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各学段的要求有所侧重,第一学段重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在这个基础上,适度追求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学段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基础上,重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朗读问题,提出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朗读指导的方法策略,通过朗读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指导 策略
【正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多种阅读方法中,朗读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朗读对于“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 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能力”等这些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是最为有效的,通过朗读的实践活动,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素养。宋代朱熹就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主张,因此,朗读能力是语文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尚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教师误解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他们追求一种矫揉造作的朗读腔,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一律用很高的嗓音、很强的音量来念,他们喜欢把语调朗读得起伏很大,一律用上揚的语调来念疑问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的毫无生气的朗读,他们只是把字词连续地念出来;尤其是乡村的小学生,还经常运用一种“唱读”的方式,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唱读”,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唱”完,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唱读”极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坏的朗读习惯。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第一学段应重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在这个基础上,适度追求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学段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基础上,重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地朗读的方法。
正确地朗读是指朗读时,字音准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课堂教学第一个基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以拼音为工具,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符号,按句逗停顿;一年级学生可以手指跟随(非手指点字)为辅助,确保不落字、不加字。初读课文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读中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及时指点和帮助,也可穿插同桌或小组互读,然后鼓励学生当众读课文,教师或学生及时点评。只要读得充分,读得正确,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就容易进入课文的情感中。
二、流利地朗读的方法。
流利地朗读是指朗读时,把句子读完整,读连贯,速度变化和谐适中。
流利地朗读的方法:正确断词断句,词语连读,把握句子节奏;注意标点符号,按句逗停顿;突破难点——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才能熟能生巧,潜移默化。
学生要把一篇文章真正朗读到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长句,学生必须把文中的词语反复熟读,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如“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魅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千年梦圆在今朝》)。为了避免和纠正学生集体“唱读”现象,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领读的集体朗读方法,教师领读可以由教师来控制语速和节奏,并且示范性地运用特定的语调,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带领和控制下形成整齐的朗读。对于一些长句,教师就需要切分成学生便于跟读的片段。。如《桂林山水》中有这么一个分句,其中的潜在停顿有好几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标“/”的地方,即潜在停顿)。而实际念法有多种: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标“/”的地方,即实际停顿)。如果教师的领读得法,会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子的领悟力,增强他们的汉语语感。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写写,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可以是读懂了哪些词句;也可以是哪一处写得好,说说理由。教师指导的重点就放在“以读见悟”上,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如《桂林山水》一文,语言凝练优美,结构简单而整齐,学生通过朗读感知到课文内容是一段描写水,一段描写山,再将山和水结合起来。如果仅以这样的线索来朗读,必然会平淡机械,缺乏生趣。通过细读课文,可以把握这篇文章重点在于分写水和山的两段,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效应,又以排比的手法点出桂林山水的特征:水——静、清、绿;山——奇、秀、险。文本的组织结构极其对称整齐,朗读时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吐字归韵、语气语调等技术手段把结构处理得有变化,要把“静”“清”“绿”“奇”“秀”“险”各自的特征很有区别地渲染出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在对重点句段的感悟理解上,学生通过斟词酌句,感悟思考,对某一教学内容的听读、评读、练读,从而使学生听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第一,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强化情感体验或是抓住文本中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散文,作者在描写珍珠鸟时,观察细致入微,故事发展张弛有度,表达的是动物与人之间诚挚的信赖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好境界。文章第一部分只是介绍事情的由来,但是已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真好”的感叹以及“舒适又温暖的巢”,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亲切温馨的基调。对这篇文章朗读的整体把握是必须要有真情,充满人性的温暖,但决不张扬,是一种内敛的、深刻的、安静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在自己的心里呈现真实鲜活的“视像”,形象必须真切生动,叙述要做到细致入微。
2. 第二,抓住语言空白处,补充适当资料,联系学习和生活经验,换位思考,与文本共鸣。
《桂花雨》一文是以叙述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情景和对家乡桂花的描写,间接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抒情散文的朗读,必须让学生精读品味句子,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的方法:根据课文描写结合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补充适当背景资料感悟语句,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读,感受文本内涵,抓住文章作者的情感依据和情感线索,才能产生朗读这篇文章的冲动。因此,学生朗读对桂花香和“摇花乐”的描写就必须融入对故乡的无线眷恋之情。
3.第三,根据文本创设相关活动或情境,分角色朗读,情境渲染,教师语言点拨,层层推进。
辛弃疾的《清平樂·村居》描写了农村清新野趣的景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语言平实亲切。“醉里吴音相媚好”(用带着醉意的吴地口音来亲切地交流沟通),“白发谁家翁媪”(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是哪家的啊)。下阕极其朴实地描写了三个农家孩子的田园生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边卧剥莲蓬。”这首词的语言平白无华。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现场示范,模仿吴音诵读《清平乐 村居》,这样吴音本身的韵味裹着翁媪老两口的情趣和盘突出,直观而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用手势,将一个简单的“卧”字,分解出俯卧、仰卧、侧卧,并演化出“打滚”的动作,如此,一个顽皮淘气、无所事事、活泼可爱、自由自在的孩童形象跳入眼帘;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词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读,有利于他们设身处地潜入文本,加深体验,拉近与文本语言、认知和情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实施朗读指导是否切实有效会直接影响阅讀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根据三个“有利于”来检验朗读教学的成败,即: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有声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否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是否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即使在课堂上也不应局限在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上。朗读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朗读兴趣小组中,可以在各种朗诵会上。学生一旦对自主阅读和自主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就会变得富有情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参考 续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08.
[3]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参考 续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2.
