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日本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望月清司在其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以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构建起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这一富有“人性”意味的理论以“依赖关系”为基础,体系完整、推演周严,令人耳目一新,但其实质却与马克思的学说大相径庭,望月从“教义体系”中解蔽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因此成为一个虚拟的原像。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学说需要字斟句酌的文本解读,更需要立场与方法论的科学把握。
关键词 望月清司 马克思 历史理论 人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以下简称望月)认为,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一种“断章取义的解释”,只有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以依赖关系的变化为主线的历史理论,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并为现实服务。在其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中,望月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人的依赖关系/本源共同体、物象的依赖关系/市民社会和自由人的联合/社会主义三阶段,并以独特概念重构了一个体系严密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将“以往‘唯物史观史学’根本没有解决的”“马克思固有的四大问题”①做了全新论述。实际上,这种论述与马克思的理论相去甚远。
一、精雕细琢的建构:共同体与依赖关系史论
望月直言,《研究》是要“通过直接考察马克思本人的逻辑及其发展来解读和重构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认识、历史理论。”②③④⑤⑥⑧⑨⑩B14[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255、86、87~88、513、254、282~283、285、288~289、505页。这三个标志马克思不同思想深度的概念中最成熟的是“历史认识”,《研究》的第五章“依赖关系”史论对其做了“成熟的表述”。
首先,人的本质是共同体与依赖关系。望月认为,人是依赖于相互补充行为才能生存的现实的类存在。②“类”即“共同体”是一个“最顶端的概念”,③它是“某种具有该性质的组织和形态这一联系=统合的结构原理”。④基于“只有在‘人的共同体’之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认识,马克思超越前人并形成了全新的历史理论。其中,“依赖关系”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处继承下来并贯穿其思想始终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在思想成熟期用来替代其前两个核心概念——社会交往、社会联系的。“社会联系”原型是《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是马克思从《巴黎手稿》打磨到《大纲》,之后以“依赖关系”的方式重新登场的“得意的工具”。⑤《大纲》的第1卷第1章就是“依赖关系”史论,它是马克思对人类不同存在状态的描述,并“早已被纳入到异化论→分工论→货币论→社会联系论这一理论结构当中”。⑥
其次,依赖关系史的三阶段论。望月强调,“依赖关系史”是他从马克思历史理论形成史内深挖的结果,是一个从“人和物象”以及“肯定和否定”双重角度阐释的三阶段理论。基于“依赖”德文词义的逻辑推演,推演过程详见[日]望月清司:《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9~282页。望月认定:在马克思那里,“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类“最初的社会形式”(本源共同体)。它是“以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物象关系”的“表现形式”,实质是“表现为类似人格那样的关系”⑧的物象关系。此时,人与人之间是脸面和关系起中介作用的物的依赖关系。随着货币地租的出现,人类进入第二阶段:“物象依赖关系”(即市民社会),这是“以物象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非依赖性”阶段,此时,“脸面和关系”已被人必须拥有可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所替代。⑨商品交换的背后是披着异化和物象化外衣的人对人的关系。这一阶段,“个人之间的无关系性、原始的血缘关系、以统治和历史为基础的有限的联系一个一个地解体”,并“逐渐建立了一个将被分割的社会劳动又‘统一和互相补充’起来的结构。”⑩这种结构在“形成同时已经包含着超越它自身的条件。”B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109页。人的解放和自由之路就是在全面继承上述社会结构的同时,解蔽被遮蔽的“在直接的生产=交往过程中支撑这些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人格联系”。这一过程中,普遍发展的人剥去了物象化的外衣,在更高层次上向人的依赖关系回归并形成真正的人性——“自由的个体性”,使人类“共同结合方式”重见天日并进入一种由社会化了的自由人自觉地形成的社会主义(未来共同体)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马克思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才做出“两个决不会”的判断,并告诫人们不要有“唐·吉诃德的荒谬行为”。B13
其三,依赖关系史的意义。望月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认识是以“社会联系”逻辑为基础、以共同体和依赖关系两大线条并行勾勒的世界发展图景,其与那种用“从无剥削的共同体到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私人所有”B14单线条描绘的世界史有着微妙而质异的不同。首先,若从一般意义的“历史”(不含未来)角度观察,依赖关系史只有市民社会及其以前两个阶段;若按“只有将‘现代’也纳入‘现代史’范畴才是‘历史’”的历史学观念来做理解,则现代以前的历史皆为“第一阶段”。从这两层意义上看,依赖关系史论绝不可能成为关于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类型的规定。若从通俗的世界史角度去看,依赖关系只能用“过去-现在-未来”的尺度来做衡量,而这必然使“唯物史观史学”失去依据。正因为如此,传统“教义体系”的“唯物史观史学”,必然要遮蔽依赖关系史论,以求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而自己(望月)的重构则解除了这种遮蔽,使马克思的思想原像重见天日。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并非如此。
二、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
