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点之旅——日本和果子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承着修身养性、培养情操之旨的和果子,已逐渐成为日本一大代表性文化遗产,品尝和果子,实际上是静下心来、慢下节奏品味人生。
  都说日本料理精致而分量少,还有两个标签是“清淡”和“超贵”,清淡是因为追求自然原味,日餐的价格则是由昂贵的人工费、华丽的器皿、低调奢华的用餐环境和参禅的意境烘托起来的,可见食材和意境是日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量少而质高、清淡不油膩、精致却天然及着重视觉、味觉与器皿搭配的代表性日本料理,非日本和果子莫属。
  日本饮食文化中的花
  日本和果子,既是日式点心,也泛指所有以美到极致著称的日式糖果、糕点、甜品和冰品,日本人从明治时代开始,就将日本传统的“果子”改称为“和果子”,以期与欧洲流传过来的西式糕点“洋果子”进行区别。和果子主要以糖、大米、糯米、小麦粉和特殊食材为原料,特别讲究糕点的手工效果,因而也被称为“日本饮食文化中的花”。
  目前,和果子代表性产品有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主要分为湿糕点、半干糕点和干糕点,湿糕点如日式团子、日式麻薯、羊羹、三色饼、蕨根饼、黄金芋、水羊羹、琥珀羹、櫻饼、夏柑糖、水馒头;半干糕点如大福、铜锣烧、鲷鱼烧、柏饼、水无月、若、馒头;干糕点如日式煎饼、金平糖、落雁等,可谓种类繁多,目不暇接。
  日本和果子最能体现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不仅其制作费工费时,光起名字就要大做学问,经常会使用连歌、俳句、历史典故、自然一景、花鸟鱼虫或者四季来命名。
  这些匠人做的和果子巧夺天工,有配合季节氛围的,有栩栩如生的,有晶莹剔透的,有圆润可爱的,个个都是艺术品一般,让人舍不得吃。
  食用和果子还有许多讲究,比如时节性上,春季流行带有草或叶子香气的日式麻薯和樱饼,夏季流行水羊羹、水馒头、琥珀羹等具有清凉口感的果子,秋季流行用板栗、柿子、芋头做的和果子,冬季则适合吃温暖的馒头、大福、铜锣烧、鲷鱼烧等,柏饼、粽子等果子则需要在特定场合使用。另外,团子、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则是抹茶道的绝配点心。
  有这么多花样的和果子用料也非常讲究,光是米粉就有白玉粉、饼粉、上新粉、上用粉、道明寺粉、本葛粉等品种,而豆沙则细分为红豆沙、芸豆沙、枝豆沙等,还有紫芋泥、栗子泥等可以使用。点心匠人甚至用上了植物的花和叶,比如櫻花的花和叶是很常见的和果子材料。
  当然,日本和果子也存在口味偏甜、香味寡淡和包装过度的问题,昂贵的包装和复杂的外观,使和果子成为日本人出差观光、年节送礼和招待客人时的最佳选项,这一点在各类日式影视剧作品中可见一斑。
  魔幻般的日本和果子体验
  作为留日穷学生的我,三年半的时光中还真没有什么机会切身体验日式和果子这种轻奢产品,直到毕业前夕的最后一个圣诞节。那是我与一位叫“腾”的北京来的小弟一起骑自行车环游日本九州岛的神奇五日游旅程,说来也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我们俩仅靠两辆公路赛车、一身单薄的衣服、两个小背包、一部智能手机、一点点钱就走上了旅途。但其实,原则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这样穷游的话,也真是太穷了,每人1万日元(约650元人民币)的路费,不到半程就能让我们去喝西北风;二是我们人生地不熟,完全是漫无目的在人烟稀少的异国他乡流浪,最后我们能安全返回学校都堪称奇迹;三是我不会骑自行车,却要趴在卧式公路赛车上,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奔驰在日本山间那20厘米见宽的窄道上。
  在经历了种种道路“磨难”之后,我们用仅存的能量登上了去熊本的船,饥肠辘辘的我们看着肩旁乞食的海鸥发誓,登陆后一定要吃顿饱饭。然而登上“火之国”的领土之后,却发现只有一个选项,即一家叫庵”的甜甜屋。心情复杂的我们就这样推开了的大门,开启了魔幻般的日本和果子体验。
  这家甜甜屋是全日本有名的特产“串蛋糕”的制造商,专卖用自制糯米粉制备的团子,也是一个只靠卖团子就能支持经营的和果子店。那时正值福岛海啸大地震,门口还有应援的口号,旁边窗玻璃上则提示出“成人礼”和“过年”这两个节庆需要特制的团子应景,算是提个醒。店家吃惊地看着两个着装奇怪的中国人带着渴望的眼神饿虎扑食般冲向柜台,饥不择食地点选了6份和果子,就着阳光大快朵颐并一扫而光。
  “腾”小弟点了草莓团子、果酱团子,我则多选择了传统三色团子和巧克力团子,在太阳底下特意先闻了闻,除了草莓的鲜味外基本没有特别的香味。吃一口发现,团子的口感香甜爽滑,特别细嫩,属于电影里演的可以在嘴里拉出很长的丝来的那种,每一颗口感都是令人惊奇的。加入了鲜果的草莓团子口味清雅,巧克力团子有点像西点,三色团子颗颗味道不同,其中还属草莓团子最让人难忘。
  “饭后”我们也没有急着赶路,因为店里实在是太美了,素雅的装修配上日式茶碗花瓶和工艺品,让你立刻忘却屋外的寒冬。一面小黑板贴满了世界各地游客对该店的赞誉,玄关走廊挂着一把古代油伞,将用膳区和贩售区巧妙地隔开,连凳子都细心地安装了榻榻米,防止客人坐上凳子感到寒冷。古典家具、书法门匾和装饰实木线条把小店衬托得更加复古而有品位。再忙再累的我们也万万做不出吃完就拍屁股走人的事来,或者说,根本就不想走了。
  秉承着修身养性、培养情操之旨的和果子,已逐渐成为日本一大代表性文化遗产,可不是作客人飽腹之用的,它是需要慢慢品尝和体会的点心匠人的全情之作。品尝和果子,实际上是静下心来、慢下节奏品味人生。
其他文献
行走江湖嘛,不可避免会有摩擦和交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或相爱相杀、或有着其他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6年12月25日,宗庆后在《对话》节目上谈到,马云提出的“五个新变革”,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随后,在12月29日下午,马云出席活动时再次提到“五新”,疑似回应了宗庆后的“开炮”。他在演讲中表示,企业家必须学习和思考“五新”趋势,否则这个企业将要被落后的思想淘汰,而不是被技术淘汰
