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蜂蜇伤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蜂蜇伤患者及其家属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及出院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蜂蜇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对蜂蜇伤的急救处理、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降低蜂蜇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蜂蜇伤;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306-01
蜂蜇伤是一种较常见的生物性损伤,在山区农村夏秋季较为常见。蜂蜇伤患者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水疙形成。被群蜂或毒力较剧的黄蜂蜇伤后,临床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发热、烦躁、痉挛及晕厥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气喘、呕吐、腹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和昏迷。部分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鼻塞、面部浮肿,甚至休克而死亡[1]。急诊科作为蜂蜇伤患者抢救的第一线,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及时准确予以抢救处理以外,还要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和适当的健康教育。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患者和家属迫切需要了解疾病的诊断,病情轻重,治疗和预后等,难免会出现急躁、焦虑、易怒等情绪。因此,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另外,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家属的需求不断增多,为避免因医患沟通不良而造成的医疗纠纷,开展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在整体护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并提高其质量是当前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我科对急诊蜂蜇伤患者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蜂蜇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1.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急诊行必要的处理后由护士送入急诊病房。急诊病房护士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便民措施、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探视制度等相关医院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急诊行紧急处理后由高年资护士送入急诊ICU予以紧急医疗救治和密切的病情观察。因ICU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的病区,为保证病区内空气的质量和病人的休息,促进病人的康复,故家属不能留在ICU病房内。此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其配合。必须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在患者有需求或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将患者的贵重物品交与家属,并告知其探视时间。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以充分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因蜂蜇伤患者病情多较紧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故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及时向家属告知患者的诊断、病情轻重、治疗和预后,使其能够动态掌握患者在ICU内的情况。
1.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蜂蜇伤患者进入急诊病房或ICU后,根据病情及各脏器受损情况,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同时配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口头宣教、发放宣传单、制作墙报、播放宣传片、PPT等,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饮食指导一般患者宜进食高热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如合并肾功能衰竭,应给予高热量、低盐、低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2]。蜂蜇伤致急性溶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为减轻胃粘膜水肿及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多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可根据病情鼻饲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鱼汤、果汁等。为满足机体的需要,可给予肠内营养物能全力持续胃肠注入,观察患者有无恶心、腹胀等不适症状。静脉给予营养药物如卡文、脂肪乳,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可酌情过渡到半流质、清淡软食、正常饮食。
1.2.2 休息与活动蜂蜇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可适当活动。昏迷患者加强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长期卧床并发症。清醒患者可指导有效咳嗽的方法,多饮水,促进痰液的排出。长期卧床的病人重视下肢的按摩和适度活动,观察肢端有无异常,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
1.2.3 皮肤护理蜂蜇伤患者入院后,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检查蜇伤部位,如有毒刺残留在皮肤内,先用消毒过的镊子或针将其拔出。蜜蜂蜇伤则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10%的小苏打溶液、稀氨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黄蜂蜇伤毒液为碱性,常用5%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弱酸性溶液冲洗,将季德胜蛇药片用醋调成糊状,涂抹在伤口周围,每天2-3次,可消肿止痛,效果明显。头部蜇伤的患者应剪去头发,敷后戴上帽子,以免污染床单。皮肤发痒处,应涂抹药膏止痒,切勿用手抓。病情严重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务必要做好皮肤的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还应注意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可局部涂擦曲安奈德软膏。病情复杂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蜂蜇伤患者因病情需要,常需大量输注高渗性药物如高糖、脂肪乳、卡文、氯化钾等。这类药物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故在输注此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输液处的皮肤情况,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予以紧急处理。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出现拔管、拔针等意外事件。将两侧床栏拉起,以防发生坠床。同时将使用保护用具的作用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属,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与其签署保护用具告知书。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定时放松约束带。