与望月的解析不同,马克思有关社会形态的理论在其思想发展中并不是始终如一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第一个表述出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此中,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内在结构为尺度,将人类社会已有历史进程描述为四种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客观形态的一种图景描述。这一思想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经恩格斯和列宁的发展,到斯大林处固定下来形成世人熟知的“五大社会形态说”。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在“转换到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②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4、255页。以后,得到了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图景,此即许多人熟悉的“三大社会形态说”:“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原生形态)、以“物的联系”歪曲地表现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形式人的独立性、普遍联系(次生形态),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再生形态)。简言之,就是人的依赖关系(人依赖人)的发展阶段、物的依赖关系(人依赖物)的发展阶段和自由个人联合(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望月清司 马克思 历史理论 人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以下简称望月)认为,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一种“断章取义的解释”,只有正确理解了马克思以依赖关系的变化为主线的历史理论,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并为现实服务。在其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中,望月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人的依赖关系/本源共同体、物象的依赖关系/市民社会和自由人的联合/社会主义三阶段,并以独特概念重构了一个体系严密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将“以往‘唯物史观史学’根本没有解决的”“马克思固有的四大问题”①做了全新论述。实际上,这种论述与马克思的理论相去甚远。
一、精雕细琢的建构:共同体与依赖关系史论
望月直言,《研究》是要“通过直接考察马克思本人的逻辑及其发展来解读和重构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认识、历史理论。”②③④⑤⑥⑧⑨⑩B14[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255、86、87~88、513、254、282~283、285、288~289、505页。这三个标志马克思不同思想深度的概念中最成熟的是“历史认识”,《研究》的第五章“依赖关系”史论对其做了“成熟的表述”。
首先,人的本质是共同体与依赖关系。望月认为,人是依赖于相互补充行为才能生存的现实的类存在。②“类”即“共同体”是一个“最顶端的概念”,③它是“某种具有该性质的组织和形态这一联系=统合的结构原理”。④基于“只有在‘人的共同体’之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认识,马克思超越前人并形成了全新的历史理论。其中,“依赖关系”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处继承下来并贯穿其思想始终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在思想成熟期用来替代其前两个核心概念——社会交往、社会联系的。“社会联系”原型是《穆勒评注》中的“社会交往”,是马克思从《巴黎手稿》打磨到《大纲》,之后以“依赖关系”的方式重新登场的“得意的工具”。⑤《大纲》的第1卷第1章就是“依赖关系”史论,它是马克思对人类不同存在状态的描述,并“早已被纳入到异化论→分工论→货币论→社会联系论这一理论结构当中”。⑥
其次,依赖关系史的三阶段论。望月强调,“依赖关系史”是他从马克思历史理论形成史内深挖的结果,是一个从“人和物象”以及“肯定和否定”双重角度阐释的三阶段理论。基于“依赖”德文词义的逻辑推演,推演过程详见[日]望月清司:《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9~282页。望月认定:在马克思那里,“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类“最初的社会形式”(本源共同体)。它是“以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物象关系”的“表现形式”,实质是“表现为类似人格那样的关系”⑧的物象关系。此时,人与人之间是脸面和关系起中介作用的物的依赖关系。随着货币地租的出现,人类进入第二阶段:“物象依赖关系”(即市民社会),这是“以物象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非依赖性”阶段,此时,“脸面和关系”已被人必须拥有可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所替代。⑨商品交换的背后是披着异化和物象化外衣的人对人的关系。这一阶段,“个人之间的无关系性、原始的血缘关系、以统治和历史为基础的有限的联系一个一个地解体”,并“逐渐建立了一个将被分割的社会劳动又‘统一和互相补充’起来的结构。”⑩这种结构在“形成同时已经包含着超越它自身的条件。”B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109页。人的解放和自由之路就是在全面继承上述社会结构的同时,解蔽被遮蔽的“在直接的生产=交往过程中支撑这些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人格联系”。这一过程中,普遍发展的人剥去了物象化的外衣,在更高层次上向人的依赖关系回归并形成真正的人性——“自由的个体性”,使人类“共同结合方式”重见天日并进入一种由社会化了的自由人自觉地形成的社会主义(未来共同体)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马克思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才做出“两个决不会”的判断,并告诫人们不要有“唐·吉诃德的荒谬行为”。B13
其三,依赖关系史的意义。望月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认识是以“社会联系”逻辑为基础、以共同体和依赖关系两大线条并行勾勒的世界发展图景,其与那种用“从无剥削的共同体到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私人所有”B14单线条描绘的世界史有着微妙而质异的不同。首先,若从一般意义的“历史”(不含未来)角度观察,依赖关系史只有市民社会及其以前两个阶段;若按“只有将‘现代’也纳入‘现代史’范畴才是‘历史’”的历史学观念来做理解,则现代以前的历史皆为“第一阶段”。从这两层意义上看,依赖关系史论绝不可能成为关于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类型的规定。若从通俗的世界史角度去看,依赖关系只能用“过去-现在-未来”的尺度来做衡量,而这必然使“唯物史观史学”失去依据。正因为如此,传统“教义体系”的“唯物史观史学”,必然要遮蔽依赖关系史论,以求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而自己(望月)的重构则解除了这种遮蔽,使马克思的思想原像重见天日。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并非如此。
二、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
与望月的解析不同,马克思有关社会形态的理论在其思想发展中并不是始终如一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第一个表述出现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此中,马克思以生产方式内在结构为尺度,将人类社会已有历史进程描述为四种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客观形态的一种图景描述。这一思想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描绘,经恩格斯和列宁的发展,到斯大林处固定下来形成世人熟知的“五大社会形态说”。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在“转换到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②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4、255页。以后,得到了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图景,此即许多人熟悉的“三大社会形态说”:“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原生形态)、以“物的联系”歪曲地表现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形式人的独立性、普遍联系(次生形态),以及“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再生形态)。简言之,就是人的依赖关系(人依赖人)的发展阶段、物的依赖关系(人依赖物)的发展阶段和自由个人联合(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