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 踔厉奋发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一个声乐领域的综合节事——“深圳声乐季·中國声乐人才培养计划”正式落户深圳龙岗。三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驱动下,“深圳声乐季”云程发轫,笃行不怠,以“一种模式”融“四大特色”形成自身品牌及影响力,引领、带动了业界相类似活动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中国声乐人才培养的风潮。
  “深圳声乐季”以培养青年声乐人才为己任,每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募40名35岁以下的专业院团演员、院校青年教师及学生作为正式学员(中国唱法组、美声组各20名),同时招募一百余名旁听学员,在7月至8月间参加“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 “全国声乐邀请赛”“全国青年歌手展演”“中国声乐高峰论坛”“中国声乐轻骑兵音乐会”“下基层演出及音乐支教”六大板块活动。
  身为“深圳声乐季”的发起人及艺术总监,歌唱家雷佳在谈到这个项目的缘起时说:“举办这样的活动一直是我的心之所向,也是我对声乐艺术思考的一种实践。因为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很幸运地得到过多位老师和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与无私的帮助,所以我知道在艺术道路上领路人和平台的重要性。同时,身为声乐专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向何处发展,在当下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而且声乐艺术是跨学科的艺术,这项事业是要集全行业之力去推动的。所以三年来,我们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鼎力支持,大家本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朝着一致的目标携手同行,这些都坚定了我的想法,更化归为我做好声乐季的不竭动力。”
  三年来,“深圳声乐季”秉承在全国范围内择优录取学员,免费进行声乐人才培养,并将培养成果回馈社会的坚定理念,在没有类似活动经验可供借鉴的基础上,边探索边优化,通过对核心板块的打磨与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融合大师课、示范课、一对一小课、高峰论坛、比赛、展演、下基层演出及公益支教于一体,以演促学,学演结合,学研融合”的模式,并衍生出“比赛前置、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全产业链专家参与的论坛设置,教学成果共享的资源配置”四大活动特色。
  “全国声乐邀请赛”:
  从“成果汇报”转化为“入学考试”
  不同于一般的声乐比赛或大师班,“深圳声乐季”的比赛策划独具匠心。起初,“全国声乐邀请赛”是设置在课程之后,先学后比,与“全国青年歌手展演”同步进行,作为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汇报。但是在第一届声乐季的总结会上,雷佳提出,有没有可能把“邀请赛”调整到所有课程之前,与“展演”形成区分。因为学员的比赛曲目与展演经常重复,两个环节设置在一起,无法看到学员的差别和进步。于是从2020年起,“深圳声乐季”就开创了一种“比赛前置”的模式。
  “这个比赛就是我们声乐季的‘入学考试’”,雷佳在第三届声乐季中国声乐组的初赛上说,“这么做是为了让每位学员阶段性的检视自己,找到学习应该突破的地方。这么多专家老师、同行在这里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大家在看清问题的同时,迅速找到提高的方法。称之为‘入学考试’,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太在意比赛结果,每一个比赛都存在偶然性,而人生是长跑,艺术之梦更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追寻”。从雷佳的话中不难看出,虽然被称之为“全国声乐邀请赛”,但在她心中只是让学员们更好地自我认知,让专家更好地了解学员的一次“小考”为非常有针对性地投入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教学,起到引导作用。“‘入学考试’不仅让我们自己及时发现问题,连专家老师们都记得我们比赛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让我非常获益”,第三届声乐季学员沈晶晶说。
  同时,“深圳声乐季”在开办之初就十分关注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入学阶段”就做好民歌、戏曲或曲艺选段、古曲、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歌剧咏叹调等囊括中外声乐艺术不同时期、各种体裁作品的储备,以便在学习与展示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长与短板,让专家的教学也更加有的放矢。从2021年第三届开始,为了让学员们更好适应各类声乐比赛的赛制,声乐季将“入学”的曲目要求从4首提高到7首,无疑为学员创造了提前演练的机会,以便后续在面对各类赛制的比赛时都能从容应对。经过调整后的“全国声乐邀请赛”在“深圳声乐季”中降低了比赛的成分,更像是一个“自我检视”与一次“秣马练兵”。
  “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
  提升综合素质、打造精品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深圳声乐季”始终以内容为核心,以提升学员综合素质为理念,自开办以来邀请到了包括郭兰英、王秉瑞、乔佩娟、王祖皆、居其宏、王黎光、廖昌永、印青、李心草、陈蔚、王宏伟、王洪波、么红、黄英、吴碧霞、孙砾、石倚洁、萧梅、姚艺君、龚荆忆等声乐艺术相关的全产业链条上的各领域专家。这其中不仅汇聚了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理论家、艺术指导、院团及院校领导等,从第三届开始还加入了歌剧导演,让学员在集中的时间段内接触到各类课程,打开声乐艺术的全局视野,在综合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指导和全方位的提高。
  声乐季在授课方式上除了设置有面向全体学员的“大师公开课”和为正式学员对症下药的“一对一小课”外,自2020年起还引入了“大师示范课”,不仅为旁听学员争取到更多学习机会,也通过不同类型曲目示范的方式让教与学变得更加高效。 “虽然集中学习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但是在这里的收获是需要用之后的一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去反思理解、消化吸收的”,指挥家李心草说。
