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地图在中医药微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碎片化知识的一种管理工具,知识地图在微课程中的应用案例尚不多见。以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药用物理学微课程建设为例,系统阐述了知识地图在微课程应用的背景、实践和成效,采用五步设计法,即界定知识范围和使用对象、知识分解、知识分类、知识关联、知识呈现来构建知识地图,从而实现基于知识地图的自我导向学习过程,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设体会。
  [关键词]知识地图;制作工具;微课程;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4-0081-04
  知识地图最初由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B.C.Brooks)于1988年提出,此后知识地图的概念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的观点认为,知识地图是以知识和概念为节点,根据其层级和结构关系进行关联,用于知识组织、管理、导航、搜索和揭示相互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知识地图具有结构性、关联性和导航性等特征,目前已成为组织碎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微课程是由多个微课经过前后衔接、相互贯通而形成的一个完整课程。微课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割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使学习者难以完成系统化知识的构建。将知识地图应用到微课程建设和学习中,正好可以弥补微课的这个短板,突显微课的优势。本文以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项目——药用物理学微课程为例,阐述知识地图在微课程中的应用背景、实践详情和应用成效,以期为微课程的建设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知识地图在中医药微课程应用的背景
  中医药微课程建设是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项目的重要内容,旨在为中医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案例。选择药用物理学课程作为试点的原因在于,该课程是中医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开课面广、内容多、授课形式单一、学习难度大等特点,具有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我们先后建设了药用物理学网络课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电子化,初步解决了学生学习资源不足、教师批改作业不便等问题,网络课程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但网络课程同时也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过程较为枯燥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设了药用物理学微课,采用案例导入、知识分解、课堂巩固等步骤,结合多媒体动画技术,精心设计了教学视频内容,提供了配套课件、习题和提问等学习资料或工具,较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吸引力不够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微课成为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有效手段。但同时其也面临知识点之间关联管理较弱、碎片化知识难以呈现系統知识等问题。
  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知识地图能呈现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和关联,正好弥补微课程割裂知识点之间关联的弊端,与微课程具有互融互补的关系。为此,我们提出在知识地图导引下建设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思路。
  二、知识地图在中医药微课程应用的实践
  (一)知识地图的设计
  关于知识地图的设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过三步、四步和五步设计法。药用物理学微课程采用文献[1]提出的五步设计法,构建知识地图的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一步,界定知识范围和使用对象。药用物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仪器设备的物理现象和原理,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物理学基础。该课程知识内容重点在于普及物理基础知识、分析药用物理现状、掌握药用物理仪器原理,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理工科基础偏弱,学生通常采用背诵物理定义和公式的方法进行学习,难以真正了解物理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原理,学习热情不高。因此,知识地图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起到基础知识指引、物理现象归类、仪器原理查找等作用,这是知识地图设计的定位。
  第二步,知识分解。药用物理学课程总共分为12个章节,对每个章节继续进行分解,共分为8大工作任务共计128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形成了有层次和关联的药用物理学知识体系。知识分解的目的在于建立知识体系,为后续微课设计和制作提供依据。
  第三步,知识分类。药用物理学课程包含的物理原理非常丰富,我们按照物理现象所处的媒介进行分类,分为动力、流体、气体、电场、磁场、声学、光学、微观粒子8个一级大类,将课程所有知识点都归纳到这几个大类中。在一级大类中,还可以设置二级类型和三级类别。如“光学”一级大类,又可以设置“药用光学仪器”二级类型,继续设置“旋光仪的使用”三级类别等。知识分类的目的在于合并同类知识点,构建同类型的知识集合。
  第四步,知识关联。在构建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知识地图时,要对第二步和第三步梳理出来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逻辑关联。用层级表示知识点问的隶属关系,用箭头表示知识点的后续关系,以此建立知识点或技能点问的知识图谱。
  第五步,知识呈现。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采用Inspiration工具制作出树形结构的知识地图,构建情况见下文所述。
  (二)知识地图的制作
  知识地图的制作工具很多,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知识地图采用美国Inspiration公司开发的Inspiration工具进行绘制。Inspiration工具的特点是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主要输出图片格式。在绘制过程中,我们用不同形状表示不同的微课类型。绘制的知识地图如图2所示。
  (三)基于知识地图的学习过程
  作为广东省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项目,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价值在于,利于学生在知识地图的导航下进行自主学习,而不至于产生认知迷航问题。药用物理学微课程参考文献[1]提出的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程自我导向学习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自我规划、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四个步骤,如图3所示。
  药用物理学微课程建设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微课程网站上浏览知识地图和内容描述,找到自己的学习盲点和兴趣点,进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度,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这个步骤称为自我规划。   学生确定学习路径后,就可以点击相应内容,或观看微视频,或观看微课件,或学习微资源,进行知识学习,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网站记录学习过程,这个步骤称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发生在课前,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自主学习也可以发生在课后,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自主学习还可以发生在从业以后,帮助学习继续提升和拓展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微课提供的试题进行测试,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网站自动批改给出测试报告,进而明确学生的薄弱点,以此作为后续学习的重点。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在微视频下面提问,其他学生或教师都可以进行回答,这个步骤称为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后,评价结果就是后续学习的人口。学生可以在知识点图的指引下强化对药用物理学薄弱知识点的学习,或者调整后续学习规划,这个步骤称为自我调整。自我调整的目的在于重修弱点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应用成效
