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公平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机会显然是不均等的,本文从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角色差异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教育公平 地区差异 阶层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73-02
何为教育公平?《联合国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指出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歧视”和“不均等”一直存在。我们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明确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本文从地区差异、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出发,讨论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
一、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省市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不同,根据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我国有9个省市属发达地区,10个省市属欠发达地区,11个省市属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差异已经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成为我国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背景。为什么省市区间差异会教育机会会失衡呢?综合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
1.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
虽然教育投入差异未必能完全归因于经济实力差异,但是一般来说,它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教育是以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为条件的亦即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证[1]。所以,地区的经济实力显然会影响教育投入。
2.家庭的经济收入影响教育支出
由于发达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较低。因此,发达地区中因为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的家庭所占比例自然要低于不发达地区。由此来看,家庭的经济收入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省市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最终也会影响省市地区的教育差异。
3.地理、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价值取向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区一般具有比较有利的地理自然环境,持有积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反观不发达地区,一般地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其中文化傳统更多地包含着听天由命的成分,教育价值取向一般停留在学习基础知识即可的阶段。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地区间教育机会失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就学机会的不平等,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入学率高,辍学率低,而不发达地区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其二,教育资源的享有不均衡,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之相对匮乏。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教育机会失衡的地区差异,除了要考虑省市区的差异外,还要讨论城乡差异的因素。农村与城市学校的资源极为不同,这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存在差距的部分原因[2]。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导致了城乡教育机会的失衡。造成城乡教育机会失衡的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
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就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使城市的教育情境在各方面远优于农村。
2.非经济因素
在影响城乡教育均衡的非经济因素中,主要有三个。第一,交通因素,相对来说,城市的交通常比乡村的交通发达,这使得城市的信息发达,而乡村的交通不便利,不利于信息的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第二,文化因素。一般说来,城市的居民比较能接受新观念,心态更加包容,而乡村中居民的思想较城市居民来说,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第三,价值取向因素。一般来说, 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有个人对自身的期望值。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个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不同阶层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与价值观,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期望值,同时城乡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就和择业机会。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城乡间教育机会失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就学机会的不平等,一般来说,城市的入学率高,辍学率低,而乡村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其二,教育资源的享有不均衡,一般来说,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乡村的教育资源较之相对匮乏。
二、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经济阶层的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失衡
我们知道,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影响甚大。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低,他们的孩子入学率相对于那些富有阶层的孩子入学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而且即使入学,他们面临辍学的风险也比富有阶层的孩子风险高。富有阶层的家庭,经济收入高,他们不仅就学的几率高,而且有更大的可能去上贵族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显然是富有阶层出身的孩子更占据优势。
(二)文化阶层的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失衡
一般来说,高文化阶层由于工作、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自身对于教育回报率的感受和经历,使得他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开阔,眼光也更加长远,不仅局限于经济回报,更注重精神、地位名誉后代素质提升的回报上。因此,高文化阶层的家长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而这些高文化阶层的子女也会比低文化夹层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容易获得实际的教育机会[3]。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不均衡
(一)性别问题真的存在吗?
性别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课题,它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中,性别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社会现象和行为不可或缺的解释性变量,经常同阶级、种族、族育、性倾向等分析人类社会等级制的范畴并列使用[4]。由此可见,性别问题是存在的。 (二)性别问题导致受教育机会的失衡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性别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有社会根源的。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偏见。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是普遍的、久远的。从表面上看,目前我国男女已有平等受教育的法律与制度保障,接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但事实上,这种形式上的机会公平并不能保证教育全过程的性别公平,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享有、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期待以及发展结果上,女性依然普遍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中的性别公平未能完全实现。富有性别意义的教育公平应该是男女之间平等和协调的数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共教育的公平性和广泛性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口的潜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意义上的男女平等[5]。其二,女子自身主客观原因。由于传播话语通过图 像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是男性对女性形象的设定,女性经由男权话语描述,被塑造为具有特定审美特征 的“物”,要满足的是男性“看”的需要,而女性对此 却并不自知,女性“被镜像时代无处不在的男权意识收编”[6],妨碍了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消费文化 与男权中心的传统文化借助于图像传播将女性的 “身体”过度凸显,制造出适宜等级化性别分工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一方面诱导女性过于关注外在的 “美”,消解了女性追求自尊、自立、自强的动力,不 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第二性”的位置,接受了“被看”的角色;另一方面助长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 同以及对等级化性别分工模式的认可,同时还在一 定程度上强化了男权中心的意识,而女性被边缘化 的程度也因此进一步加深[7]。
(三)性别问题导致某些地区女子受教育机会的缺失
事实上,在学校教育的不同侧面,不同环节,长期以来却一直显性或隐性的存在着种种性别偏斜和性别歧视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他们却始终对女性潜能的开发,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并最终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若从教育程度看,我国女性在各级教育中所占比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依次降低。由此可见,性别问题会导致女子受教育机会的缺失。
综合来看,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地区差异导致教育失衡;阶层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性别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性别角色有差异,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分类教育机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帅军,周福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
[2]薛二勇.論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0,9(4):24~32.
[3]曹波.探析社会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不公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02):206~207.
[4] 王政.序[ A ].王政, 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C ] .北京: 三联书店, 1998 : 6.
[5][8]邓爱秀.影响教育性别公平实现的原因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9~61.
[6]龚婷.观看之道— 论视觉盛宴下的女性镜像存在[J].科教文汇,2009,3(中旬刊):238~239.
[7]蒋文昭,卫中玲.社会转型期的性别平等:问题、原因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4(7)78~81.