期刊
从1992年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至今已经过去二-1-四年,康师傅显然尝试过无数种可能,但前进的路并没有变得更轻松,不知道何时康师傅能给市场一个新的惊喜  2017年1月2日,顶新集团证实,经顶新集团100%转投资的台湾康师傅公司董事会决议,台湾康师傅公司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曾经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如今与解散联系在一起,业内一片哗然,很多消费者联想到的是“康
期刊
我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过年场景就是张灯结彩,儿孙满堂,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家人一起品尝美食,为彼此送上祝福,一起祈祷这个世界更加和平,祈祷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祈祷人心向善,人们彼此信任、理解、相爱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从家乡到异地,从父母身边到组建家庭这一系列人生历程中,留下记忆最多的时刻。  我这40多年,所有年三十都没有离开过父母。起码
期刊
在南宋的家训中,爱国诗人陆游的家训堪称独树一帜。不仅他的家训文章具有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特色,而且他以诗教子的诗体家训,在中国家训史上也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传清白家风的《放翁家训》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曾著《放翁家训》,是了解他家训思想的重要文献。《放翁家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于乾道四年(1168)五月十三曰,时年陆游44岁;
期刊
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外卖用户已达1.5亿,外卖渗透率已达21.1%,半年增长率高达31.8%。无论有怎样的喜怒悲欢,外卖行业的发展都已成烽火燎原之势  1次接6单。这曾经是外卖员周武的极限。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8单。这意味着,1个小时里他最多要连续跑3公里内的8个不同地点。  “一到高峰期,订单直接塞给你,跟系统后台打电话说受不了都不行。”去年6月份以来,周武感觉到工作强度更大了
期刊
九旬老夫妻病床上“最后的牵手”  日前,一对九旬夫妻在医院里最后一次牵手的照片点燃了网络,无数网友大呼“催泪”,两位老人的告别也被称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好诠释,  这张牵手照的男主角名叫冯明,今年92岁,女主角名叫张萍,今年95岁,二老结婚已经66年。两位老人走红网络,起源于宁波市鄞州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长王艳芳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微信文章。  “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了这样感人的
期刊
民间份子钱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小意思”吗?变了味的份子钱怎样回归人情本质?  每到秋冬季节,民间红白事也多起来,很多人开始为份子钱这种人情负担所困扰,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请客送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人情腐败”现象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得到了明显遏制。但在一些地方,普通人之间人情往来的“价码”仍在一路走高,份子钱的金额越来越大。  民间份子钱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小意思”吗?变
期刊
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父亲身后,随着如织的人流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
期刊
小时候,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巴不得一年四季天天过年。因为,过年是一年之中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别提有多惬意啊。  现在,我童趣未改,依旧如此,并且,随着年龄的递增,回乡过年的情愫更浓、欲望更强。  返乡  过年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到乡下与久别的亲人团聚,可以放假好好放松几天,可以自由自在地放鞭炮,还有,乡下的食品环保,可以毫无顾忌地吃喝。  如果说城里的年像一壶茶,那么,乡
期刊
这是一对朴实的夫妻,丈夫丁风潮56岁,妻子曾四清,是杭州滨江白马湖人。夫妻俩有一个儿子,今年29岁已经结婚。  每天早上6点多,丁风潮骑着电瓶车载着14岁的女孩到长河小学;几分钟后,曾四清骑着三轮车载着13岁的女孩出门了,她的目的地是滨虹学校。傍晚4点多,曾四清又骑着三轮车去把两个孩子一一接回家。  两个孩子和他们非亲非故,但他们一养就是13年。  年轻租客扔下一双女儿走了  2002年,丁风潮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