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目标三”中指出:幼儿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提出:2~7岁儿童慢慢进入象征性符号思维,但主要思维仍旧是具体形象思维,“单一死板”的说教模式并不能使安全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效应。因此,幼儿通常会发生“活动结束就瞬间遗忘”的局面。如何提升对安全教育的理解与感知?江苏省兴化市朱芹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积极探索在语言活动中融入健康活动主题,以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为切入点,巧妙融合健康领域的安全消防教育,让孩子收获自我保护的知识,并由此生成“走近消防叔叔”“交通标志我知道”等系列实践活动。将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巧妙融合在“看一看、听一听、读一读、走一走、试一试”等实践体验活动中,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意识。
一、语言和健康融合下的活动目标与策略
绘本故事是成人根据儿童心理专门创作的,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儿童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人。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们致力于绘本创作与绘本阅读的推广,指出早期绘本阅读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某次“动物职业介绍所”绘本活动的调查问卷中,半数以上幼儿在“你最想体验的职业”一栏里都填写了“消防员”。大班幼儿求知欲和探索欲较强,常常会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渴望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经验。教师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接收枯燥的知识呢?
金小翠:纵观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已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课程。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分别属于语言和健康两个综合性较强的领域,如果想将二者巧妙融合,我认为,首先要尝试活动目标与策略的融合。通过前期的师幼交流和问卷调查,我发现大班孩子对安全知识存在一定的盲区与误区。于是,我在安全绘本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中大胆尝试了将语言与健康领域融合,将安全教育融入绘本,把安全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巧妙融入绘本活动的讨论环节“帮帮小动物们”。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切入,鼓励幼儿自由讨论和探索,并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进一步尝试在主题活动“安全小卫士”下生成班本活动“趣味安全课程”,将语言活动和健康活动有机融合,侧重于研究班本课程的开发,指向幼儿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获益匪浅。今天,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讨论:将语言和健康巧妙融入主题活动后,活动目标与策略运用等问题。
朱 芹:目标对课程而言,既是起点,也是归宿。所以,我们在课程研究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综合性和融合性。语言活动与健康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制定目标的前提。在“整个教学法”中,陈鹤琴先生提倡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法,提出教育者要完整、系统地引导幼儿,材料不妨以故事或自然为出发点,各科活动都要相互关联而非孤立脱节。在绘本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正是一种系统性、关联性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同时,建构安全意识体系。其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呈现绘画、语言讲述、认识颜色等不同的活动,让内容更具综合性。就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健康活动的融合来说,绘本故事内容、活动过程、安全知识迁移感受、幼儿游戏辅助等多种方式能帮助幼儿了解安全知识,形成安全自护行为和生活习惯,使其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
王春凤:绘本内容大多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绘本中的内容、情节等再现了幼儿的真实学习与生活,所以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也是其获得生活经验的过程。《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幼儿绘本阅读来渗透安全教育,能够拓宽幼儿安全教育的路径。就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想要充分发挥绘本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的融合为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适宜的平台。
虞晓晖:安全教育活动是相对严肃、枯燥的,教师如果只是严肃、古板地对幼儿讲述与安全相关的内容,显然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然而,利用绘本可以有趣地讲述和游戏,促使幼儿在感受趣味的过程中将安全内容真正记住并自主表现出来。以绘本阅读作为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媒介,能够打开幼儿的兴趣之门,帮助幼儿感受绘本内容。安全知识相关的幼儿绘本有许多,大多数内容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兴趣特点,将绘本的虚拟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能增强幼儿的安全认知,并有效地帮助幼儿建构安全知识。
二、“安全小卫士活动”的思考与启示
许 敏:生命是教育的基石,而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幼儿生命教育是个体生命教育的最初阶段,又是引导幼儿观察与分享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立足绘本資源对3~6岁的孩子开展生命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又能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绘本独特的画面与幼儿的认知特点相符,画面兼具语言的表达功能,运用连贯的、具有叙事结构的画面传达和诠释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器官,即使是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安全教育绘本《狐狸和魔法铜像》让孩子通过此起彼伏的情节,了解到消防安全知识,尤其是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具有生命教育内涵的生动画面,初步领会其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并积极主动地获得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图片独有的趣味性有助于萌发幼儿热爱、尊重生命的意识,教师不必采用说教的方式,就能使幼儿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逐步萌发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王亚芬:幼儿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烧伤、烫伤等意外。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有必要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防火、自救,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以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为切入点,运用绘本故事引发幼儿对“火”和“防火”的讨论。通过观察、谈话、演习等形式,提升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其防火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真正体现了“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徐雅娴:幼儿安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保护每个幼儿人身安全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让幼儿提升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以此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将绘本阅读和安全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文字、语言、图片合为一体,更具独特魅力。
