难免要说三道四,经营过程中的各道关卡困难重重也是必然的。自己明明不行时,非得和别人抬杠,逼着别人说你行,让别人对你的企业一路绿灯也是不可能的。应该把这一切当作动力,当作清醒剂,鼓足勇气、集中精力干自己的事。是骡子是马遛遛再说,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这方面我有刻骨铭心的体会。第一次创业时,难听的话、难办的事能把人气死,能把人难死。本着“生气不如争气”原则,我一不辩白,二不生气,三埋头干事。等到成功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气了,也就不难了。来北京进行文化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又把历史重演了一回。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经验,我更从容、更坚定了。“生气不如争气”时刻写在我的心头,写在我每天紧张的日程里。我不会生气,也没有时间生气。成功的结果会解释一切,会说明一切,会证明一切。只有增强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资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国家,更是这个理儿。落后就要受气,就要吃亏,就要挨打。中美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迈出可喜的一步,绝不是谁的恩赐,而是靠我们的实力,没有中国的参与,世贸组织就不能称为世界性组织。强权即公理,这话反映了一定的现实,规则从来都是由强者制定的,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我们将参与规则的制定,也要遵守规则;增长国际化知识,我们将享受它的好处,也得承受它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可以推你进步,也可以掀你入海。路还要靠自己走,河还要靠自己过。人、企业、国家,都是一个理儿——生气不如争气,一切都要靠实力!
我在《野鸡论》中把民营企业比作不用喂养自下蛋的“野鸡”。
在新的形势面前,面对变化的世界和全新的一切,“野鸡们”是否应该愣一下神儿,静下心来思忖一下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构思一下如何进一步凝聚自己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要眼疾嘴快,抢抓机遇。从利的方面看,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篱笆拆了,夹子撤了,大门开了,田野宽了,虫子多了。“家鸡”、“野鸡”、“洋鸡”,同在一个起跑线上起跑,共在一个地球村里刨食儿。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是公平,市场驱动的最大活力是竞争。成也自己,败也自己,成败皆自己;成也市场,败也市场,成败皆市场。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在虫子面前,鸡鸡平等,谁逮着就是谁的。“野鸡们”应该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同唱一个调儿: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贡献国家,造福人类。
我们要磨爪丰翼,提升素质。大江东去,成绩成历史;大浪淘沙,市场要淘“鸡”。没有了政策扶持,没有了条子关照,没有了关系保护,那些病“鸡”、傻“鸡”、政策“鸡”、泡沫“鸡”、愣头“鸡”,如果不尽快提高素质和能力,恐怕小命难保。提高素质要从思想心态、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全方位树立和落实市场意识。另外,还要因“鸡”制宜,准确定位,讲究策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你到咱地里刨虫,我到你老家刨食;俺一个抢不过你,联起手你就不是个儿了。不是“洋鸡”太厉害,而是我们太废物;不是市场无情,而是我们无能。有了这样心态,什么样的“鸡”都能对付。
多产金蛋,争当好“鸡”。国力的较量在于经济,经济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效益。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野鸡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回报国家,都应该多产金蛋。战场以成败论英雄,市场以效益定生死。无论什么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什么鸡,能下金蛋就是好鸡!时代需要资本更需要知识的提高。
现在,国家新一届政府已经产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国梦,就需要资本加知识的组合,企业家们要认清形势,抓住当前升级转軌机遇,为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需要我们利用好资本,提高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认清形势是抓住机遇的前提。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从“允许存在”、“有益补充”、“拾遗补缺”、“重要组成部分”、“平等竞争”到“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走过六部曲。中国民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当时的形势息息相关,其地位都随着知识资本的提高而相应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深化,国家出台了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等一系列新举措,明确地告诉人们,国有资本将有步骤地退出竞争性行业,在股票市场上将适当减持国家股等等。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策的天地更宽更广了。我们不再担心姓资姓社、属公属私,只要做到3个“有利于”,就可以放手去干。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现在正是民营企业思考如何增进新知识、掌握新政策,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的好时候。
认清差距是抓住机遇的坐标。面对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私营经济存在的管理比较粗放、规模效应较差、品牌意识较为缺乏、较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等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明显地落后于时代,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尤其面临着组织结构与经营战略的矛盾、战略实施与人才匮乏的矛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反思一下,在产权上是不是贪独食?在决策上是不是对别人不放心?在用人上是不是只信亲朋好友?是不是真的重视人才?有没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和拳头产品?如果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没有自己的坐标,新的机遇来临时不但抓不着,弄不好还闪了腰。要知道,只有提高知识才能有效地驾驭资本。
