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与良好教育理念相一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基础性、整合性和前瞻性的要求。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的眼光理解基本概念是前提,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是重中之重,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逐步的建立、稳固及加强。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教育部于2011年发文要求建构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小学时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端,教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观点大多立足于功能论。DeSeCo项目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涵盖生活各方面,促成和谐生活和健全社会的重要素养,这也是核心素养最早的定义。欧盟认为核心素养聚合了知识、技能与态度,并指出核心素养应形成于义务教育时期,并沿用终身。
为了有效缓解现有课程教育的不足,我国学者自2013年起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目前学术界所采用的数学核心素养定义由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提出,将数学核心素养定义为个体在各种情形下对数学的使用、诠释的能力,涵盖数学推理、描述、解释现象等方面,能为个体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发展的眼光整体把握
曹培英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两个层次,六大核心,即抽象、推理、模型、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这一观点指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整体把握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将宏观整体视角落实到具体内容,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对第二层次具有统领作用,是必须坚持的主线。
1.第一层次:立足学科整体视角
数学核心素养的首要标准是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并担负着育人树德的价值,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充分体现了这三点要求。抽象实现了现实世界到数学世界的转换,形成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数、形两方面把握周围事物;推理实现了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跨越,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保证严谨性,形成相关的定理及运算法则;模型实现对现实世界数量和图形的把握,从数学世界重新回归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就构成了核心素养的第一层次,即数学思维、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
2.第二层次:关联学科内容领域
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必备的十个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一项或者几项与数学学科关联,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二层次。依照关联性进行划分,运算能力、空间观点以及数据分析观念分别对应“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方面,模型能力、推理能力是这三方面共同的核心。这些能力或与数学学科直接相关,或关系不大,要用关联的思想贯通各项能力。
(二)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绝不是空谈,需要做到实处,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渗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广大学者和教师应立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摸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培养方法及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暗涵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由数学基本知识演化而来的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知识和技能为其奠定基调,引领广大公民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应用及认知。在进行每一领域的学习时任课教师都要踏实钻研教材,将教材中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话、每一道例题进行仔细分析和考量,掌握知识内部的联系,了解具体发展过程,明确知识目标;此外,更应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的实质,充分挖掘并发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所需要的以及可培養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将它们纳入教学目标加以呈现。这样才能将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点上,并使其效果最大化。
2.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并重
知识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又优于一般的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于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发展之中。小学学习的知识体系相对单一,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是学习的主体内容,公式、定理、性质等是必备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如运算、测量、画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领悟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学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及立德树人战略落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培养推进学生学习发展、品格完善。基于此每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守原则,从日常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做起,反思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4-9
[2]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1-28
[3]马云鹏.小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5
[4]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教育部于2011年发文要求建构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小学时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端,教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观点大多立足于功能论。DeSeCo项目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涵盖生活各方面,促成和谐生活和健全社会的重要素养,这也是核心素养最早的定义。欧盟认为核心素养聚合了知识、技能与态度,并指出核心素养应形成于义务教育时期,并沿用终身。
为了有效缓解现有课程教育的不足,我国学者自2013年起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目前学术界所采用的数学核心素养定义由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提出,将数学核心素养定义为个体在各种情形下对数学的使用、诠释的能力,涵盖数学推理、描述、解释现象等方面,能为个体判断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发展的眼光整体把握
曹培英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两个层次,六大核心,即抽象、推理、模型、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这一观点指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整体把握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将宏观整体视角落实到具体内容,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对第二层次具有统领作用,是必须坚持的主线。
1.第一层次:立足学科整体视角
数学核心素养的首要标准是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并担负着育人树德的价值,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充分体现了这三点要求。抽象实现了现实世界到数学世界的转换,形成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数、形两方面把握周围事物;推理实现了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跨越,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保证严谨性,形成相关的定理及运算法则;模型实现对现实世界数量和图形的把握,从数学世界重新回归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就构成了核心素养的第一层次,即数学思维、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
2.第二层次:关联学科内容领域
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必备的十个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一项或者几项与数学学科关联,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二层次。依照关联性进行划分,运算能力、空间观点以及数据分析观念分别对应“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方面,模型能力、推理能力是这三方面共同的核心。这些能力或与数学学科直接相关,或关系不大,要用关联的思想贯通各项能力。
(二)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绝不是空谈,需要做到实处,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渗透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广大学者和教师应立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摸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培养方法及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暗涵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由数学基本知识演化而来的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知识和技能为其奠定基调,引领广大公民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应用及认知。在进行每一领域的学习时任课教师都要踏实钻研教材,将教材中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话、每一道例题进行仔细分析和考量,掌握知识内部的联系,了解具体发展过程,明确知识目标;此外,更应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的实质,充分挖掘并发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所需要的以及可培養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将它们纳入教学目标加以呈现。这样才能将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点上,并使其效果最大化。
2.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并重
知识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又优于一般的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于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发展之中。小学学习的知识体系相对单一,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是学习的主体内容,公式、定理、性质等是必备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如运算、测量、画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领悟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学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及立德树人战略落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形成及培养推进学生学习发展、品格完善。基于此每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守原则,从日常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做起,反思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4-9
[2]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1-28
[3]马云鹏.小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5
[4]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