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2006年2月在江苏、湖南、河北和甘肃等地深入开展了“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共调查农民问卷480份,在村级开展了男性农民和女性农民小组座谈,并对村、乡和县干部进行了访谈。
一、新农村建设在大部分地区缺少切实举措,导致农民失望、干部彷徨
调查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尚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受到条块分割的限制,加之地方政府统筹条块资金的能力有限,致使新农村建设无法开展实际的活动。这造成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无法实施,绝大多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的举措,导致农民产生失望情绪,地方干部彷徨无措。
因此,建议中央一级应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关于专项资金的用途,应重点用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国家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倾向性,以推动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农民面临缺少生产性贷款等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方面的困难,再生产投入不足
调查发现,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民生产方面的主要障碍,66.5%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并且急需政府给予帮助。其中29.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生产性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农民的生活借贷需求更高于生产性借贷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和建房等。
因此,尽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根据农村地区的金融现状,农村信用社应作为改革重点,应使其成为农村面向普通农民的金融服务主体。
三、乡风文明建设的村级公共活动和设施匮乏,女性和老年人的优势无从发挥
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近80%以上的村子没有文化活动设施,村民对此表示不满意的比例高达81.4%。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地区不良风气的增长,如买码、赌博和迷信等。
建议增加村庄中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学习、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和相应设施,如图书室、室内外活动场所、娱乐健身设施等;应恢复和弘扬部分乡土文化活动,如唱地方戏、扭秧歌等;应组织农民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如下棋比赛、唱歌比赛、农民运动会等。可以通过成立老人协会和妇女协会来发挥女性和老年人在维系村庄成员之间联系、互助和合作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四、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村容整洁方面的活动,改造农村卫生条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束之高阁
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如村庄亮化、村落绿化、悬挂横幅、粉刷墙壁及改造农户的厨房、圈舍及厕所条件等活动,然而农民认为最急需改造的却是与其家庭生计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道路硬化和房屋街道布局等方面内容。这暴露出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现象,容易变成形象工程,引起农民的反感。事实上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最大问题,69.7%的农民表示急需改进垃圾处理。
因此,在垃圾治理方面应当设立垃圾集中点,并安排人员负责道路和街道的清洁。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现象。
五、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
村民自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不再像以前“人手一票”和“财务公开栏”那么简单。然而,农民仍然缺乏在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环节的参与,农民认为自己没有参与村务管理的比例高达68.9%,而33.3%的农民根本不了解“一事一议”。部分村委会近年来既没有提供过任何公共产品,也没有召开过“一事一议”会议。
因此,村民自治制度只有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完善“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完善责任追究等村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农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内容涉及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建设以及兴办公益事业等,应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此外,在村级治理过程中,要保证女性、老年人和文盲等更加弱势群体的公平参与。
六、新农村建设各地千篇一律,忽视了各地区和各类型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
目前的一些新农村建设活动没有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大多趋于形式化、表面化。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上百万个村庄千差万别,并且村庄内不同类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建议采用参与式村级规划的理念与方法来开展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在不同地区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
七、目前的试点村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大多是搞试点、抓试点。大部分地方将经济和资源基础好,且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富裕村庄定为试点村来建设,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盖房子、修路和建沼气池等,出现了资金、项目和政策向富裕村集中的现象。这样的试点村建设虽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但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变成政府官员攀比政绩的形象工程。
因此,我们认为要调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选择标准,要充分考虑到村庄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村庄进行试点,以求在试点村工作中取得经验,探索出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八、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和地方政府的夸大宣传,使得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缺乏客观评价
目前,存在媒体片面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夸大宣传的现象。这使得农民无法客观判断新农村建设完成的时间。调查发现,30%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5年内完成,50%的农民认为10年内完成,80%的农民认为20年内完成。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间,国家没有明确表态,这也是因为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需要统一的标准,各地起点不同,发展不同,全面建设新农村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但被调查的农民一半认为新农村建设能在10年内完成,在这个时间段内,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能否完成确实是个未知数。
因此,要纠正媒体和地方政府宣传的误导性,正视试点村的特殊性及其自身原有的优势,在各种宣传报道中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九、留守人口权益缺乏保障,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目前我国农村有23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留守妇女,1800万留守老人。留守人口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急需加以研究。
针对留守人口的社会问题,政府与社会各部门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关爱和帮扶活动,同时,政府应该针对这类社会问题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与留守人口相关的社会政策最主要的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应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执笔:叶敬忠、李小云、左停、朱启臻、齐顾波)
