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课程理念也在时时更新,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农村小学受条件限制,教师外出研讨、交流的机会较少。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名师、新秀的录像课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江苏省“优质资源进课堂”工程,更是为广大农村师生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课例展示。于是,在本校观看录像课成了大多数农村学校投资最低、普及性最强的培训方式。但是,目前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均停留在“听课—交流”的传统模式下,“即时听课,即时交流,第二天基本忘光”的现象很普遍。探讨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最佳模式,解决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问题已成为必然。
充分的预习探究,不打无准备之仗
预习探究指的是教师在观摩录像课之前,对教材内容、教法选择开展初次钻研与探讨,以求对该课有充分的了解后,再观看录像,并与录像中的教学课进行对比,找差距,比方法。这样做既可以让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利于提高听课学习的效率,又可以让教师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了解、研究之后,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录像课进行樊家伟对照,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观摩录像课的必要,感受到观摩录像课所得到的能力和意识方面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习探究的效率,在教师进行个人的钻研与探讨后,有必要组织教师对将要听的录像课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交流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形成文字材料,进一步提高教师预习探究的效果。同时,更能够督促教师重视录像课的研讨,将观摩录像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由于教师在观摩录像课之前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讨与钻研,观摩课时就会更有目的性,观摩后更容易产生深刻的感触,就不会在交流时觉得无话可说了。
提出具体要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探究后,即可趁热打铁,组织教师进行录像课观摩了。观摩录像课时,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学会比较。要求全体教师在观摩录像课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录像课的设计进行比较,研究二者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的异同,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或效率,及时记下心得体会。
第二,注重整体。观摩研讨录像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摩或者学习某一具体的环节上,还应该让教师放眼全篇,学习观摩录像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感受录像课的整体效果,感悟录像课的整体氛围。系统论指出,整体的效益远远大于系统各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一节好的课,无论从整体,还是从细节上看,都是完美和谐的。教师观摩学习,也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全面地把握教学。
第三,留意细节。优秀教师尤其是某些特级教师的课,举手投足间,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渗透着他们的教育思想。观摩他们的课,往往可以从某些教学细节中体会到别有意味的深刻内涵。即使是一些教坛新秀的课,由于经过精心的设计,大多也存在着诸多精彩的细节。留意整体,关注细节,观摩学习的效率才会成倍地提高。
第四,关注学生。一般观摩优秀课的教师,大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表现、教学能力、教学机智等诸方面,很少会将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其实,我们更应该观察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节课他们得到了什么。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其实,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要关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有了以上四点要求,教师在观摩录像课的时候,目的性更强了,学得更积极主动了,效果更加明显了。
评创结合,立体评价,综合创新
教师在观摩录像课后,不仅要对录像课进行有目的的评价,还要结合自己观摩录像课前的钻研与体验,进行对比分析,评析优劣,比较差距,再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
这一步,主要采取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方式。除了评价、分析录像课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之外,还要对录像课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析,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创新性的教学设计,进而让教师在深入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把学习观摩录像课当做“法”来用,得“法”而不拘泥于“法”。同时,对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摄像,可以邀请同组的教师听、评课,进行集体研讨,还可以让上课的教师自我观摩分析,与名师、骨干教师的观摩课进行比较,深度反思,促进自身的更快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创反思的同时,还要引领教师从教学法、教学理论的角度,甚至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去关照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充实观摩录像课之所得,以实践反思录像课之优劣,把观摩评价进行得更有价值,让创新进行得更有效益。
“预习探究”、“具体要求”、“评创结合”三步走的观摩研讨策略,能够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效益,较大程度地解决了“高耗低效”的难题。但同样需要注意两点问题。其一,农村教师进行优秀录像课观摩研讨的“三步法”,延长了一次观摩录像课的时间,把以前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延长到一周乃至更长时间。时间长了,就涉及研究的连续性问题。因此,学校组织此类活动,一定要与本校校情联系起来,一步步实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妄求一步到位,结果反而会因为各方面准备不足,导致“三步法”难得实效。其二,注意学习型组织的心理学习场。没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三步法”极容易流于形式。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创设一个鼓励教师学习向上的浓厚氛围,塑造一个善于钻研的教师群体,打造一个善于学习的团体,营造一个合作研讨的环境。解决了心理学习场的问题,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效益才会更加明显,最终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第二小学)