赵 纯:在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中,教师通过出示狐狸和铜镜的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然后播放PPT讲述故事,让孩子学习自救的方法并思考以下问题:当发现火灾时应该怎么办?火警电话是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和消防员说明情况?当出现浓烟时,我们要怎么做?哪些物品可以帮助灭火?……接着,我们通过竞赛“安全知识大比拼”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最后和幼儿一起观看火灾逃生视频,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绘本活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激发了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 芹:《指南》指出,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幼儿绘本阅读渗透的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的路径,还能提升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以绘本阅读作为主要的媒介,让幼儿通过与绘本角色互动,了解绘本中的安全故事;教师组织绘本趣味活动(游戏化、趣味性、情境性、表演性),将绘本内容迁移到生活中,组织与绘本所传递安全知识相关的安全活动……这些方法可以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绘本阅读中,踏入安全自护认知的大门,巩固安全意识,并获得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延伸与建议
倪 云:幼儿绘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转化为实在的教育教学指导实践,例如: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情节,开展角色表演活动等。这些实践能让绘本阅读更加灵活,将绘本活动转变为幼儿的亲身体验,有利于安全教育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绘本《狐狸和魔法铜像》描述的是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那么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在组织游戏时,可以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把在绘本阅读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要告诉小朋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发生火灾时应当怎么做等,从而切实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吕政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听、看、想、说、议、学、练等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主动积极性很高,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怎样报警及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情绪和言谈举止均可看出,活动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区域游戏阅读区角、生活体验馆中,都可以尝试让幼儿体验安全知识,如设置“消防体验站”“交通标志我知道”等游戏。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充分挖掘出绘本阅读中的安全教育素材,利用角色扮演、实践探索等方式,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获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张天华:虽然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看似是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但在金老师组织的绘本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观摩了金老师开展的绘本阅读活动后,我对自己班级的幼儿同样开展了此类融合性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走近消防员叔叔”“护苗在行動”等。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市消防大队,观摩并体验了消防设备,聆听消防常识讲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操作和感知,这最大限度地支持并满足了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真正实现了教育价值最大化。
主持人小结
朱 芹:一次绘本活动,让孩子们从绘本故事中看到了真善美的世界,更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语言与健康相融合的方式衍生出了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实践探索活动,这就是“课程游戏化”的最好呈现。我们的课程实施就是通过每一位老师的一线实践,探索不同领域的课程组织与融合,实践“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课程理念,让孩子在自由、自主、宽松、愉悦氛围中,遵循兴趣的引导,在绘本活动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工作室成员要继续学习、实践和反思,努力成为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目标三”中指出:幼儿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提出:2~7岁儿童慢慢进入象征性符号思维,但主要思维仍旧是具体形象思维,“单一死板”的说教模式并不能使安全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效应。因此,幼儿通常会发生“活动结束就瞬间遗忘”的局面。如何提升对安全教育的理解与感知?江苏省兴化市朱芹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积极探索在语言活动中融入健康活动主题,以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为切入点,巧妙融合健康领域的安全消防教育,让孩子收获自我保护的知识,并由此生成“走近消防叔叔”“交通标志我知道”等系列实践活动。将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巧妙融合在“看一看、听一听、读一读、走一走、试一试”等实践体验活动中,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意识。
一、语言和健康融合下的活动目标与策略
绘本故事是成人根据儿童心理专门创作的,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儿童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人。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们致力于绘本创作与绘本阅读的推广,指出早期绘本阅读对孩子一生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某次“动物职业介绍所”绘本活动的调查问卷中,半数以上幼儿在“你最想体验的职业”一栏里都填写了“消防员”。大班幼儿求知欲和探索欲较强,常常会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渴望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经验。教师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接收枯燥的知识呢?
