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内容难度略降低,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探求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侧重于探究式教学而不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过程中,作者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模具、图片、标本、实验等进行教学,并通过一些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生物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快乐教学 教学方法
我教书十余年,怎样上好高中生物课这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中,却始终寻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我所能做的只是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快乐一些。我认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可以快一点,在快乐中学习印象可以深一点,在快乐中学习记忆时间可以久一点。我的教学座右铭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模具、图片、标本、实验等进行教学,并通过一些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生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上课之前要准备充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答案做出预测,并想好应对措施。
上第一节课,要非常认真地对待。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绪论课上好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入新课:“鸡是不是生物?如果是,它的哪些特征是生物的特征?”鸡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同学们都知道它是生物,但具体有哪些生物特征,答案就非常多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高涨。如含有蛋白质,会动,会下鸡蛋,会发出声音,会长大,有脚,有翅膀,等等,答案多种多样。接下来我就根据同学们的答案举一些有上述特征的却不是生物的例子:熟鸡蛋、被风吹起的灰尘、口哨、气球,等等。让他们再次思考:究竟生物特征有哪些?然后引导他们认识到生物应具有的六个基本特征,然后,一起探讨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生物第一课的教学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了。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避免课堂单调,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具体可采用的教法有很多,我们探讨如下几种。
1.比喻突破难点
在讲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时,作如下比喻:光合作用效率像学习效率,光能利用率像学习成绩。谈到学习成绩,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为什么提高光能利用率并不一定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将光能利用率提高的三种主要措施: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②延长光合作用时间,③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分别比喻为:①提高学习效率,②延长学习时间,③增加学习参考书的覆盖面。这样既理解了内容,又就找到了提高学习的最佳途径——提高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在讲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的时候,将其比喻为固体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糯米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谈到花生糕,学生都笑了,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有点相像。我同时强调了细胞膜与真实的花生糕又有不同:通透性不一样,流动性不一样,等等。这些一定要讲清楚,否则会误导学生。
2.用诗词激发兴趣
①在讲大脖子产生病因之一——缺碘时,举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在讲植物向光性时,举例: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三种方式,分别是:
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表示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已过万重山”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不进则退”表示需要用力(能量)。
3.用歌诀来帮助记忆
①在讲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可归纳为“准备阶段、两消两现、一面两清、一分为二、两现两消”。
②在讲人体必需的8种(婴儿多一种:组氨酸)氨基酸时,归纳为“携(缬)一(异)两(亮)本(苯)单(蛋)色书(苏)来(赖)”,分别代表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4.用比较法帮助复习
①在学习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时,把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联系起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都位于在赤道板上;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之后,形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不同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体外燃烧比较。糖类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故它们释放的能量也相同。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与体外燃烧的产物不同故其释放能量内外有别。
5.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物和实验相结合
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实物给学生的新鲜感远远超过挂图,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大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时,可以带几个花生或几粒玉米等,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这样印象很深刻。
6.多开展课外活动和双向互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联系师生感情,增进双向交流的重要纽带,课堂教学的知识毕竟有局限,让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此我组织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指导学生识别校园花卉和校外的植物,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小型生态系统,并比较谁的生态系统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知识,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钻研,乐于奉献,又一定能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快乐教学 教学方法
我教书十余年,怎样上好高中生物课这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中,却始终寻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我所能做的只是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快乐一些。我认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可以快一点,在快乐中学习印象可以深一点,在快乐中学习记忆时间可以久一点。我的教学座右铭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各种肢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模具、图片、标本、实验等进行教学,并通过一些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生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一、上课之前要准备充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答案做出预测,并想好应对措施。
上第一节课,要非常认真地对待。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绪论课上好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入新课:“鸡是不是生物?如果是,它的哪些特征是生物的特征?”鸡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同学们都知道它是生物,但具体有哪些生物特征,答案就非常多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热情高涨。如含有蛋白质,会动,会下鸡蛋,会发出声音,会长大,有脚,有翅膀,等等,答案多种多样。接下来我就根据同学们的答案举一些有上述特征的却不是生物的例子:熟鸡蛋、被风吹起的灰尘、口哨、气球,等等。让他们再次思考:究竟生物特征有哪些?然后引导他们认识到生物应具有的六个基本特征,然后,一起探讨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生物第一课的教学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了。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避免课堂单调,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具体可采用的教法有很多,我们探讨如下几种。
1.比喻突破难点
在讲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时,作如下比喻:光合作用效率像学习效率,光能利用率像学习成绩。谈到学习成绩,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为什么提高光能利用率并不一定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将光能利用率提高的三种主要措施: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②延长光合作用时间,③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分别比喻为:①提高学习效率,②延长学习时间,③增加学习参考书的覆盖面。这样既理解了内容,又就找到了提高学习的最佳途径——提高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在讲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的时候,将其比喻为固体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糯米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谈到花生糕,学生都笑了,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有点相像。我同时强调了细胞膜与真实的花生糕又有不同:通透性不一样,流动性不一样,等等。这些一定要讲清楚,否则会误导学生。
2.用诗词激发兴趣
①在讲大脖子产生病因之一——缺碘时,举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在讲植物向光性时,举例: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三种方式,分别是:
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表示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已过万重山”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不进则退”表示需要用力(能量)。
3.用歌诀来帮助记忆
①在讲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可归纳为“准备阶段、两消两现、一面两清、一分为二、两现两消”。
②在讲人体必需的8种(婴儿多一种:组氨酸)氨基酸时,归纳为“携(缬)一(异)两(亮)本(苯)单(蛋)色书(苏)来(赖)”,分别代表了“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4.用比较法帮助复习
①在学习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时,把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联系起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点都位于在赤道板上;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之后,形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不同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体外燃烧比较。糖类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故它们释放的能量也相同。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与体外燃烧的产物不同故其释放能量内外有别。
5.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物和实验相结合
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实物给学生的新鲜感远远超过挂图,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大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时,可以带几个花生或几粒玉米等,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这样印象很深刻。
6.多开展课外活动和双向互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联系师生感情,增进双向交流的重要纽带,课堂教学的知识毕竟有局限,让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此我组织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指导学生识别校园花卉和校外的植物,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小型生态系统,并比较谁的生态系统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知识,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钻研,乐于奉献,又一定能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