  面对各领域专家倾注心血呈现的干货满满的课程,雷佳从第一届声乐季就提出,要将这部分内容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播与呈现,将教育资源与全社会共享。所以每年的“大师公开课”都会进行视频录制,并在完成后期制作后形成60期课程免费上线网络平台,以期惠及更多的声乐学习者、爱好者。前两届上线的120期公开课在网络平台的观看量已达到千万以上充分说明其内容的稀缺性,而声乐季也以自身行动,用高品质的内容补足了这部分缺失。
  “中国声乐高峰论坛”:
  推进应用型理论建设   除了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碰撞也成为“深圳声乐季”的一大重要特色。“中国声乐高峰论坛”正是集结了声乐教学的工作者、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的歌唱家、在声乐创作领域颇有建树的词曲作家到指挥、导演、歌剧院团领导等艺术生产全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专家参与讨论,聚焦于高端实用型声乐人才的塑造与培养,为当代中国声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全局化视野。三年来,有超过40位各领域专家,从当代中国歌剧与歌曲创作、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歌剧导表演艺术、中国声乐作品的乐谱规范、中国歌剧的传承、欧洲歌剧艺术的传统与启示、青年声乐人才的身份转换和职业规划等角度结合声乐的人才培养,在“中国声乐高峰论坛”发表真知灼见。从第一、二届开放性议题的闭门会议,到第三届有针对性主题的开门研讨, “论坛”正以应用型理论丰满着中国声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理论宝库。
  “全国青年歌手展演”:
  以舞台实践检验教学成果
  如果說“全国声乐邀请赛”是“深圳声乐季”的一次“入学考试”,那“全国青年歌手展演”就是声乐季中的“回课”与“随堂测验”。三届声乐季,每年都设置了六场不同唱法的展演。尤其后两届的演出,目标更加清晰,主题更加细化,分别设置中外歌剧咏叹调专场、民歌与古曲专场、中外艺术歌曲专场等,使得学员将学习内容迅速转化为舞台实践,并通过网络播出的方式记录学习的阶段性成果,便于后续回看总结。这种透过舞台实践的“回课”方式形成了学习、消化、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中国声乐轻骑兵”与
  “下基层演出及音乐支教”:
  以传递公益之心、促进教育公平为己任
  作为一个以公益性为基石的声乐人才培养项目,“深圳声乐季”在开办三年来始终秉持公益之心。“这种公益性不仅体现在学员参与活动的公益性,还体现在公益之心的接续传递。因为‘深圳声乐季’的学员在这里得到那么多专家的倾囊相授和无私的帮助,所以他们也应该心怀感恩,把这份爱心继续接力下去,把自己的所学回馈基层,把知识带给更多的孩子,从爱心的授予者变成给予者”,雷佳表示。
  自2019年以来,“深圳声乐季”的优秀学员不仅组成了“中国声乐轻骑兵”,慰问深圳当地的环卫工人、医护人员,还赴湖南益阳、江西寻乌等地演出,将学习成果向基层群众汇报。同时,从2020年起又组织支教小分队,前往四川大凉山、贵州遵义等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音乐支教。支教行动不仅为当地的孩子送去音乐知识,还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到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2020年的支教地是四川大凉山,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需要自己带着电子琴、音响等设备过去。但是2021年的遵义习水县,学生们已经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也从山里搬到政府为当地百姓修建的房屋,硬件条件得到大幅提高。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国家在全面脱贫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用自己的所学做好公益服务的决心”,参与了两年音乐支教的学员熊雄说。
  但是,伴随支教的深入,学员们也目睹了贫困地区音乐师资力量薄弱的严峻问题。基于这些深入当地演出及支教的切身体会,“深圳声乐季”在招生方面及时做出调整,把基层师资的培养纳入声乐季的体系之中。从2020年第二届开始,大幅增加了基层中小学老师和边远地区学生作为旁听学员的比例,期待他们能把在声乐季的收获带回当地,再把这些知识传递到更多的孩子身上。“爱心的接力正是‘深圳声乐季’公益性最好的体现”,雷佳说。
  三年来,“深圳声乐季”一方面以授课、论坛为契机,提升中国新生代声乐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扩大声乐艺术各领域专家及专业艺术院团、院校与声乐人才的交流及合作;一方面以演出、比赛为依托活跃基层文艺生活,推动基层文艺事业向前发展,形成了“学、演、研”相融合的重要特色,逐步成长为集声乐人才培养活动、理论研讨学术活动、演出赛事实践活动、基层支教公益活动于一体的极具专业性的综合平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人才。他们不仅活跃于国内外各大舞台,而且在海内外重大的声乐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前12名的选手有6名都是声乐季学员,其中马晓明、李勇君分别获得了民族组的前两名。小学员周凡在参加声乐季后被“帕尔马皇家歌剧院青年艺术家计划”选中,以全球选拔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奖学金留学,2021年7月又入选了斯卡拉歌剧院青年艺术家计划。2020年的学员蔡静雯因为声乐季的平台得到了随中国交响乐团乐季演出的机会。陈滢竹则参加了国家大剧院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演出。此外,为多方位激励青年声乐人才,“深圳声乐季”还与中国唱片集团合作,为每届“全国声乐邀请赛”的第一名录制个人专辑。艺术、学术、实践、公益多点开花,累累硕果,使得“深圳声乐季”为青年声乐人才真正搭建起展示与输出的平台,架起院校、院团与舞台之间的桥梁。