机遇是对综合创新实力的考验。凭胆量、靠关系、钻空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机遇是新的挑战和考验。考验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克服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的强者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在挑战中激发创新。经过多年的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没能经受住考验的夭折了,淘汰了;挺住的,信念与能力同时成熟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正在崛起,新一轮更加残酷的淘汰已经开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企业家来说,只有利用好资本这个动力,充分提升知识能力,以超前的精神去达到创新。创新更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同样的形势,同样的机遇,不一定有同样的结果。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企业家,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进入500强。市场就是这样无情,规律就是这么公平,这就是社会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前进的奥秘。
小时候家里穷,难免要受气。话又说回来,谁没有受气的时候?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候就在于如何对待受气。
有的人受了气,怨天怨地怨祖宗怨别人,就是不怨自己,越生气越受气,越受气越生气,一辈子受气,一辈子生气。
忘不了老娘的一句话;“生气不如争气!”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做人是这个理儿。你自己什么都不是,想让人人都夸你,都帮你是不可能的,有人挖苦你、踩贬你倒是很正常的。自己不争气是因,别人给你气受是果。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自强自胜,没有知识创造出的资本,是改变不了受气的地位的。只有你自己争气,当你成为一个人物时,也就没人想、没人敢、没人能给你气受了。做企业也是这个理儿。刚起步时,资金、技术、经验、规模等各方面肯定不行,一些人难免要说三道四,经营过程中的各道关卡困难重重也是必然的。自己明明不行时,非得和别人抬杠,逼着别人说你行,让别人对你的企业一路绿灯也是不可能的。应该把这一切当作动力,当作清醒剂,鼓足勇气、集中精力干自己的事。是骡子是马遛遛再说,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这方面我有刻骨铭心的体会。第一次创业时,难听的话、难办的事能把人气死,能把人难死。本着“生气不如争气”原则,我一不辩白,二不生气,三埋头干事。等到成功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气了,也就不难了。来北京进行文化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又把历史重演了一回。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经验,我更从容、更坚定了。“生气不如争气”时刻写在我的心头,写在我每天紧张的日程里。我不会生气,也没有时间生气。成功的结果会解释一切,会说明一切,会证明一切。只有增强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资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国家,更是这个理儿。落后就要受气,就要吃亏,就要挨打。中美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迈出可喜的一步,绝不是谁的恩赐,而是靠我们的实力,没有中国的参与,世贸组织就不能称为世界性组织。强权即公理,这话反映了一定的现实,规则从来都是由强者制定的,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我们将参与规则的制定,也要遵守规则;增长国际化知识,我们将享受它的好处,也得承受它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可以推你进步,也可以掀你入海。路还要靠自己走,河还要靠自己过。人、企业、国家,都是一个理儿——生气不如争气,一切都要靠实力!
我在《野鸡论》中把民营企业比作不用喂养自下蛋的“野鸡”。
在新的形势面前,面对变化的世界和全新的一切,“野鸡们”是否应该愣一下神儿,静下心来思忖一下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构思一下如何进一步凝聚自己发展的正能量。
我们要眼疾嘴快,抢抓机遇。从利的方面看,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篱笆拆了,夹子撤了,大门开了,田野宽了,虫子多了。“家鸡”、“野鸡”、“洋鸡”,同在一个起跑线上起跑,共在一个地球村里刨食儿。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是公平,市场驱动的最大活力是竞争。成也自己,败也自己,成败皆自己;成也市场,败也市场,成败皆市场。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在虫子面前,鸡鸡平等,谁逮着就是谁的。“野鸡们”应该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同唱一个调儿: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贡献国家,造福人类。
我们要磨爪丰翼,提升素质。大江东去,成绩成历史;大浪淘沙,市场要淘“鸡”。没有了政策扶持,没有了条子关照,没有了关系保护,那些病“鸡”、傻“鸡”、政策“鸡”、泡沫“鸡”、愣头“鸡”,如果不尽快提高素质和能力,恐怕小命难保。提高素质要从思想心态、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全方位树立和落实市场意识。另外,还要因“鸡”制宜,准确定位,讲究策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你到咱地里刨虫,我到你老家刨食;俺一个抢不过你,联起手你就不是个儿了。不是“洋鸡”太厉害,而是我们太废物;不是市场无情,而是我们无能。有了这样心态,什么样的“鸡”都能对付。
多产金蛋,争当好“鸡”。国力的较量在于经济,经济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效益。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野鸡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回报国家,都应该多产金蛋。战场以成败论英雄,市场以效益定生死。无论什么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什么鸡,能下金蛋就是好鸡!时代需要资本更需要知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