1.2.4 监护及管道的宣教重症蜂蜇伤患者在急诊ICU进行救治和护理时,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安全准确地用药和救治,根据病情需要为患者使用心电监护、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持续导尿、胃肠减压等,必要时还会为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常因身上各种管道而烦躁不安,不愿配合治疗,拒绝使用甚至拔管。此时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管道的用途及使用的必要性,说明拔管的危害,使其配合治疗。若劝说无效,可告知管床医生,请医生与患者进行再次沟通。若患者依然不愿配合,可在家属签字同意后使用约束带限制肢体活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因交流不便,护士很难理解患者的意愿。可做一集中画有各种动作的动画面板,不同动作代表不同的生理需求,如喝水、关灯、大小便、想吐、有痰等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方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患者病情稳定由ICU转入急诊病房后,可留一家属陪护。此时,应向家属解释监护仪等机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告知不可随意调节,出现报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护士处理。 1.2.5 心理指导蜂蜇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较大,随着病情的变化,情绪也随之波动,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心理疏导是通过护士的分析和引导,逐步缓解或消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可使其从不愿意合作,不愿意接受治疗到主动迫切要求治疗,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从逃避现实到主动面对现实,从而转变不良的心理状态。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使其安心的配合治疗。同时也不可忽视了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护士要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采取任何措施和操作前都要跟患者说明目的、步骤和方法,使得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1.2.6 预防并发症为预防感染,应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口腔粘膜及舌苔有无异常,尤其注意有无真菌感染。为防止尿路感染,应多喝水,并做好尿管的护理,病情允许时应在锻炼膀胱功能后及时予以拔管。
1.3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蜂蜇伤患者经紧急处理和治疗护理后病情稳定可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除了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办理出院手续以外,还应告知其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必要时立即送院救治。同时做好蜂蜇伤的防范也是十为重要的。马蜂蜇伤患者多地处偏僻山区及农村,应加强对农村科普,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讲解马蜂蜇伤的危害性、严重性和正确的处理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不要随意去捣蜂窝。出行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护,特别是去一些植被比较茂密、潮湿阴暗的地方,最好是穿长袖、长裤,戴帽子等,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驱蚊、驱虫的喷雾等等。远离、不要主动攻击蜂类。行走时,要注意四周环境,如果有胡蜂出现,要赶快绕道行走。群蜂蜇伤后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前往医院救治,以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2 总结
急诊蜂蜇伤患者的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使蜂蜇伤患者加深了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饮食营养调节、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等方面的能力。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抢救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属的陪护负担。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蜂蜇伤的防范意识,降低了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俞灿煌,曹新坚.治疗蜂螫伤的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J].2009,17-39.
[2] 苏琳,杨坤地.16例蜂螫伤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J],2009,02:121.
[3] 罗莉.20例蜂螫伤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J],2010,23:2656-2657.
关键词:蜂蜇伤;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306-01
蜂蜇伤是一种较常见的生物性损伤,在山区农村夏秋季较为常见。蜂蜇伤患者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水疙形成。被群蜂或毒力较剧的黄蜂蜇伤后,临床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发热、烦躁、痉挛及晕厥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气喘、呕吐、腹痛、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和昏迷。部分患者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鼻塞、面部浮肿,甚至休克而死亡[1]。急诊科作为蜂蜇伤患者抢救的第一线,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及时准确予以抢救处理以外,还要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和适当的健康教育。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患者和家属迫切需要了解疾病的诊断,病情轻重,治疗和预后等,难免会出现急躁、焦虑、易怒等情绪。因此,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另外,随着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家属的需求不断增多,为避免因医患沟通不良而造成的医疗纠纷,开展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在整体护理中如何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并提高其质量是当前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我科对急诊蜂蜇伤患者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蜂蜇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1.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急诊行必要的处理后由护士送入急诊病房。急诊病房护士主动介绍病区的环境、便民措施、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探视制度等相关医院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急诊行紧急处理后由高年资护士送入急诊ICU予以紧急医疗救治和密切的病情观察。因ICU是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的病区,为保证病区内空气的质量和病人的休息,促进病人的康复,故家属不能留在ICU病房内。此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其配合。必须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在患者有需求或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将患者的贵重物品交与家属,并告知其探视时间。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以充分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因蜂蜇伤患者病情多较紧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故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及时向家属告知患者的诊断、病情轻重、治疗和预后,使其能够动态掌握患者在ICU内的情况。