【关键词】教育公平 地区差异 阶层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73-02
何为教育公平?《联合国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指出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除此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歧视”和“不均等”一直存在。我们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明确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本文从地区差异、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出发,讨论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
一、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省市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不同,根据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我国有9个省市属发达地区,10个省市属欠发达地区,11个省市属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差异已经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成为我国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背景。为什么省市区间差异会教育机会会失衡呢?综合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
1.地区的经济实力影响教育投入
虽然教育投入差异未必能完全归因于经济实力差异,但是一般来说,它常常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教育是以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为条件的亦即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证[1]。所以,地区的经济实力显然会影响教育投入。
2.家庭的经济收入影响教育支出
由于发达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较低。因此,发达地区中因为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的家庭所占比例自然要低于不发达地区。由此来看,家庭的经济收入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省市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最终也会影响省市地区的教育差异。
3.地理、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价值取向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区一般具有比较有利的地理自然环境,持有积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反观不发达地区,一般地理、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其中文化傳统更多地包含着听天由命的成分,教育价值取向一般停留在学习基础知识即可的阶段。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地区间教育机会失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就学机会的不平等,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入学率高,辍学率低,而不发达地区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其二,教育资源的享有不均衡,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之相对匮乏。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教育机会失衡的地区差异,除了要考虑省市区的差异外,还要讨论城乡差异的因素。农村与城市学校的资源极为不同,这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存在差距的部分原因[2]。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导致了城乡教育机会的失衡。造成城乡教育机会失衡的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
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就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使城市的教育情境在各方面远优于农村。
2.非经济因素
在影响城乡教育均衡的非经济因素中,主要有三个。第一,交通因素,相对来说,城市的交通常比乡村的交通发达,这使得城市的信息发达,而乡村的交通不便利,不利于信息的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第二,文化因素。一般说来,城市的居民比较能接受新观念,心态更加包容,而乡村中居民的思想较城市居民来说,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第三,价值取向因素。一般来说, 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有个人对自身的期望值。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个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不同阶层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与价值观,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期望值,同时城乡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就和择业机会。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城乡间教育机会失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就学机会的不平等,一般来说,城市的入学率高,辍学率低,而乡村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其二,教育资源的享有不均衡,一般来说,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乡村的教育资源较之相对匮乏。
二、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经济阶层的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失衡
我们知道,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影响甚大。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低,他们的孩子入学率相对于那些富有阶层的孩子入学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而且即使入学,他们面临辍学的风险也比富有阶层的孩子风险高。富有阶层的家庭,经济收入高,他们不仅就学的几率高,而且有更大的可能去上贵族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显然是富有阶层出身的孩子更占据优势。
(二)文化阶层的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失衡
一般来说,高文化阶层由于工作、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自身对于教育回报率的感受和经历,使得他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开阔,眼光也更加长远,不仅局限于经济回报,更注重精神、地位名誉后代素质提升的回报上。因此,高文化阶层的家长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而这些高文化阶层的子女也会比低文化夹层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更加积极主动也更容易获得实际的教育机会[3]。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不均衡
(一)性别问题真的存在吗?
性别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课题,它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中,性别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社会现象和行为不可或缺的解释性变量,经常同阶级、种族、族育、性倾向等分析人类社会等级制的范畴并列使用[4]。由此可见,性别问题是存在的。 (二)性别问题导致受教育机会的失衡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性别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有社会根源的。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偏见。性别偏见与性别歧视是普遍的、久远的。从表面上看,目前我国男女已有平等受教育的法律与制度保障,接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但事实上,这种形式上的机会公平并不能保证教育全过程的性别公平,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享有、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期待以及发展结果上,女性依然普遍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中的性别公平未能完全实现。富有性别意义的教育公平应该是男女之间平等和协调的数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共教育的公平性和广泛性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口的潜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意义上的男女平等[5]。其二,女子自身主客观原因。由于传播话语通过图 像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是男性对女性形象的设定,女性经由男权话语描述,被塑造为具有特定审美特征 的“物”,要满足的是男性“看”的需要,而女性对此 却并不自知,女性“被镜像时代无处不在的男权意识收编”[6],妨碍了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消费文化 与男权中心的传统文化借助于图像传播将女性的 “身体”过度凸显,制造出适宜等级化性别分工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一方面诱导女性过于关注外在的 “美”,消解了女性追求自尊、自立、自强的动力,不 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第二性”的位置,接受了“被看”的角色;另一方面助长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 同以及对等级化性别分工模式的认可,同时还在一 定程度上强化了男权中心的意识,而女性被边缘化 的程度也因此进一步加深[7]。
(三)性别问题导致某些地区女子受教育机会的缺失
事实上,在学校教育的不同侧面,不同环节,长期以来却一直显性或隐性的存在着种种性别偏斜和性别歧视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他们却始终对女性潜能的开发,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并最终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若从教育程度看,我国女性在各级教育中所占比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依次降低。由此可见,性别问题会导致女子受教育机会的缺失。
综合来看,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社会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地区差异导致教育失衡;阶层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性别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性别角色有差异,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分类教育机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帅军,周福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
[2]薛二勇.論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0,9(4):24~32.
[3]曹波.探析社会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不公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02):206~207.
[4] 王政.序[ A ].王政, 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C ] .北京: 三联书店, 1998 : 6.
[5][8]邓爱秀.影响教育性别公平实现的原因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9~61.
[6]龚婷.观看之道— 论视觉盛宴下的女性镜像存在[J].科教文汇,2009,3(中旬刊):238~239.
[7]蒋文昭,卫中玲.社会转型期的性别平等:问题、原因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4(7)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