[4] 曲英华,马静编著. 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06.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指导 策略
【正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多种阅读方法中,朗读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朗读对于“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 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能力”等这些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是最为有效的,通过朗读的实践活动,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素养。宋代朱熹就提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主张,因此,朗读能力是语文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尚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少教师误解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他们追求一种矫揉造作的朗读腔,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一律用很高的嗓音、很强的音量来念,他们喜欢把语调朗读得起伏很大,一律用上揚的语调来念疑问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的毫无生气的朗读,他们只是把字词连续地念出来;尤其是乡村的小学生,还经常运用一种“唱读”的方式,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唱读”,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唱”完,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唱读”极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坏的朗读习惯。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第一学段应重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在这个基础上,适度追求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学段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基础上,重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地朗读的方法。
正确地朗读是指朗读时,字音准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课堂教学第一个基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以拼音为工具,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符号,按句逗停顿;一年级学生可以手指跟随(非手指点字)为辅助,确保不落字、不加字。初读课文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读中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及时指点和帮助,也可穿插同桌或小组互读,然后鼓励学生当众读课文,教师或学生及时点评。只要读得充分,读得正确,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就容易进入课文的情感中。
二、流利地朗读的方法。
流利地朗读是指朗读时,把句子读完整,读连贯,速度变化和谐适中。
流利地朗读的方法:正确断词断句,词语连读,把握句子节奏;注意标点符号,按句逗停顿;突破难点——长句子、难读的句子;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才能熟能生巧,潜移默化。
学生要把一篇文章真正朗读到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长句,学生必须把文中的词语反复熟读,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如“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魅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千年梦圆在今朝》)。为了避免和纠正学生集体“唱读”现象,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领读的集体朗读方法,教师领读可以由教师来控制语速和节奏,并且示范性地运用特定的语调,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带领和控制下形成整齐的朗读。对于一些长句,教师就需要切分成学生便于跟读的片段。。如《桂林山水》中有这么一个分句,其中的潜在停顿有好几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标“/”的地方,即潜在停顿)。而实际念法有多种: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标“/”的地方,即实际停顿)。如果教师的领读得法,会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子的领悟力,增强他们的汉语语感。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写写,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可以是读懂了哪些词句;也可以是哪一处写得好,说说理由。教师指导的重点就放在“以读见悟”上,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如《桂林山水》一文,语言凝练优美,结构简单而整齐,学生通过朗读感知到课文内容是一段描写水,一段描写山,再将山和水结合起来。如果仅以这样的线索来朗读,必然会平淡机械,缺乏生趣。通过细读课文,可以把握这篇文章重点在于分写水和山的两段,采用衬托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效应,又以排比的手法点出桂林山水的特征:水——静、清、绿;山——奇、秀、险。文本的组织结构极其对称整齐,朗读时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吐字归韵、语气语调等技术手段把结构处理得有变化,要把“静”“清”“绿”“奇”“秀”“险”各自的特征很有区别地渲染出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在对重点句段的感悟理解上,学生通过斟词酌句,感悟思考,对某一教学内容的听读、评读、练读,从而使学生听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第一,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强化情感体验或是抓住文本中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散文,作者在描写珍珠鸟时,观察细致入微,故事发展张弛有度,表达的是动物与人之间诚挚的信赖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好境界。文章第一部分只是介绍事情的由来,但是已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真好”的感叹以及“舒适又温暖的巢”,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亲切温馨的基调。对这篇文章朗读的整体把握是必须要有真情,充满人性的温暖,但决不张扬,是一种内敛的、深刻的、安静的情感。引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在自己的心里呈现真实鲜活的“视像”,形象必须真切生动,叙述要做到细致入微。
2. 第二,抓住语言空白处,补充适当资料,联系学习和生活经验,换位思考,与文本共鸣。
《桂花雨》一文是以叙述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情景和对家乡桂花的描写,间接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抒情散文的朗读,必须让学生精读品味句子,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的方法:根据课文描写结合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补充适当背景资料感悟语句,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读,感受文本内涵,抓住文章作者的情感依据和情感线索,才能产生朗读这篇文章的冲动。因此,学生朗读对桂花香和“摇花乐”的描写就必须融入对故乡的无线眷恋之情。
3.第三,根据文本创设相关活动或情境,分角色朗读,情境渲染,教师语言点拨,层层推进。
辛弃疾的《清平樂·村居》描写了农村清新野趣的景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语言平实亲切。“醉里吴音相媚好”(用带着醉意的吴地口音来亲切地交流沟通),“白发谁家翁媪”(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是哪家的啊)。下阕极其朴实地描写了三个农家孩子的田园生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边卧剥莲蓬。”这首词的语言平白无华。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现场示范,模仿吴音诵读《清平乐 村居》,这样吴音本身的韵味裹着翁媪老两口的情趣和盘突出,直观而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用手势,将一个简单的“卧”字,分解出俯卧、仰卧、侧卧,并演化出“打滚”的动作,如此,一个顽皮淘气、无所事事、活泼可爱、自由自在的孩童形象跳入眼帘;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词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读,有利于他们设身处地潜入文本,加深体验,拉近与文本语言、认知和情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实施朗读指导是否切实有效会直接影响阅讀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根据三个“有利于”来检验朗读教学的成败,即:是否有利于学生提高有声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否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是否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即使在课堂上也不应局限在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上。朗读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朗读兴趣小组中,可以在各种朗诵会上。学生一旦对自主阅读和自主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就会变得富有情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参考 续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08.
[3]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参考 续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2.
[4] 曲英华,马静编著. 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