1.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蜂蜇伤患者进入急诊病房或ICU后,根据病情及各脏器受损情况,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同时配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口头宣教、发放宣传单、制作墙报、播放宣传片、PPT等,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饮食指导一般患者宜进食高热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如合并肾功能衰竭,应给予高热量、低盐、低蛋白饮食,限制水钠摄入[2]。蜂蜇伤致急性溶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为减轻胃粘膜水肿及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多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可根据病情鼻饲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鱼汤、果汁等。为满足机体的需要,可给予肠内营养物能全力持续胃肠注入,观察患者有无恶心、腹胀等不适症状。静脉给予营养药物如卡文、脂肪乳,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可酌情过渡到半流质、清淡软食、正常饮食。
1.2.2 休息与活动蜂蜇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可适当活动。昏迷患者加强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长期卧床并发症。清醒患者可指导有效咳嗽的方法,多饮水,促进痰液的排出。长期卧床的病人重视下肢的按摩和适度活动,观察肢端有无异常,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
1.2.3 皮肤护理蜂蜇伤患者入院后,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检查蜇伤部位,如有毒刺残留在皮肤内,先用消毒过的镊子或针将其拔出。蜜蜂蜇伤则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10%的小苏打溶液、稀氨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黄蜂蜇伤毒液为碱性,常用5%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弱酸性溶液冲洗,将季德胜蛇药片用醋调成糊状,涂抹在伤口周围,每天2-3次,可消肿止痛,效果明显。头部蜇伤的患者应剪去头发,敷后戴上帽子,以免污染床单。皮肤发痒处,应涂抹药膏止痒,切勿用手抓。病情严重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务必要做好皮肤的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还应注意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可局部涂擦曲安奈德软膏。病情复杂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蜂蜇伤患者因病情需要,常需大量输注高渗性药物如高糖、脂肪乳、卡文、氯化钾等。这类药物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故在输注此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输液处的皮肤情况,出现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予以紧急处理。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以防出现拔管、拔针等意外事件。将两侧床栏拉起,以防发生坠床。同时将使用保护用具的作用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属,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与其签署保护用具告知书。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定时放松约束带。
1.2.4 监护及管道的宣教重症蜂蜇伤患者在急诊ICU进行救治和护理时,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安全准确地用药和救治,根据病情需要为患者使用心电监护、微量泵、输液泵、呼吸机、持续导尿、胃肠减压等,必要时还会为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常因身上各种管道而烦躁不安,不愿配合治疗,拒绝使用甚至拔管。此时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各管道的用途及使用的必要性,说明拔管的危害,使其配合治疗。若劝说无效,可告知管床医生,请医生与患者进行再次沟通。若患者依然不愿配合,可在家属签字同意后使用约束带限制肢体活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因交流不便,护士很难理解患者的意愿。可做一集中画有各种动作的动画面板,不同动作代表不同的生理需求,如喝水、关灯、大小便、想吐、有痰等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方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患者病情稳定由ICU转入急诊病房后,可留一家属陪护。此时,应向家属解释监护仪等机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告知不可随意调节,出现报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护士处理。 1.2.5 心理指导蜂蜇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较大,随着病情的变化,情绪也随之波动,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心理疏导是通过护士的分析和引导,逐步缓解或消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可使其从不愿意合作,不愿意接受治疗到主动迫切要求治疗,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从逃避现实到主动面对现实,从而转变不良的心理状态。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使其安心的配合治疗。同时也不可忽视了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护士要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采取任何措施和操作前都要跟患者说明目的、步骤和方法,使得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1.2.6 预防并发症为预防感染,应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口腔粘膜及舌苔有无异常,尤其注意有无真菌感染。为防止尿路感染,应多喝水,并做好尿管的护理,病情允许时应在锻炼膀胱功能后及时予以拔管。
1.3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蜂蜇伤患者经紧急处理和治疗护理后病情稳定可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除了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办理出院手续以外,还应告知其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必要时立即送院救治。同时做好蜂蜇伤的防范也是十为重要的。马蜂蜇伤患者多地处偏僻山区及农村,应加强对农村科普,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讲解马蜂蜇伤的危害性、严重性和正确的处理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不要随意去捣蜂窝。出行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护,特别是去一些植被比较茂密、潮湿阴暗的地方,最好是穿长袖、长裤,戴帽子等,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驱蚊、驱虫的喷雾等等。远离、不要主动攻击蜂类。行走时,要注意四周环境,如果有胡蜂出现,要赶快绕道行走。群蜂蜇伤后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前往医院救治,以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2 总结
急诊蜂蜇伤患者的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使蜂蜇伤患者加深了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饮食营养调节、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等方面的能力。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抢救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属的陪护负担。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蜂蜇伤的防范意识,降低了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俞灿煌,曹新坚.治疗蜂螫伤的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J].2009,17-39.
[2] 苏琳,杨坤地.16例蜂螫伤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J],2009,02:121.
[3] 罗莉.20例蜂螫伤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J],2010,23:2656-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