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生在文言文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中,一般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讲解每一个句子里的重点文言字词,并逐句翻译文言文,接着讲解相关典型的考试题目,最后就是背诵古文和所有讲解的知识点。此教学模式,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应付考试非常有效。但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和自我表达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将更加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他们认为只要全部吃下教师教授的文言知识大餐,能够应付考试即可。这种想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预习也因此成了被动,这与新课标的理念实在是背道而驰的。
2.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经常低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为文言文太难,即便布置学生预习,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索性就不再布置预习作业了。于是就如上面所讲的,基本上所有知识都“嚼碎了给学生”。事实上,作为教师永远不能低估学生的自学能力,要给学生留够自我发挥的空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教师对预习重视不够。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预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有时只是简单地布置学生去预习文言文,或者只是把预习作业当作是附加作业,布置的时候顺口带过,并没有把预习作业纳入正统的语文作业范畴。另外,教师没有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也没有设立生动丰富的评价激励机制。外加学生在没有有效方法的指导下盲目预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充分认识在学习文言文时做好预习功课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很多优秀文化成果是以文言文记录下来的。正如余秋雨所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余秋雨认为:让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经典的奠基可以激发起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的确,文言文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教给学生预习文言文的方法
1.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简洁高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尝试翻译全文,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对于较短的篇目,让学生先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把整篇课文熟悉了一遍。明确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同时,也可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反馈给教师,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特别注意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而教师则通过学生上交的译文来发现学生的问题,充分了解学情,并对学生翻译得不准确的词句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重点讲解。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没掌握,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就避免了满堂灌,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是较长的篇目,则可以画一些句子或词语让学生提前去解决。
2.反复强化语法知识,总结文言文特殊现象。
针对文言文中的大量文言特殊现象,需要反复强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如,要弄懂“倒装句”“名词做状语”等,前提是明确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试想,学生分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弄不清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如何弄得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这些文言语法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一堂课的语法知识讲解是不够的,关键是经常回顾,反复强化,举三反一,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比如,名词用作“状语”还是用做“动词”,就需要通过语法知识来判断。以苏轼《赤壁赋》中的“东望武昌”和“ 顺流而东也”为例,前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向东”,后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向东进军”。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二者的区别,其实,运用语法知识来判断,就知道:前一“东”字是放在动词“望”之前,起修饰作用的,是状语;而后一“东”字,则需要结合整个句子补充翻译为动词。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放在动词之前。
3.另辟蹊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提倡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更应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另辟蹊径,巧用方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达到高效的目的。
在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可以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如,教学《木兰诗》一文,可把木兰织布、木兰从军、木兰还乡等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再找文本上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浓了,一下子就能找出文中的内容,而且对文章的结构也非常清楚。这是普通课堂教学不能完全呈现给学生的,而多媒体教学能使文字、图形、声音、动画有机结合,使抽象的课文叙述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应依据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用心教学,把握学情,钻研教法,让文言文课堂变得真正高效。
1.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中,一般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讲解每一个句子里的重点文言字词,并逐句翻译文言文,接着讲解相关典型的考试题目,最后就是背诵古文和所有讲解的知识点。此教学模式,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应付考试非常有效。但是,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和自我表达的情绪没有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学生将更加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他们认为只要全部吃下教师教授的文言知识大餐,能够应付考试即可。这种想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预习也因此成了被动,这与新课标的理念实在是背道而驰的。
2.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经常低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为文言文太难,即便布置学生预习,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索性就不再布置预习作业了。于是就如上面所讲的,基本上所有知识都“嚼碎了给学生”。事实上,作为教师永远不能低估学生的自学能力,要给学生留够自我发挥的空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教师对预习重视不够。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预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有时只是简单地布置学生去预习文言文,或者只是把预习作业当作是附加作业,布置的时候顺口带过,并没有把预习作业纳入正统的语文作业范畴。另外,教师没有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也没有设立生动丰富的评价激励机制。外加学生在没有有效方法的指导下盲目预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充分认识在学习文言文时做好预习功课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很多优秀文化成果是以文言文记录下来的。正如余秋雨所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余秋雨认为:让学生学习经典诗文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经典的奠基可以激发起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的确,文言文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教给学生预习文言文的方法
1.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简洁高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尝试翻译全文,给足学生思考预习的空间。
对于较短的篇目,让学生先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把整篇课文熟悉了一遍。明确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同时,也可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反馈给教师,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会特别注意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而教师则通过学生上交的译文来发现学生的问题,充分了解学情,并对学生翻译得不准确的词句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重点讲解。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没掌握,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就避免了满堂灌,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是较长的篇目,则可以画一些句子或词语让学生提前去解决。
2.反复强化语法知识,总结文言文特殊现象。
针对文言文中的大量文言特殊现象,需要反复强化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如,要弄懂“倒装句”“名词做状语”等,前提是明确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试想,学生分不清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弄不清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如何弄得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这些文言语法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一堂课的语法知识讲解是不够的,关键是经常回顾,反复强化,举三反一,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比如,名词用作“状语”还是用做“动词”,就需要通过语法知识来判断。以苏轼《赤壁赋》中的“东望武昌”和“ 顺流而东也”为例,前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向东”,后一“东”字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向东进军”。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二者的区别,其实,运用语法知识来判断,就知道:前一“东”字是放在动词“望”之前,起修饰作用的,是状语;而后一“东”字,则需要结合整个句子补充翻译为动词。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放在动词之前。
3.另辟蹊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提倡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更应发挥语文的人文性,另辟蹊径,巧用方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达到高效的目的。
在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可以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如,教学《木兰诗》一文,可把木兰织布、木兰从军、木兰还乡等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再找文本上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浓了,一下子就能找出文中的内容,而且对文章的结构也非常清楚。这是普通课堂教学不能完全呈现给学生的,而多媒体教学能使文字、图形、声音、动画有机结合,使抽象的课文叙述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应依据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用心教学,把握学情,钻研教法,让文言文课堂变得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