充分的预习探究,不打无准备之仗
预习探究指的是教师在观摩录像课之前,对教材内容、教法选择开展初次钻研与探讨,以求对该课有充分的了解后,再观看录像,并与录像中的教学课进行对比,找差距,比方法。这样做既可以让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利于提高听课学习的效率,又可以让教师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了解、研究之后,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录像课进行樊家伟对照,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观摩录像课的必要,感受到观摩录像课所得到的能力和意识方面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习探究的效率,在教师进行个人的钻研与探讨后,有必要组织教师对将要听的录像课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交流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形成文字材料,进一步提高教师预习探究的效果。同时,更能够督促教师重视录像课的研讨,将观摩录像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由于教师在观摩录像课之前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讨与钻研,观摩课时就会更有目的性,观摩后更容易产生深刻的感触,就不会在交流时觉得无话可说了。
提出具体要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探究后,即可趁热打铁,组织教师进行录像课观摩了。观摩录像课时,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学会比较。要求全体教师在观摩录像课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录像课的设计进行比较,研究二者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的异同,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或效率,及时记下心得体会。
第二,注重整体。观摩研讨录像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摩或者学习某一具体的环节上,还应该让教师放眼全篇,学习观摩录像课的整体教学思路,感受录像课的整体效果,感悟录像课的整体氛围。系统论指出,整体的效益远远大于系统各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一节好的课,无论从整体,还是从细节上看,都是完美和谐的。教师观摩学习,也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全面地把握教学。
第三,留意细节。优秀教师尤其是某些特级教师的课,举手投足间,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渗透着他们的教育思想。观摩他们的课,往往可以从某些教学细节中体会到别有意味的深刻内涵。即使是一些教坛新秀的课,由于经过精心的设计,大多也存在着诸多精彩的细节。留意整体,关注细节,观摩学习的效率才会成倍地提高。
第四,关注学生。一般观摩优秀课的教师,大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表现、教学能力、教学机智等诸方面,很少会将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其实,我们更应该观察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一节课他们得到了什么。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其实,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要关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有了以上四点要求,教师在观摩录像课的时候,目的性更强了,学得更积极主动了,效果更加明显了。
评创结合,立体评价,综合创新
教师在观摩录像课后,不仅要对录像课进行有目的的评价,还要结合自己观摩录像课前的钻研与体验,进行对比分析,评析优劣,比较差距,再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并且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
这一步,主要采取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方式。除了评价、分析录像课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之外,还要对录像课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析,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创新性的教学设计,进而让教师在深入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把学习观摩录像课当做“法”来用,得“法”而不拘泥于“法”。同时,对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摄像,可以邀请同组的教师听、评课,进行集体研讨,还可以让上课的教师自我观摩分析,与名师、骨干教师的观摩课进行比较,深度反思,促进自身的更快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创反思的同时,还要引领教师从教学法、教学理论的角度,甚至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去关照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充实观摩录像课之所得,以实践反思录像课之优劣,把观摩评价进行得更有价值,让创新进行得更有效益。
“预习探究”、“具体要求”、“评创结合”三步走的观摩研讨策略,能够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效益,较大程度地解决了“高耗低效”的难题。但同样需要注意两点问题。其一,农村教师进行优秀录像课观摩研讨的“三步法”,延长了一次观摩录像课的时间,把以前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延长到一周乃至更长时间。时间长了,就涉及研究的连续性问题。因此,学校组织此类活动,一定要与本校校情联系起来,一步步实行,切不可操之过急,妄求一步到位,结果反而会因为各方面准备不足,导致“三步法”难得实效。其二,注意学习型组织的心理学习场。没有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三步法”极容易流于形式。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创设一个鼓励教师学习向上的浓厚氛围,塑造一个善于钻研的教师群体,打造一个善于学习的团体,营造一个合作研讨的环境。解决了心理学习场的问题,农村教师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效益才会更加明显,最终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