  三年来,“深圳声乐季”始终深耕中国声乐、特别是中国歌剧表演人才的培养,从曲目要求、课程设置、理论研究到舞台实践,无不渗透着培养“唱演兼优”的复合型人才的理念。这其中,美声唱法的学员在演唱中国作品及中国唱法的学员在演唱传统声乐曲目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不是通过几堂课、在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但是“深圳声乐季”正是以这样的设置在输出观念,为学员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艺术道路的走向。这种全方位的影响与正确观念的构建是“深圳声乐季”给予学员的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等这些新词汇的出现,特殊教育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进步。但和普通教育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将以二十多年的聋校语文教学实践为出发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多元化教学;残疾学生;职业教育;融入大自然    伴随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填鸭式教学”“互动学习”“双语教学”等这些新词汇的出现,特殊教育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进步。这些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为地方工程建设领域管理及技术人才提供了新鲜血液,有效的提升了土木工程人才的水平。但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管理模式及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的不足,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好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了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以工程为主线,形成良好的适应于社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行情感教育,要演示情境,激发情感;声情并茂,拨动情弦;感受情境,抒发情怀。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演示;感受;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24-02  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
摘要:宁波市鄞州区作为国家第五个课改实验区,这两年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动“幸福课堂”课程改革。期间赞许目光有之,质疑之音亦有之。然未经历风雨,又怎知内中端倪。唯践行方知内中门道,也唯践行始悟利弊得失。文章通过对鄞州区幸福课堂因需施教、德育活动,以及去除冗余,引导把握课堂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的论述,讲解了作为此项活动的基层参与者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因需施教;高效;关注;幸福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师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情况,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及分析,找出了高中教师在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师;自主学习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18-03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2008年秋季,新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细化解读学习目标”的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深深的体会。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细化解读;开放思想;团结协作;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05-02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长时间,各个学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素质教育之路,学校领导带领大家全国各地学习,希望能够尽早地得到“真经”,找到适合
摘要:本文结合“甘露诉暨南大学退学案”这一案例,在列举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诸多表现并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应当提高研究生的准入资格,建立合理的考查和奖惩制度,以及重视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修养。  关键词:学术道德;失范;道德建设  【案情回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甘露,在2005年参加现代汉语法专题科目的撰写课程论
摘要:着重从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发现学生闪光点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技工学校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师;学生;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2-02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有些极端,反对声也不绝于耳。但是,
摘要:“好老师”是每个为师者的追求,我认为好老师不在于阅历的深浅,不在于名气的大小,也不在于荣誉的高低,“有信仰、有个性、有温情”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关键词:信仰;个性;温情;质朴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24-02  “好老师”是每个为师者的追求,那什么是好老师?我认为好老师不在于阅历的深浅,不在于名气的大小,也不
摘要: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突发事件引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何为语文?何为语文课?语文课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不是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在这节课中真的有所获,有所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心底的那根弦。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语文课本;教学;教案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