金小翠:纵观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已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课程。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分别属于语言和健康两个综合性较强的领域,如果想将二者巧妙融合,我认为,首先要尝试活动目标与策略的融合。通过前期的师幼交流和问卷调查,我发现大班孩子对安全知识存在一定的盲区与误区。于是,我在安全绘本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中大胆尝试了将语言与健康领域融合,将安全教育融入绘本,把安全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巧妙融入绘本活动的讨论环节“帮帮小动物们”。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切入,鼓励幼儿自由讨论和探索,并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进一步尝试在主题活动“安全小卫士”下生成班本活动“趣味安全课程”,将语言活动和健康活动有机融合,侧重于研究班本课程的开发,指向幼儿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获益匪浅。今天,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讨论:将语言和健康巧妙融入主题活动后,活动目标与策略运用等问题。
朱 芹:目标对课程而言,既是起点,也是归宿。所以,我们在课程研究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综合性和融合性。语言活动与健康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制定目标的前提。在“整个教学法”中,陈鹤琴先生提倡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法,提出教育者要完整、系统地引导幼儿,材料不妨以故事或自然为出发点,各科活动都要相互关联而非孤立脱节。在绘本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正是一种系统性、关联性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同时,建构安全意识体系。其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呈现绘画、语言讲述、认识颜色等不同的活动,让内容更具综合性。就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健康活动的融合来说,绘本故事内容、活动过程、安全知识迁移感受、幼儿游戏辅助等多种方式能帮助幼儿了解安全知识,形成安全自护行为和生活习惯,使其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
王春凤:绘本内容大多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绘本中的内容、情节等再现了幼儿的真实学习与生活,所以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也是其获得生活经验的过程。《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幼儿绘本阅读来渗透安全教育,能够拓宽幼儿安全教育的路径。就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想要充分发挥绘本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的融合为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适宜的平台。
虞晓晖:安全教育活动是相对严肃、枯燥的,教师如果只是严肃、古板地对幼儿讲述与安全相关的内容,显然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然而,利用绘本可以有趣地讲述和游戏,促使幼儿在感受趣味的过程中将安全内容真正记住并自主表现出来。以绘本阅读作为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媒介,能够打开幼儿的兴趣之门,帮助幼儿感受绘本内容。安全知识相关的幼儿绘本有许多,大多数内容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兴趣特点,将绘本的虚拟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能增强幼儿的安全认知,并有效地帮助幼儿建构安全知识。
二、“安全小卫士活动”的思考与启示
许 敏:生命是教育的基石,而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幼儿生命教育是个体生命教育的最初阶段,又是引导幼儿观察与分享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立足绘本資源对3~6岁的孩子开展生命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又能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绘本独特的画面与幼儿的认知特点相符,画面兼具语言的表达功能,运用连贯的、具有叙事结构的画面传达和诠释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器官,即使是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安全教育绘本《狐狸和魔法铜像》让孩子通过此起彼伏的情节,了解到消防安全知识,尤其是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具有生命教育内涵的生动画面,初步领会其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并积极主动地获得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图片独有的趣味性有助于萌发幼儿热爱、尊重生命的意识,教师不必采用说教的方式,就能使幼儿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逐步萌发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王亚芬:幼儿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烧伤、烫伤等意外。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有必要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防火、自救,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以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为切入点,运用绘本故事引发幼儿对“火”和“防火”的讨论。通过观察、谈话、演习等形式,提升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其防火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真正体现了“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徐雅娴:幼儿安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保护每个幼儿人身安全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让幼儿提升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以此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将绘本阅读和安全教育有效融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文字、语言、图片合为一体,更具独特魅力。
赵 纯:在绘本阅读活动“狐狸和魔法铜像”中,教师通过出示狐狸和铜镜的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然后播放PPT讲述故事,让孩子学习自救的方法并思考以下问题:当发现火灾时应该怎么办?火警电话是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和消防员说明情况?当出现浓烟时,我们要怎么做?哪些物品可以帮助灭火?……接着,我们通过竞赛“安全知识大比拼”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最后和幼儿一起观看火灾逃生视频,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绘本活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激发了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 芹:《指南》指出,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幼儿绘本阅读渗透的安全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幼儿安全教育的路径,还能提升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以绘本阅读作为主要的媒介,让幼儿通过与绘本角色互动,了解绘本中的安全故事;教师组织绘本趣味活动(游戏化、趣味性、情境性、表演性),将绘本内容迁移到生活中,组织与绘本所传递安全知识相关的安全活动……这些方法可以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绘本阅读中,踏入安全自护认知的大门,巩固安全意识,并获得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延伸与建议
倪 云:幼儿绘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转化为实在的教育教学指导实践,例如: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情节,开展角色表演活动等。这些实践能让绘本阅读更加灵活,将绘本活动转变为幼儿的亲身体验,有利于安全教育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效果。绘本《狐狸和魔法铜像》描述的是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那么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在组织游戏时,可以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把在绘本阅读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要告诉小朋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发生火灾时应当怎么做等,从而切实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吕政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听、看、想、说、议、学、练等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主动积极性很高,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怎样报警及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情绪和言谈举止均可看出,活动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区域游戏阅读区角、生活体验馆中,都可以尝试让幼儿体验安全知识,如设置“消防体验站”“交通标志我知道”等游戏。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充分挖掘出绘本阅读中的安全教育素材,利用角色扮演、实践探索等方式,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获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张天华:虽然绘本阅读与安全教育看似是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但在金老师组织的绘本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观摩了金老师开展的绘本阅读活动后,我对自己班级的幼儿同样开展了此类融合性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走近消防员叔叔”“护苗在行動”等。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市消防大队,观摩并体验了消防设备,聆听消防常识讲座,身临其境地体验、操作和感知,这最大限度地支持并满足了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真正实现了教育价值最大化。
主持人小结
朱 芹:一次绘本活动,让孩子们从绘本故事中看到了真善美的世界,更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语言与健康相融合的方式衍生出了一系列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实践探索活动,这就是“课程游戏化”的最好呈现。我们的课程实施就是通过每一位老师的一线实践,探索不同领域的课程组织与融合,实践“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课程理念,让孩子在自由、自主、宽松、愉悦氛围中,遵循兴趣的引导,在绘本活动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在课程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工作室成员要继续学习、实践和反思,努力成为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