  引入知识地图后,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的使用效果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使用量化指标明显提升。对比原网络课程,微课程网站的访问总量、留言数量、问题回复数量、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时长等指标呈数倍增长,药用物理学微课程网站成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阵地。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改观。相比传统课堂,使用知识地图的药用物理学微课程成为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参与课堂问答的氛围更浓、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更好。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在“挑战杯”技能竞賽中取得多项奖励。三是教师教研教改的兴趣明显加强。相比传统信息化课堂,引入知识地图后的药用物理学微课程成为教学的好帮手,教师通过监测课程使用数据,不断完善微课内容、改进设计思路,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进入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中。
  三、知识地图在中医药微课程应用的启示
  (一)知识地图能解决碎片化学习迷航的弊端,利于建构知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然迈入微时代。碎片化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然而,以微视频为代表的碎片化学习资源割裂了知识点间的关联,容易让学习者在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中迷航。知识地图能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隶属关系,让学习者把握知识脉络,重构知识体系,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正是知识地图的突出优势。
  (二)知识地图能让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利于实现知识提取
  引入知识地图后,学习者可以在知识地图的导引下进行自主学习,找到兴趣点和重难点,这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我学习监测报告,学习者还可以自行调整学习规划,快速找到薄弱知识点对应的学习资源,强化对薄弱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提取,这种自我调节和反馈对中医药专业学习尤其重要。
  (三)知识地图的设计对微课程建设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合理设计知识地图是发挥知识地图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首先要选用合适的知识地图的设计流程,合理规划好知识地图。在设计过程中,要先对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对象、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绘制课程知识图谱,再进行知识分解和分类,用不同图形表示知识的先后关系和隶属关系等。其次,要选用合适的知识地图设计工具,构建层次化的知识地图,对知识点进行合理描述,这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体系。最后,要把知识地图放到微课程网站的合适位置,这有利于学生浏览和导航。通常做法是,在各个章节开始和网站知识概览栏目设置知识地图,这样效果可能更佳。
  [责任编辑:陈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科研实力以及学校的竞争力,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聘任体系的缺陷,高校应建立教师职称综合量化评价体系,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审工作的影响,合理设定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法学教育是培养和提升法律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律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而法学教育所秉持的价值取向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则决定了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法学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训练与提高法科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关键,对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高
期刊
[摘 要]信号与系统课程历来是一门重要而又难教难学的课程。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符合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该研究阐述了邵阳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与改革;信号与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期刊
[摘 要]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调查基于里克特量表设计,从情绪、行为、成就感三个维度测量了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该类课程学习中存在学习倦怠现象,这需要给予重视,切实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期刊
[摘 要]本科-高职院校“2+1+0.5+0.5”協同育人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调查和分析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情况,可以构建本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课程体系。通过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本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可实现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有效结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课程体系的衔接还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应用型本
期刊
[摘 要]加强课下辅助教学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论文论述了利用微信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辅助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图像和影像与教科书的关系,认为选择图像和影像需要注意其开放性、互动性、暗示性和深度性这四个原则。在图像和影像选择上需要注意:课前一定要抛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在微信中推送的影像和图像一定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图像和影像;微信;马克思主义基本
期刊
[摘 要]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之路。文章对湖北工程学院以“科研四化”促进科研水平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现阶段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经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变化及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等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势在必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应坚持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强化特色、突出创新等原则;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跻身为旅游大国,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更大,对人才知识要求更高。本文通过对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外显能力的认知调查,发现学生对外显能力中的公共关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看重,而抗挫折能力却被忽视。基于学生的认知,本文提出了增加特长和兴趣选修课,减少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外显能力,增加实操课程等培养建议。  [关键词]外显能力;认知;培养  [中图
期刊
[摘 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随着人们对大学文化在大学建设中重要性认识的深入理解,大学文化中蕴含的管理伦理内涵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生态文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构建以管理伦理观念引导下的大学文化为我国大学文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大学文化;管理伦理;高等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