一、新农村建设在大部分地区缺少切实举措,导致农民失望、干部彷徨
调查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尚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受到条块分割的限制,加之地方政府统筹条块资金的能力有限,致使新农村建设无法开展实际的活动。这造成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无法实施,绝大多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的举措,导致农民产生失望情绪,地方干部彷徨无措。
因此,建议中央一级应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关于专项资金的用途,应重点用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国家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倾向性,以推动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农民面临缺少生产性贷款等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方面的困难,再生产投入不足
调查发现,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民生产方面的主要障碍,66.5%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并且急需政府给予帮助。其中29.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生产性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农民的生活借贷需求更高于生产性借贷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和建房等。
因此,尽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根据农村地区的金融现状,农村信用社应作为改革重点,应使其成为农村面向普通农民的金融服务主体。
三、乡风文明建设的村级公共活动和设施匮乏,女性和老年人的优势无从发挥
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近80%以上的村子没有文化活动设施,村民对此表示不满意的比例高达81.4%。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地区不良风气的增长,如买码、赌博和迷信等。
建议增加村庄中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学习、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和相应设施,如图书室、室内外活动场所、娱乐健身设施等;应恢复和弘扬部分乡土文化活动,如唱地方戏、扭秧歌等;应组织农民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如下棋比赛、唱歌比赛、农民运动会等。可以通过成立老人协会和妇女协会来发挥女性和老年人在维系村庄成员之间联系、互助和合作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四、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村容整洁方面的活动,改造农村卫生条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被束之高阁
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如村庄亮化、村落绿化、悬挂横幅、粉刷墙壁及改造农户的厨房、圈舍及厕所条件等活动,然而农民认为最急需改造的却是与其家庭生计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道路硬化和房屋街道布局等方面内容。这暴露出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现象,容易变成形象工程,引起农民的反感。事实上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最大问题,69.7%的农民表示急需改进垃圾处理。
因此,在垃圾治理方面应当设立垃圾集中点,并安排人员负责道路和街道的清洁。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垃圾乱扔乱倒现象。
五、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
村民自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不再像以前“人手一票”和“财务公开栏”那么简单。然而,农民仍然缺乏在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环节的参与,农民认为自己没有参与村务管理的比例高达68.9%,而33.3%的农民根本不了解“一事一议”。部分村委会近年来既没有提供过任何公共产品,也没有召开过“一事一议”会议。
因此,村民自治制度只有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完善“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完善责任追究等村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农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内容涉及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建设以及兴办公益事业等,应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此外,在村级治理过程中,要保证女性、老年人和文盲等更加弱势群体的公平参与。
六、新农村建设各地千篇一律,忽视了各地区和各类型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
目前的一些新农村建设活动没有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大多趋于形式化、表面化。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上百万个村庄千差万别,并且村庄内不同类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建议采用参与式村级规划的理念与方法来开展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在不同地区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
七、目前的试点村做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大多是搞试点、抓试点。大部分地方将经济和资源基础好,且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富裕村庄定为试点村来建设,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盖房子、修路和建沼气池等,出现了资金、项目和政策向富裕村集中的现象。这样的试点村建设虽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但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变成政府官员攀比政绩的形象工程。
因此,我们认为要调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选择标准,要充分考虑到村庄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村庄进行试点,以求在试点村工作中取得经验,探索出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八、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和地方政府的夸大宣传,使得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缺乏客观评价
目前,存在媒体片面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夸大宣传的现象。这使得农民无法客观判断新农村建设完成的时间。调查发现,30%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5年内完成,50%的农民认为10年内完成,80%的农民认为20年内完成。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间,国家没有明确表态,这也是因为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需要统一的标准,各地起点不同,发展不同,全面建设新农村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但被调查的农民一半认为新农村建设能在10年内完成,在这个时间段内,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能否完成确实是个未知数。
因此,要纠正媒体和地方政府宣传的误导性,正视试点村的特殊性及其自身原有的优势,在各种宣传报道中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九、留守人口权益缺乏保障,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目前我国农村有23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留守妇女,1800万留守老人。留守人口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急需加以研究。
针对留守人口的社会问题,政府与社会各部门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关爱和帮扶活动,同时,政府应该针对这类社会问题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与留守人口相关的社会政策最主要的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应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执笔:叶敬忠、李小云、左停、朱启臻、齐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